2020年12月24日,海口——本報訊(通訊員 鍾誠 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自2020年2月以來,為了阻止疫情蔓延,遏制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輸入風險高發態勢,民航局頒布「限航令」,各家航空公司在飛國際航線幾乎全面停航。隨著國際航班量的減少,各行各業均受到限制,留學生往返校、境外企業員工復工復產更是難以實現。為解決境外出行難的問題,海航集團旗下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航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落實民航局部署,推出臨時國際客運包機業務。 要保證臨時國際包機的順利執行,航班地面保障工作必不可少。海南航空境外供應商管理室(以下簡稱:境外管理室)承擔著對境外航點地面保障供應商管理的任務,在國際包機航班保障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據悉,與疫情前在飛的國際正班客運航班不同,包機航班多為臨時性任務,正班航班通常提前數月就下發開航指令,境外管理室根據開航指令布置工作計劃,著手推進航線評估、地面保障資源遴選考察及協議籤署工作,時間充裕且準備充分;而臨時國際客運包機從下發開航指令到航班執行,通常只有3周或更短的時間,所有的地面保障工作都必須在航班起飛前完成,具有時間緊、任務重的特點;此外,臨時包機飛抵的航點大多是鮮為人知的國家和地區,存在當地機場保障資源及潛在供應商保障能力有限、各地機場運行條件、疫情防控政策及旅客入境要求等均不一致的情況,這都無形中給航班保障增加了不少的難度。
為確保境外地面保障工作順利進行,境外管理室不斷梳理完善臨時包機論證準備SOP,能迅速與境外機場、地服代理等建立工作對接、組織協調地面保障資源、著手航班地面保障等準備工作。以11月28日海南航空鄭州—下諾夫哥羅德復工復產包機航班為例,從接到公司下發的開航通知起至航班正式起飛,中間僅有8天的準備時間。境外管理室收到正式開航指令後,立即與境外地服代理商展開對接,對下諾夫哥羅德機場航班地面保障細節進行全方位論證,論證項目逾80來項,涵蓋當地機場基本情況、運行條件,當地出入境政策及疫情防控要求、機場代理保障人員、設備情況、機組後勤保障資源等等。根據航班計劃,飛機需要在境外機場停留長達25小時,涉及機組在當地過夜期間的食宿交通保障。就此,境外管理室提前確定酒店及交通保障資源並制定詳細保障方案,確保機組在境外機場可以快速通關並及時辦理入住。
下諾夫哥羅德位於俄羅斯境內,夜間氣溫達到-2℃,機場已進入除防冰季節,為了保障航班飛行安全,如飛機在地面停放期間表面結冰或積雪,必須在起飛前去除。為此,境外管理室提前與代理核實機場除防冰能力及人員、設備情況,安排評估並進行內部授權,確保航班當天除防冰工作萬無一失。正是通過對每一個保障細節的確認以及保障風險的不斷排查,境外管理室順利完成了下諾夫哥羅德機場地面保障工作,最終該航班順利執行。
截至2020年11月底,海南航空境外管理室順利完成了近百班國際客運包機境外保障任務,為政府、企業員工復工復產、留學生返校等提供了專業、貼心的地面保障服務。
附圖1:飛機停放在下諾夫哥羅德機場
附圖2:下諾夫哥羅德機場地服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除冰
【來源:中國航空旅遊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