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沒有收到巧克力別難過,這不過是品牌的一個營銷套路

2021-02-17 界面新聞

作者 | 劉雨靜

情人節送巧克力這種如今看來約定俗成的事,其實最初與甜蜜愛情沒有任何關係。

這是品牌引導性營銷的結果。在19世紀的英國,一對開大眾巧克力糖果店的兄弟Cadbury為了向更多大眾推廣巧克力,萌生了把巧克力與甜蜜愛情結合的想法。1861年的2月14日,他們首次推出了心形盒子的巧克力,從此情人節開始於巧克力逐漸產生關聯。

把這一切徹底變成社會風俗的是日本。

上世紀30年代日本點心製造商Morozoff同樣為了銷量,在報紙刊登出「為了你的情人節,用Morozoff巧克力做一份禮物吧」的廣告,把情人節與巧克力捆綁在一起。

如今在日本,情人節當天都由女性向男性送禮,若是給心儀的人送巧克力意味著告白;但送禮物範圍並不僅限於心儀的人,她們還得給男同學、男同事和男領導送出巧克力。給這些非戀愛對象的巧克力被稱為「義理巧克力」——可以理解為一種主要出於社會禮儀、但基本沒走心的巧克力。

最早的情人節巧克力廣告

此後最早開始大規模製造巧克力的老牌點心商森永也發現了其中商機。

在後來的三十年中,森永持續在各大媒體刊登「情人節就是巧克力之日」的廣告,併集中針對女性促銷。這種耳濡目染式的消費者教育的確有效——女性消費者逐漸養成情人節送出巧克力的習慣。並且出於日本獨特的禮儀文化,為了不讓周圍的任何一個人難堪,送禮對象擴張到了身邊的所有男性。

森永的巧克力廣告

不過這種強制性的送巧克力義務,現在不少人開始厭倦了。送心儀人的巧克力還可以理解,大範圍送出的義理巧克力不但是經濟負擔,還可能讓一些想像力豐富的男性誤以為女性暗戀他。

對此一些品牌針對這一需求,推出了「一眼就能看出是義理巧克力」的產品,售價也相對更低廉,在送出的時候可以直接用外殼上的「義理巧克力」字樣打斷對方的所有幻想。

還有一些品牌則把巧克力做成了更有賣點的樣子,比如針對喜愛考古的男性,可以買化石巧克力,一邊挖化石一邊吃;還有能夠讓女性把巧克力做成內臟形狀的模具,以及做成咖喱飯的巧克力等等。

不會讓人產生誤會的「一眼就能看出的義理巧克力」長得像咖喱飯的巧克力

如果覺得送巧克力過於無趣,我們的時尚記者認真推薦了「送男朋友的情人節禮物」和「送女朋友的情人節禮物」清單,還挺真摯全面。雖然不能把送禮物這件事變成送分題,好歹不至於送命。

不過如果你想送點不同於常人的禮物讓對方終身難忘,這裡還有一些有趣的選擇。

賣泡麵的日清除了一束「杯麵花束」,很適合精緻的豬豬女孩

對於那些已經厭倦了玫瑰花的人,可以送對方一束「杯麵花束」(ヌードルブーケ)。這是日清最近推出的創意,由七盒杯麵組成了一束以假亂真的花,連繫花束的絲帶都是麵條的圖案。

杯麵花束共有四款主題選擇,原味杯麵組成的紅色「愛」主題,藍色海鮮杯麵組成的「優雅」,黃色咖喱杯麵組成的「華麗」,和各種口味的杯麵組成的五彩花束。四款均售價2980日元(約人民幣172元)。

杯麵花束杯麵花束

日清表示杯麵花束的使用場景不僅限於情人節。求婚、生日,甚至讓重要的人嚇一跳、讓聚會氣氛活躍時都可以使用。這對推出過杯麵毛線帽、繩文土器杯麵碗等腦洞周邊的日清而言,不算多新的創意,不過在一片滿滿愛意的情人節限定商品裡還挺惹眼。

用巨無霸代替鑽戒如何?

麥當勞的情人節限定商品則是一款18k金巨無霸戒指,價值12500美元。這個禮物也許能贏得那些漢堡愛好者的歡心,不過它只送不賣——為了給麥當勞新推出的三個巨無霸尺寸宣傳,麥當勞在推特舉行了一場情話大賽。2月7日至2月14日間,人們可以在推特寫下與麥當勞食物有關的甜美情話,最後會評選出一位送出豪華戒指。

網友們已經開始行動了。有人寫「像是夾在兩片芝麻麵包裡的肉、特製醬料、生菜,芝士和酸黃瓜;你的存在就是至高的快樂」;

還有人玩起了麥當勞「死對頭」漢堡王的梗,「我倆剛遇到時我愛著別人,她是個皇堡(漢堡王的當家產品);但遇到你之後,我卻情不自禁地一次又一次回頭找你;我不知道是因為你的氣質還是在我手心的觸感,但我已經愛上你了。」

Bling MacBling Mac情話賀卡,炸雞味的

這套賀卡共有四款,每款都寫著一句情話,比如「你有著直擊我內心的秘密配方」,「我倆是雞肉派裡的兩顆小豌豆」,「你真是個讓我覺得吮指美味的可人兒」等等。除此之外,賀卡還是有香薰的——炸雞味。消費者在活動期間購買10美元的雙人分享桶即可獲得這款免費賀卡。

炸雞味賀卡炸雞味賀卡

·END·

▽點擊「閱讀原文」 下載界面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情人節收到日本人送的巧克力別高興太早,人家或許只想表達感謝
    不過日本情人節收到的巧克力有兩種: 一是特殊巧克力,這些巧克力是用來送給真正喜歡的人的,叫做「本命巧克力(本命チョコ)」,通常都會手工精心製作,只有一份,含義不言而喻。 另一類是普通巧克力,這些巧克力是用來「言謝」的,叫「義理巧克力(義理チョコ)」,對象的範圍比較廣,可以是朋友、同學、同事、領導等等。
  • Valentine Lotte——羽生結弦的情人節巧克力
    「往常總是母親送我巧克力,今年,我要成為送巧克力的人。」,2019年的情人節巧克力,羽生結弦要送給媽媽。
  • 日本:情人節收到巧克力先別想太多
    【情人節送出「義理巧克力」是向普通朋友表示感謝的方式】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對日本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後,在《菊與刀》中將日本人承受的義務,分為四類,大致對應著忠、孝、名譽和對社會的「義理」。對社會的義理表示從別人那得到的幫助、好處、金錢等。
  • 情人節裡各類品牌的營銷門道,看看哪點最吸引你?
    面對購物慾望消耗殆盡的消費者,購物中心與品牌應該怎樣在情人節營銷中打動用戶的芳心,重新喚起他們購物消費的欲望?   時代在變幻,營銷得「搭車」,如何將創意和情人節特點進行完美結合和交融,同時又快又準一擊即中消費者,或許以下的情人節營銷企劃方案值得各大購物中心/品牌關注。
  • 情人節最想收到/送給他巧克力的二次元角色排行榜
    也就別怪我們把心思轉向二次元了,每年都會想像一下要送誰巧克力,大家每年的本命巧克力對象都是同一個二次元角色嗎?日本以宅為主要客群的購物APP「otamart」調查了《情人節最想收到/送給他巧克力》的人物,不僅調查想送巧克力的對象~同時也調查了想收到的對象。但或許是因為回答者是女性比較多吧,明明2月14日情人節是女生送男生巧克力的日子,最想收到巧克力的2次元角色竟然也是男性!
  • 情人節玫瑰花、巧克力供應大戰,國產品牌被擠入牆角
    情人節(2月14日)到來,玫瑰花和巧克力不僅僅成為戀愛中情侶直接傳情達意的媒介,同時也成了消費品中商家熱烈爭奪的市場。不過,當前國產的玫瑰花和巧克力卻都難以佔據國內市場,國產品牌想要深入人心仍然任重道遠。
  • 情人節優秀品牌廣告,看這篇就夠了,總有一款適合你!
    明天就是情人節了,送什麼禮物又成了一年一度的難題。不如先看看下面的情人節廣告,看完說不定就有答案了。1、Roseonly「一生只送一個人」這是roseonly的slogan,打動了無數墜入愛河的人,這是一種浪漫,也是一份承諾。情人節,花是一種選擇,心中的美好和甜蜜,放進這束花中,會慢慢浸染她的心裡。
  • 情人節的巧克力,被日本人玩「壞」了!
    所以,2月14日這天在日本也被稱為巧克力日。在日本除了2月14日這個傳統的情人節的習慣,與此同時3月14日也成為了白色情人節。白色情人節這天,在情人節那天收到巧克力的男性,要返還送巧克力給女孩。 這基於日本人禮尚往來的傳統。雖然情人節並不是日本人發明的節日,但是近代流行起來的在情人節這天只送巧克力的習慣,卻是從日本發起。
  • 情人節快到了,這三款高顏值巧克力,送女友最合適不過!
    情人節快到了,這三款高顏值巧克力,送女友最合適不過!巧克力是很多女孩子比較喜歡的零食,雖然說巧克力的熱量比較的高,經常吃的話是特別容易發胖的,但是依舊擋不住大家對巧克力的喜愛,而最近幾年巧克力的顏值也是越來越高了,不單單味道能吸引人,光顏值就讓一些巧克力控走不動路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款高顏值的巧克力。
  • 巧克力,才是情人節最最最甜蜜的吻!
    可別忘了不會出錯的情人節標配——巧克力。有時候呆萌起來像個木頭,情商低到讓人髮指,但到了認真做事情的時候,專注於一件事情,又會令人感到踏實與安寧,如果你的另一半恰好是這種讓人又愛又恨的理工男,選擇一款高階品牌巧克力再合適不過了,不僅滿足了他的小虛榮心也會讓他感受到你的用心和愛意
  • 情人節的謊言— 巧克力到底騙了你什麼?
    情人節送巧克力,則是另外一個非常經典的營銷案例!而且廣告投放沒多久,日本兵變,直至二戰結束,人民也都沒有過情人節的激情…… 雖然由於語言及社會環境等關係,這個策劃案當時沒火,但這也算是日本商家第一次有意識地將巧克力和情人節綁在一起
  • 約會大作戰:士道收到太多精靈妹子送的情人節巧克力,引起眾怒
    情人節,對情侶來說是浪漫的一天,對那些後宮之王而言更是極為幸福的一天,因為在這一天當中,後宮之王可以收到很多位妹子贈送的心意巧克力,比如我們熟悉的五河士道。在《約會大作戰》中,就發生過關於情人節士道收到巧克力的有趣橋段,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日本情人節那點事
    就是你別太當真,當真你就輸了。日式情人節各國都有各國獨特的過情人節的方式,那麼日本是怎樣過情人節的呢?為何日本女性開始抵制過情人節了呢。有人說,洋節日洋文化到了中國之後,肯定會變味,比如,麥當勞早點就賣豆漿油條。其實各國都是這樣,比如,情人節到了日本就變了樣子了。
  • 情人節與巧克力
    情人節英文原文並非「Lover's Day」,而是「Valentine's Day」直譯應是「聖瓦倫丁節」,那麼漢譯是否發生了「lost in translation」事故?我覺得多少有點。不過譯作「情人節」以後,這個節日本來的宗教意味的確稀釋了,自然更容易被非基督教文化所接受,更重要的,其商業價值也更容易普遍開發和利用了。
  • 日本動漫媒體公布「最想收到情人節巧克力的女角色」排名
    上次,本號介紹了日本動漫媒體「AnimeAnime」發布的「最想送情人節巧克力的男性角色」排名。這次,我們再來看看他們發布的「最想收到情人節巧克力的女角色」。日本動漫媒體公布「最想送情人節巧克力的男性角色」排名跟上次一樣,本次調查從2月8日起至11日截止,調查期間共有456人提交回答。本次調查人數男性佔33%,女性佔67%。年齡方面,19歲以下的佔63%,20至30歲的佔27%,調查對象主要為年輕人。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日本網友們「在情人節想被哪位女角色送巧克力」。
  • 志尊淳在情人節最多收到過40份巧克力,相比而下岡田將生……
    ▲岡田將生和志尊淳岡田將生Q.從女生那裡收到巧克力時的心情是因為無論多大年紀,情人節對男生來說都是一個大節日。沒有人會不喜歡從女生那兒收到巧克力吧。Q.有關於情人節的回憶嗎?因為以前在男子學校讀書,所以沒有什麼青春的回憶。最憧憬的場景就是一打開柜子就會有禮物。比起直接收到禮物,這樣會更有情趣。Q.喜歡吃哪種巧克力?以前不怎麼喜歡吃。
  • 日本情人節巧克力指南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了解到,在日本,情人節時女生普遍會向男士贈送巧克力,而且不僅限於戀人,有時同事朋友也會送,以至於有些女性甚至抱怨:「在日本,情人節是一個令人精疲力盡的節日」。今日的日本情人節巧克力指南就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一獨特的情人節文化。
  • 義大利有費列羅,美國有德芙,吃巧克力,還真別小看國產這個品牌
    巧克力,香濃的可可香氣、繞在舌尖的絲滑質感,且不說小孩子,就連大人們吃起來也停不下來。現在市面上的巧克力品牌讓人應接不暇,大多都是一些國外的品牌,像大家熟知的費列羅、德芙、好時、雀巢等等,而中國本土的巧克力鮮有人問津,其實吃巧克力,別小看中國這個品牌,口感和知名度並不輸一些洋品牌。
  • 情人節最好的禮物就是巧克力的香甜?!
    不過顯然,疫情並未對日本人過節造成什麼太大的影響。眾所周知,日本除了聖誕節和元旦,情人節是最受歡迎的節日之一。在日本的影視動漫作品中,也有不少在情人節贈送巧克力的情節。 雖說情人節是在2月14日,但日本商家向來會提早宣傳。新年之後,商場裡就開始販賣起各式各樣的巧克力及情人節商品。手作巧克力甜點的準備材料也銷量暴漲。
  • 日本人怎樣過情人節~池袋TOBU東武百貨店~特色巧克力
    為什麼會有這場甜蜜盛宴呢?對日本有所了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日本,「巧克力」可以說是情人節的代名詞。       所謂「人情巧克力」,是職場女性通過送巧克力來維護和聯繫同事之間的感情,包括一般的同事、上司,還有客戶等,贈送範圍之廣數量之多,情人節巧克力成為職場女性一筆不小的開支。據統計,在情人節一個上班族女性要花掉上萬日元來購買巧克力。而對於男性來說,收到巧克力的多少似乎能說明自己的人氣,因而也稍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