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夏日色卡這專題的friends,我相信你們一定在想巴洛克的這期應該怎麼做,畢竟印象中的巴洛克,我們偉大的米開朗基羅·殺人潛逃·砍自己頭·卡拉瓦喬作為巴洛克的奠基人,可以說對後人影響深遠,比如倫勃朗、魯本斯、約丹斯等等。
巴洛克強烈的明暗對比風格也是由他定下來的,喏,他的畫面鋪出來就是這樣👇。
是吧!黑吧!對比強吧!這種東西搞什麼色卡啊?不就只有素描關係嗎?哪有印象派的顏色豐富好看呀!🤷♀️┑( ̄Д  ̄)┍
其實不然,別因為一個人的風格而對一個流派帶有奇怪的「偏見」,巴洛克裡面也是有很多色感極強的畫家的(不是說卡拉瓦喬色彩感不強哦,狗頭保命)。
Meindert Hobbema,The Poplar Avenue,after Hobberma,1835
Meindert Hobbema,The alley at middelharnis,1689
從《並木林道》來反推荷蘭17世紀的風景畫。霍貝瑪其實並不喜歡描繪巴洛克宏大的「英雄式」風景,反而是日常生活平常的景象在他的筆下可以獲得新生。
霍貝瑪的畫風雖然還是巴洛克的寫實畫風,林道筆直地通向遠方,但強烈的透視和簡潔的構圖讓整張畫變得單純而抽象,獨有一番不真實的意境。
Jacob van Ruisdael,The Windmill at Wijk bij Duurstede,1668-1670
Jacob van Ruisdael,View of Haarlem from the Northwest with the Bleaching Firlds in the Foreground,1650-1682
而雷斯達爾作為霍貝瑪的好友兼師傅,他的風景畫更為遼闊和壯麗。荷蘭低海拔的特點被他很好的表現出來,他把地平線壓在畫面三分之一以下,上方廣大的畫面都被天空和雲朵填滿,而上方的雲,時而絢麗時而黯淡、時而洶湧時而平靜,可以說是雷斯達爾的一絕。
Jacob van Ruisdael,The Breakwater,1670-1672
同樣他也是忠實的自然模仿者,其對明暗的表現和渲染都是當時巴洛克所推崇的,但是畫面中透露出的樸素和自然,又被後世的古典主義所借鑑。
Jacob van Ruisdael,Landscape with Dunes,1649
Jacob van Ruisdael,The ray of sunlight,1660
Jacob van Ruisdael,Wooded Riverbank,1633
最有意思的是,我個人認為他早期的風景畫,帶有強烈的色彩傾向,整幅畫的色調十分統一明顯,特別是春意盎然的綠灰調,可以說將自然景物和水汽、空氣、塵(固、液、氣)這空間中三種狀態的物體很好地表現了出來,以至於我甚至可以比較明確地感受到畫面的溼度、溫度等,十分不可思議。
Johannes Vermeer,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1665-1666
同時期的荷蘭,風俗畫中頗有成就的維米爾也不得不提。雖然這張大家熟知且巴洛克肖像畫風格明顯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在背景處依舊是「巴洛剋死黑」🤷♀️。
但是在暗處可以看出有冷暖的對比,不知道是否因為藍顏料取材特殊(當時藍顏料稀有,幾乎只由阿富汗的青金石產出),在面部交界線位置的冷色依舊可以推斷是有意為之。
不僅是暗部的顏色多彩了起來,沒有色彩理論的環境下,畫家直接用到了黃藍的配色,而且畫面和諧,十分超前。
Johannes Vermeer,The Little Street,1658
在維米爾不多的風景畫中,依舊可以感受到他強大色彩的掌控能力。雖然巴洛克寫實的風格沒有離去,但是他對色彩的小心思越來越明顯。特別後圖左上對植物的描畫,可以看出後世洛可可時的淡雅朦朧的痕跡。
Peter Paul Rubens,Rape of the Daughter of Leucippus,1616-1618
而再往前推,就是這期畫家中受到卡拉瓦喬影響最深的魯本斯,但是他畫面對色彩的表現卻是遠超巴洛克同時期畫家的,以至於後世畫家將他作為色彩派的代表,影響了一系列洛可可藝術家。
Peter Paul Rubens,Portrait of Susanne Fourment,1622-1625
Peter Paul Rubens,Two Sleeping Children,1612-1613
肖像畫入手,可以看到魯本斯不同於巴洛克畫家的粉嫩,他喜歡這種帶著情色氣息的畫面,也喜歡大膽的用色彩表現他真正看到的世界。臉蛋還是乳房,他都以色彩的冷暖關係來表現皮膚的質感,而不是卡拉瓦喬那種單純顏色的明暗變化,這極大地豐富了魯本斯畫面的看點。
Peter Paul Rubens,A Shepherd with his Flock in a Woody Landscape,1615-1622
Peter Paul Rubens,A Wagon fording a Stream,1625-1640
An Autumn Landscape with a View of Het Steen in the Early Morning,1636
而在風景畫裡,特別是《秋日風景》那張,可以明顯地看到魯本斯對冷暖直觀地表現,遠處朦朧的冷色調,近處清晨第一縷陽光照進的暖色調。
好像的確初生的太陽光線羸弱,遠處的溫暖感受不到,有的只是一片朦朧的藍調,和清冷的黃調。
Peter Paul Rubens,Landscape with a Dam,1635
而水彩畫中,我們甚至有理由相信,魯本斯是不是自己偷偷發現了光學的原理,或者說他善於觀察的眼睛確確實實看到了物體暗部的冷色。
整幅風景畫可以說完全的遵循自己眼睛對色彩的感受來繪畫,素描的關係也被刻意弱化,這明暗對比一點都不強烈的畫風,我相信應該沒有人第一眼會覺得出自巴洛克畫家之手。
只能說,這個喜歡大屁股的「老色批」確確實實在色彩上有開先河的理解。
說了這麼多,不知道搭噶對巴洛克的印象會不會有所變化?畢竟充滿鋒芒的人們總是敢於嘗試「流行和主流審美」以外的東西,表達自己真實觀察到且不同於他人的東西。巴洛克素描寫實為主的時代出現運用色彩的高手,想必也是這個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