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韓國,你最先想到的關鍵詞是什麼?
泡菜?韓劇?K-POP?
提起於正,你又能想到的關鍵詞是什麼?
編劇?死丫頭?延禧攻略?
昨天熱搜詞條#於正回懟韓國網友#引發熱議,讓人忍不住好奇這是發生了啥?
而且這股熱度不只是在國內社交網站,就連國外的ins、推特上都能刷屏看到。
想著於正平時和國內網友鬧鬧就算了,怎麼還吵去了國外?
點開一看,原來是韓國網友說漢服起源於韓服,言下之意就是漢服抄襲韓服?
乍一聽愣了一下,可看完韓國網友信口雌黃的事由,就明白為什麼於正氣不打一出來了!
看似吵得一團亂的事情起因,其實並不複雜。
11月1日,擁有超高人氣的漫畫家old先分別在微博和推特上,發布了最新兩張人物插畫。
結果推特評論裡,很快就被韓國網友開始大面積聲討。
主要控訴的話就是:
真的很失望,這衣服是韓國人的啊。
不要錯把韓國文化當成你們中國文化!
為什麼要抄襲韓服?別裝不知道!
諸如此類的「控訴」還有很多很多,old先的很多國內粉絲當下也努力地去擺證據,向韓國人解釋漢服文化,甚至為了所有人都能看懂,還有人寫了英語版的說明介紹。
接著就到了4號晚上,演員許凱發了一張自己的戲照,很快又被韓國網友不滿,再次加速了這場文化罵戰。
而作為編劇的於正也在第一時間進行發聲:
這妥妥的明朝漢服,不能因為當時作為大明屬國的高麗(之後被朱元璋賜名朝鮮,又稱李氏朝鮮)沿用了,就被沒文化的說成「韓服」了!
韓國網友看到之後一下上了頭,從諷刺到辱罵,情況愈演愈烈,甚至口不擇言地說:
你們中國人也覺得自己文化很丟臉吧?
把明朝的服飾證據擺出來看看,你們有帶過官帽嗎?
真的好無知啊,連證據都沒有的蠢豬們。
這讓人看完不禁一頭問號,你們說沒有證據是吧?那我們就來好好說道一下。
中華歷史五千年,博大精深這個事兒毋庸置疑,但明顯很多人不清楚我們的文化究竟對鄰國產生了多麼重要影響。
先來說說old先和許凱備受韓國網友爭議的單品「大帽」,不熟悉歷史的人,可能看到這頂大帽也忍不住想起來《大長今》等韓劇裡的經典古裝扮相。
old先的解釋回應,其實說得很明白,這頂「大帽」的參考出處:
一是2020「花裳九州」中國華服的文化活動;
二是藏於山東博物館的中國明朝藍氏畫像軸,其中就明確有大帽實物的繪製;
三就是電影《繡春刀》和《龍門飛甲》的服道化。
有理有據,史實清晰,當這頂大帽出現在明朝年間時,韓國彼時還叫高麗,說是他們的傳統服飾,明顯就是生搬硬套了。
想必韓網對中國的誤解程度還不止於此,他們似乎更不知道這句話:「衣冠制度,悉通乎中國」。
撥動歷史時鐘,向前倒轉前年,商朝滅亡之後,商紂王的叔父箕子在朝鮮半島建立了新的政權,文化風俗也隨之遷於朝鮮。
漢朝時,朝鮮也曾屬於中國的管轄範圍。
而韓服文化的形成時期恰好是中國的明朝時期,值得注意的是,那時還沒有「韓國」一稱。
當時朝鮮皇室的服飾,曾一度是由明朝天子賜予,所以才會有大明「賜服」一說。
總而言之,古時的韓國未曾擁有過自己的服飾文化,反而中國服飾文化對其影響深遠,在此基礎上,他們才逐漸開始有一些改良和製作。
如同近期中國歷史研究院發文稱:
直至今天,朝鮮傳統文化中仍保留了不少明式遺蹟。
衣冠文物悉同中國,這就是韓服的歷史真相。
可惜如今北朝南韓早已換了天地,而韓國網友對於中華五千年文化的認知,單單還是清朝男子的光頭長辮,所以才不遺餘力地錯把漢服當韓服。
漢服韓服,韓國人傻傻分不清楚,這歷史文化知識確實有待補充學習。
而他們的高度文化自信,也不止是碰瓷這一次了。
比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韓國《直指》是最早的活字印刷術作品之後,他們就開始想辦法證明活字印刷術是自己發明的。
漢服一事之後,多名韓國畫手還在外網發起「韓服挑戰」,又大言不慚地稱中國在歷史上曾是韓國的「地方政府」。
這些迷之發言可氣又可笑,看來韓國不止是整容手術足夠發達,對於歷史的整形能力,也是有十足把握。
再次想到編劇於正的強勢回懟,就明白了為什麼大家覺得喜形於色,嬉笑怒罵的他,如此適合「外敷」:
他們連父母給的五官都可以隨意挪動,張冠李戴不已經很平常了嗎?
事情走至今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歸根結底,還是文化繼承與文化輸出的問題。
雖然北朝南韓早已換了天地,可韓國網友對於中華五千年文化的認知,單單還是清朝男子的光頭長辮。
畢竟熱門輸出的長篇電視劇,有影響力的都是清宮劇,這也讓大多外國人對於中國古代的印象,就簡單地停留於此。
我國的漢服文化,在一部分人的堅持下,雖然得以延續發展,但仍舊比較艱難,沒有得到大面積的接受和喜歡。
10月3日,也就是剛剛過去的上個月,成都螢火蟲漫展中的漢服秀被臨時取消,一個身著精緻漢服的女孩,當場崩潰大哭。
眼淚簌簌落下的那一幕,實在是心酸,源自漢服愛好者內心深處的喜歡和堅持,讓旁人看了也為之動容。
對於傳統文化的堅持,如果沒有更多人參與進來,那這個最終註定走向「小眾」的愛好,又能堅持多久?
11月3日,微博動漫在微博發起了「漢服挑戰」活動,明確出無論是畫手、coser、漢服博主以及任何一位喜愛漢服的你,均可以畫作、穿搭、cos、科普等形式讓世界更加了解,展現出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這樣具有意義的文化挑戰,真的十分有必要,每一次小的努力,都可以不斷累積起來,去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和延續。
發揚傳統文化的魅力,確實離不開任何一個國人,我們要努力成為它的守護天使,而不至於任其消失。
相信世界各國的文化本就該是求同存異,兼收並蓄,我們接受所有友好的文化交流,但絕不同意有任何顛倒黑白的文化侮辱。
本就屬於我們的文化瑰寶,絕對不應該淪落成為他人辛苦做嫁衣!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麥子熟了(maizi8090),一個有溫度有態度、全網最優秀青年聚集地。分享最深刻觀點、見證最精彩人生,麥子與你一同遇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