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膽琴心:盤點金庸筆下的古琴高手

2021-02-19 古琴札記

金庸先生廣鑑古今中外名著技巧終能自成一戶。知識淵博,自然熟識古琴之妙,所寫人物也往往劍客兼為書生,集琴棋書畫於一身。縱觀其十四部作品中,琴道所及者主次角色不下十人,尤以《笑傲江湖》佔去大半。

今天,札記君就來盤點一下金庸先生筆下的古琴高手。

1、《雪山飛狐》之苗若蘭

原文:苗若蘭輕抒素腕,「仙翁、仙翁」的調了幾聲,彈將起來,隨即撫琴低唱:「來日大難,口燥舌幹。今日相樂,皆當喜歡。經歷名山,芝草翻翻。仙人王喬,奉藥一丸。」唱到這裡,琴聲未歇,歌辭已終。

2、《笑傲江湖》之曲洋

原文:忽聽瑤琴中突然發出鏘鏘之音,似有殺伐之意,但簫聲仍是溫雅婉轉。過了一會,琴聲也轉柔和,兩音忽高忽低,驀地裡琴韻簫聲陡變,便如有七八具瑤琴、七八支洞簫同時在奏樂一般。琴簫之聲雖然極盡繁複變幻,每個聲音卻又抑揚頓挫,悅耳動心。令狐衝只聽得血脈賁張,忍不住便要站起身來,又聽了一會,琴簫之聲又是一變,簫聲變了主調,那七弦琴只是玎玎璫璫的伴奏,但簫聲卻愈來愈高。令狐衝心中莫名其妙的感到一陣酸楚,側頭看儀琳時,只見她淚水正涔涔而下。突然間錚的一聲急響,琴音立止,簫聲也即住了。霎時間四下裡一片寂靜,唯見明月當空,樹影在地。


劉正風道:「令狐賢侄,這曲子不但是我二人畢生心血之所寄,還關聯到一位古人。這笑傲江湖曲中間的一大段琴曲,是曲大哥依據晉人嵇康的《廣陵散》而改編的。」

3、《笑傲江湖》之綠竹翁

原文:只聽綠竹翁道:「好,你放下罷!」易師爺道:「請問竹翁,這真的是曲譜,還是甚麼武功秘訣,故意寫成了曲譜模樣?」綠竹翁道:「武功秘訣?虧你想得出!這當然是琴譜了!嗯。」接著只聽得琴聲響起,幽雅動聽。

令狐衝聽了片刻,記得這正是當日劉正風所奏的曲子,人亡曲在,不禁悽然。

彈不多久,突然間琴音高了上去,越響越高,聲音尖銳之極,錚的一聲響,斷了一根琴弦,再高了幾個音,錚的一聲,琴弦又斷了一根。綠竹翁「咦」的一聲,道:「這琴譜好生古怪,令人難以明白。」

綠竹翁嘆了口氣,說道:「易老弟,你是會吹簫的,這樣的低音如何能吹奏出來?這琴譜、簫譜未必是假,但撰曲之人卻在故弄玄虛,跟人開玩笑……」

4、《笑傲江湖》之任盈盈

原文:那女子又嗯了一聲,琴音響起,調了調弘,停了一會,似是在將斷了的琴弦換去,又調了調弦,便奏了起來。初時所奏和綠竹翁相同,到後來越轉越高,那琴韻竟然履險如夷,舉重若輕,毫不費力的便轉了上去。

令狐衝又驚又喜,依稀記得便是那天晚上所聽到曲洋所奏的琴韻。

這一曲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溫柔雅致,令狐衝雖不明樂理,但覺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所奏的曲調雖同,意趣卻大有差別。這婆婆所奏的曲調平和中正,令人聽著只覺音樂之美,卻無曲洋所奏熱血如沸的激奮。奏了良久,琴韻漸緩,似乎樂音在不住遠去,倒像奏琴之人走出了數十丈之遙,又走到數裡之外,細微幾不可再聞。

聽了一會,覺得琴音與她以前在洛陽城綠竹巷中所奏的頗為不同,猶如枝頭鳥喧,清泉迸發,丁丁東東的十分動聽,心想:「曲調雖同,音節卻異,原來這《清心普善咒》尚有這許多變化。」

忽然間錚的一聲,最短的一根琴弦斷了,盈盈皺了皺眉頭,繼續彈奏,過不多時,又斷了一根琴弦。令狐衝聽得琴曲中頗有煩躁之意,和《清心普善咒》的琴旨殊異其趣,正訝異間,琴弦拍的一下,又斷了一根。

盈盈一怔,將瑤琴推開,嗔道:「你坐在人家身邊,只是搗亂,這琴哪裡還彈得成?」

5、《笑傲江湖》之令狐衝

原文:令狐衝雖於音律一竅不通,但天資聰明,一點便透。綠竹翁甚是喜歡,當即授以指法,教他試奏一曲極短的《碧霄吟》。令狐衝學得幾遍,彈奏出來,雖有數音不準,指法生澀,卻洋洋然頗有青天一碧、萬裡無雲的空闊氣象。

一曲既終,那婆婆在隔舍聽了,輕嘆一聲,道:「令狐少君,你學琴如此聰明,多半不久便能學《清心普善咒》了。」綠竹翁道:「姑姑,令狐兄弟今日初學,但彈奏這曲《碧霄吟》,琴中意象已比侄兒為高。琴為心聲,想是因他胸襟豁達之故。」

6、《笑傲江湖》之黃鐘公

原文:黃鐘公欠身接過,說道:「《廣陵散》絕響於人間已久,今日得睹古人名譜,實是不勝之喜,只是……只是不知……」言下似乎是說,卻又如何得知這確是《廣陵散》真譜,並非好事之徒偽造來作弄人的。他隨手翻閱,說道:「唔,曲子很長啊。」從頭自第一頁看起,只瞧得片刻,臉上便已變色。

他右手翻閱琴譜,左手五根手指在桌上作出挑捻按捺的撫琴姿式,贊道:「妙極!和平中正,卻又清絕幽絕。」翻到第二頁,看了一會,又贊:「高量雅致,深藏玄機,便這麼神遊琴韻,片刻之間已然心懷大暢。」黑白子眼見黃鐘公只看到第二頁,便已有些神不守舍,只怕他這般看下去,幾個時辰也不會完……

7、《書劍恩仇錄》之陳家洛

原文:於是調弦按微,鏗鏗鏘鏘的彈了起來,彈的是一曲《平沙落雁》。東方耳凝神傾聽。

一曲既終,東方耳道:「兄臺是否到過塞外?」陳家洛道:「小弟適從回疆歸來,不知兄臺何以得知?」東方耳道:「兄臺琴韻平野壯闊,大漠風光,盡入弦中,聞兄妙奏,真如讀辛稼軒詞:『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這曲《平沙落雁》,小弟生平聽過何止數十次,但從未得若兄臺琴引,如此氣象萬千。」

8、《書劍恩仇錄》之乾隆

原文:陳家洛拱手道:「適聆仁兄雅奏,詞曲皆屬初聞,可是兄臺所譜新聲嗎?」那人笑道:「正是。這『錦繡乾坤』一曲是小弟近作。閣下既是知音,還望指教。」陳家洛心想:「甚麼『盼皇畿』、『黎民引領鸞輿至』,大拍皇帝馬屁,此曲格調也就低得很。」

把七弦琴推到陳家洛面前。陳家洛伸指輕輕一撥,琴音清越絕倫,看那琴時,見琴頭有金絲纏著「來鳳」兩個篆字,木質斑爛蘊華,似是千年古物,心中暗吃一驚,自忖此琴是無價之寶,這人不知從何處得來。

乾隆布置已畢,暗想這一下一箭雙鵰,把紅花會和太后的勢力一鼓而滅,就可安安穩穩做太平皇帝了,心頭十分舒暢,見案頭放著一張琴,走過去彈了起來,彈的是一曲「史明五弄」,彈不數句,鏗鏗鏘鏘,琴音中竟充滿了殺伐之聲,彈到一半,錚的一聲,第七根弦忽然斷了。

9、《倚天屠龍記》之何足道

原文:走出十餘丈,只聽得琴聲之中雜有無數鳥語,初時也不注意,但細細聽來,琴聲竟似和鳥語互相應答,間間關關,宛轉啼鳴,郭襄隱身花木之後,向琴聲發出處張去,只見三株大松樹下一個白衣男子背向而坐,膝上放著一張焦尾琴,正自彈奏。他身周樹木上停滿了鳥雀,黃鶯、杜鵑、喜鵲、八哥,還有許多不知其名的,和琴聲或一問一答,或齊聲和唱。郭襄心道:「媽說琴調之中有一曲《空山鳥語》,久已失傳,莫非便是此曲麼?」

聽了一會,琴聲漸響,但愈到響處,愈是和醇,群鳥卻不再發聲,只聽得空中振翼之聲大作,東南西北各處又飛來無數雀鳥,或止歇樹巔,或上下翱翔,毛羽繽紛,蔚為奇觀。那琴聲平和中正,隱然有王者之意。

10、《倚天屠龍記》之郭襄

原文:郭襄笑道:「我媽媽雖也教過我彈琴,但比起你的神乎其技,卻差得遠了。不過我既已聽過你的妙曲,不回答一首,卻有點說不過去。好罷,我彈便彈一曲,你卻不許取笑。」那人道:「怎敢?」雙手捧起瑤琴,送到郭襄面前。

郭襄見這琴古紋斑斕,顯是年月已久,於是調了調琴弦,彈了起來,奏的是一曲《考槃》。她的手法自沒甚麼出奇,但那人卻頗有驚喜之色,順著琴音,默想詞句:「考槃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寤言,永矢勿諼。」這詞出自《詩經》,是一首隱士之歌,說大丈夫在山澗之間遊蕩,獨往獨來,雖寂寞無侶,容色憔悴,但志向高潔,永不改變。那人聽這琴音說中自己心事,不禁大是感激,琴曲已終,他還是痴痴的站著。

古琴譜

青花瓷、小幸運、畫心、牧羊曲、菊花臺、大魚、臥龍吟、劍魄琴心、鳳鳴榣山、蘭亭序、女兒情、枉凝眉、葬花吟、寒山僧蹤、雨碎江南、紅顏劫、菩薩蠻、風居住的街道、禪茶一味、釵頭鳳、但願人長久、滄海一聲笑、卷珠簾、琵琶語、傾盡天下、紅顏舊、大悲咒、天空之城、越人歌、琴師、貝加爾湖畔、倩女幽魂、春江花月夜、煙花易冷、山水情、痴情冢、禮儀之邦、鴻雁、穿越時空的思念、可念不可說、送別、蟲兒飛、長亭怨慢、虞美人、清心普善咒、君生吾未生、重回漢唐、星月神話、風雪築路、羋月傳、心經、涼涼、女人花、世上只有媽媽好、彩雲追月、小城故事……

500餘首古琴譜,在後臺輸入想要查詢的琴譜,即可獲取。

琴社查詢

「古琴札記」目前已經為您甄選了近300家優質琴社,遍布全國200多個城市。在後臺回復城市名(地級市),即可獲取。

琴譜查詢丨琴館推薦丨琴圈新聞丨琴學資料

交流、投稿、合作請聯繫

微信:guqin5566(註明:琴友)

▲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 點下方,進入商城!(每天上架新產品)

相關焦點

  • 劍膽琴心——金庸的古琴江湖
    於是乎我便在我和金庸之間做了一次這樣的測試。  結果發現藉助古琴的力量,我只需要三個人就足以完成與金庸的關聯,甚至還可以不止一條路徑。  路徑一:家師正春先生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有一個江北的學生,叫王周。他老家是六合的,他們家鄰居有個老先生,叫做查良鏗。
  • 金庸先生筆下,各省第一武功高手分別是誰?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構造了一個精彩紛呈的武俠世界。而且,金庸先生小說中,涉及的地理範圍極廣,幾乎包含了中國所有的地區。那麼,在金庸先生筆下,每個省的第一武林高手是誰呢?
  • 盤點:金庸筆下TOP10武林高手
    來源:天龍網遊吧作者:CHI生唯愛ER相信不少玩家也和小語嫣一樣,都是看著金庸先生的小說長大的,我們大天龍也是根據金庸先生的原著改編而成
  • 梁羽生筆下最強高手,金世遺獨步天下,在金庸筆下僅達到此人高度
    一在某種層面上來說,金世遺與金庸筆下的楊過諸多相似之處。金世遺出場就是與龍尊者的徒弟,有些放浪形骸,無視禮教,他師承邪派高手龍尊者,後來又因為得到正派內功從而化解了走火入魔。三梁羽生筆下三大頂級高手,個人看法是張丹楓,金世遺和孟華。當然,可能金世遺是三人之中最強的,因為他真正達到「半神」境界,無論是內功還是招式,都已入化境。
  • 金庸筆下的高手,都是極端人格,和作者本身性格有關係?
    前言:在看武俠小說時,想必大多數人最喜歡看的場景便是高手出場技壓群雄。金庸這位武俠大師筆下便不乏武功超群的高手。不過,在筆者看來,金庸筆下高手卻大多都是極端人格者,而這或許和金庸自己性格有關。或許不少讀者並不認可這種說法,但是筆者一一舉例下,想必大家便也不難理解原因。
  • 金庸筆下最強高手排名上集,獨孤求敗僅第四
    金庸筆下所有作品裡面高手雲集,實在難分高下,每一部作品都有絕頂高手出現,那麼誇書論武誰更強?今天我們來大致排一排,僅僅個人觀點。這遠>天龍八部所有高手的總和。所謂宗師都有自創的武功,所以蕭峰和張無忌是高手而非宗師。
  • 劍膽琴心,又遇知音
    2019年,中國古琴圖書館出品了一部大型系列古琴紀錄片《琴人口述史》,其中邀請了知名琴人區君虹先生,三十歲才開始學習古琴的他,所斫制 「古木琴」,可稱為琴中之寶。他所修復的「亞綠綺」被譽為古琴中的「鳳凰重生」。
  • 金庸筆下十大未出場的隱藏高手盤點,鬥酒僧身份讓人懷疑
    金庸筆下高手如雲像喬峰、郭靖等大俠之名皆如雷貫耳除了這些眾所周知的大俠外還有十大未出場的傳說級隱藏高手雖然江湖上已經看不到他們的身影但處處都流傳著他們的傳說自一葦渡江的達摩祖師開創少林派以來,少林派雄視武林近千年,對中原各派武術影響極深,被譽為武林中的泰山北鬥。
  • 金庸筆下排名前五的女性高手,倚天中一位,神鵰中一位,天龍兩位
    金庸筆下排名前五的女性高手,倚天中一位,神鵰中一位,天龍中兩位金庸自己一十五部武俠小說中描繪了一個波瀾壯闊、鮮衣怒馬的江湖,江湖上有無數的武林高手
  • 金庸筆下第一高手,不是石破天掃地僧,也非獨孤求敗達摩老祖
    說句實話,討論誰是金庸筆下第一高手,是件很無聊的事情,因為它缺乏一個客觀的標準。畢竟單就一個「射鵰三部曲」,要分辨誰是第一,都有爭議,何況跨書比較,簡直是「關公戰秦瓊」。奈何架不住網友的熱情,所以,先正試著分析一二。幸而只是跨書比較,還沒有跨作者,否則,要問李尋歡的刀,能不能擊敗東方不敗的針,那我真的要頭大了。
  • 劍膽琴心書香味,退隱江湖攜琴伴
    金庸先生在《天龍八部》中如是描述,其實繁華散盡,空頂白髮。任時空如何逆轉,終是昨日繁花。 想必在每個人的心中,其實都有一顆劍膽琴心,夢想自己有朝一日成為一位俠客,行俠仗義、打抱不平和除暴安良。武俠情懷陪伴著人們,走過春秋冬夏、勇闖天涯,去迎擊和戰勝未來的困難和挑戰。 背著刀,帶著劍,走遍江湖,快意恩仇。
  • 盤點金庸筆下的靈丹妙藥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可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帶給我們無數歡樂的李詠老師剛走,帶給我們武俠夢的金庸也離我們而去,這一走,便帶走了整個江湖的靈魂。
  • 金庸筆下成為最強高手有兩個條件,獨孤求敗落榜,有四人能強於他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十四部作品中登場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武林高手形象,常常有人會問「哪個角色是金庸筆下最強的高手」,有人會說是獨孤求敗,有人會說是東方不敗,有人會說是石破天,甚至還有提到短篇故事《越女劍》中的主角阿青,這種跨書論武究竟有意義嗎?
  • 金庸筆下高手天賦排名,郭靖雖笨卻榜上有名,第一實至名歸!
    金庸筆下高手如雲,這些高手中天賦也有高有低,如果要給金庸筆下的這些高手,來一個天賦排名,應該怎樣排最合理呢?
  • 盤點金庸筆下歷代主角戰力排名,第一名已超越武俠
    袁冠南袁冠南是金庸武俠小說《鴛鴦刀》中的男主人公,袁冠南在金庸先生筆下的眾多俠客並無什麼突出之處。陳家洛金庸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中的男主角,反清幫會紅花會的總舵主,清朝大臣陳世倌之子。令狐衝金庸筆下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男主角。由華山派掌門嶽不群撫養長大,傳授武功,為華山派大弟子。後期陰差陽錯學到了獨孤九劍,吸星大法等絕世武功在當時也屬頂尖。
  • 他是金庸筆下最可愛的絕頂高手,更是張三丰的師傅,卻被郭襄害死
    2020-12-23 08:56:40 來源: 手機匠聊娛樂 舉報   金庸筆下
  • 金庸筆下被淡忘的高手,年過70才開始習武,無師自通練成神功!
    對於金庸想必大家再也熟悉不過了,作為武術愛好者的我們孩提時特別迷戀於他的作品,被翻拍成電視劇後也成了觀眾心目中的經典。在他的筆下誕生了許多的武林高手,如張無忌,楊過,喬峰,王重陽等等等。今天我們來說說貫穿於《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三部電視劇的絕頂神功《九陰真經》!
  • 金庸筆下第一高手是誰?此人非神、非妖、非仙,乃武林第一魔頭
    試問金庸武俠世界何人武功最強?甲說是張三丰,武當張真人是歷史上的名人,而歷史上的張三丰又是一位「地仙」級別人物,這樣的人到了金庸小說裡,誰又打得過他呀?武俠世界的人能夠與修真高手比較嗎?甲、乙兩位同學都犯了一個錯誤,他們把金庸小說同歷史聯繫在了一起,認為這個人在歷史上多厲害,那麼在金庸小說中也應該這麼厲害,其實不然。在金庸小說中是不允許存在「神仙鬼怪」之說的,所以無論達摩祖師、張三丰在歷史上有多麼出色,到了金庸筆下他們依然是一個凡人,所以張三丰也會受傷,而達摩祖師最後更是被人給活活毒死。
  • 金世遺是梁羽生筆下最強高手,那他實力能達到金庸筆下誰的高度?
    金庸先生的小說按照時間排列,大部分人持有退化說,年代越是靠近當代,武功表現就越弱,越是古老武功表現就越強。而在梁羽生小說筆下,則完全沒有體現出此類問題,比如清代的金世遺,武功就更勝過明代的張丹楓。
  • 金庸筆下四大獨臂高手,他們的武功該如何排名?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筆下就有不少人,他們遭受了各種不幸,其中斷掉手臂者就有四人。他們的武功並不弱,有的甚至是絕頂的高手。阿九拜木桑道人為師,成了鐵劍門的高手。在《鹿鼎記》中,九難已經是少有的絕頂高手了,是比陳近南、馮錫範武功更高的人物,與歸辛樹、洪安通不相上下。九難的武功應該高於無塵道人,故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