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已經不止一次地證明,取得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人,這包括兩個方面,人才與人口。
人才與人口對於當代城市的發展更加重要,缺一不可。
近幾年驗證這一結論的兩個城市是重慶和成都,毋庸置疑,成渝是近幾年最耀眼,發展最快的城市中的兩個。
我們發現,隨著量變,已經產生質變,成渝兩城的經濟越來越朝著高質量、高創造力,高創新力的方向發展。
關於經濟,今年有一件大事,我們已經看到,那就是重慶前三季度GDP超越廣州,有90%以上的可能是今年全年GDP重慶要穩超廣州的。
年底的經濟數據應該是重慶排名全國第4,成都排名全國第7,成渝經濟圈逐漸崛起。
重慶3100多萬人口,成都1600多萬人口,重慶人口超過北京、上海,是蘇州的兩倍多;成都人口總數超過廣州、深圳,是南京的兩倍多。
顯然成渝二城在經濟發展上藉助了人口的優勢,這一事實也早已被其他城市意識到,所以各地都出臺了一系列吸引人口的措施。
從早期的買房落戶,到後來的租房落戶,是各地對於人口數量的重視。
目前西安、武漢都已經是千萬人口,而鄭州、合肥、杭州等也在衝擊1000萬,南京地處蘇皖交界之處,目前人口只有840多萬,無論從安徽吸納人口,還是從本省吸收人口都顯得力不從心,壓力相對較大。
濟南自從19年合併萊蕪市後,人口已經近900萬,又處山東西部,在周邊無論經濟、交通還是教育都是優勢明顯,人口吸引力自然也不會弱,估計人口突破千萬也是指日可待。
目前幾個省會都開始實行人才落戶與積分落戶,一場人口與人才的爭奪戰已經拉開序幕。
對於人才的重視,各省會城市也是各種措施並舉,通過人才戰略推動經濟發展。
各省會城市繼推出人才落戶政策之後 ,又紛紛推出人才公寓,租房補助,人才獎勵等一系列措施。
其中,成都與重慶本身教育實力不弱,又以人口密度較大的西南為腹地,可以說無論是人才還是人口,都是細水長流,潛力很大。
武漢、南京、西安等城市高等教育實力較強,要做的是留住本地人才,防止人才外流,而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則顯得有些無奈,本省高等教育實力較弱,自身人才吸引力稍顯不足,好在河南人口較多,因此也能夠稍微彌補一下不足了。
對於人口較少但科教文衛實力強勁的南京,和人口較多但科教文衛實力相對弱的鄭州,你覺得哪個城市的發展潛力較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