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操場上跑步的時候,突然看到旁邊正在跑步的人倒下了,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如果發現他已經沒有意識,也沒有呼吸,在救護車到來之前,你知道該怎麼救他嗎?
2017年 10 月 17 日下午,上海理工大學就發生了這樣一幕。不過幸運的是,當時倒下的人成功得救了,而那次急救成功,全靠一個小小的儀器。
當時,大四男生李想(化名)正在參加體質測試 1000 米長跑,在距離終點還有 50 米時,突然倒在地上。
校醫趕來後,發現他已經喪失意識、無自主呼吸、頸動脈搏動消失,立即決定對其實施心肺復甦,並讓其他人迅速取來學校裡的 AED。
經過分析心律、電擊、心肺復甦等一系列流程,4 分鐘後,AED 顯示屏上提示李想成功恢復竇性心律。
這是全國高校首次 AED 急救成功的案例。
AED,即自動體外除顫器,是一種可攜式醫療設備。對於心臟驟停患者,它可以識別室顫並自動充電,然後推薦施救者按照指令進行電擊除顫。
《2016 中國心肺復甦專家共識》指出:
在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已接近 3 億,心血管疾病已成為我國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
對於家庭來說,每個年齡段的成員都有出現猝死的風險和可能。家庭中每一個成員,都應學習急救特別是搶救心搏驟停的相關科學知識。
大多數成人突發非創傷性心搏驟停的原因是室顫。研究證實,對於室顫患者,每延遲 1 分鐘除顫,搶救成功率就會降低 7% ~ 10%。所以,使用 AED 進行早期電除顫,是心臟驟停患者復甦成功的關鍵之一。更重要的是,AED 的操作方法非常簡單。或許只需要在今天花 3 分鐘的時間了解一下 AED,就能在之後的關鍵時刻挽救其他人的性命。由於現在的AED設計越來越簡單化,打開包裝即刻有人工語音提示每一個步驟,方便人們操作。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具體的步驟。
在AED設備拿到傷者面前之前,通過胸外按壓進行心肺復甦(CPR)。按壓部位在胸骨下半部分的中間。
將傷者上衣脫掉,以便後續的AED貼片。同時繼續進行胸外按壓操作。並注意將胸前的汗液等汙漬清理乾淨。
另一片貼在左下腹部。距離是從腋下開始5-8釐米地方處。
插好後設備自動檢測患者心率狀況,在此期間不要觸摸患者身體。
如若需要電擊,設備將自動充電。在提示充電結束前不要觸摸患者身體。
電擊結束後重新對患者實施心肺復甦術。在提示音提示下一次電擊之前一直重複做胸外按壓及人工呼吸。
設備每隔二分鐘測試是否需要再一次進行電擊。在醫護人員到來之前一直重複上述動作。
目前,國內部分城市,如深圳、上海、杭州等地可以通過微信來查詢附近的 AED 設備。
具體方法為打開微信的「支付」功能,找到「城市服務」,點擊進入後找到「急救服務」,就能看到「AED導航」選項,可以藉此找到距離你最近的 AED。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還沒有上線這一服務,也可以在手機的地圖 App 上進行搜索。一般各大地圖 App 都會提供 AED 檢索的功能。
如果手機查詢不到,也可以直接找到附近的工作人員進行詢問。
而除了 AED,
以下這些急救知識也要掌握
↓↓↓
來源:丁香醫生、健康圈、健康龍崗、人民日報
編輯:朱曉華、梁傑祥
責編:陳廣泰
↙2020年南方健康科普大賽徵稿火熱進行中,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大賽主頁!
點在看,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