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主要寫了,郭靖練了十多年真經上的武功,還要加上降龍十八掌,也只等於一個五絕,或者略勝於一個五絕,因為郭靖這種令人失望的表現,便有人說《九陰真經》是有名無實,但這也是不對的。
降龍十八掌在金庸武俠中是非常難練成的一種武功,歷代丐幫幫主裡也很少有人能全部練成,史火龍只練到十二掌就落得一個殘廢的下場,原因就是缺乏足夠的內力,而郭靖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學全了十八掌,不得不說這是《九陰真經》的功勞,在增長內力這一塊,真經是立竿見影的。
但是郭靖能貫通降龍十八掌,也不完全是真經的功勞,真經主要解決的是內力方面的難題,降龍十八掌原本就適合郭靖這種直來直去的人,射鵰裡,很多人都說郭靖的資質很低,真的很低嗎?
周伯通教給小龍女左右互搏術時,曾說左右互搏郭靖能學會,黃蓉卻學不會,這是因為黃蓉太聰明了,雜念太多。
所以,郭靖的「笨」,主要是學東西慢,理解能力差,越是複雜的武功就越難掌握,只能接受樸實無華的東西,從郭靖自己能練好卻不擅長教徒弟這點,也能看出郭靖的笨拙,不過,從心性來看,郭靖卻是最上乘的,也正是因為這樣,郭靖和《九陰真經》同樣很契合,出道短短的時間裡,憑著少年之軀就能與成名已久的歐陽鋒鬥上許多個回合,至少在射鵰裡,學了真經上武功的郭靖,功力是像做火箭一樣進步神速的。
足見《九陰真經》可以讓功力不深的人快速進入絕頂高手的層次,所以並不能說有名無實。
《九陰真經》裡有一個易筋鍛骨篇,便主要是用來快速增長功力的,並且學了這一篇後,無論學任何一種上乘武功都會進步神速,與張無忌的九陽神功有異曲同工之妙。
倚天裡張無忌在學了九陽神功後,很輕易就掌握了乾坤大挪移,這和郭靖快速學會降龍十八掌其實是一樣的。
只不過,張無忌神功練成之後,一路無阻,光明頂上六大派高手無人可敵,少林寺裡也只有三渡這種隱世高人,才能勉強壓制張無忌,且還是三個打一個,冰火島上,波斯明教的風雲三使也是憑著聖火令上面的武功過於奇詭,才能壓制張無忌。
學了九陽神功的張無忌,表現足以說是天下無敵,且修煉時間還很短。
那為什麼學了《九陰真經》,還會降龍十八掌的郭靖戰績不如張無忌呢?
只能說,張無忌的對手都比較弱,按照金庸武俠的一貫規律,越到後面的時代武林就越衰敗。
但在絕頂高手這個領域,學了《九陰真經》的人似乎沒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郭靖練了十多年真經上的武功,進步似乎還沒有一開始快,當年五絕真的有必要為了爭奪《九陰真經》華山論劍嗎?
是否就像洪七公說的,彈指神通、蛤蟆功、一陽指、降龍十八掌、先天功這些五絕本門的武功已經足夠強了,根本不需要《九陰真經》?
從洪七公學了九陰療傷篇以後功力進步,歐陽鋒逆練九陰以後實力大增可以看出,《九陰真經》同樣能讓絕頂高手在短時間內更進一步。
而對於絕頂高手這個層次來說,哪怕只是一小步,也可以說是一大步了,在實戰中,哪怕僅僅只是勝了一招,也足以分出生死!
還有一點,郭靖雖然練了十多年的《九陰真經》,但畢竟也只有這麼長時間而已,射鵰裡歐陽鋒的年齡至少在四十歲以上,練武至少二十年以上,神鵰裡郭靖的年齡才三十多歲,但是實力毫無疑問強於射鵰時期的歐陽鋒,可見郭靖還是進步了一大塊,只是沒有一開始進步那麼明顯而已。
練武越到後面進境越小,這很合理。
練真經上的武功比起練五絕的武功同等情況下,功力增長速度大約快了二到三倍,看似不夠給力,實際上已經很逆天,不要忘了五絕的武功也都是武林中最高級別的。
神鵰裡寫過這樣一段往事,王重陽在看到《玉女心經》時,曾心如死灰,自認為自己的先天功和全真武功比不上林朝英創造的武功,後來奪得了《九陰真經》,才得以釋懷,故意刻在古墓的石棺內,留下了「玉女心經,技壓全鎮,重陽一生,不弱於人」這段話,可見《九陰真經》在層次上的的確確高於當時的所有武學。
那為什麼又說練成了《九陰真經》就天下無敵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呢?
其一,世上還有與《九陰真經》同級別的武學,神鵰裡的龍象般若功,倚天裡的九陽神功,天龍裡的北冥神功,笑傲裡的易筋經、葵花寶典,《俠客行》裡的太玄等。
其二,《九陰真經》裡記載的內功,武學原理是頂級的,招式並不是頂級的,還需要配合降龍十八掌、獨孤九劍這樣的武功才有可能真正意義上做到天下無敵。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九陰真經》的精髓實際上是來自於道家的精神,只有得到其精髓的人,才能真正練成真經(具體參見 《金庸武俠探索:為什麼說九陰真經是天下武學的總綱,它可能是一切武功的起源》),也就是說像郭靖那樣能說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具有超凡心性的人才能練成,就像「武林至尊,寶刀屠龍」這句話一樣,《九陰真經》本身就帶有一種勸誡世人的深層內涵,這也暗合了黃裳大徹大悟,看破仇恨的經歷,所謂學全了真經上的武功就天下無敵,不如說「仁者無敵」,這也是金庸同類作品《鴛鴦刀》裡所想表達的主旨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