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蒂克消亡史:2名侵華日軍勳章全解析,旭日勳章影射旭日之國

2020-12-24 強國之翼

眾所周知,《羅曼蒂克消亡史》是懸疑諜戰片,由程耳執導並擔任編劇,葛優、章子怡、淺野忠信、杜淳和很傻很天真的阿嬌等主演。電影展現的故事之中,出現了2個身穿軍裝的侵華日軍形象,分別是陸先生的妹夫渡部,還有一名頭髮花白的、裝牛逼最後卻被一槍打死的「少佐」。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和研究二戰時期日軍可以佩戴在軍裝上的勳表。

影片播放到1小時40分左右,出現了淺野忠信身穿侵華日軍制服的場面,這時他佩戴了兩排6枚勳表。下面,我們對這些勳表對應的勳章進行簡要介紹。

淺野忠信軍裝上第一排第1枚勳表對應的是旭日勳章(Order of the Rising Sun),這枚勳章設立於1875年4月10日,是日本明治政府的第一種勳章。勳章以中央的紅日向外散發光芒,影射日本的「旭日之國」思想,授予在處理國際關係、宣揚日本文化、或在其他專業領域、在福利和環保事業中做出成就的日本人。旭日勳章以天皇的名義授予,由首相負責審批執行,可追授。二戰結束之前,也授予侵華日軍的相關人員。

淺野忠信佩戴的勳表沒有任何加綴標誌,這在勳表目前的規則標準中並不正規,因為即使是最低級別的第8級白泡桐葉級勳章,也在加綴上圖所示的類似大奔車標的標誌。

淺野忠信軍裝上第一排第2枚勳表對應的是瑞寶勳章(Order of the Sacred Treasure),該勳章於1888年由明治天皇設立,分為8個級別。1888–2003年,瑞寶勳章的勳表是銀色背景,帶2道黃色線條。

2003年日本勳章體系改革之後,瑞寶勳章的綬帶和勳表變成藍色背景,帶2道黃色線條,而且取消了第7和第8級,主要授予政府公務員,表彰他們的長期貢獻,包括政府和地方官員、軍人、大學學者和學校教師。2014年,日本規定參聯會主席如果年齡達到70歲,則被授予大綬帶級瑞寶勳章。

淺野忠信軍裝上第一排第3枚勳表對應的是1931-1934中國事變戰爭勳章(China Incident War Medal),該勳章1939年7月27日根據第496號天皇詔書設立,授予1937~1945年的侵華日軍,1946年根據日本政府第177號令廢止。儘管日本政府仍在正式文件將中國的抗日戰爭稱為「中國事變」,但日本媒體經常用日中事變(Nikkajihen)或「日支事變」(Nisshi jihen)等其他表述來解讀。Shina這個詞在中國一直被理解為一個貶義詞,但是日本方面一直在不斷沿用,其心可誅。

淺野忠信軍裝上第二排第1枚勳表對應的是國家神社基金會紀念章(The National Shrine Foundation Commemorative Medal)該獎章於1940年設立,

淺野忠信軍裝上第二排第2枚勳表對應的是大東亞戰爭獎章(1941-1945 Great East Asia War Medal),由於扣環上的日文為「紀念之章」或「從軍記章」,這枚勳章也被一部分軍迷稱為從軍記章。該1944 年設立,授予二戰末期參戰的日軍人員,儘管目前仍不清楚勳章的授予標準,但是軍事學術界認為這枚獎章的性質是紀念章,與中國事變戰爭獎章類似。由於獎章設立之後日本就宣告投降,沒有來得及追授此前陣亡的日軍,因此該獎章授予的數量非常少。據美國研究人員皮特森分析,當時的美國佔領軍共計銷毀了約10000枚大東亞戰爭獎章。另據日本財政部1965年的年鑑顯示,日本造幣局當時儘管製作了一些獎章,但是從未授予,由於是日本官方資料,這種說法更可信一些。於是,我們可以根據日本財政部1965年的年鑑假設,大東亞戰爭獎章從未授予過任何侵華日軍,因此淺野忠信軍裝上也不可能出現它的勳表。

淺野忠信軍裝上第二排第3枚勳表對應的勳表我不認識,至少在日軍二戰時間的勳章列表裡無法查到,因此也無從研究介紹。但是,淺野忠信的軍銜佩戴的是中佐,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臨戰還出現了一名頭髮花白的少佐,他最左側一枚勳表對應的應該是金鵄勳章( Kinshi Kunshō),這是1890年2月11日(紀元節)設立的軍事榮譽,戰前的日本對日本陸軍、海軍軍人、軍屬授予的唯一勳章。金鵄勳章分為7個等級,只授予有戰功的軍人,大將與皇族軍人若沒有戰功也不會被授予。日本戰敗後,根據駐日盟軍總司令的指示,1947年5月3日依據「昭和22年第4號政令」廢止了金鵄勳章。因此,儘管這名少佐的年齡過大,當上大元帥年紀都不算輕的,但是他當時應該是立了戰功,否則他也不會獲得連他的上級淺野忠信都沒有的這枚勳章。淺野忠信扮演的是日軍間諜,長期潛伏,不可能立下戰功。

相關焦點

  • 在日華僑蔣曉松獲日本旭日勳章
    來自中國大陸的蔣曉松先生,被授予「旭日中勳章」,授勳的理由是「在促進與加強中日兩國關係及兩國相互理解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日本勳章制度始於1875年,作為弘揚日本文化及歷史的制度延續至今。最高等級的「大勳位菊花章」和「桐花大綬章」,通常授予曾擔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或眾議院、參議院及最高法院三院之長的日本人。授予外國人的勳章有「旭日章」和「瑞寶章」兩種體系。
  • 有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到底消亡了什麼?
    《羅曼蒂克消亡史》《羅曼蒂克消亡史》也是一樣,它的編劇、導演、剪輯全都由程耳承擔,所以這部片子極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個人的趣味和水準。 起初沒看的時候,就只是單純地以為這是一部愛情片,消亡的大概是之前人們之間的真情之類的。畢竟看過《龍蝦》、《愛樂之城》之後,苦瓜君對愛情片還是懷有很高期望值的。
  • 《羅曼蒂克消亡史》,戰爭爆發前僅存的上海情調
    《羅曼蒂克消亡史》2016年上映,影片的背景是1937年大動蕩前夕,侵華日軍對上海灘風雲顯赫的陸先生的正面施壓,一場暗殺陰謀就此展開,身邊朋友一一慘遭牽連,亂世面前,大佬、小弟、弱女子等往昔人物開始走向不同的命運。
  • 羅曼蒂克消亡史 一個女人的成長史
    《羅曼蒂克消亡史》講述了一段「上海灘黑幫傳奇」故事。1937年大動蕩前夕,上海灘風雲顯赫的陸先生正面遭遇侵華日軍施壓,被捲入一場暗殺陰謀,當身邊朋友一一慘遭牽連時,亂世當前,大佬、小弟、弱女子等往昔人物走向了不同的命運……可以說該片又是一部揭露人性的深刻大片。
  • 中國藝術家柳旭日獲法蘭西國民之星金質勳章
    圖為柳旭日獲頒法國國民之星金質勳章後在頒獎儀式現場留影。(柳旭日供圖) 人民網北京11月30日電 在法國巴黎當地時間11月29日晚舉行的儀式上,中國藝術家柳旭日獲頒法蘭西共和國國民之星金質勳章,以表彰他在藝術和學術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為社會公益所作出的貢獻。 柳旭日表示,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同時,在法國國民之星勳章設立90周年前夕,能夠作為中國藝術家獲得這一榮譽令他感到非常自豪。
  • 豆瓣高分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高清版可以看啦!
    《羅曼蒂克消亡史》是由華誼兄弟、英皇電影聯合出品的懸疑諜戰片,由程耳執導並擔任編劇,葛優、章子怡、淺野忠信、杜淳、鍾欣潼等主演。
  • 今日聚焦:南京某高校,竟升起日本侵華「旭日旗」!為何不可原諒?!
    文|鯤鵬友11月19日,有網友爆料:在南京師範大學的校園裡,竟然有人懸掛起了日本的「旭日旗」!廣大網友,出離憤怒!為什麼憤怒?因為,旭日旗,曾經是日軍的軍旗。它與日本侵華的歷史,緊密相連!這面軍旗在中國高高飄揚的時候,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慘遭日軍屠殺! 因此,國際社會上,早已達成一個共識:這面日本旭日旗,就是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徵!在日本,都已經把這面軍旗廢掉了! 這面旗,代表的文化形象,是邪惡的!
  • 《羅曼蒂克消亡史》:民國為什麼會是羅曼蒂克的
    《羅曼蒂克消亡史》無疑是高度文學的。先不說拍得好壞,它的題目就很特別。似乎伴隨著民國的結束,羅曼蒂克也隨之消亡了。我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先不說消亡,一個慌亂的問題是,民國為什麼會是羅曼蒂克的?在民國的故事裡,羅曼蒂克是從什麼時候、以何種方式出現的?
  • 布隆姆斯泰特被日本政府授予旭日中綬章
    NHK交響樂團今天發布消息,N響桂冠名譽指揮布隆姆斯泰特被授予「旭日中綬章」,這是一種政府勳章,授與「對國家公共有功勞者中,有引人矚目的顯著功績內容
  • 同樣是看不懂的影片,《羅曼蒂克消亡史》和《一步之遙》的評價為何相差這麼多?
    今天我是來打臉的,可能熟悉我們公眾號的朋友都知道,我在《羅曼蒂克消亡史》還未上映時,曾經寫過一篇極像軟文的文章 — 羅曼蒂克消亡史 | 這應該是中國最像科恩兄弟的導演了!《羅曼蒂克消亡史》是一部群像群戲,而且還是一部人性的斷代史,性與愛的消亡史。
  • 《羅曼蒂克消亡史》——民國真的羅曼蒂克嗎?
    與影迷眾口一詞吐槽張藝謀的《長城》不同,《羅曼蒂克消亡史》到底是不向市場低頭的史詩級藝術巨製,還是拿腔作勢過頭的大型「裝X」MV,觀眾評價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據導演程耳介紹,《羅曼蒂克消亡史》本不叫這個名兒,原來的名字是《舊社會》。不過,對於因敘事模式感到不適的觀眾來說,影片的英文名——The wasted times,可能更合適些。
  • 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
    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也正式進入宣傳倒計時長風破浪劍指12月23日賀歲檔        程耳編劇、導演,葛優、章子怡、淺野忠信、杜淳、鍾欣潼、倪大紅、趙寶剛、袁泉、閆妮、韓庚、霍思燕、杜江、王傳君、呂行、鍾漢良、馬曉偉等主演的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繼曝光「槍火無眼,黑幫有道」陸先生小傳之後,片方於今日發布「浮世」版海報,人物群像成雙登場,浮生若夢終會醒,世事如棋黑白爭。
  • 焦點:旅日華僑蔣曉松榮獲日本「旭日中綬章」
    來自中國大陸的68歲的蔣曉松,被授予「旭日中綬章」,授勳的理由是「在促進與加強中日兩國關係及兩國相互理解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日本授勳制度始於1875年,作為弘揚日本文化及歷史的制度延續至今。其最高等級的「大勳位菊花章」和「桐花大綬章」,通常授予曾經擔任過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或眾議院、參議院及最高法院「三院之長」的日本人。
  • 《羅曼蒂克消亡史》:周而復始,情慾食慾
    在今年看了《路邊野餐》、《長江圖》這樣的華語片之後,再看《羅曼蒂克消亡史》會覺得,它的那些隱藏線索會容易解開得多。那些看完後覺得意猶未盡的細節,半夜到家想想,互相串聯起時的感覺,像被點了穴。實在喜歡,是那種,一口氣喘不過來的盪氣迴腸。一部商業大片能這樣隱晦而克制地去玩也是有些任性,卻也更加難能可貴。終究,它對得起「史」字。
  • 《羅曼蒂克消亡史》燃爆寧波 電影
    有觀眾看完本片後這樣評價《羅曼蒂克消亡史》,「表面雲淡風輕,背後風起雲湧」——而這正是一部年度佳作見功力見氣勢的最好證明。寧波觀眾用家鄉話評價它:《羅曼蒂克消亡史》「交關贊」有影評人這樣評價《羅曼蒂克消亡史》:「整部電影在黑色的基調下
  • 羅曼蒂克消亡之後
    有關《羅曼蒂克消亡史》的種種歷史背景和人物原型,在電影上映後沒多久就有許多人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 影片維修室——《羅曼蒂克消亡史》
    大家好,今天給帶大家來看的片子叫做《羅曼蒂克消亡史》這個片子大家褒貶不一,我在看完之後,覺得有些部分的處理其實是有問題的,那這種問題的出現其實咱們是可以在剪輯上進行規避的 這個片子有的同學看完可能反應沒太看懂,因為這個片子無論是人物,還是敘事的結構上,其實並非以常規的形式來處理,講述了多組人物
  • 《羅曼蒂克消亡史》:主要看氣質
    以上一二百字並非《羅曼蒂克消亡史》的故事簡介,很多支線故事還顧不上說。導演程耳的野心絕非在於講一個上海灘大佬的故事,他想講的是那一代人的命運。很多人都看得出,電影裡的人物都有現實對照,陸先生是杜月笙,二哥是張嘯林,吳小姐是影星蝴蝶,戴先生就是戴笠。而那些虛構的日本人、小六、車夫、王媽也各有前史,但在劇中也都是極為克制的蜻蜓點水式的呈現。
  • 旭日旗就是二戰日軍軍旗?太陽旗就不是?你可能真不了解
    近日,南京師範大學的幾個學生因為錯掛旭日旗被罵上了熱搜,很多人義憤填膺,說堂堂大學生竟然不知道旭日旗是二戰時的日軍軍旗。
  • 「人間魔窟」參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有感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展覽,以其所承載的獨特的歷史使命,用大量日本細菌戰罪證文物、歷史檔案和口述史料,全面揭露了日本細菌戰部隊反人類、反文明和反倫理的本質,以喚起人們對戰爭和人性的反思。第一部分 侵華日軍細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