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入圍第72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自上映後,一直收穫各大媒體、圈內外人士的好評。
上映首日已取得同檔期綜合口碑第一,同檔期國產片單日票房第一的佳績,更有網友總結59個細節深度解析!其實早就在發布的物料中就展現出電影製作的考究與誠心,而事實也恰恰證明了每一分誠心和誠意都不會被辜負!
因為全程無尿點被網友戲稱為「憋尿大作」的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沒有觀影門檻,但是需要全神貫注,因為基本沒有廢鏡頭,以下就是網友整理的中的59個細節:
電影一開始的時間是「現在」隨著胡歌向桂綸鎂自證身份,以胡歌為主視角回到過去時,交代了胡歌被追捕的原因。接著又以桂綸鎂為主視角,講述了胡歌妻子萬茜為啥不能來。兩兄弟原本是想一石二鳥,讓馬哥殺掉周澤農,再殺掉馬哥,既有30萬滅口又取代馬哥的位置。如果只是盜竊,周澤農之前也進去過,並沒有一定要滅口的必要。但兩兄弟不僅盜竊而且販du,小偷大會時有講,但很隱晦。三人被胡歌三殺,最後一個人的死沒有鏡頭,但是可以通過鏡頭的邏輯很容易的get到。胡歌和貓眼打鬥,鏡頭一轉就是警察舉槍上樓,聽到砰的一聲槍響 、抬頭一望被灑了一臉血,很明顯死的不是胡歌,那就只能是貓眼了。周澤農的兄弟華華,最開始想幫助周澤農,後來被貓眼收買想跟劉愛愛設局殺掉周澤農,卻沒想到還是發生變故。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一出局中局中,潛藏著很多人性的灰暗地帶。楊淑俊發羊癲瘋前,說她不能去見周澤農,劉愛愛說;「你不去,大家都洗不脫」當時她已經牽扯進去了,這件事不了結,遲早會查到她頭上,從犯窩藏是少不了的。一開始是為了錢,後來是為了自保,最後是因為對周澤農產生了感情。劉愛愛和澤農兩次吃東西,都是愛愛去付錢,第一次愛愛沒拿包,澤農看見包上的海鷗墜子出神,第二次愛愛背著包去付錢,去之前兩人對視,就是告別,所以澤農吃完自己那份,又拿起愛愛的那一碗,他知道愛愛不會回來了,吃不下去還是硬塞 「因為常朝拿了楊淑俊的跟蹤器,故意扔在動物園,引警察過去」。個人覺得常朝出賣周澤農,他最後被急救的時候意識是亂的,可能都不知道救他的是誰。一個亡命徒之後感受到了被包圍了,想多活一下就應該舉手投降,因為肯定逃不出去了。但他選擇強行開槍突圍最後被亂槍擊斃,這樣有一個好處。他不用活著錄口供,桂綸鎂這個角色在背後的故事也不會有人知道。男主死後警察說了一句可真狂啊,所有子彈都打完了,如果一個人真想逃怎麼會濫用救命武器,劇中男主朝看不見人的廚房瘋狂掃射足以說明。後面黃覺他們工廠拆遷,反應了鄉鎮地產開發的時代特色。並且黃覺的角色應該是個混混,用混混去推進拆遷的進度,也很符合某段時間的「特色」楊淑俊不睡在自己房間裡面,睡沙發上,而且睡覺的姿勢非常扭曲,是因為她在等人,但內心卻又很糾結,個人認為她在等周澤農。原本他逃亡的包裡背滿了食物,在他準備和劉愛愛一起裝作去被舉報的樣子的時候,他把背包丟棄了,一方面是他再也用不到了,另一方面是給jc造成一種他還在山上隨時會回來的錯覺。所以廖凡演的警察也說了周澤農是故意把包丟在那裡的,也是對應這一點。其實她已經說的很清楚了「jc已經盯到我了」,她的行蹤及通訊已經被監視了。一旦見到周澤農,jc就會得知下落,這樣就不能算是舉報並且拿懸賞金了。帽子是陪泳女劉愛愛身份的標誌,而劉愛愛在湖上戲之後,就把帽子丟在水裡了,也代表著她獲得了一點所謂的「救贖」和「希望」。劉愛愛和華華哥(奇道 飾)是「打地樁」的關係,一般來說陪泳女會在當地找到男人的保護,這種關係叫「打地樁」。有風吹草動,可以有人接應。整個故事按時間線縷下來,是發生在周澤農(胡歌 飾)生命最後的3天。(「野鵝塘18時辰」)周澤農出場、和他孩子出場時,兩人都在吃火腿腸。兩人從始至終沒有同框,但內裡是有著情感聯繫的。Ps.這是胡歌自己想的梗劉愛愛(桂綸鎂 飾)第一次見周澤農時手一直在抖,她對周澤農內心一開始是恐懼且不信任的。抽菸的手勢也很特別,比起正常抽菸時的閒適,更能體現她內心的緊張和不安。劉愛愛的指甲油有一些脫落,而且是逐漸的,某種程度上說明她的職業(邊緣行業陪泳女),透過指甲,也能感受她本身對更好生活的嚮往與對現實的無力。周澤農的妻子楊淑俊(萬茜 飾)出場時,絲襪是勾絲了的,與她幹力氣活獨自撫養孩子的形象非常符合。劉愛愛去找楊淑俊時,楊淑俊和周澤農的孩子踢足球,被其他孩子欺負,也佐證父親周澤農幾年沒回家,缺失對孩子的愛。最後周澤農逃亡時,也穿上了足球隊服,冥冥之中父子之間也產生情感勾連。周澤農出獄後沒有馬上回家,而是去了小偷大會。從後面他讓華華找楊淑俊來看,他不知道妻子搬去了哪裡。可能他入獄也沒告知家裡,可能二人的關係也接近分崩離析了。周澤農與他所在的群體是有點不融合的,從他的皮帶、手錶、打火機以及相對整潔的衣著都可以看出,無論是現實還是內心,他都處於孤獨中。周澤農手上有一個和平鴿樣式的紋身,通常理解的小混混,他們的紋身可能是兇悍的、誇張的。但是周澤農選擇了鴿子的紋身,可能也體現他對自由、浪漫的嚮往。劉愛愛的包上有一個海鷗的掛件,海鷗是一種熱愛冒險的動物。劉愛愛付錢時,錢包中有一張彩票券,她可能因為某種原因需要錢,或許是幻想著擺脫現在的生活,開始新生活。為了2萬以身犯險,與周澤農同謀,也合乎情理。劉愛愛和華華哥(奇道 飾)是「打地樁」的關係,一般來說陪泳女會在當地找到男人的保護,這種關係叫「打地樁」。有風吹草動,可以有人接應。劉隊(廖凡 飾)搜楊淑俊家裡時,結婚照被倒扣放在衣櫃頂上,這個細節真的是人間真實!周澤農逃亡時穿的工服是兄弟常朝的,口袋上繡著常朝的名字楊淑俊家裡的裝飾畫是拼圖拼成的,她也像我們身邊的朋友一樣,有些有趣的「小愛好」,牆上還有教孩子認拼音的貼畫,細節好評。楊淑俊在弟弟楊志烈死後,脖頸上出現刮痧的痕跡,既能體現出人物內心的焦急上火,這種土方又符合人物身份。被叉車弄得頭掉的黃毛,脖子上的玉佩掛在叉車上,而玉佩象徵保平安。(要想平安,不要以身犯險)周澤農與劉愛愛在船上時,給了她帶自己血的錢,從表面上是留一個證據,但背後是將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又拉開了。馬哥和貓眼、貓耳的調侃,「你想搞他老婆?他老婆有羊癲瘋」,瞬間激怒周澤農。周澤農和妻子之間是有愛的。筒子樓追擊中,貓眼和貓耳可能是想要除掉老大馬哥,嫁禍給周澤農,從而取代馬哥的地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義氣背後,也有灰色。劉愛愛走在前面,周跟在後面去野鵝湖的時候,馬路邊是樓盤開發的巨幅廣告,特別現代化的環境很好的樓盤,跟這些人所處的環境是強烈的反差,那是另一個周澤農劉愛愛進不去的世界周澤農穿的球衣是02年阿根廷隊巴蒂斯圖塔的球衣,白色與藍色相間,或許象徵著自由和浪漫。周澤農吃麵戲拍了29遍,吃麵帶有許許多多的情感,比如對世界和生命的留念。劉愛愛的面是熱氣騰騰的,而周澤農的面卻沒有熱氣,不僅熱氣沒有,「生氣」也沒了。最終劉愛愛用周澤農的打火機,向劉隊借煙抽,導致被抓。故事因借火起、因「借火」終,有一種因果循環的宿命感。傘殺人那個生猛的鏡頭後,收音機那句「趕快走」正是時候驚險的筒子樓追逐戲中,刁亦男導演使用了胡金銓導演《大醉俠》中的一段配樂,非常貼合氛圍,也是導演埋藏的致敬梗。在筒子樓追逐戲中影子逐漸變大,營造緊張氣氛,也是黑色電影對影子運用的較為常見的手法(例如電影《第三人》)。影片中的趣味小梗,野鵝塘度假村的螢光字壞掉,最後湖變成胡(胡歌),應人應景。電影涉及群演有3000多人次,基本上都是導演自己親自挑的。電影片尾大版大版的群演字幕,非常走心了。整部電影涉及場景差不多70-80處,場景很豐富了。動物園追捕戲份,很多觀眾覺得緊張過癮。現實生活中也有逃犯逃到動物園的真實事件,在動物園藏身了一個星期。小偷開會,充滿黑色幽默。現實中,也有小偷開會交流偷車「心得」,警察蹲守一窩端的新聞。動物與人的映照,也體現在造型上。楊志烈,衣服上的是鷹,他的人設也是像鷹,捕食獵物準確且忠誠。貓眼貓耳,衣服上是虎的紋路,獸性比較多,比較衝動,且暴力。影片背景是武漢的2012年,2012年武漢開始每周組織對摩託車、電動車交通違法問題,開展集中整治,「禁摩」活動如火如荼開展。周澤農和劉愛愛的衣服變化(時間線)基本上都是由深漸淺的,這點吻合他們的心理變化,從死氣沉沉到最終靈魂得以解脫。整個故事的過程中,只有劉愛愛一個人知道周澤農生命末路的經歷,劉愛愛是周澤農與這個世界唯一的「連接」。周澤農在車站萬分緊張的時刻,要了兩瓶啤酒,還先推了一瓶到劉愛愛眼前。故事的結局,劉愛愛把周澤農的打火機留在了自己身邊。「借火」似乎也寓意著「借光」,光在她身上延續。劉愛愛上鋪躺兩個人(一男一女吧)陪泳女實慘,這種事兒還沒得單間遊藝大棚:紅蜘蛛藝術團(或許你們知道國產劇紅蜘蛛嗎)楊淑俊在劉愛愛找他去見周澤農的時候,看了幾秒的手,周澤農手上有個紋身,可能楊淑俊手上是有個同樣的紋身澤農始終帶著婚戒,逃亡中一直都沒有丟棄,說明他心底是有家庭的。猜測可能是覺得給不了家人更好的生活,「近鄉情怯」,不願歸家。本文只作分享,不做任何商業用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經驗 | 電影編劇和電視劇編劇有什麼區別?
優秀劇本的思路方式
新時代國際電視節十佳電視編劇名單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