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重慶市大力推進「垃圾分類、高層撤桶」。
昨(10)日,兩江新區發布消息,目前,兩江新區已經完成了8個街道所有372個居住小區樓層撤桶全覆蓋,辦理了分類智慧卡26.9萬戶,參與率達到97.5%,每天家庭廚餘垃圾收運量約110噸,居全市前列,分類減量率達35%。
兩江新區融創凡爾賽花園小區,志願者指導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投放。鄒樂 攝
樓層撤桶不容易
今年年初,兩江新區城市管理局牽頭召開了全區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和培訓會,專題部署樓層撤桶工作,要求各街道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年底前實現撤桶全覆蓋。
如今這項工作開展得如何?能否順利實現既定目標?
初期,有的居民對撤桶表示了反對。
「我支持垃圾分類,但為什麼一定要撤桶?」「為什麼不能在樓道內進行分類?」「撤桶也可以,但必須降低物管費!」……
在凡爾賽花園小區,居民都快把社區辦公地點「圍攻」了。該小區多是30至40層超高層建築,電梯較少,環衛設施配套建設落後,樓層撤桶確實給居民帶來了不便。
兩江新區城市管理局局長段燦東表示,撤掉樓層垃圾桶,逐步推行定時定點投放是垃圾分類的關鍵環節。撤桶後,大家都到集中點分類投放垃圾。同時,分類指導員在早晚尖峰時段進行定點指導,引導居民從源頭垃圾分類、減量,逐步養成習慣。
如果不撤桶,垃圾分類投放得不到有效指導和監督,垃圾分類就是一句空話,難以真正落實。通過敲門入戶、桶邊指導、定向指導等方式,專業的分類指導員耐心指導,可以有效引導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習慣。
兩江新區融創凡爾賽花園小區,居民已經逐漸養成了在集中投放點扔垃圾的習慣。鄒樂 攝
街道社區花心思
推進垃圾分類,兩江新區街道和社區也花了不少心思。
天宮殿街道與暄潔公司合作推出了「時間銀行」,居民可以參與和垃圾分類相關的志願者服務活動,並按照服務時長兌換相應積分,積分則可以兌換實物獎品或其他社區服務項目。
「通過這種形式,我們廣泛發動群眾進行鄰裡自治監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天宮殿街道工作人員介紹,通過黨員、志願者、居民代表、網格員等骨幹力量的帶動,居民自發地互相監督。
12月10日,中渝愛都會小區,居民正在使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鄒樂 攝
撤桶並點後,幾十甚至上百戶家庭的垃圾集中在一處,清運稍不及時,便容易發生垃圾桶滿溢,尤其是夏天異味較大,這也是居民投訴最多的問題。
為此,翠雲街道在尚格錦園等3個小區試點投用了密閉收集箱體。
「這種密閉收集箱體首先看起就不會那麼礙眼,其次也可以有效防止異味蔓延。」翠雲街道生活垃圾分類辦公室負責人盧存輝說,該箱體投用後,居民的意見少了很多,後續他們計劃在安置小區等加大投用。
天宮殿街道東湖南路社區,智能垃圾分類投放站。鄒樂 攝
「針對凡爾賽花園等超高層小區,社區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都是晚上加班,社區、物業挨家挨戶去做工作。『變方兒』地給居民講道理、說好話,耐心引導。」人和街道垃圾分類辦公室主任古懋佳講到。
禮嘉街道是兩江新區重點打造的智慧社區示範點。街道書記、主任共同抓這項工作,經常不定時到小區檢查分類情況。同時,街道大力開展「敲門行動」,並引導居民將垃圾拿到樓下的集中投放點進行投放。
「很多居民改善了對於撤桶和垃圾分類的看法,並主動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為環保助力。」禮嘉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中渝愛都會小區,設置的居民垃圾分類光榮榜單。鄒樂 攝
小區環境有效改善
今年7月,兩江新區康美街道率先完成原來設置有樓層垃圾桶的23個小區,727棟樓,29521戶居民的樓層撤捅工作,共計撤除樓層垃圾桶5564個,撤桶完成率達100%。
撤桶帶來的成效也十分顯著。以康美街道康莊C區為例,撤桶前後,廚餘垃圾量由16.94噸增長為30.68噸,垃圾分類參與率也由18.35%增長為41.4%。
前不久,天宮殿街道完成撤桶,垃圾分類參與率由85%增長到96.6%,廚餘垃圾量由18噸增長為33噸。
參與垃圾分類,構建美好家園。鄒樂 攝
兩江新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樓層撤桶後,針對短時間內居民難以適應的情況,各方大力宣傳動員,每日對每戶垃圾投放情況進行記錄,對不按要求投放的居民嚴格督導糾正,逐步引導居民養成垃圾集中分類投放的習慣,垃圾分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防控小貼士
重點場所和公共衛生區域的從業人員,要開展自我身體健康狀況監測,避免帶病上崗,生病後要及時報告和就醫。管理部門應關注從業人員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和報告潛在疫情。
大家都在看
有法可依!重慶「河長制」促「河長治」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門戶樞紐,重慶這樣建!早生活|北方人比南方人更抗凍?真相是……來源:重慶發布
文字:黃軍
原標題:《【看區縣】樓層撤桶難?兩江新區「變方兒」解決》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