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覺,字陀羅尼,代郡武川人。即使是在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群中,宇文覺也是天之驕子般的存在。此人順到何地步?七歲就被封為郡公,十五歲時就成為大司馬(最高軍事長官),順便成了皇帝的妹夫。起步如此高,上限可想而知,只剩下當皇帝一個目標了。而人家還真做到了,宇文覺成為北周的開國皇帝,而這一年,宇文覺虛歲十六歲。不得不感嘆,同樣的年紀,我輩還在為升高中發愁,好不容易大學畢業,為了找工作還是愁眉苦臉,這就是做人的差距啊。
宇文覺的人生如此逆天,憑的可不僅是自己的天才,更主要的他有個實權派的老爹:宇文泰。在北魏末年,社會矛盾尖刻,民間起義不斷,宮廷鬥爭也是極為激烈。此消彼長之下,皇帝成了空架子,長安的宇文泰和鄴城的高歡互不相容,各自扶立了一個北魏宗室作為傀儡皇帝。宇文泰也就成為了西魏政權的實際掌權者。宇文泰大權在握,取而代之知心自然是路人皆知。眼看東邊的高家上位成功過上皇帝癮,自己更是急不可耐。估計是宇文泰太心急,導致突然暴斃,一命嗚呼去了。
不過宇文泰不愧是模範慈父,臨終之際,還擔憂自己的繼承人:宇文覺。宇文泰有個侄子叫宇文護,比自己只小六歲。宇文家族是靠著鎮壓北魏六鎮起義發家,宇文護也就從小跟隨叔叔南徵北戰,因此得到宇文泰的特別信任。功成之後,宇文護的身價跟著叔叔也是水漲船高,平時不僅料理家事,在朝堂上權威也是僅次於宇文泰。
宇文泰彌留之際,老淚縱橫,拉著宇文護的手嘆道:你兄弟年幼無知,你可要盡職盡責好好輔助他治理國家呀,叔先去了……宇文護聞言自然連連應承,哭的是肝腸寸斷。可是哭罷了一琢磨,不對呀!人家劉備託孤那是君臣之託,名正言順。我叔叔又不是皇帝,我怎麼輔助宇文覺處理朝政?要輔助也該輔助西魏皇帝呀!宇文護不愧是個聰明人,很快就悟到了此中真意,叔叔這意思是叫我廢掉皇帝自家上位呀!
要說宇文護辦事還真是雷厲風行,第二年的正月初一,在威逼利誘之下,魏帝元廓不得不將皇位讓位於宇文覺。公元557年,十六歲的宇文覺建立了北周政權。在禪讓大典上,宇文覺親切看著身後的堂兄宇文護,心想:我哥這麼靠譜,運氣真是太好了。
不得不說年輕的宇文覺由於父親長期的庇護,還真是圖樣圖森破。北周代魏,其實是換湯不換藥,不過改了個國號罷了。原先西魏的八大柱國除了魏國宗室,搖身一變,都成了北周的龍興功臣。不過在朝堂上,幾家功臣基本上還是擺設,真正一言九鼎的還是宇文家的當權者。不幸的是,宇文覺很快發現,這個人不是自己,而是宇文護。
宇文覺眼看宇文護大權獨攬,氣憤難平。而宇文護對經常不給自己面子的皇帝也是極不滿意,二人逐漸勢同水火。宇文覺從此制定了一個繼承戰略:凡是宇文護的敵人,就是我的死黨!在賀拔提的輔助下,宇文覺召集了一批死士,日夜操練,就等著哪天宇文護進宮準備動手,估計千年之後,少年康熙皇帝也是從這找的靈感吧!
宇文護卻不愧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知道消息後宇文護並不急於應付,而是想法先穩住宇文覺。宇文護不畏艱險,自己找上宇文覺痛哭流涕起來:陛下想讓臣死,臣絕無二言!只是擔心臣死了誰來照顧陛下啊!到時臣實在無顏面見叔叔啊!天知道咱們手足兄弟怎麼會發展到今日啊……
所以說優秀政治家往往是更優秀的演員,宇文覺被感動的也是號啕大哭。當即挽著宇文護的手自我檢討:兄長放心,別聽小人胡說中傷的話。宇文護一出宮,宇文覺就下令解散死士。宇文護身為久經政治鬥爭的老油條卻是心狠手辣,不敢放鬆。
當年,宇文護先是通過政變廢掉宇文覺,改為略陽公,後來還是不放心,就將其毒殺。宇文覺這位人生開掛的十六歲開國皇帝只過了幾個月的皇帝癮,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所以說,人生過於一帆風順還是不太好的。相比之下,他的弟弟北周武帝由於資源有限,要靠奮鬥才能得到資源就很樂於磨練。他很懂得隱忍,在宇文護的淫威下忍耐數年,等到有了足夠的實力才決定剷除宇文護,而且下手乾淨利落,絕不手軟。宇文覺的悲劇可以說是成長的悲劇,過於順風順水,所以心高氣傲,失敗也就是必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