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高僧:噶舉派創始者米拉日巴 苦行的僧侶詩人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米拉日巴的佛閣(圖片來源:資料圖) 

我醉心歌唱,

行吟漫遊,

城復一城,

村又一村。

我看見如來佛陀,

他功行圓滿。

據說這首詩是佛陀弟子中最著名的詩人牟自在所寫。這種以詩歌形式讚頌佛陀功德的文學傳統,從古印度佛陀時期一直延伸到了雪域高原的藏族古代文學之中,並成為藏族詩歌創作的重要內容和敘事傳統。

自吐蕃晚期,龍樹大師的《百智論》、《修身智慧樹》等佛教詩歌被譯成藏文後,對藏語佛教詩歌的創作與繁榮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若從米拉日巴尊者的佛教詩歌「道歌」算起,到清末藏族詩僧米龐嘉措及根敦群佩的詩歌為止,在近千年的歷史發展中,藏族僧人創作了大量的佛教詩歌作品,不僅極大地豐富了藏族文學史的思想內容,而且形成了獨具風格的詩歌創作技巧和詩歌美學傳統。而作為藏族史籍記載最早的僧侶詩人便是藏傳佛教史上著名的苦行僧、噶舉派創始人之一--米拉日巴尊者。

位於西藏山南洛扎縣的賽嘎谷多寺靜靜地坐落在群山環繞的吉曲河邊。這座高九層的碉樓式寺院,距今已有近一千年的歷史了。據《米拉日巴傳》記載,該寺不僅是藏傳佛教噶舉派的第一座寺院,還是瑪爾巴大師為了消除弟子米拉日巴的深重罪業,令其親自修建的寺院。許多世紀以來,賽嘎谷多寺成了噶舉派以及無數藏傳佛教信眾朝拜的聖地之一。

公元1040年(北宋仁宗寶元三年),吐蕃王朝已經滅亡了近一個多世紀。當年八月,藏傳佛教噶舉派第二代祖師米拉日巴誕生在西藏吉隆縣一個富農家庭,全家以經商務農為生。由於米拉的祖父和父親都善於經商,因此他們的家境雖稱不上豪富,也算是當地較富裕的一個家庭。

米拉日巴7歲的時候,父親不幸去世。臨死前怕他們母子不能料理家務和經商,便託付他的叔父、姑母幫助照顧。米拉日巴年輕美貌的母親當時只有24歲,卻被叔父看上,強行要她與自己的兒子結婚,但遭到米拉母親的強烈反對。叔父一怒之下霸佔了他們的土地和所有家產,並虐待他們母子三人,讓他們吃豬狗吃的食物,做牛馬做的活計,穿著破爛的衣服,用茅草繩作腰帶,整天不停地勞動。米拉日巴與母親、妹妹過著極其貧窮艱辛的生活。

米拉日巴15歲那年,母親想要給他娶親,再次向叔父和姑母索要他們的財產。叔父不但不給他們財產,反而把他們母子痛打了一頓。由此兩家的仇恨也與日俱增。

一天,米拉外出喝酒,回家的路上邊走邊唱,正在家中炒青稞的母親聽到後十分悲傷地說:「你父親米拉協嘉生了你這麼一個頑劣之子,要絕後了!看看我們家如此苦難的命運,如此貧寒,你居然有心唱歌!」說完便昏了過去。這時米拉的妹妹也生氣地說:「哥哥,你是怎麼想的啊?你看看母親呀!」兄妹二人抱著母親嚎啕大哭。母親從昏迷中慢慢甦醒,此時的米拉日巴突然覺得自己已長大成人,而全家人的生活重擔就壓在自己身上。米拉對母親說:請您不要太悲傷了!您老人家想怎麼樣,我一定遵命去辦。

被仇恨佔據頭腦的母親對米拉說:「我原希望你穿上綾羅綢緞縫製的披風,騎著高頭大馬,從我們所憎恨的那些仇人的脖子上踏越過去,而這一切對我來說現在已經絕望了。惡人的手段更會狡猾起來。因此,我只想你學習咒術,用降冰雹、厭勝的法術把以叔父和姑母為首的對我們母子逞兇的鄉鄰都斬盡殺絕,讓他們絕子絕孫!你試試看,能夠辦到嗎?現在應該找一個精通咒術的法師,跟他學會詛咒來為你父親報仇雪恨才是。」

這就是米拉日巴母親對兒子唯一的要求。孝順的米拉則對母親說:「那麼,我決定按照母親的囑咐去做。」就這樣,米拉的母親為他準備了一些財物,並讓他去訪師求學,學會真正管用的咒語和法術。臨別時,母親淚流滿面,再次叮嚀兒子假如學不會真正的法術咒語回來,她將死在兒子面前。從此,帶著滿腔仇恨和悲傷的米拉日巴踏上了四處艱辛的求學之路。他輾轉於荒原之上,逢人便打聽何人通曉咒術?

北宋晚期的西藏四分五裂,大小政權各自為政。佛教從吐蕃郎達瑪國王滅佛後,一直處於低谷時期,而傳統的苯教巫術則在民間廣為流傳。對於生產力相對落後低下的藏族人來說,能夠學得呼風喚雨、驅雹降雹的法力那將是何等榮耀的事情!

米拉聽說山南雅隆地區有位叫雍忠卓嘉的咒師有大咒術,便前去拜師學法。有一天,米拉終於找到這位法力通神的咒師:「我從洛扎來到這裡,只帶了一點微薄的禮金前來拜師求學,請傳授我咒語和法術。」

於是,米拉日巴跟隨苯教師學修了一年的咒術。其實,這位咒師傳授給米拉日巴的咒術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一年期滿後,一同與他來學的其他四位學僧返回各自的家鄉。而米拉心中依然牢記著母親的囑託--「你如學不會管用的法術咒語,我就死在你的面前」。

他再次返回咒師的身邊,咒師問他:「你為何不走?」「我有堅定的承諾,不把法術咒語真正學到手,是決不會走的!」

咒師無奈,給了這位弟子一些銀兩和一封信,將他介紹到一位法力更大的咒師拉結魯瓊那裡。

拉結魯瓊咒師讓米拉閉關修行,問他能不能做到?仇恨的力量與母親的教誨不時縈繞在他的耳邊。「能做到!」米拉日巴堅定地回答。就這樣,米拉日巴自己修造了一間茅草屋,開始學修真正的、管用的咒語和法術。

據說半年過後,米拉的法術逐漸顯現出來。恰好此時,米拉日巴的叔父要為自己的兒子舉辦婚禮。在這家人的婚宴上,房屋突然倒塌,壓死35人,只有米拉的叔父和姑母未死。據說,這就是米拉用他學來的咒術咒殺的。

在咒師魯瓊那裡米拉還學修了許多變幻的法術。告別魯瓊咒師後,米拉又回到了雍忠卓嘉咒師那裡,在碉樓的土洞中閉關學修一種降雹的法術。學成後,他又放冰雹毀壞了叔父和姑母以及欺負過他們家的鄉人的莊稼。

至此,米拉日巴用他學修的法術咒語終於完成了復仇大計。然而,復仇後的米拉日巴卻感覺不出任何喜悅,接踵而來的是不安與空虛、悔恨與自責以及痛不欲生的懺悔。何以才能消除自己的罪業?也就在米拉復仇後的那天,他決心改邪歸正、皈依佛教。

迷惘中的米拉日巴,在冥冥之中似乎認定只有佛法才能消除他深重的罪業。為此,他先拜哲敦·拉噶為師,修學噶舉派的「大圓滿」法門,但修習後並沒有生起成相。於是,拉噶上師建議他去洛扎拜瑪爾巴尊者為師。當米拉日巴一聽到「瑪爾巴」的名字時,剎那間就生起無限的歡喜之心。於是在他38歲的那年,便拜瑪爾巴為師,開始了自己的修學之路。

起初,瑪爾巴並不給米拉日巴教授任何佛法,而是讓他在四周的山上修築碉樓,或是讓他做種種苦力活計。有一天,瑪爾巴大師讓米拉修建一座碉樓,當碉樓快修好的時候,瑪爾巴說:那天我考慮不周,把這個碉樓拆了,土從哪裡運來就運回原處,石頭從哪裡搬來也照樣搬回原處。如此這般,米拉修了三次,師傅讓他拆毀了三次。

米拉的脊背因背運石頭,磨得皮開肉綻,師母心疼地對瑪爾巴說:「為什麼讓米拉修這些全無意義的房子,盡折磨人啊?請你發發慈悲,給米拉傳授一點佛法不好嗎?」但是,瑪爾巴卻全然不理會這些。

有一天,瑪爾巴對米拉說:「現在,你在這裡修建一個四方碉樓,灰色的九層樓,連屋頂共十層。修成後決不拆除,並傳給你噶舉派的修行法門,同時還供養你修行期間的口糧。」

然而,當米拉修完第十層碉樓的時候,瑪爾巴又說:「還要修建走廊,等修建完走廊後再給你傳授佛法。」

米拉忍不住痛苦萬分。可瑪爾巴卻說:「我的怙主那若巴在自己的身體上經受了十二大苦行、十二小苦行,不同的苦行共有二十四種,比你這個苦行要厲害得多。我自己也是不顧生命、不惜金錢,才拜那若巴為師的。所以,你想要求法,就不能抱怨苦難和折磨,還是去修沒有修完的房子吧!」

幾年過後,米拉日巴終於完成了碉樓的修建。但瑪爾巴仍然沒有給米拉傳授任何佛法。忍耐了許多年的米拉日巴終於忍受不了瑪爾巴的折磨,他告別師母,獨自去其他藏地尋求新的上師。

在路上,米拉遇到了俄巴大師正在講述《喜金剛續》第二品。俄巴大師同意給他傳授佛法,但為了考驗米拉,仍然提出讓他放一次冰雹。

此時,米拉迷惑不解,他問自己:我是來放冰雹的呢?還是來尋求佛法的?

最終,米拉放冰雹打死了許多生靈,毀壞了許多莊稼。

俄巴大師對米拉說:「凡被冰雹殺死的眾生,我都能使它們復活。」剎那間,那些死了的飛禽走獸都活了過來。此時,米拉日巴終於明白了性空的道理。

隨後,俄巴大師第一次給米拉傳授了喜金剛曼陀羅灌頂。

一年之後,米拉再次回到師傅瑪爾巴的身邊。此時的老師才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我知道你還會回來的,我並非不傳授佛法給你,知道你是有緣弟子,只因你造孽太深,我首先令你行苦行消除業障,其目的是為了淨化你的身心。」

自此,瑪爾巴大師才正式傳授米拉日巴佛法。瑪爾巴讓弟子在山洞裡閉關,靜心潛修。就這樣,米拉日巴在瑪爾巴大師身邊先後學修了7年。

公元1084年,米拉日巴45歲。這年夏季,離開母親、妹妹已有十多年的米拉日巴回家探望母親。進入家門,只見屋角一堆枯骨,母親已經故去了8年。妹妹不知流落何方,未婚妻也不見蹤影。

生老病死的無常與虛幻使得米拉產生了強烈的厭離心。他遠走藏西阿里,隱居在深山洞窟之中,開始了他一生的苦行僧生涯。

在山洞裡,米拉身裹白色單衣,以採食薰麻為生,骨瘦如柴,全身變成了綠色,人們看見他都以為見到鬼。但這一切沒有改變他苦行的決心。據《米拉日巴傳》記載,米拉日巴在山洞裡苦修了9年,最終證得最勝悉地。

修學成就後的米拉日巴走出山洞,到處講經說法。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米拉日巴採用生動的民間詩歌形式來表達深奧的佛理,以弘揚佛法,使廣大信眾能夠深入淺出地領會佛陀的教理。

在藏族詩歌史上,噶舉派創始人瑪爾巴大師(1012-1097)及弟子米拉日巴的「道歌」創作可謂開了藏傳佛教僧人詩歌創作的先河。從藏傳佛教史的角度看,米拉日巴的佛教思想和苦修精神,無疑代表了藏族古代文化中最為殊勝的一種精神價值和文化理想。

米拉日巴的時代是一個動蕩不安、分裂割據的苦難時代,同時也是一個教派興起、收徒弘法、著書立說、百家爭鳴的佛教復興時代。

此時,藏族人心目中的理想人物與偉大人物,似乎已不完全是馳騁疆場、勇貫三軍、善於徵戰的馬背英雄,而是證得聖果、功德圓滿的上師大德,是孜孜以求、潛心佛法的苦行僧。而米拉日巴及其弟子們的出現便成了這一時代藏族人文精神的理想代表和象徵。此後的藏族僧人以及他們的文學創作,無一不受苦行僧米拉日巴精神的偉大感召和深遠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藏傳佛教史上的苦行僧,噶舉派創始人米拉日巴尊者傳奇一生
    當年八月,藏傳佛教噶舉派第二代祖師米拉日巴誕生在西藏吉隆縣一個富農家庭全家以經商務農為生。由於米拉的祖父和父親都善於經商,因此他們的家境雖稱不上豪富,也算是當地較富裕的一個家庭。米拉日巴7歲的時候,父親不幸去世。臨死前怕他們母子不能料理家務和經商,便託付他的叔父、姑母幫助照顧。米拉日巴年輕美貌的母親當時只有24歲,卻被叔父看上,強行要她與自己的兒子結婚,但遭到米拉母親的強烈反對。
  • 佛教:噶舉派(白教),乃是藏傳佛教中第一個實行活佛轉世制度的
    而在藏傳佛教中,第一個實行活佛轉世制度的,就是噶舉派。前面說噶當派時已說過,「噶」意為佛語,也可以是師長的言教;「舉」的意思是傳承;「噶舉」合起來可譯為「口傳」。因為噶舉派注重密法的修煉,必須通過口耳相傳,所以稱為噶舉派。又由於這一派的祖師瑪爾巴、米拉日巴都穿白色的僧衣僧裙,所以噶舉派也被稱為「白教」。
  • 噶瑪噶舉派攝政王夏瑪巴的傳承簡介
    噶舉派是多傑羌佛傳與帝洛巴,由帝洛巴再傳那洛巴,由此而下。噶瑪噶舉也是由多傑羌佛傳帝洛巴,帝洛巴傳那洛巴,那洛巴傳馬爾巴,馬爾巴傳密勒日巴,密勒日巴傳岡波巴,岡波巴傳杜松淺巴,開始大量分支脈派。噶瑪噶舉派有九百多年的殊勝歷史,第一世噶瑪巴杜松淺巴是未來佛獅子佛,他是繼彌勒菩薩在龍華會成佛後,下一位成佛的賢劫第六佛。
  • 喜馬拉雅絕響,古嘉慈誠老師唱頌的米拉日巴道歌
    在此回溯四代人之前,即大約公元19世紀晚期,在色達上部地區饒薩村誕生過一位名叫瓦須喇嘛珠俱巴的高僧大德,因其念經唱誦之聲過於優美而當時名聲大噪。在1958之前的一段歲月裡,瓦須喇嘛在色達上部地區傳授過這些道歌吟唱曲調,當時我父親陀洛和羅瓦白洛兩人拜這位高僧為師,系統學習過這些唱法,後來等我長到七八歲之時、他們兩位又先後給我傳授了米拉日巴尊者道歌的三十二種不同曲調,當時反覆練習唱法的情景,如今我還是記憶猶新。
  • 合作市一日遊,登上米拉日巴佛閣
    △ 米拉日巴尊者畫像,圖片來源:網絡 既然是參觀米拉日巴佛閣,定要了解這位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米拉日巴尊者的故事。他幼年喪父,家產被親戚掠奪,長大成人後的米拉日巴學習苯教的黑巫術,咒殺當年欺凌過他的30多位親戚,使用黑巫術的負面作用也給村莊帶來毀滅性的破壞。 復仇之後,米拉日巴意識到自己內心惡業的巨大錯誤,頓生懺悔之心,投入瑪爾巴大師門下,改宗佛教。瑪爾巴大師允許米拉日巴留下,但拒絕傳授他教法,除非他建成一座九層高的佛閣來抵消之前犯下的惡業。
  • 米拉日巴尊者圓寂紀念日 | 偉大的尊者,以凡夫身即身成佛的秘密
    ——索達吉堪布米拉日巴尊者曾說:「你們弟子認為我是金剛持或某位佛菩薩的化身,這說明你們對我有虔誠的信心,但對正法來說,恐怕再沒有比這更嚴重的邪見了。我只是具有一切束縛的凡夫人,因為對佛法有信心,集中精力修持正法,安忍無量苦行,如今才獲得了圓滿功德。
  • 龍婆本——高僧介紹泰國伏虎羅漢之一
    在泰國歷代佛寺高僧中有「伏虎羅漢」之稱的唯有龍婆本大師,龍婆本大師身前四方修行,後為屈那湯寺廟主持,龍婆本大師擅長刺青紋符,其法力加持於紋身條文中,就連其師龍婆錠都稱讚他青出於藍。龍婆本大師有8位兄妹,幼時家中以務農為生,師傅排行最小因與佛法有緣家中自幼便將大師送入佛寺,大師的僧侶生涯變由此開始。
  • 高僧讓女子懷上龍鳳胎的「舔功」「金剛功」到底是什麼?
    以上信息量很大,但詭秘的地方很多,高僧與女子交媾不過寥寥兩次就讓她懷孕這本就難得,女子懷孕懷上的還是萬中無一的龍鳳胎更為稀奇。據傳噶舉派的印度祖師、大成道者捺囉巴上師曾經依止智慧母(明妃)修習,一年之後他來到他的上師矴浪巴跟前說:「智慧母(明妃)對像我這樣的人根本沒用,而我對智慧母也毫無用處,不管是想法、見地,還是行為,我與她都不相應,所以,雙修一年不但沒有利益,相反經歷了許多的痛苦和煩惱。貪戀妙欲的喜樂,一定只會被外表與色相控制。」說完,
  • 有人扔來爛泥巴,就用它種些金蓮花【米拉日巴尊者】
    當我行走, 流浪, 睡覺或休息時都觀自心, 這是持續不斷珍貴的修法。——米拉日巴尊者你啊!年輕的男子與女子! 別想著死亡會是一步一步慢慢靠近, 它可是會快如閃電般來臨! ——米拉日巴尊者曾有人對米拉日巴尊者說:「 您一生閉關,能忍這麼苦的苦行。真不容易啊!」 尊者回答:「 你們更能忍啊!我只是一生忍受,你們卻能忍受生生世世啊!」
  • 米拉日巴尊者:有人扔來爛泥巴,就用它種些金蓮花!
    這個我們如此害怕,所謂的 「 屍體 」 此時此地就跟我們在一起。——米拉日巴尊者我的一切善行和皈依處,也是完全仰仗三寶。因為我勤持皈依,所以才能得到今天的快樂和滿足。你啊!年輕的男子與女子! 別想著死亡會是一步一步慢慢靠近, 它可是會快如閃電般來臨! ——米拉日巴尊者
  • 苦行,不一定就要過苦日子
    不少人看過米拉日巴的傳記,他在山洞裡沒有吃穿,更沒有條件洗澡。還有很多以前藏地的修行人也像他一樣,是在艱難困苦中獲得解脫的。
  • 佛牌圈泰國高僧介紹之龍婆初
  • 米拉日巴尊者艱難曲折的求法往事
    米拉日巴尊者第一次正式拜見上師瑪爾巴尊者時,頂禮後說道:「上師啊,我是來自拉多地方的一個大罪人,願將身語意三門供養上師,請求上師賜予衣食與正法,願賜我即生成佛。」上師說:「 你罪孽深重,怪不了我,又不是我讓你造罪的。不過你究竟造了什麼罪?」米拉日巴尊者詳細敘述了造罪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