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篩查有了更優方案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效率高成本低

2021-01-18 瀟湘名醫

原標題:宮頸癌篩查有了更優方案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效率高成本低

(記者王瀟雨 通訊員戴毅 王晶)近日,中國首次多中心大樣本子宮頸癌篩查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在京發布結果。研究表明,在我國基層醫療機構現有服務能力條件下,以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為基礎的子宮頸癌篩查,優於傳統的細胞學和醋酸或碘染色肉眼觀察篩查技術。研究論文日前在《美國醫學會雜誌·腫瘤學》上在線發表。

子宮頸癌病因明確,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的持續感染是引起子宮頸癌的主要病因。2018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出「全球消除子宮頸癌」總動議。但如何在我國及發展中國家建立並實施持續可行的方案,尚缺乏循證醫學依據。該前瞻性研究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郎景和教授牽頭,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流行病學研究室喬友林教授共同主持,全國41家三甲醫院及基層婦幼保健機構共同參與完成。

研究人員基於國家「兩癌」篩查項目點,將全國按照地理位置分為7個大區,共選擇11個農村和9個城市篩查項目點,每個項目點至少有3000名35歲~64歲的女性納入研究,隨機分組採用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細胞學、醋酸或碘染色肉眼觀察(僅農村地區)篩查方法,進行首次基線篩查和24個月後隨訪篩查。

在這項60732名女性參與的研究中,城市女性有8955名隨機接受細胞學檢查,18176名隨機接受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基因分型檢測;農村女性有11136名隨機接受醋酸或碘染色肉眼觀察法檢查,7080名隨機接受細胞學檢查,15385名隨機接受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

結果表明,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作為初篩技術,檢出率是細胞學、醋酸或碘染色肉眼觀察法的2倍以上。在農村,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初篩陰性的女性2年後發生病變風險顯著降低。

專家介紹,衛生經濟學評估結果顯示,在農村地區每3年~5年進行基於雜交捕獲原理的快速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以及在城市地區每5年進行基於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的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分型檢測,投入的成本最小、收益最大。

郎景和介紹,本項目為解決全國幾億適齡女性的子宮頸癌篩查難題邁出了關鍵一步。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技術可作為一種有效的新篩查方法納入國家篩查計劃。根據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及服務能力等因素,可將子宮頸癌的防控整合到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框架中。(王瀟雨 戴毅 王晶)

責任編輯: 小雲

【來源:健康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感染HPV病毒就一定會得宮頸癌嗎?一文讀懂→|疫苗|人乳頭瘤病毒|...
    HPV病毒,也叫人乳頭瘤病毒,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當中,目前已知的大概有250多種型別。其中,與宮頸癌相關的主要是高危型HPV病毒。  研究表明,除宮頸癌外,人乳頭瘤病毒可引起人類皮膚和黏膜的多種良性乳頭狀瘤或疣,某些型別感染還可能引起肛門癌、口咽癌等。  02  HPV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 港大深圳醫院推出「一站式」宮頸癌篩查
    核心提示:目前港大深圳醫院在篩查宮頸癌方面借鑑國際先進模式,建立一站式的篩查計劃,包括液基宮頸細胞抹片、計算機輔助自動檢測系統、HPV檢測和基因分型,配合嚴格的質量控制,進一步提高檢驗靈敏度和準確度。該方法通過分子檢測查找HPV病毒的DNA,確認宮頸位置是否存有高危HPV病毒,並不需要化驗人員作主觀分析和詮釋。  HPV(人類乳頭瘤病毒)在人體中的感染很常見,約75%婦女在一生中起碼會感染一次,凡是曾經有性經驗的女士都有可能接觸到HPV。目前HPV已被證明是宮頸癌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宮頸癌的形成主要是由於持續性感染高危的HPV病毒。
  • 東莞免費兩癌篩查什麼時候結束?現在可以預約嗎?|兩癌篩查|宮頸癌|...
    2.人乳頭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檢測: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 共14 種高危亞型及6、11 共2 種低危亞型。乳腺癌篩查:1.臨床檢查:乳腺的視診、觸診。2.乳腺彩超檢查:採用乳腺超聲檢查BI-RADS 分級評估報告系統。
  • 人乳頭瘤病毒是什麼 這樣治療人乳頭瘤病毒
    人乳頭瘤病毒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病毒,人乳頭瘤病毒對人體有較大的危害,會引起一些皮膚疾病,那麼請問人乳頭瘤病毒是什麼?人乳頭瘤病毒多吃什麼?治療人乳頭瘤病毒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人乳頭瘤病毒是什麼人乳頭瘤病毒是一種屬於乳多空病毒科的乳頭瘤空泡病毒A屬,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體皮膚黏膜的鱗狀上皮增殖。
  • 從HPV感染到宮頸癌到底有多遠
    1、什麼是HPV?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是一種無包膜的雙鏈閉合環狀DNA病毒,在人和動物中廣泛分布,對人體特異部位的上皮細胞具有親和力。HPV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WHO認定具有致癌潛能的高危型包括:16,18,31,33,35,39,45,51,56,58,59和68型。其中HPV16和HPV18最為常見。
  • 『名醫訪談』宮頸癌常見問題|子宮切除術|宮頸癌|陰道鏡|篩查|病灶...
    人乳頭瘤病毒(HPV)是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早期症狀不明顯,晚期可有陰道出血等症狀。早期宮頸癌治癒率較高,而且現在可以通過定期篩查和注射疫苗預防宮頸癌。2、為什麼會得宮頸癌?HPV感染是導致宮頸癌最主要的原因,90%以上的宮頸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其中16和18型與宮頸癌發生關係最密切。
  • 美國癌症協會最新宮頸癌篩查指南:25歲以內不建議篩查!
    日期,美國癌症協會(ACS)在其旗艦雜誌《CA:臨床醫師癌症雜誌》上,發布了最新宮頸癌篩查指南,呼籲減少和簡化篩查。好醫友為您整理如下:◎ ACS新指南建議:女性從25歲開始進行宮頸癌篩查,持續到65歲。首選每5年進行一次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測。
  • Lancet Oncol:宮頸癌篩查中HPV檢測比子宮頸抹片檢測優異
    目前抗宮頸癌已經獲得了很大成功。50多年以前美國就開始常規篩查宮頸癌,這項措施大幅降低了婦女一號癌症殺手-宮頸癌的發病率。兩個最近發展起來的疫苗也可以保護女性免於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的感染 (備註:HPV病毒感染可能導致宮頸癌)。但是每年仍有12000新發宮頸癌病例, 近4300名婦女會死於宮頸癌。
  • 簡化宮頸癌篩查,起始年齡和檢查方式都有變化?美國癌症協會發布...
    截圖來源: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其中一個重要更新是:建議25-65歲女性首選每5年通過人類乳頭瘤病毒
  • 從HPV感染到宮頸癌到底有多遠?
    宮頸癌是女性生殖道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嚴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目前認為,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原因。很多女性「談HPV色變」,那麼從HPV感染到宮頸癌到底有多遠? 1、什麼是HPV?
  • 感染HPV病毒就一定會得宮頸癌嗎?一文讀懂→
    HPV病毒,也叫人乳頭瘤病毒,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當中,目前已知的大概有250多種型別。其中,與宮頸癌相關的主要是高危型HPV病毒。臨床研究發現:大約70%的宮頸癌與HPV16、18這兩種型別的病毒感染有關。
  • 國家終於批准宮頸癌疫苗!女人必打
    HPV即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papilloma virus),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由德國的豪森教授發現的一種乳多空病毒科的乳頭瘤空泡病毒A屬,是球形DNA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目前,已有100多種亞型,臨床根據HPV致病力大小,分為低危型和高危型兩種,其中高危型主要誘發宮頸癌、外生殖器癌等,型別有HPV16、18、26、31、33、35、39、45、51、52、53、56、58、59等,低危型主要引起外生殖器、宮頸上皮內瘤變及其他部位的疣類病變等,型別有HPV6、11、40、42、43、44、54、61、70、72、80等。
  • 醫生:別慌,這幾種並不是高危型
    審閱者: 門昆(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HPV 是人乳頭瘤病毒的英文縮寫,這種病毒可能會導致宮頸癌。HPV 檢測快速而且有效,能迅速查出 HPV 的種類,方便對症治療。HPV 一般會在人體免疫作用下自行消失,免疫功能足夠強大時會吞噬 HPV 病毒。
  • 女性健康公開課:宮頸癌篩查及宮頸疫苗答疑
    德國科學家發現,高危型病毒可導致女性生殖道腫瘤,主要和宮頸癌有關,特別是HPV16、18與宮頸癌的關係密切,因此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當然不是說HPV感染一定導致宮頸癌,只有持續2年以上的感染未得到及時治療才會有問題,比如: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和部分的口腔、咽喉癌也和HPV感染相關。
  • 人乳頭瘤病毒(HPV)有哪些典型症狀?
    人乳頭瘤病毒有哪些典型症狀?其實人乳頭瘤病毒的典型症狀有很多種,有很多不同的分類,下面成都康爾諾醫院專家告訴大家人乳頭瘤病毒的症狀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良性皮膚表現  (1)尋常疣:米粒大小的丘疹,表面角化明顯,粗糙不平、頂端刺狀,質地堅硬,皮損可單個,也可多個,可自身接種而逐漸增多。
  • 宮頸癌治療後高危型HPV-DNA轉陰的預後價值
    研究背景宮頸癌是最常見婦科腫瘤之一,全球每年大約有500,000例新增宮頸癌患者。中國約佔世界範圍內宮頸癌新增病例數的三分之一。過去十年來宮頸癌治療技術不斷發展,但仍然有20%至40%的宮頸癌患者治療後出現局部復發或遠處轉移,特別是在治療結束後的兩年內。
  • 有一種病毒,八成女性一生至少感染過一次,它就是宮頸癌的元兇!
    大約1/3的癌症發病與微生物感染有關,比如胃癌致病原因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原發性肝癌與B型肝炎病毒,EB病毒與鼻咽癌等等,微生物感染與癌症發病的關係密切度不太一樣,99%的宮頸癌都是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元兇!
  • 青海省首批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供應到位
    吳顏雨 攝中新網西寧6月22日電(央姬卓瑪)22日,青海省首批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在該省婦幼保健醫院正式啟動接種,首日已有60位民眾接種疫苗。圖為青海民眾進行HPV疫苗接種前的信息確認。 吳顏雨 攝宮頸癌是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威脅,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接種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宮頸癌預防一級措施。
  • 只交過一個男朋友,每次性生活都有保護,為什麼會感染HPV?
    醫生:建議做個HPV檢測(患者檢測後拿著檢測報告過來……)醫生:你的HPV檢測結果呈陽性……患者:我只有交過一個男朋友,每次性生活都有保護,為什麼會感染這個?是我男朋友的問題嗎?什麼是HPV病毒?HPV病毒也叫人乳頭瘤病毒,容易造成人體的皮膚和黏膜感染。根據HPV病毒致癌危險性的高低,將HPV病毒分為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
  • 還沒生孩子,杭州姑娘查出宮頸癌,保命還是保生育?
    當天婦科檢查發現,小李的宮頸前唇偏左側有一顆大小2.5cm左右的贅生物,碰觸後極易出血,專業的敏感性讓門診醫生意識到這個宮頸腫物絕非善者!「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不除外高度鱗狀上皮內變」、「HPV16亞型陽性」,這些宮頸薄層液積細胞檢查(TCT)和人類乳頭瘤病毒檢查(HPV)聯合篩查的結果佐證了醫生的判斷,門診醫生以最快的時間對小李進行陰道鏡活檢術。果不其然,病理結果顯示:宮頸鱗狀細胞癌! 綜合各項檢查後,小李目前是宮頸鱗狀細胞癌IB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