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Oncol:宮頸癌篩查中HPV檢測比子宮頸抹片檢測優異

2021-01-17 生物谷

目前抗宮頸癌已經獲得了很大成功。50多年以前美國就開始常規篩查宮頸癌,這項措施大幅降低了婦女一號癌症殺手-宮頸癌的發病率。兩個最近發展起來的疫苗也可以保護女性免於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的感染 (備註:HPV病毒感染可能導致宮頸癌)。

但是每年仍有12000新發宮頸癌病例, 近4300名婦女會死於宮頸癌。因此,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更好的方法來檢測出早期宮頸癌-最新研究表明,婦女做 (HPV)篩查加上標準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巴氏塗片)能夠降低患癌風險三倍以上。

目前的指南推薦年過30的婦女每年都應該做巴氏塗片檢查來篩查子宮頸癌 (巴氏塗片是指分析刮下來的宮頸細胞),如果細胞正常連續三年,並且沒有子宮頸癌家族史,那麼她可以三年之後再檢查。因為HPV是一種性傳播病毒,21歲至30歲的婦女處於性活躍期,公共健康專家建議年輕女性每年做巴氏塗片檢查。如果細胞異常,表示有可能患宮頸癌。

三個有影響力的美國癌症協會推薦,年過30的婦女應同時做HPV檢測和巴氏塗片檢查, HPV檢查始於2003年,被證明在檢測可致癌的高危HPV病毒存在方面具有很好的敏感度。但由於HPV檢查同時會篩查許多不引起癌症的,可自愈的HPV感染, 大多數美國醫生更願意靠巴氏塗片檢查篩查宮頸是否癌變。

就這個話題而言,美國預防服務專責小組(USPSTF)(個獨立於政府的組織)它發行癌症篩選方針相關指南,綜述了現有的關於HPV檢測的相關風險和收益證據,最終不推薦超過30歲的婦女常規使用該項檢查。對於年輕婦女而言,她們更有可能感HPV並且自行清除,該小組也不建議使用HPV篩查。

有個重要的問題是,巴氏塗片檢查到底會漏診多少宮頸癌, HPV檢測能否填補其空白,同時不會導致過度治療? 一項發表在Lancet Oncol雜誌上的相關研究"A new approach to cervical screening"中,研究人員研究了超過45000的29歲到56歲的荷蘭婦女,把她們隨機分配的巴氏塗片+HPV檢查組,或單獨巴氏塗片組。篩查五年之後再次使用這兩種方法進行測試。

該研究發現,與單獨巴氏塗片組相比,巴氏塗片+HPV檢查組發現更多潛在癌細胞病變(大於25%)。但是五年來, 巴氏塗片+HPV檢查組出現更少的癌症患者。更重要的是,兩組癌前期病變率大致相同,提示HPV檢測不出來的可以自愈的感染。

先前的研究已經報導了HPV檢測三年後宮頸癌發病率,但這項研究提供了5年後宮頸癌發生率。事實上,結果表明有些做了兩項檢查的婦女能免於再次測試長達五年。如果女性HPV檢測陰性,巴氏塗片正常,那麼她們宮頸癌發病率非常低,因此,可以不必頻繁的巴氏塗片檢查,他們可以五年才篩查一次。

HPV檢測陽性,但巴氏塗片正常者,選擇變得複雜。他們可能患宮頸癌,或者他們的HPV感染可能消失,不會引起任何腫瘤。試驗的主要作者Dr. Chris和他的同事推薦選擇保守的方法。

他們建議使用HPV檢測來篩查宮頸癌,並運用的巴氏塗片對病毒檢測陽性的高危女性分類:如果婦女HPV檢測陽性,他們做後續的巴氏試驗;如果宮頸細胞正常, 在六個月她們應該重複巴氏塗片檢查。如果這些結果陰性,該婦女因HPV感染發生宮頸癌的風險很低,五年後再次檢查。但是如果巴氏塗片顯示不正常的細胞,她應接受相關治療。

更新USPSTF指南的癌症專家組正在系統地評價HPV檢查和巴氏塗片,之後給出更詳細的診斷和治療宮頸病變建議。他們將考慮許多不同的因素,包括Meijer和他的團隊的最新的試驗數據,他們認為30歲以後的婦女在巴氏塗片的基礎上行HPV檢查可能獲益。(生物谷Bioon.com)

A new approach to cervical screening

Chris JLM Meijer, Johannes Berkhof b, Peter JF Snijders a

At present, screening for cervical cancer is done mainly by reading Pap smears for abnormal cells. Although this subjective method has led to a decrease in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attributable to cervical cancer in developed countries, false-positive and false-negative screening results happen regularly. With the insight that infection with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is obligato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cancer,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sensitive HPV testing methods, it was fore ...

相關焦點

  • 港大深圳醫院推出「一站式」宮頸癌篩查
    核心提示:目前港大深圳醫院在篩查宮頸癌方面借鑑國際先進模式,建立一站式的篩查計劃,包括液基宮頸細胞抹片、計算機輔助自動檢測系統、HPV檢測和基因分型,配合嚴格的質量控制,進一步提高檢驗靈敏度和準確度。目前港大深圳醫院在篩查宮頸癌方面借鑑國際先進模式,建立一站式的篩查計劃,包括液基宮頸細胞抹片、計算機輔助自動檢測系統、HPV檢測和基因分型,配合嚴格的質量控制,進一步提高檢驗靈敏度和準確度。不過施德偉、張雅賢、顏婉嫦三位專家強調,目前內地女性的預防意識比較薄弱,最重要的仍然是她們主動邁出第一步去參加宮頸癌篩查。
  • 婦科hpv檢查是什麼 hpv陽性是什麼意思
    一般女性取醫院做婦科檢查的時候都會檢查一下HPV,那麼婦科hpv檢查是什麼呢?hpv陽性是什麼意思呢?其實hpv是檢測病毒的,而且HPV與各類宮頸疾病有很大的關係,那麼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婦科hpv檢查我們需要了解清楚具體是什麼,是什麼病毒,引起了什麼宮頸疾病,這樣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判斷疾病,這樣才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治療疾病。
  • 『名醫訪談』宮頸癌常見問題|子宮切除術|宮頸癌|陰道鏡|篩查|病灶...
    本期名醫訪談,我們有幸邀請到同濟大學東方醫院婦產科李芳教授一起探討宮頸癌常見問題。1、什麼是宮頸癌?宮頸癌也稱為子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發生在子宮頸部位。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 宮頸癌篩查有了更優方案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效率高成本低
    原標題:宮頸癌篩查有了更優方案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效率高成本低(記者王瀟雨 通訊員戴毅 王晶)近日,中國首次多中心大樣本子宮頸癌篩查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在京發布結果。研究人員基於國家「兩癌」篩查項目點,將全國按照地理位置分為7個大區,共選擇11個農村和9個城市篩查項目點,每個項目點至少有3000名35歲~64歲的女性納入研究,隨機分組採用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細胞學、醋酸或碘染色肉眼觀察(僅農村地區)篩查方法,進行首次基線篩查和24個月後隨訪篩查。
  • 打了HPV疫苗,還可能患宮頸癌?不要忘了這件事
    8月9日,在東方婦產科學論壇婦科腫瘤分論壇上,來自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的郝敏教授向我們介紹了《疫苗後時代宮頸癌篩查相關問題》。接種疫苗以後,就不用篩查了嗎?HPV疫苗是全球第一個腫瘤疫苗,對宮頸癌的預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WHO推薦的宮頸癌防控策略中一級預防為HPV疫苗接種和開展健康教育。
  • 同房時4種男人,會主動把hpv傳播給女生,讓她靠近宮頸癌,請小心
    但這種關係的出現,愉悅中夾雜風險,女生極易因為其中的操作、清潔等問題,而被婦科疾病困擾,其中最常見的,便是hpv感染,極其所帶來的宮頸病變、甚至宮頸癌。28歲的阿寧,對此深有體會。阿寧新婚1年半,雙方長輩一直催著夫妻倆生娃,因而最近一段時間,阿寧和丈夫的夜間生活很頻繁。但對阿寧而言,這並不是好事,因為每次她都很疼,結束後還總是會看到下半身有少量的血。
  • 美國癌症協會最新宮頸癌篩查指南:25歲以內不建議篩查!
    日期,美國癌症協會(ACS)在其旗艦雜誌《CA:臨床醫師癌症雜誌》上,發布了最新宮頸癌篩查指南,呼籲減少和簡化篩查。好醫友為您整理如下:◎ ACS新指南建議:女性從25歲開始進行宮頸癌篩查,持續到65歲。首選每5年進行一次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測。
  • 有性行為就要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檢查前,這4件事別做
    一、認識子宮頸抹片檢查 子宮頸抹片檢查是發現子宮頸癌的最佳工具,藉由顯微鏡觀察抹片上的細胞核、細胞質的比例,以及細胞形狀及大小等,來辨別女性是否有子宮頸癌或癌前病變之問題
  • tct檢查正常卻得了宮頸癌,為什麼會這樣子?看完你或許就明白了
    tct檢查正常卻得了宮頸癌,到底是怎麼回事?看完你或許就知道了。宮頸癌,是女性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其發病率有所上升,且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為了早期發現宮頸癌,很多女性朋友會選擇去醫院做一些相關的體檢。作為宮頸癌篩查主要項目,宮頸tct檢查在全國各大醫院應用得十分廣泛。
  • 宮頸癌發出的第一個信號,很多人誤認為小病,最好檢查一下HPV
    宮頸癌是女性疾病中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大部分是不注意生活習慣和病毒感染引起的,患了宮頸癌不僅對女性心理造成很大的傷害,甚至到後期還會危害生命健康。早期時宮頸癌一般沒有特別明顯的現象,很多人會誤以為是小病,不去理會。
  • 東莞免費兩癌篩查什麼時候結束?現在可以預約嗎?|兩癌篩查|宮頸癌|...
    3篩查項目宮頸癌篩查:1.婦科檢查:盆腔檢查。篩查過程中還可發現其他婦科疾病,如陰道炎、宮頸糜爛、子宮肌瘤、卵巢良性腫物、乳腺纖維腺瘤等。如何預防宮頸癌一、接種HPV疫苗;二、進行宮頸癌篩查:HPV DNA檢測: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宮頸癌初篩方法;‚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測:傳統的巴氏塗片法。
  • 同房時,女生下半身如果有2個狀況,宮頸或傷痕累累,早查hpv
    醫生表示:夫妻生活不做措施,女生容易被傳染hpv高危hpv持續感染,是引發宮頸癌的根本原因,這一事實早已被明確。而hpv,大多時候都是通過同房傳播,女生身上的hpv,往往來自於男方。因此,同房、夫妻生活時,如果不使用安全套,hpv沒有任何阻擋,可以輕易突破女生薄弱的免疫屏障、感染子宮頸,埋下隱患。HPV感染後,女方此時如果免疫力仍然低下,身體無力和hpv病毒抗衡,那麼將會造成持續感染,感染時間超過2年,宮頸病變或將如期而至,超過5年,宮頸癌的風險直線上升。
  • 男女同房也要「適可而止」,若出現2個徵兆,或許是hpv上門
    雖然這樣有利於雙方的互相了解,但是一些同房壞習慣會讓女性身體受到損傷,感染hpv病毒,甚至是患上宮頸癌小琪今年26歲,和大部分同學一樣,她畢業後就和男朋友同居,一起在外地打拼,事業和愛情都很穩定。但是最近她感覺身體不太舒適,月經來的太頻繁讓她很困擾。她感覺可能是最近工作太忙碌,月經紊亂了,等過去這段時間就去醫院檢查一下。
  • 女性健康公開課:宮頸癌篩查及宮頸疫苗答疑
    宮頸癌至今依然是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婦科腫瘤中也是死亡率最高的。醫學界研究表明99.7%的宮頸癌都是由於HPV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現已有160個國家接種HPV疫苗,來預防生殖道HPV感染,減少和阻斷宮頸癌的發生。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了萬安婦產醫院婦科主任陳月月做客演播室,來跟我們講一講宮頸癌的相關知識。
  • 當女人身上出現「一處臭、一處癢」,警惕:很可能是HPV感染的表現
    醫學研究顯示:99.7%的宮頸癌是由於持續感染高危hpv病毒所致,所以早期的檢查hpv病毒是預防宮頸癌的手段之一。很多女性會很迷茫,什麼時候去檢查hpv病毒最合適。因為hpv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X傳播,所以臨床建議,有過X生活的女性每年檢查一次hpv病毒。
  • 男女同居前應先做好4件事,同房後若有3個異常,hpv或正咬爛宮頸
    但這樣的生活,對女生而言,稍有不當,可能就是深淵,會讓hpv可以直接接觸子宮頸,身體讓女生們遭受沉痛的擊打:宮頸癌。26歲的阿寧,在這上面沉痛地摔了一跤。阿寧未婚,有過4段戀情,經常深陷愛情中無法自拔,談起戀愛來也總是會失去自我,為了鞏固情感,她答應過男友無數不合理的要求,有過無套親密、落過胎,經期的時候,也總是狠不下心拒絕男朋友的需求。
  • 感染HPV≠得宮頸癌,避開4種行為,遠離HPV感染
    隨著時代發展,HPV這個詞也讓更多人熟知,並知道了它是引起宮頸癌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檢查時大家也很關注hpv的數值,有些人一看到hpv陽性就嚇壞了,感覺自己馬上就要得宮頸癌了,那麼真的是這樣的嗎?感染了HPV就一定會得宮頸癌嗎?哪些人群容易感染HPV?
  • 從HPV感染到宮頸癌到底有多遠
    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是一種無包膜的雙鏈閉合環狀DNA病毒,在人和動物中廣泛分布,對人體特異部位的上皮細胞具有親和力。HPV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WHO認定具有致癌潛能的高危型包括:16,18,31,33,35,39,45,51,56,58,59和68型。其中HPV16和HPV18最為常見。
  • 女人花——本應更絢麗的綻放,警惕女性第二大健康殺手「宮頸癌」
    子宮頸癌又稱宮頸癌,一種影響子宮頸的惡性腫瘤,「惡性」或「侵襲性」的意思是指這個瘤能從子宮頸的表面侵入到較深入的組織,並有機會傳至毗連的器官(例如陰道、神經、骨盆和腎),最後擴散到較遠的器官,例如肝臟、肺和腦。
  • HPV9九價子宮頸癌疫苗——15個您必須要知道的事!
    9價宮頸癌疫苗將在上海開打......》。真的嗎?HPV會引致子宮頸、陰道、外陰及肛門的癌前病變及癌症。目前醫學界並沒有開發出治療子宮頸HPV感染的藥物,而且HPV感染之後有6周到8個月之間的潛伏期,未必能容易察覺,所以要注重接種疫苗以預防感染及保持日常個人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