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生之年可以到達另外的星系嗎,星際穿越可以實現嗎

2020-12-24 科技小麋鹿

目前最新的研究,宇宙的直徑大約是1600億光年,可觀測的宇宙年齡大約為138.2億年。

下面的圖片中每一個光點都是一個星系,而我們就生活在其中之一的星系中(銀河系)。

銀河系有多大?

讓我們看看銀河的樣子。銀河系是太陽系所在的棒旋星系(漩渦星系的一種),呈橢圓盤形,具有巨大的盤面結構,銀河系擁有四條清晰明確且相當對稱的旋臂,旋臂相距4500光年,它的直徑至少有10萬光年。太陽系位於銀河一個支臂本地臂上,至銀銀河系中心的距離大約是2.4~2.7萬光年。 銀河系包含3000億 顆恆星,而太陽只不過是普通的一顆。3000億 顆恆星是什麼概念,假如每1億顆恆星就能誕生一個文明,那麼3000億就是3000個文明。而我們非常幸運,剛好活在這個文明的時間點上。

我們的太陽系大約每2.25億~2.5億年在軌道上繞行一圈,可稱為一個銀河年。因此以太陽的年齡估算,太陽已經繞行銀河20~25次了。太陽的軌道速度是217km/秒, 大約1400年可以運行1光年的距離。可見我們的太陽系在此之前,也是穿梭於銀河系好幾十次了,但這個時間尺度(上億年),我們是感受不到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目前都沒有觀察到太陽系和哪個恆星撞上了,因為這在短時間內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目前太陽系的軌道周圍是非常空曠的。

光年是距離的單位(而不是時間)。一光年是指光在一年內可以傳播的距離。光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約為每秒30萬公裡。這意味著在一秒鐘內,光可以在世界各地傳播七次。一年之內,光可以傳播95,000億公裡。

那麼我們到達最近的恆星需要多少年呢?

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統叫做Alpha Centauri,它距離我們有4.2光年。到下個世紀,我們很有可能擁有使我們能夠建造能夠達到光速的5%甚至10%的宇宙飛船的技術。這些技術可能包括核聚變或裂變推進,光帆和其他發動機。但是就算以光速的10%計算,航行至4.2光年的距離也將要花費40年。當然我們也可以使用當前的化學火箭技術,經過各種最優化的路線和最優的重力輔助技術,那麼將在約7,000年的時間內到達最近的恆星系統。

去另外一個星系,未來可以實現嗎?

最近的星系Andomeda距我們有250萬光年。如果直接以光速(每秒29.9萬公裡)行駛,那就是250萬年。

目前理論上物體的可能最高速度是逼近光速。以這種速度,到達最近的星系需要250萬年。而人類的壽命才不過90歲。我們雖然不受距離的限制,也不受技術的限制,但是我們的生命受到了時間的限制。

人類將永遠無法去到最近的星系。人類將永遠無法走到我們銀河系的另一端。不僅如此我們甚至永遠去不了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如今的旅行者號也只是代表我們,走到了太陽系的盡頭。

我們就像是被禁錮在這個太陽系中一樣,宇宙對於我們的尺度太大了,人類目前無法超越時間與空間。

我們的銀河系其實是一個非常混亂的地方,許多情況都可能會中斷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而且據考古人員發現,地球已經進行過了五次大規模滅絕事件,而且99.99%的生命都是沒有倖存下來的。

因此,未來一萬年的生存是值得懷疑的,更不用說未來十億年了。如果我們能夠在未來一萬年中生存下來,那麼我相信到時候我們的科技將是指數爆炸的形式。生命在未來也許將是永恆的,我們將殖民許多行星和衛星。我們的太空旅行速度會更快,我相信我們已經離開了太陽系。

但是,充滿智慧的人類擁有建造的手段,創造科技和工具的能力。但是地球上的其他動物,它們將永遠無法獨自離開地球,在未來,它們也許會隨著災難而眨眼之間消失不見。

相關焦點

  • 我們可以進行星際穿越嗎?
    讀者C·維達想知道:圖片致謝:NASA/JPL-卡爾科技你認為星際穿越(任何文明)是可行的嗎?於我而言所有的可能的解決方案都是張單程票。當談到星際穿越時,我絕對確信這是可能的。但這個過程中絕對有阻礙,這取決於我們願意怎樣去做。
  • 《星際穿越》重映:愛可以穿越時空,愛可以橫跨極限
    2014年一部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科幻巨作《星際穿越》重磅上映,成為當年的「年度神片」,將時空概念與想像延伸到外太空加之愛的升華,使其豆瓣斬獲9.3的超高評分,一舉奪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成為一部使人震撼的現象級大片。
  • 《星際穿越》:愛是一切,可以讓我跨越星際來到你的身邊
    相較於《信條》,以及諾蘭其他的科幻類型片比如《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主角庫珀(馬修•麥康納飾演)自打告別女兒墨菲離開地球去遙遠的星系尋找更適合人類宜居的星球開始女兒墨菲,真的讀不懂父親向她傳遞的信息嗎?
  • 《星際穿越》為拯救人類未來穿越星際,歸來女兒已成百歲老婦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經典科幻巨作《星際穿越》。影片講述的故事發生在未來的地球,地球環境發生了惡劣的變化,霧霾、沙塵暴肆虐著整個地球,地球上的農作物也得了枯萎病,很多農作物無法適應地球環境而消亡。最後剩下的可以供人類食用的食物只有玉米,人類苦苦掙扎在飢餓的邊緣。地球也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變成一個無法供人類生存的星球。男主角庫珀曾經是一位優秀的航天員,因為生存問題都快無法解決,所以也關閉了航天局,停止了對宇宙的探索。
  • 《星際穿越》中的黑洞從哪裡來?它是未來人類的手筆嗎?
    影院復工,一批經典老片提檔重映,其中電影鬼才諾蘭的經典科幻影片《星際穿越》最吸引眼球,首日便拿下了超過1000W的票房,作為一部經典老片,其硬實力不可小覷。只是,電影中的一個情節設定,讓小編思考了很久。那個突然出現在土星附近的黑洞,到底是哪裡來的呢?
  • 穿越真的存在嗎?唯一官方承認的謝爾蓋穿越事件是真的嗎?
    穿越真的存在嗎?被眾多人士親眼目睹的謝爾蓋穿越事件究竟是不是真實存在的?對於穿越,最新的科學研究是否能夠解釋清楚?
  • 《星際穿越》:愛是一切,可以讓我跨越星際來到你的身邊
    相較於《信條》,以及諾蘭其他的科幻類型片比如《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無疑都是他所有科幻片裡最深情的一部,甚至我都願意說這就是一部披著科幻外殼的親情片,哈哈哈。主角庫珀(馬修麥康納飾演)自打告別女兒墨菲離開地球去遙遠的星系尋找更適合人類宜居的星球開始,在外太空一小時地球七年的時間條件下,推動他克服重重阻力,絕不放棄回到地球信念的決定性動因就是他允諾女兒「I'll be back」。承諾、約定和愛,才是這部電影的終極主題。
  • 奧威國際影院【貓眼購票23元】正在熱映《星際穿越》愛可以穿越時空.
    可以說,只有在影院裡,在更大的IMAX銀幕前,才是它最正確的打開方式。作為觀眾,我們能看到這樣一部電影,可以說是「有生之年」的一件幸事。影片的N個淚點「準備好跟太陽系再見了嗎?」「你要在見女兒和人類未來之間,做出選擇。」
  • 《星際穿越》唯有引力與愛可以永恆
    《星際穿越》結束的時候,我坐在電影院的椅子上沉默了很久。這是我看過最完美的一部電影,震撼、感動、回味無窮,以至於不想就這樣起身離開。頂尖的配樂,恢弘而磅礴,節奏加快的時候我的心跳也會跟著加快。可惜沒有IMAX,即使這樣,這也是我最沉浸的一次觀影。
  • 《星際穿越》的結局到底意味著什麼?
    在《星際穿越》中,地球被饑荒和沙塵暴徹底摧毀,使得處於地下的NASA不得不考慮人類的未來:我們必須移民到其他星球上。他們打算利用蟲洞前往遙遠的星系,找到一個新的宜居星球,並提出了兩個複雜的計劃:A計劃將地球人口運送到這個新世界: B計劃拋棄了地球上的那些人口,利用預先製造的胚胎在新星球孕育新的人類。
  • 《星際穿越》的結局到底意味著什麼?
    在《星際穿越》中,地球被饑荒和沙塵暴徹底摧毀,使得處於地下的NASA不得不考慮人類的未來:我們必須移民到其他星球上。他們打算利用蟲洞前往遙遠的星系,找到一個新的宜居星球,並提出了兩個複雜的計劃: A計劃將地球人口運送到這個新世界: B計劃拋棄了地球上的那些人口,利用預先製造的胚胎在新星球孕育新的人類。
  • 地球可以利用木星進行加速嗎?《流浪地球》真的可以實現嗎?
    2019年被稱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因為《流浪地球》這不電影火了,小編去電影院看了兩遍,這確實代表著中國科幻電影的最高水平了,個人認為,其綜合水平已經足夠高於《星際穿越》和《火星救援》等系列電影了。流浪地球的目標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比鄰星,有4.2光年,也就是《三體》中三體星系的原形,劉慈欣的科幻思想總是充滿了「悲觀地球論」,認為地球總有一天會滅亡,不管是被太陽吞沒,還是被外星文明侵略,地球總是被動挨打的。
  • 《星際穿越》----「靈魂」存在嗎?
    對於這個問題,最近在看了一部電影《星際穿越》越發感慨,蓋洛普民意測驗有份報告在《星際穿越》這部電影中,男主角在穿越蟲洞的,進入了時空穿越的隧道,可以遊蕩在時間這個維度裡,清晰的看到過去的自己和女兒。人類無法到達更高維度的空間,同樣也無法進入更低的維度,我們嘗試著去探索更高的維度,可是關鍵的障礙在於維度不同,信息之間無法傳遞。這就好比是我們在看電視,看到電視裡的「好人」馬上就要遇到危險了,我們卻沒辦法把信息傳遞給他。
  • 為什麼《星際穿越》裡的玉米變得如此重要,火星上可以種植嗎?
    >大家好,今天這期欄目我們來看一部關於生存的片子《星際穿越他們最後他們穿越了遙遠的星系銀河,感受了一小時七年光陰的滄海桑田,窺見了未知星球和黑洞的壯偉與神秘。影片開始就直接以採訪回憶的形式描述了當時的自然環境,正如我們開篇所講,小麥、秋葵因枯萎病相繼滅絕,黃沙遍野,人們生活在這種環境當中要注意很多細節,比如盤子和碗在擺放時都要倒著放,以免飄入黃土。
  • 宇宙暗處可能存在時空裂縫,通過它可能實現空間穿梭或者時間旅行
    近年來,網絡小說升起一股穿越風,大量的穿越小說不斷出現,主角穿越異時空,穿越回到過去,穿越到平行空間,開啟一段輝煌的人生。很多的朋友也喜歡看此類穿越小說,大量穿越小說的出現,也讓時間旅行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一個話題。那麼時空穿越,時間旅行在現實中真的可能實現嗎?
  • 星際穿越、後天、我是傳奇等關於人類未來的科幻電影
    一,星際穿越在不久的未來,地球氣候已經不適合植物生長,各種資源枯竭,饑荒肆掠地球,人類面臨著滅絕的危險;人類通過「時空裂口」穿越星際,去尋找下一個家鄉。(穿越遙遠的星系銀河,感受了一小時七年光陰的滄海桑田,窺見了未知星球和黑洞的壯偉與神秘;但愛永遠是人類最偉大的力量,也正是由於愛拯救了人類。)(世界微塵裡,其唯愛與憎。)二,後天。溫室效應引發地球的大災難,北極冰川的融化,地球回到冰河時代;冰河時代的地球人類如何生存?(2018年暴風雪襲擊美國密西根州,燈塔掛滿冰柱。)
  • 《星際穿越》這部高分燒腦科幻電影馬上復映了,當年你看懂了嗎?
    《星際穿越》這部電影8月2號又要復映了,看過這部電影的小夥伴們還記得劇情嗎?有些朋友可能已經二刷三刷這部電影了。當年你看懂了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電影。電影原名《 Interstellar》,又名港譯名星際啟示錄,臺譯名星際效應,又名星際空間、星際之間、星際遠航、星際 、Flora's Letter。
  • 《星際穿越》是誰拯救了人類
    第一次看《星際穿越》的時候,我還是個剛剛了解物理皮毛知識的初中生,那個時候看的時候,是一種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懂的感受。時隔六年再次回顧時,許多現象、知識、內容似乎要比之前的我清楚了很多。影片一開始,就一直圍繞著「引力(Gravity)」展開。
  • 有生之年!《星際穿越》今日重映,這部燒腦科幻片的魅力究竟何在
    》再現銀幕,這對眾多影迷來說,真的是「有生之年」系列了。《星際穿越》講述了未來的人類因為地球生態環境的惡化,面臨著無法生存的威脅,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這部影片是諾蘭作品中評分極高的神作之一,豆瓣評分高達9.3分,今日正式在全國重映,是絕對不能錯過的腦力風暴!
  • 《星際穿越》Interstellar全解析
    或許說到底,這些都是因為人類的貪得無厭,咎由自取。但比起人類所造成的過錯與如今形成的惡劣環境,如何延續全人類未來的命運,也是一個必然要直面的問題。霍金曾寓言,地球的環境將發生劇變,可能兩百年後已不再適合人類生存。諾蘭兄弟編劇的《星際穿越》無疑提出了與霍金相同的構思:地球僅僅是人類的搖籃,而宇宙才是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