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姐一直是香港女性美的代表,是香港一張永恆的魅力名片。
香港小姐是香港大型的選美活動,於1946年開始出現。1973年以前,「香港小姐」的選舉並非定期舉行,一般由私人機構在香港北角麗池夜總會舉辦。
自從1973年6月24日,「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簡稱無線電視)選出第一屆香港小姐後,「香港小姐」的選舉才年年固定由無線舉辦。而「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口號,也是在當年誕生的。
近50年的香港小姐選美史,圓了無數天真少女「烏鴉變鳳凰」的夢想。
1973年香港小姐前六甲
1973年度香港小姐孫泳恩,也是「無線」時代的第一位港姐。
1973年香港小姐冠軍孫泳恩
在好友周淑梁怡提名下參加首屆香港小姐,18歲的孫泳恩獲得冠軍。
孫泳恩當時以為只要成為香港小姐,就可以終身乘坐免費坐巴士和乘船,甚至免費坐飛機環遊世界。 當選後,孫泳恩曾籤約香港無線電視臺參與電視演出,最後與無線鬧得很不愉快而離開。
值得一提的是,日後紅遍大江南北的趙雅芝也參加這年的港姐選美,但只得了第4名。
1973年,19歲的趙雅芝
1973年,19歲的趙雅芝在母親支持下,參加了香港無線電臺舉辦的首屆香港小姐選美活動 ,在穿泳衣提問環節中,司儀問了一個她不大熟悉的時裝問題,因過度緊張,導致回答得不太理想,因而在這方面失分不少,最終取得了第4名的成績,而她所獲得的獎品則是一個后冠、一隻手錶和1000港元現金 。
有意思的是,1973年還鬧了一個烏龍,產生了兩個港姐冠軍,一個是"香港東方選美會"選出來的狄波拉,一個是無線電視臺選出來的孫泳恩。
相比較來說,孫泳恩的冠軍更具有權威性。但狄波拉的名氣更大些,發展也更好,拿下香港小姐桂冠後,狄波拉有幸成為第一位參選"亞洲小姐"的港姐,並一舉奪得了亞洲小姐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