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瀚視野
4月10日,海底撈發布《致歉信》,稱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深感抱歉。公司決定,自即時起,所有門店的菜品價格恢復到2020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
北京青年報記者將部分北京網友提供的海底撈帳單,與目前查詢到的海底撈外賣菜單進行了對比,發現撈派肥牛每半份從去年10月的30元上漲到32元;半份草原羔羊肉從27元上漲到31元;招牌蝦滑從29元上漲到32元;此前9元半份的白蘿蔔目前售價10元;此前11元半份的土豆目前售價13元。
海底撈恢復停業之前的價格可以說是完全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我們到底該看有什麼影響?
首先,海底撈恢復之前的價格完全是因為在輿論的壓力之下,海底撈可以說成為了風口浪尖,如果他的一意孤行的漲價上去的話。那麼將會得到的是消費者無情的唾棄,已經有很多的消費者明確表示,如果海底撈漲價的話,我們就一定不去了。其實這也是海底撈當前的問題所在,作為中國火鍋產業的第一股,相對而言,海底撈他所承受的壓力是非常大的,畢竟大哥並不是那麼好當的。並這次海底撈是前所未有的,感覺到了當火鍋產業的領頭羊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連自己漲價都引起了如此廣泛的關注,相信很多其他的產業參與者這個時候都是有種偷著樂看熱鬧的心態,你海底撈帶頭漲價,如果你長得不錯,我們也就跟著你一起漲價了,如果你自己壓根兒就被消費者給徹底反對抨擊的話,那麼我們也樂得看這個熱鬧,無疑這次海底撈的行為實際上就是一個漲價最終被其他產業各方看熱鬧的事情。
其次,從整體的角度來看,海底撈本身它吸引用戶的就並不是他的便宜,或者說高性價比海底撈一直都是一個性價比不高的企業,不過由於當前他正好處於了報復性消費和報復性漲價這兩點的風口浪尖,這才讓海底撈的漲價顯得那麼扎眼。但是我們看到海底撈實際上真正有名的,並不是因為它的價格優勢或者說他有多好的性價比,甚至於我們說海底撈的有名都不是因為他的火鍋到底是有多麼吸引人?而是因為海底撈啟用了一種非常特殊的服務模式,這種服務模式讓很多的用戶都會覺得這是前所未有感受到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人種草海底撈的原因。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海底撈的價格是否上漲其實都不是一個關鍵節點了,對於海底撈這樣的企業來說,漲價與否不是關鍵,關鍵是它的服務能否繼續持續性消費者形成自己的用戶粘性。
第三,海底撈價格降回去了,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只是說亡羊補牢而已,畢竟消費者對海底撈的形象已經形成,想讓大家進一步說,對海底撈的形象有所好轉的話,可能會需要支付非常高的費用,而當前海底撈無疑就要承擔這個成本。但是有一點卻讓我們覺得海底撈無疑獲得了一次比較好的宣傳機會,無論是之前海底撈的漲價還是之後海底撈的降價,幾乎都是分分鐘上了熱搜,這種超強的流量宣傳幾乎是前所未有的。用百度指數這個衡量標準來看,海底撈最近兩天的百度指數整體上漲近40%,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事情,這是海底撈花多少錢做廣告可能都達不到的效果。
我們甚至可以說,這次海底撈的事件是一個企業戰略管理上面非常負面的案例,是需要海底撈好好認真反思的事情,但同樣又是營銷學上非常成功的案例,讓海底撈藉助這次機會好好的給自己做了一次產品宣傳,相信原先很多不知道海底撈的人都會因為這件事而知道海底撈。這件事反而讓人懷疑說海底撈這是不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