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號已經放完了,下午4點再來拿號嘛。 」
4月11日中午12:40,海底撈北城天街店外已滿是等位的消費者。
據了解,4月10日下午,海底撈在官微上發表致歉信,稱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即時起,所有門店的菜品恢復到2020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的標準。當晚,海底撈登上多平臺熱搜首位。
菜品價格已恢復 重慶門店又排長龍候餐
4月11日中午,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前往打探市場。海底撈(北城天街店)工作人員告知,中午100多個等位號已經全部發放完畢。記者再次前往海底撈(來福士店),取134號,等位時間約1個半小時。現場工作人員表示,昨天接到總部的調價通知,目前菜品價格已恢復到疫情前。記者粗略翻看了下菜單,如撈派毛肚價格已從72元/份恢復到此前的68元/份。
據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了解, 3天前,海底撈還是另一番景象,萬象城、來福士門店幾乎無需等位便可就餐。
是什麼原因讓海底撈重提熱度?
記者隨機採訪了現場幾名等位的消費者。
家住渝中區的李先生稱,這兩天頻繁刷到海底撈的消息,又聽說價格降下來了,便和朋友來試試。
「海底撈宣布恢復原價的時間點也很微妙,剛好在周末。這也可能是等位時間長的原因。」正在等位的田女士分析道,另一方面,海底撈把價格降下來了,可誰也不知道它會不會又漲上去,選擇這段時間來品鑑性價比更高。
從事家居行業的黃先生稱,之前漲價時還堅定說不會去吃,不過從昨天海底撈的致歉信看,企業態度頗為懇切。「疫情期間,大家都頗不容易。支持下唄。」
西貝跟進 撤回漲價策略
據了解,不僅是海底撈,4月11日,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也在微博發文稱:「我們確實漲價了。這個時候漲價,不對。並宣布從今日起,所有漲價的外賣、堂食菜品價格恢復到2020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的標準。「隨後,#西貝就漲價道歉#也登頂微博熱搜。
兩家大型餐企,同樣是漲價後又道歉撤回的操作,其背後是到底怎樣的邏輯?
從兩家道歉信結構看,幾乎如出一轍。首先是承認失誤,其次恢復疫情前的價格,最後為自家業務帶貨。
海底撈:海底撈各地門店推出的自提業務,目前提供69折至79折不等的折扣。我們將在4月25日前改良包裝材料,並持續優化成本,希望顧客能夠滿意。
西貝: 5月31日前,在全國59家西貝門店堂食用餐,可以享受吃100元,返50元的優惠,以表誠意。
在雙方各自發聲撤回漲價策略後,眾多網友熱議。兩家企業分別霸佔4月10日、4月11日的熱搜榜。而從港股市場本周前4個交易日的情況來看,漲價消息傳出後,海底撈股價累計上漲了11.38%,目前報31.8港元。
專家:事件營銷如處理不當 會敗消費者好感
在短短數天時間裡,從傳出漲價,到之後又恢復原價,專家又持何態度?
重慶理工大學MBA教授姜維表示,其傾向於這是一次事件營銷。
首先,海底撈通過道歉發聲後,西貝跟進道歉,鞏固頭部企業的行業地位。
其次,通常情況下,公司道歉信會找「處理不當」等原因。而海底撈的道歉信中,稱 為「公司管理層所做的錯誤決策」,直接承認之前的決策是錯誤的。這超過了大眾消費者對此的預期,起到了強化效果。
另一方面,從道歉信看,海底撈以及西貝,在態度的轉變以及事件發起上,稍顯唐突,使得整個事件可信度有所下降。比如海底撈提出的錯誤決策,並沒有讓此決策有細節化的展現。這或對於部分理性消費者而言,有一定負面影響。
「事件營銷的轟動性,會引更多目光關注。」姜維提醒,但需要注意的是,如處理不當,或經常使用事件營銷,會侵蝕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敗消費者好感。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