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嗤……」隨著一聲急剎車,省立同德醫院急診門口急駛進一輛私家車。
一個胸口還掛著工作牌的年輕人,被抬下了車,面唇紫紺,心跳呼吸停止。
「快!快!快!醫生,醫生,有人需要急救……」
「我們在上班,他剛剛還好好的,突然就沒反應了。」
這是近半個月來,醫院急診接收的第三例青壯年猝死病例。
「嘀嘀、嘀嘀……」監護儀上規律的心跳,就像一曲生命的樂章再次被奏響,所有參與搶救的醫護人員這才長籲了一口氣,又一場與死神的拉鋸戰,我們贏了。
■ 7月17日,30歲王先生在上班時突發心跳驟停,同事立即撥打120,在120指導下行胸外按壓,120醫生趕至現場,予以緊急搶救後,持續心臟按壓送至我院急診。
■ 7月23日,51歲許先生在駕駛貨車過程中出現意識不清、嘔吐、大小便失禁,求助杭州交警,由於時處道路流量高峰,警察直接用警車迅速送到我院急診。
■ 7月28日,37歲應先生在單位吃午飯時突發意識喪失,四肢抽搐,兩眼上翻,來我院急診門口時發現患者無心跳呼吸。
上述3例青壯年猝死患者,經急診醫學科全力搶救後,均恢復心跳,完善檢查後,轉入EICU/ICU進一步治療。
近幾年,「加班」「熬夜」「過勞」「猝死」等詞彙經常出現在媒體,甚至在程序猿群體中還流行著自嘲似的流行語「996ICU」。青壯年正值事業高峰期,家庭的頂梁柱,除了「拼」職場外,還應當關注自身健康。猝死是指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有研究表明,超過90%的職場猝死和心血管疾病相關。
為了防控青壯年心跳驟停事件的發生,從根本上解決心跳驟停這一世界難題,應該主動做到「一戒、二控、三調」。編輯 杜海鋒
杭州日報 誠意出品
更多新聞下載杭州首席新聞客戶端
「杭+新聞」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