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英國式的政變?70年代還有比英國式醜聞更加勁爆的故事

2021-03-03 歐洲文藝

近日,英國一部電視劇《英國式醜聞》成為英國輿論和英劇迷的討論熱點。《英國式醜聞》根據英國第三大黨自由黨前黨魁Jeremy Thorpe的真人真事所改編,講述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英國第三大黨領袖Jeremy Thorpe(Hugh Grant飾)隱藏著一個秘密 – 他有一個前同性戀人 Norman Scott(Ben Whishaw飾)。在當時保守的英國社會輿論氛圍裡,同性戀戀情絕對是斷送政治生涯的終極汙點,因此他策劃謀殺前度情人,但最終不但不成事,還被對方指控意圖謀殺。此事令Jeremy Thorpe成為首位因謀殺案而受審判的英國政治家。

演化改良了三百多年的英國議會制度現在看來是全世界幾乎最穩定的政治架構,君主-議會-首相的架構兩個世紀以來都延續沒被中斷過。然而在70年代英國經濟最動蕩的時期,英國政壇似乎被翻了個底朝天。

 

實際上在社會新思潮不斷洶湧變幻的70年代英國,不僅發生了「英國式醜聞」,還差點釀出一場「英國式政變」。相關的事情和陰謀論在1982年被寫成一本政壇小說《英國式政變》,後來還被拍成電視劇,同樣叫「A Very British Coup」。從《英國式政變》到《英國式醜聞》,」A Very British…」電視系列拼湊出英國70年代一組政局動蕩的畫面。

 

「英國式政變」是一直流傳在英國政壇的一種陰謀論:在冷戰白熱化的時期,英國工會組織被極左勢力控制,這些激進分子聯手北愛爾蘭共和軍勢力,試圖通過罷工和示威讓英國經濟陷入癱瘓狀態,最終達到基本上改變英國政治制度的目的。為了挽回英國被左翼勢力推向社會主義國家軌道的命運,英國情報和軍事系統內的人士密謀一場「英國式政變」,首先通過軍隊控制議會和首相府,然後讓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並且任命蒙巴頓公爵擔任護國公,直到工會勢力被清算為止。

 

蒙巴頓公爵

在1979年柴契爾夫人上臺並且開始收拾工會勢力之前,70年代的英國歷任首相幾乎都被工會組織倒逼,主導權不在政府的一方,議會民主制度在英國的生存變得異常險惡。爆發頻繁的罷工讓英國民眾生活受到極大影響,依然是世界二等列強的英國竟然因為電力工人罷工導致居民斷電。英國被恥笑為「歐洲病夫」,甚至連非洲國家烏幹達的暴君阿明也敢拿英國開玩笑:「也許是時候我們用香蕉支援英國了。」一些政治家開始談論英國從發達國家重新跌回發展中國家的可能性。1974年,執政了四年的保守黨首相希斯面對工會的挑釁,在電視直播上質問「到底是誰在統治英國?」並且在同年宣布進行大選。讓希斯和保守黨遭到奇恥大辱的是這場選舉回答了「到底誰在統治英國」的問題:保守黨失去了議會多數席位,沒有一個黨派能夠組建內閣。同年英國再次舉行大選,保守黨在希斯的帶領下再次敗北,之前三度贏得大選的工黨領袖哈羅德·威爾遜取代希斯獲得英國首相相印。

英國首相哈羅德·威爾遜(1964-1970,1974-1976)

跟披頭四合影的威爾遜

叼著菸斗的工黨領袖哈羅德·威爾遜已經是第二次出任英國首相了。威爾遜首相是第一位善用電視新媒體贏得年輕選票的政治領袖,跟老派的保守黨政客相比,威爾遜表現得更加親民隨和。他跟「披頭四」樂隊合影,並且誓言讓英國迎頭趕上世界正在發生的科技革命。

 

《時代周刊》封面的威爾遜首相

乘著西方60年代社會思變學潮成為工黨票倉保證的威爾遜讓人看到暮氣沉沉的英國還有一絲向前推進的希望。永遠菸斗不離手的威爾遜最大願景是讓英國成為一個更加年輕、更加現代化和更加公平的國家,他在任期內最大的政績是開創了面對工薪階層的成人公開大學。但是威爾遜擔任首相期間英國經濟實在太糟糕了,工黨一貫主張的國有化政策實際上讓英國經濟效率非常低,科技創新大幅落後於西歐其他國家。英國人引以為傲的英鎊開始貶值,英國難以支付海外軍事基地的成本,大英帝國剩下的幾個海外據點紛紛難以為繼。英國軍情五處的一部分公務員開始懷疑威爾遜就是蘇聯派來的臥底,目的是在削弱英國在世界舞臺的存在,讓西方陣營減少一個重要成員國。

 

穿著褲衩開記者會:威爾遜首相是第一個當眾穿短褲的英國首相,被認為是「第一個露出膝蓋」的英國首相,也是最後一個在公共場合無所顧忌抽菸的英國首相

英國情報系統相當一部分公務員開始著手調查威爾遜跟東歐國家是否有過密的聯繫,軍隊內部的重要決策人物也開始對威爾遜的領導能力表示質疑。在一些保守派人士之間,「如何廢除威爾遜」成為了秘密交談的議題了。一些右翼貴族甚至開始組建私人軍隊,準備與工會的激進分子決一死戰。70年代擺在英國面前的道路非常暗淡:要麼是「英國式政變」,要麼是「英國式內戰」會爆發。實際上英國公務員和貴族聯手針對工黨的陰謀不止一種,可以說是有數十種,其中最具殺傷力的就是散布威爾遜和女秘書之間的曖昧故事。

 

作為堂堂英國首相,威爾遜把姿態放得很低。他喜歡舉家在英國附近的西裡島度假,這是一個符合中下階層經濟條件的廉價度假方式。威爾遜一家在英國毫無特色的沙灘上抽抽菸,喝喝茶,吹吹海風。威爾遜死後也安葬在這個島上。

威爾遜算不上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卻非常了解媒體的作用,他在六十年代的英國政壇是進步、平等和科技革命的化身。現在英國人記憶中的威爾遜時代除了一塌糊塗的經濟之外,還有英國公開大學的創辦。

威爾遜是當代英國首相中經濟條件最差的首相,他也沒利用權力和影響力為自己子女謀求任何職位,他的兒子長大後依然當鐵路工人。威爾遜遺孀活到102歲,是一位業餘詩人。意識到威爾遜一家生活拮据,英國政府曾為威爾遜遺孀提高過一次養老金。

1974年二度執政的威爾遜開始感受到了公務員系統的敵意,開始變得神經質。在唐寧街10號首相府,威爾遜不敢在走廊談論私密內容,因為他懷疑走廊裡的歷任首相油畫肖像背面安裝了偷聽器。在1974年,英國軍隊曾經一度佔領了倫敦希斯羅機場,當時已經就任首相的威爾遜毫不知情。軍方宣布的原因是排查這裡的愛爾蘭共和軍恐怖分子,但也有人認為這是英國軍隊內部向威爾遜展示力量,產生政治壓力的一種姿態。

 

油畫中的威爾遜

威爾遜被歷史牢記的一點,是頂住了美國的壓力拒絕派兵參與越南戰爭

面對四面楚歌,第二次擔任首相的威爾遜目光變得呆滯,眼神猶豫不決,面目無光,就好像英國當時的經濟那樣毫無起色。工黨內部是四分五裂的,在如此險惡的情況下要保持執政黨團結一致,很快就耗盡了威爾遜的體力。1976年,重新擔任首相後兩年,威爾遜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宣布辭去首相。

「威爾遜被軍情五處抓住把柄被脅迫下臺」的陰謀論盛極一時,直到80年代人們才知道其實威爾遜已經出現了帕金森症候群,記憶力和身體狀況都出現了嚴重衰退,已經不適合領導國家的重任。接任的吉米·卡拉漢繼續領導工黨政府進行國有化計劃,經濟繼續走下坡路。在卡拉漢執政的最後一年1978年,英國全國爆發總大罷工。英國在1978年的冬天已經接近失控的邊緣,不僅停電停水,甚至殯儀館也找不到工人入殮。英國議會制度也許熬過了納粹德國的威脅,卻在70年代末面臨被工會極左勢力挾持的至暗時刻。在陷入無政府主義邊緣的1978年冬天,記者們開始重新想起莎士比亞戲劇裡面「不滿的冬天」(winter of discontent)的說法。民怨四起,人心思變,顯然工黨政府沒能好好回答「到底誰在統治英國」的問題。

 

伊莉莎白二世女王與二十世紀下半葉幾位英國首相(從左到右):卡拉漢、杜格拉斯-霍姆、柴契爾夫人、麥克米倫、威爾遜、希斯

此時此刻的在野保守黨在新的黨魁柴契爾夫人領導下重整旗鼓,準備重新奪回相位。1979年,柴契爾夫人帶領保守黨贏得大選,開始了保守黨連續執政18年的漫長時期。柴契爾夫人與工會之間的戰爭貫穿了幾乎整個八十年代,鐵娘子逐步打垮了工會組織,實行大規模私有化,用強硬的姿態回答了「到底誰在統治英國」這個問題。儘管柴契爾夫人的市場自由主義產生了巨大的貧富懸殊問題,但是她好歹還是讓英國經濟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英國一下子從「歐洲病人」躍升到歐洲的金融中心。通過幾百年不斷改良完善的英國議會制終於無需靠「英國式政變」存活下來,柴契爾夫人通過「英國式的革命」,讓老舊工業走進歷史,並且扭轉了了工會極端勢力試圖對英國社會制度的徹底顛覆。

 

而那個曾經被懷疑是蘇聯間諜的威爾遜,事後經過檔案解密其實是冤枉的。威爾遜真正害怕的是蘇聯間諜對自己的監控,而不是本國間諜對自己的無端懷疑。即使在西裡島上度假,威爾遜還擔心自己會被蘇聯軍艦或者潛艇盯上。至於那個被一度考慮擁立為「護國公」的蒙巴頓公爵,其實早在聽到政變這個建議的時候就拋下一句「這可是叛國罪啊」,表示不幹了。

 

歐洲文藝

帶你了解

西歐 東歐 南歐 北歐 中歐

有意思的文化和藝術

 

相關焦點

  • 《英國式醜聞》:英國自由黨領袖的同性戀軼事
    英國式醜聞 | A Very English
  • 英國式醜聞真實事件原型介紹 索普和諾曼故事揭秘
    ­  近日又有一部英劇《英國式醜聞》也是受到了眾多網友們的關注,該劇也是一播出就在豆瓣上評分達到了9.1分,也是被不少網友們推薦,並且很重要的一點整部電影竟然還有真實事件原型,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英國式醜聞真實事件原型。
  • 《英國式醜聞》:一張社保卡引發的血案
    繼去年由「麥哥」馬克·加蒂斯執導、大獲好評的八集英劇《酷兒們》之後,英國廣播電視臺BBC又於今年5月重磅推出三集迷你劇《英國式醜聞》,導演是憑藉《女王》和《菲洛梅娜》提名奧斯卡的史蒂芬·弗雷斯。演員陣容對於中國觀眾而言也再熟悉不過:以多部優秀英國影視戲劇加身的「小本」(本·衛肖)與上世紀90年代演盡浪漫喜劇大眾情人的「休叔」(休·格蘭特)。
  • 【英劇】【傳記 / 犯罪】英國式醜聞 (2018)
    英國式醜聞 A Very English Scandal (2018)導演: 史蒂芬·弗雷斯編劇: 拉塞爾·T·戴維斯 / 約翰·普雷斯頓主演: 休·格蘭特 / 本·衛肖 / 阿歷克斯語言: 英語首播: 2018-05-20(英國)集數: 3單集片長: 60分鐘又名: 英式醜聞IMDb連結: tt6938856《英國式醜聞》(A Very English Scandal) ,是由拉塞爾·T·戴維斯 、約翰·普雷斯頓擔任編劇,史蒂芬·弗雷斯執導,由休·格蘭特 、 本·衛肖 、阿歷克斯·
  • 英國式醜聞,Why Gays Kill?
    英國同性戀劇集《英國式醜聞》(A Very English Scandal, 2018)用《致命女人》(Why Women
  • 腐劇 | 《英國式醜聞》全3集完結!一個由真實醜聞改編的同性故事!
    小編之前已經介紹過這部劇啦但是當時只播到第一集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得不過癮這個故事是來源於真實故事的結局嘛……有點玩笑式的醜聞腐劇 | BBC新劇《英國式醜聞》:兩個英倫男人談戀愛,期待不期待?在真實歷史事件中,傑裡米是1967年至1976年的英國自由黨領導人,一度在政壇上風光無限,卻身陷同性醜聞和政治鬥爭。
  • 《英國式醜聞》:即便不關心政客醜聞,這部英劇也值得一看
    英國影視劇獨步天下,賣得一手好腐,雙男主劇啪啪擦火花,沒有銀幕同性情侶的英國演員,演藝事業似乎都是不完整的。從影視作品對英國文化的塑造上看,同性之間的性行為和情感算得上某種「英格蘭特色」。這樣看來,根據上世紀七十年代英國自由黨領袖傑瑞米·索普真實事件改編的BBC三集電視劇《英國式醜聞》(A Very English Scandal),名副其實的「非常英式」。《英國式醜聞》海報。休·格蘭特飾演傑瑞米·索普,本·衛肖飾演諾曼。
  • 劇集更新:BBC三集迷你劇[英國式醜聞 第一季]全集資源放送
    ◎譯  名 英國式醜聞/英式醜聞◎片  名 A Very English Scandal◎年  代 2018◎產  地 英國◎類  別 劇情/傳記/犯罪◎語  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8-05-20(英國)◎片  長 60分鐘◎導  演 史蒂芬·弗雷斯 Stephen
  • 《英國式醜聞》一部好看的電影
    推薦一下今年早些時候的熱門英劇「A Very English Scandal」《英國式醜聞》。裡面還有很多英劇裡常見的配角熟臉,不過最為難過的是看到自己20年前的偶像滿臉褶子……這部劇最獨特的地方,是它的演出結構雖然非常英式幽默,但其中並沒有誇張的戲劇成分,比如笨蛋殺手打死狗之類的橋段不是出自編劇,而是真實事件。整個故事都是真實發生過的,在體面的男主之一去世之後,經過另一位普通公民男主同意才拍攝而成。
  • 新劇開播:BBC三集迷你劇[英國式醜聞 第一季]資源更新至第1集
    ◎譯  名 英國式醜聞/英式醜聞◎片  名 A Very English Scandal◎年  代 2018◎產  地 英國◎類  別 劇情/傳記/犯罪◎語  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8-05-20(英國)◎片  長 60分鐘◎導  演 史蒂芬·弗雷斯 Stephen
  • 【英國式醜聞】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弱受遇渣男.
    沒錯,腐之國度英國又出大(基)片,總共三集。「英國式醜聞」A Very English Scandal .真實歷史事件改編。政治領袖與模特搞基,事後,策劃謀殺模特的暗黑故事。快節奏剪輯、英國式幽默、奇葩的配樂。貌似悲傷的故事,看得人莫名開心。嗯,從基本上來說,這是一個羊入虎口的寓言。鄉村小青年諾曼偷偷離開僱主,還隨手抱走了僱主的狗——蒂仕女士,拿著一張名片,來到倫敦投奔政治黨領袖傑裡米。
  • 這部三集片揭露了英國政治醜聞
    早在本劇開拍前,主演的人選就已吊足粉絲胃口。故事並非虛構,而是取材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英國政壇的真實事件。那是同性戀被視為犯罪的年代,保守的人們甚至還認為 gay 這個詞指的是「快樂的人」。而劇中某位恐同政客則更加不客氣,使用  「雞姦」、「病毒」等詆毀性字眼來形容男同性戀者。
  • 《國家內部》典型英國式YY
    The State Within的開頭非常會造聲勢,有緊張的氣氛,紀實的畫面,複雜的人物關係,各具特色的性格;有《24》一樣的節奏,《白宮風雲》的氣勢,還有HBO那種穩健的手法;大量特寫鏡頭非常挑戰表演,而且演員很稱職,細節很精確;劇情懸念重重,層層迭進,鋪墊得也很紮實....能看得出一部精彩的政治劇初具規模。
  • 「英國的救星」——皇家空軍「噴火」式戰鬥機
    噴火式戰鬥機是二戰前夕英國維克斯-超級馬林公司設計師米歇爾按照英國皇家空軍技戰術標準設計的一款戰鬥機,其優異的綜合性能使其在二戰中始終處於先進戰鬥機的行列,曾被稱為「空中的虎式坦克」,噴火及其各種改型戰鬥機總計生產了約23000架,今天城南哨站就帶大家了解這款「英國的救星」。
  • 一個英國國王的「中國式傳奇」
    來自蘇州的「五音鼓」和「花盆鼓」是演出的主要伴奏樂器這是中國國家話劇院副院長王曉鷹帶著「中文版」的《理查三世》受邀重返莎士比亞環球劇院舞臺的第一場演出,《理查三世》這部著名的莎士比亞經典,描述了百年前英國國王戲劇性的一生
  • 英國最帥的兩個男人拍了部基片,猜中了開頭卻沒猜中結尾
    最近,腐國又出了一部神劇——豆瓣9.1分的《英國式醜聞》。這部BBC的三集迷你劇由兩大英國男神本喵(本·衛肖)和休叔(休·格蘭特)聯袂出演。他倆分別代表了英國男人的兩面,一個憂鬱多情,一個英氣俊朗。本喵具有天生的文藝氣質,每一個笑容,都讓人在溫暖中感到心碎。
  • 你以為只有中國式英語呀?還有英國式中文!
    這是Jenny的第39篇原創文章       紐西蘭之行系列之六 —英國式中文
  • 這齣政壇性醜聞太太太勁爆了
    醜聞,一直是市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從古至今,都最下飯、最消食。今天,我們也來說一件醜聞。它來自大洋彼岸,來自60多年前的腐國——《英國式醜聞》醜聞有很多,什麼樣的最吸睛呢?60年代的英國議員,自由黨領袖,首相候選人。這位政治家發生了什麼呢?他被指控謀殺他的前同性戀情人諾曼(本·衛肖 飾)。要知道,索普是政治明星,人設:好先生、好丈夫。他突然有情人,還是同性情人,還要殺情人。
  • 比007更加精彩的英國雙重間諜
    然而在二戰直到後來的冷戰期間,俄國在英國安插的雙重間諜,卻給英國情報機關帶來重大損失和困擾。尤其是幾位出名的信仰共產主義的克格勃雙重間諜的人生,他們每個人的故事應該可以編出幾部不亞於007一樣驚心動魄的小說和電影。
  • 英國曼城體育館爆炸22死 系自殺式恐襲
    5月22日晚,英國曼徹斯特,警察在發生爆炸的體育館外與民眾交談。新華社/美聯英首相譴責曼徹斯特恐襲案,針對無辜者的恐怖襲擊都是「懦弱行徑」;已掌握恐襲實施者的身份綜合新華社電英國曼徹斯特警方23日說,22日晚發生在曼徹斯特體育館的爆炸為一起自殺式襲擊。目前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數已升至22人,另有至少59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