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店員可能會上錯菜,會忘了讓顧客買單,會記不住自己剛剛說了什麼。但同時,這裡也會有老人們帶來的文藝表演,有幫小孩子將肉切的細碎的溫柔的爺爺,有笑著跟你談起她過往故事的奶奶……它就是國內首部關注認知障礙的紀錄觀察類公益節目《忘不了餐廳》,由店長黃渤、副店長宋祖兒和王彥霖,與五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年服務生組成的「忘不了家族」,所共同經營的一家中餐廳。儘管每次營業都狀況百出,但這家特殊的餐廳卻收穫了廣泛的好評:《忘不了餐廳》第一季以豆瓣9.4的高分收官,是當年評分最高的綜藝之一。該節目獲得高分認可的其中一個原因,或許是因為,它少見的關注了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雖然在綜藝中少有呈現,但在生活中,阿爾茨海默病是老人群體的高發病,卻並未得到廣泛的正確認知。數據顯示,每20個老人中就可能有1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創作團隊還在做節目前期調研時發現,「常常是老人走丟了,家屬才想到要去醫院,漏診率高達70%。」
也正因如此,這個群體之後還有太多太多需要被關注到的事情,一季綜藝根本無法承載所有的表達。正如黃渤在節目中所言:「一季節目裝不下我們能講的人生故事,講不完我們能消除的偏見,能傳遞的溫暖,所以我們今年又開餐廳了。」這一次,又有四位新的老人來到餐廳。而他們之中,有人的病情較之第一季的成員,要更為嚴重:其中這兩位老人會突然忘了自己身在何處、在做什麼,陷入時間和空間的錯亂感。看著他們,觀眾也都在彈幕裡表達了揪心——「好難受」「看著好心疼」「想哭」「深切體會到了病人的不易」。「我突然都覺得有點搞不定了。」在第二季第一期裡,黃渤有些焦慮地在餐廳裡來回走,一籌莫展地對宋祖兒感嘆。隨著時間的推移,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病情會不可逆的加重。如果沒有受到正確對待和及時治療,情況會更加糟糕。也許是為了提醒觀眾們科學應對的重要性,本季新加入的老人中,有些病感較上一季更為嚴重。作為忘不了餐廳的店長,黃渤從2018年1月就開始投入項目,接受過不少培訓,也在去年與阿爾茨海默病老人們有良多相處。具有豐富經驗的他,卻在與第二季的幾位老人初見面當天,就遇到了難題。在初次見面當天的午飯結束後,兩位老人開始記不得自己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從瀋陽去往上海錄製節目的樸爺爺,錯以為自己還在家,只是出門順路進餐廳看了一眼;孔奶奶幾度向店長尋求幫助,希望他能幫自己找到自己的兒子。「到最後,孔奶奶都有點慌張了。」在後來與店長黃渤和副店長宋祖兒開會時,本季新上任的副店長王彥霖說。
「我看去年第一季的時候,老人是『暫忘』的感覺,但我跟樸爺爺聊天的時候,覺得他已經有空間錯覺了。」王彥霖感嘆道。面對樸爺爺和孔奶奶的情況,節目組只能暫停了當天的營業培訓。黃渤、宋祖兒和王彥霖也在爺爺奶奶們離開後緊急開了小會,表情嚴肅,面面相覷。對節目而言,像這樣的手足無措也許只會經歷短暫的幾天,但對很多家庭而言,這是他們每天都要面對的難題。對阿爾茨海默病認知的局限是很多難題出現的根源。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患阿爾茨海默病人數在600萬左右。由於病人及家屬對病情認知的局限,67%的患者在確診時為中重度,已錯過最佳幹預階段,有過正規治療的人數大約佔5%~30%。可見,與龐大的患病人群比起來,正規治療的人數並不算多。存在的普遍性,對應的卻是正確認知和正確對待的缺失。在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更經常被「老年痴呆」一詞簡單粗暴地概括。建立正確的認知是第一步。從節目裡老人的表現也能看出,記憶力的消退並不代表著他們喪失了生活能力和學習技能。此外,節目組的願景之一也是希望大家知道,沒必要給予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什麼樣的特殊對待及眼光,「我們只需要知道怎麼去應對就可以了,也希望這些老人能夠有一個正常的積極的心態來面對自己的病症。」黃渤曾對媒體說。節目組也會請專家來對老人的狀態進行解答和幫助。比如暫停營業當晚,節目組便請來社工解釋了孔奶奶和樸爺爺當天的狀態:「很多人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認識只停留在記憶力不好,但其實認知功能包括了對於時間、空間這樣的定向能力,當他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裡,發生這樣的錯亂和斷片,也是正常的。」社工還傳授了一個可以緩解老人們情緒的方式:分散注意力,做一些看起來幼稚的小問答。於是在第二天,在節目組、店長團和家屬三方的幫助下,孔奶奶和樸爺爺開始在餐廳中找到了安全感。當他們開始「斷片」時,店長團開始心照不宣地「打岔」,分散其注意力。當客人到來後,孔奶奶會主動提出上菜,樸爺爺會主動去和小孩子玩鬧,看到小孩咬不動雞腿還會細緻地幫她切碎。《忘不了餐廳》的營業,也試圖讓大眾摘掉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偏見:不要因為記憶力問題,否定了他們生活的可能性,他們也有社交和學習新事物的意願和能力。就像第一季的蒲公英奶奶,在2009年確診後,開始學鋼琴和畫畫,並且直到現在還在給學生上課,「希望向你們展示一下,這批老人不是沒有用的,還是充滿了對生活的希望的。」她在節目中說到。
即使不談及更廣泛的意義,節目也確實對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人,有了明顯的影響。「我們平時說阿爾茨海默病,它的主要特徵就是慢慢的減少和失去,無論是記憶上還是能量上。」去年在接受央視網採訪時,黃渤曾說道,「但我覺得通過這個節目已經明顯地看到,他們開始有了新的習慣,他們開始重新學習跟接受,這就變成一個加號了。」《忘不了餐廳》給五位爺爺奶奶人生所做的「加法」,也在節目第二季的開篇,另外賦予觀眾視角,展現他們離開「忘不了餐廳」之後這一年的生活。在第二季開篇,節目組放出了第一季「忘不了家族」們的現狀:公主奶奶搬了新家,家中到處都是和餐廳有關的紀念品;大橋爺爺繼續學習英文,特意為第二季節目題字「第二季開業大吉」;小敏爺爺經常會被路人認出來,在得知第二季拍攝地點就在上海徐匯的時候,主動要求要加入第二季的錄製……
第一季的公主奶奶還記得節目的海報和宣傳照,以及照片裡的人即使病症帶來的「減法」還在繼續,但是節目也真的為他們的人生做了「加法」。2014年,講述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勇敢生活的電影《依然愛麗絲》上映,女主角朱麗安·摩爾憑藉此片一舉奪得第87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2016年,紀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紀錄片《我只認識你》,斬獲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年度最佳紀錄片等多項獎項,豆瓣也獲得了8.2的高分。可見,這一題材的社會價值,已經足夠引起綜藝領域的入駐和討論。在《奇遇人生》第二季中,周迅和阿雅就曾經去拜訪過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和其家庭。
在國內的綜藝市場上,類似的公益題材經常成為節目的表達切口。除了《等著你》等單純以公益行動作為主題的綜藝外,還有不少戶外真人秀通過在扶貧示範區進行錄製、在節目中融入公益捐款環節、在節目之外開展相應的線下公益活動等方式,來加強綜藝節目本身的公益屬性。公益主題與綜藝形式的結合,能讓許多公益理念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傳遞到公眾視野中。但如何將公益與綜藝更有效結合,並且用一種不是很說教的方式表達出來,一直是綜藝節目創作者在研究的課題。正如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任編輯趙聰表示:「娛樂性是『度』的把握,而公益是『情懷』的延伸,能在綜藝的大眾傳播中,讓公益一步步走進觀眾的習慣中,同樣考驗著創作者的能力。」單點聚焦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忘不了餐廳》,恰恰是節目組選擇了一個相對具體、又不過分懸浮的題材類型。
中國是世界上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而60歲以上的老人年齡每增加5歲,患阿爾茨海默病的危險度會增加1.85倍。如何照顧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已經成為了滲透進入日常生活之中的社會議題。而節目選擇以慢綜藝的形式進行記錄,讓明星嘉賓「退居二線」,將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作為主角,既能夠滿足老人們「多參與社交」的治療需求,也能夠通過鏡頭的記錄,讓他們經營餐廳的生活完整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潛移默化地打動觀眾,建立較強的情感連接,從而達成更深刻的情感共鳴。在第二季《忘不了餐廳》中,節目組特意設置了員工宿舍,讓老人們開啟合宿生活,或許也能夠讓觀眾進一步關注到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群體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節目之外,節目組也在長期關注阿爾茨海默病群體。在第一季節目播出後,《忘不了餐廳》推出了「忘不了課堂」和「記憶博物館」的公益活動,為5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老人拍攝了短片,用戶可以根據「忘不了課堂」的H5頁面的提示捐出善款,也可以在「記憶博物館」的H5頁面寫下自己與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回憶,每寫下一段回憶,丁香醫生便會給公益機構捐出1元錢用於幫助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和家庭。活動開啟之後,網友發布的回憶信息達到數千條。甚至在第二季加入店長團的王彥霖,也在節目中坦言自己加盟的初衷:「我姥姥、姥爺、爺爺、奶奶都是阿爾茨海默病,看了第一季節目,我才知道這是認知障礙的一種。」在節目內外、從藝人到素人,在多方的呈現之下,《忘不了餐廳》才能夠將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甚至對老年群體的關懷,潛移默化地滲透進觀眾的內心,從而完成觀眾心中公益觀念的建立,以及對節目自身公益品牌的打造。這些嘗試,都讓《忘不了餐廳》這一特殊題材的節目,成為這一細分領域中難得一見的品牌化節目,也提供給所有創作者們一個將公益與綜藝有效融合,並可以長久運營的範本。
作者:符瓊尹、龍承菲 編輯:吳燕雨 | 來源:毒眸(ID:youhaoxifilm)
原標題:《<忘不了餐廳>再開業,「慢綜藝+公益」的故事如何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