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席地而坐:掙扎的頹廢

2021-01-09 天堂圖書館

我知道,我不該看這本書,尤其是現在,剛剛從抑鬱的情緒裡掙扎著出來的時候。

可我還是忍不住下了電子書,半夜躲在被窩裡看《大裂》。讀它是因為陸陸續續總是會看到關於電影《大象席地而坐》的文章,前日讀了一個繪本《你跑錯書啦》裡面又有一隻席地而坐的大象,難道大象都喜歡席地而坐麼?

《你跑錯書啦》裡的大象

類似《大裂》這種風格的書雖不是我喜歡的,但卻是我無法拒絕的。這是一本頹廢,有傷害性的書,不敢讀卻又很想讀。

你知道麼?有一種現象是嗜血魔咒。

如鯊魚嗜血成金,逐血而去。如飛蛾撲火,逐光而逝。如抑鬱症患者揮之不去的對死的糾纏,如果一個人失去了快樂的能力,該多絕望。不是沒有快樂的理由,就是無來由地沉淪,一直下墜。

努力地讓自己快樂起來,用音樂,用色彩,用運動,都無濟於事,可以在人前談笑風生,卻始終無法快樂地面對自己。

誰都可以欺騙,唯獨無法欺騙自己。

就如同那推石頭的西西弗斯,一次次地把石頭推上山,那樣努力,那樣不知疲倦。可是石頭總歸還是滾下山來,如此反反覆覆,如此日復一日。這個希臘神話裡的悲情人物,儘管他足智多謀,儘管他身強力壯,也逃不出那種迴旋的絕望。

這正是胡遷在《大象席地而坐》中想傳達出來的絕望,每日重複同一個動作,走同樣的路,無望又無助。

是的,我和你一樣,也是看到《大象席地而坐》電影在柏林電影節獲獎了,又知道導演因這部電影自縊身亡,才知道有一個叫胡波(筆名胡遷)的人。電影《大象席地而坐》就改編自這本書《大裂》,選了其中幾個故事結合起來,追逐一個共同目的:到達一個井然有序的平和世界。

《大裂》是一本中短篇小說集子,共15個小故事,獨立的小故事,風格相近。

封面

《大裂》的封面我很喜歡,黑沉沉地,悶悶地炸裂。引用了萊昂納德·科恩的一句歌詞: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一個靈魂歌手的驚世駭俗之語,他的歌與詩看似平淡質樸卻非常耐人尋味,那是一個自憐,憤世,犬儒的,不快樂的老男人,一個總在深思的老靈魂,一個總在孤獨愛戀的老男生。我並不喜歡他,卻總是被他吸引,就像在讀《大裂》的感覺,我不喜歡卻無法拒絕。

前言引用了墨西哥作家胡安·魯爾福中篇小說《佩德羅巴拉莫》中的一段關於前路選擇之難。又是一個慣用意識流、超現實、荒誕不經駕馭文字的偉大作家,又一個沉鬱且支離破碎靈魂在歌唱。蘇珊桑塔格對他評價甚高,最近總是圍著這幾個作家打轉轉,怎麼繞也繞不開。

臺灣女作家黃麗群為其作序「暗室明眼人」,提到胡遷的文字乾淨渾然天成,似有若無,分分寸寸,行若無事。這是在編織什麼,一張糾心的網麼?

另一個為其作序的是導演王小帥,他看到一個滿腹心事且愛幻想的孩子,《大裂》契合了他的氣質,深深地沮喪,深深地絕望。

隨後的第一篇「一縷煙」:一個畫家租住在京郊的金盞村,一個雜亂汙水橫流的地方,遇見另外一個畫家李寧和他的朋友,忍受著李寧毆打女友,沒日沒夜的爭吵,可就是不分開。忍受著李寧蹩腳的濫畫放在客廳裡,還要忍受自己自認為的懷才不遇,不斷地畫同一幅畫「延安歡迎您」,帶著自以為是的自毀,迷失無助又無法逃離。一縷煙就是一個意象,遮蓋了一些現實,霧化了一些現實,或許那才是一點點希望吧,縹緲又不確定。

李寧的一根鞋帶,開篇綁了只雞,中途又綁了他的女友,最後那根鞋帶又一次去綁雞,卻忘記帶了。最後一句:現在都好了!

第二篇「大象席地而坐」:「我」是一個迷茫而沒有道德底線的人渣,和朋友黎凱的妻子劈腿,黎凱接受不了當著他的面跳樓自殺,他灰溜溜逃走了,去見前女友後漫無目的地到花蓮,找那隻席地而坐的大象,只為解開一個困惑,最後偷偷爬進動物園大象的籠子裡,發現大象席地而坐的原因是因為後腿被打斷,猛地被大象一腳踩死了。大象無形,意識殺人,自毀人生。

第三篇「漫長地閉眼」:一個已婚男人自言自語的講述尋找一個心儀的女人,充斥著浮華和庸俗的酒會,向生活妥協的無望。十分鐘故事講完了,似乎渡過了一生。第四篇「氣槍」:兩個玩氣槍的男人,在荒郊野嶺以為自己打死了一個女童,不知如何是好,最後發現女童並沒有真正死去,但人性深層的信任危機,漸漸浮出了水面。之後的「張莫西去了沙漠」和「獵狗人」看著更累人,很不爽。

第六篇「大裂」較長:開篇是一場莫名其妙的發生在學校宿舍裡的群體大型毆鬥,屠城一般,新生們被砍傷,這是一個荒郊野嶺的名叫山化傳播學院的學校,學生整日不思進取,沒天沒日的打牌。新生們開始復仇,開始尋寶,他們堅信在這荒蕪的校園裡有一張藏寶圖,藏寶圖告訴他們學校中藏著黃金,屆此黃金在蠕動,一次次的挖掘中似乎有了新的生命。一種金黃的欲望,一個混沌的狀態,一個搖搖晃晃的鏡頭,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隨後的「婚禮」講了一個婚慶公司的小攝影師的內心掙扎和混亂;「鞋帶」則上演了一幕一個叫田姐的女人殺死自己丈夫,等待裁決的劇目;「靜寂」寫盡庸俗生活裡斑駁的灰塵和紅色潰爛;「荒路」更是荒唐,姑且算是莫名其妙的一次旅行,我只記得裡面一句「桃薇的表情悲傷得好像一頭死去的大象。」胡遷肯定是偏愛的大象的吧。

第十二篇「傾瀉直下」:退休數學老師喬桑重新到高考復讀學校教課,為了供養在溫哥華留學的兒子。可是復讀學校所謂校長攜款逃走了,眼看學校要解散,復讀的孩子們一個個被傷害。還有一封兒子從溫哥華寄回來的滿是英文的信,他看不懂,那是距離的象徵,遠得無法到達。文中還有一片麥田,讀到此處,無端地想起塞林格的《麥田的守望者》,我敢肯定胡遷讀過這本書。

隨後的「羊」是社會底層人物群像,最糟糕的學校,糟糕的一群人,一個惡念偷盜產生了,羊群碾過人性之惡,換來更加糟糕的沉淪。「約會」似乎根本就是一個不存在的約會而已,我只是臆想罷了。最後一篇《瑪麗悠悠》似乎有一隻叫瑪麗悠悠的貓如幽靈一般,她的眼睛就跟食人花一樣。

胡遷說寫小說是他緩解方式 ,整本書風格倒是很一致,頹喪掙扎,他寫出人心內在的風景,落地如滾珠,拈起是水銀,他用力地對抗世界的灰暗。而我一直不願意看到生活陰暗面,所以躲在自己的世界裡永遠不出來,所以讀《大裂》有一種撕裂的感覺,為何這個世界是這樣混亂不堪,難道這就是真相麼?

胡遷在寫的時候應該是想笑的吧,那笑中帶著自嘲和對這世界的譏諷。

讀小說尚且可以,但看電影是真心不敢了,我擔心我看完之後,一個月也無法走出那種濃鬱的灰暗。

據說癲癇患者喜水,那是什麼樣的體驗,詩一般地感受,水可以讓她放鬆麼?水是可以讓她依賴的地方麼?

去找大象的「我」,被大象踩死了,值得麼?胡遷為了電影或者為和這個世界對抗,選擇自戕,值得麼?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這樣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很好,至少比這裡好。是啊,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天堂或者一片淨土,在那裡,一切都那麼自然,那麼有序,那麼平和。胡遷陳述了他所見到的雜亂汙穢的世界,可是內心是多少渴望擁有那份美好。

我經常會想,為什麼會有天堂,為什麼會有極樂淨土?因為那就是你心裡的那個地方,那個地方你不曾去過,但你堅信那個地方很好,比你所在的地方好。

可是人人都害怕去往那個地方,這種自尋死路的求仁得仁,或許也是好的吧!

相關焦點

  • 大象席地而坐,我們呢?
    最初了解到《大象席地而坐》這部電影是在17年,一條新銳導演自殺的新聞在十一長假過後給了人們重重的一擊。當時的報導大都將胡波自殺的原因指向了胡波與資方之間關於影片時長的矛盾上,不縮短時長的話就要剝奪掉胡波的署名權,這無疑是給了本就落魄的他重重的一擊。
  • 《大象席地而坐》——劇情片推薦
    一天一部優質電影推薦,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一部中國的劇情片電影《大象席地而坐》。《大象席地而坐》是胡波(筆名胡遷)執導的劇情片,由彭昱暢、王玉雯、章宇、李從喜主演,於2018年2月16日在德國柏林電影節放映。該片以胡波的同名短篇小說為藍本,講述在一座並不發達的河北小城中,四個陷入人生困境的底層小人物尋求救贖的故事。
  • 兩篇影評PK:大象席地而坐
    現實的殘酷與真實                                                                   ——評電影《大象席地而坐》藝術內涵       一場通向人們心靈深處的旅程,尋找「大象」 ,還是躲不掉現實的殘酷。
  • 大象席地而坐
    這就是電影《大象席地而坐》的開場。 在那個陰暗、壓抑的北方小城裡流傳著這樣一個荒誕、無聊而又無關緊要故事。而就是這樣一個沒有邊際的故事卻成了電影裡男女老少四個人夢想,去滿洲裡看坐著的大象。 一個常識是大象不能總坐著,總坐著它就再也起不來了。
  • 殘酷青春,感人肺腑《大象席地而坐》是華語最佳電影
    《大象席地而坐》劇照作為新秀劇情長片,《大象席地而坐》值得嘉獎,使此片成為他第一部也是最後一部遺作,但如果這位青年才子沒有自殺,或許會得到最佳新導演獎,未必榮獲最佳影片獎。《大象席地而坐》劇照《大象席地而坐》近期在中國少數影院的特別場上映,雖然冷門,不過接連爆滿,顯然受到小眾注重。今後其人其片可能被列為中華電影史的奇人奇片之一。
  • 大象席地而坐,我們都不是真的,可大象卻是真的
    大象席地而坐,我們都不是真的,可大象卻是真的片尾三聲大象的啼叫,合作車燈映照下的人影,和布景裡濃重的黑暗,把那隻席地而坐的大象真實展現在了我眼前。這是一個發作在一天之內的故事,挨近4個小時的片長,講述了4個人在這天怎麼逐漸挨近滿洲裡那隻大象的過程,這是關於人物心路歷程上的推動,原本大象僅僅一個他們想要賞識的物象,可這天裡發作的種種,像一隻大手,把4個人使勁朝那隻大象褪去,就此,這個物象佔有了他們心裡的所有,最終,他們坐上了去往滿洲裡的大巴車,去看那隻席地而坐的象。
  • 《大象席地而坐》這部電影長達234分鐘,真的像大家說的很喪嗎?
    《大象席地而坐》這部電影長達234分鐘,真的像大家說的很喪嗎?《大象席地而坐》這應該是近期看過最壓抑的電影了,總時長三個小時五十分鐘,從頭喪到尾,看完以後感受到一種無法掙扎的絕望,推薦心情特別好的朋友去看一下,中和一下情緒。
  • 《大象席地而坐》是半部《hello!樹先生》,精神病者的狂歡
    文/馬慶雲胡波導演的《大象席地而坐》在金馬獎上獲得最佳劇情片大獎。該片因為導演胡波的自殺而備受關注。目前,電影《大象席地而坐》已經可以網絡觀看,版本為230分鐘的導演剪輯版。這部電影的真容也最終曝光,每位影迷都有一個不一樣的《大象席地而坐》。我只能談談我個人的觀後感,試圖拋磚引玉。第一,還是剪輯問題。
  • 在電影中,窺見世界的荒謬與疾苦 |《大象席地而坐》《囚》放映會
    且《大象席地而坐》的盜版資源是截止17年5月的未完成版,聲音、聲效、調色等後期工作還未接入。不完整的資源反倒成了盜版用戶「名不符實」的差評理由。世界總是有些荒謬的。現在,這裡有一場放映會,為我們帶來《大象席地而坐》和《囚》兩部金馬獎電影。除卻支持正版這一層面,它們也將另一重意義上的真實世界呈現給我們。它們是完整的作品。
  • 大象席地而坐,跟你有什麼關係?
    如果痛苦和你沒有關係,那麼夢想也和你無關「我按流程來的」◇◆◇大象席地而坐。一頭失掉尊嚴的龐然大物,紋絲不動地坐在馬戲團,一點不輕盈,甚至有點蠢。可是這個跟生活完全沒有關係的場景,卻具有謎一般的魅力。《大象席地而坐》劇照2016年,胡波帶著還在劇本階段的《大象》參加了First青年影展創投會。劇本最初的名字叫《金羊毛》,當時發布的概念海報上,少年的面孔讓我想起另一部將近四小時的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 何時我們才能回歸純粹地討論胡波和《大象席地而坐》?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評價某演員、某製片人或者某大V的行為,我只是想,當我們在看到胡波導演和《大象席地而坐》的時候,我們的眼中那些所謂的「濾鏡」存在的價值在哪裡?在他們消費胡波導演帶來熱度時,賦予《大象席地而坐》的話題和知名度,會是胡波導演想要的嗎?
  • 大象席地而坐:一部又喪又長卻讓人忍不住淚下的電影
    遙遠的滿洲裡有一頭大象席地而坐,我見過大象,大象只會傻傻地站著,那四個粗大的腿好像支持不住肥大的身體,顯得微微抖動著,沒有電視裡的大象活波生動可愛,至少我在動物園裡看到大象,好像有點生無可戀的樣子,或許是生活本來就是活著而已。對於大象而言,能呆在動物園裡就已經是天大的福分了,不是嗎?
  • 導演胡波遺作,彭昱暢主演的《大象席地而坐》確定日本上映
    據悉,已故導演胡波的首部電影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將於11月2日在日本上映,同時日版預告也在網上曝光。雖然該部影片尚未能夠在國內上映,但是網友們依舊對於該片能夠走向大熒幕而感到十分開心。由於《大象席地而坐》在日本確認上映,使得該片已逝的導演胡波又重新受到各界的關注。
  • 《大象席地而坐》為什麼能斬獲金馬最佳劇情片?
    每個人都夢想逃離現在的生活,去往滿洲裡,那裡有一隻大象,席地而坐四條線看似獨立卻又交織在一起。動物園裡的大象,席地而坐,其實也是身處困境,而四個困境中的人卻想去看另一個困境。滿洲裡動物園,有一隻大象「滿洲裡動物園,有一隻大象,它他媽整天就坐那兒,可能有人老拿叉子扎它,也可能它就喜歡坐那,不知道,然後很多人就跑過去抱著欄杆看,有人要扔什麼吃的過去,它也不理。 」於城坐在那裡,講著這段沒頭沒尾的荒謬故事。而片中的四個主角又何嘗不與這頭大象相似呢?
  • 此片國內沒有公映:《大象席地而坐》本月底墨爾本首映
    最近幾年,中國電影界湧現出了兩顆耀眼的新星,一個是《地球最後的夜晚》一個是《大象席地而坐》。
  • 大象席地而坐,悲情世界裡綻放的生命之花。
    今天三秒六給大家帶來一部冗長悲傷的電影——大象席地而坐。這是一部導演拍完自殺,意外獲得柏林電影節費比西獎的獨立電影。看完三個多小時的電影之後,我第一時間查了一下導演,果然胡波走了留下了遺作——大象席地而坐。
  • 《大象席地而坐》港臺開啟院線放映,拍票根,送CathayPlay免費觀影碼
    拍《大象席地而坐
  • 大象席地而坐:斬獲各種大獎,然而導演卻並沒有看到這一天
    然而在今年胡波這個名字卻炒的沸沸揚揚,現是有胡波這位新人導演的自殺,而後有他的長篇劇情電影《大象席地而坐》得金馬獎。胡波這個名字一度成為熱點之一,有抨擊導致胡波自殺事件的合作夥伴的,有惋惜這位新人導演的,甚至有過度消費胡波這個名字的嫌疑。然而斯人已逝,說的再多又能改變什麼。
  • 影評《大象席地而坐》|生命與生活的恆久碰撞
    壓抑,太他媽壓抑了,壓抑得讓人近乎絕望,顯然,看完《大象席地而坐》需要莫大的耐心和勇氣。《大象席地而坐》獲得第68屆柏林電影節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那是導演胡波在家自縊之後的事了,難以想像29歲的青年導演是帶著怎樣的憤懣與苦楚、遺憾與絕望離世。
  • 【大象席地而坐】 | 高清 百度雲資源
    《大象席地而坐》是一部長達近4個小時的中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