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動力電池企業排行榜|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磷酸鐵...

2021-01-11 騰訊網

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裝機量累計為62.2GWh,同比增長9.3%。在補貼退坡壓力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也受到波及。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的統計分析,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共有配套動力鋰離子電池企業79家,相較2018年減少了13家,動力電池行業洗牌進一步加劇。

鋰電池全產業鏈均臨「大考」

相較於2019年,2020年的國內動力電池市場變化較大。據GGII(高工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合計約5.68GWh,同比下降54%。涉及裝機的動力電池企業共計51家,其中31家企業動力電池裝機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負增長。具體來看,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依然位列國內裝機電量排名前2,但裝機電量分別同比下滑49%和72%。兩家企業合計裝機約3.78 GWh,佔比69.7%。

在不同電池形狀方面,方形電池(代表企業: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中航鋰電)受頭部企業裝機電量增長帶動,依然是最大的裝機勢力;軟包電池(代表企業:孚能科技,捷威動力)裝機降幅最大,表明軟包電池受市場關注度有所降溫;圓柱電池(代表企業:LG化學、松下)裝機超過軟包,成為唯一同比增長的電池勢力。

2020年上半年我國動力電池呈現兩個現象。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雙雙大幅下滑,導致動力電池裝機量出現腰斬。不過隨著經濟的不斷復甦,國內新能源汽車與動力電池企業已經逐步走出疫情影響。另一方面,受國產特斯拉銷量的帶動,松下和LG化學兩大國際電池企業憑藉配套國產特斯拉實現裝機電量大幅增長,外資電池已經成為國內電池市場的強有力競爭者,多年來本土電池企業壟斷國內市場的格局已被打破。

出口方面,目前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已經基本平穩許多,但海外還在蔓延。4月份以來歐美新能源汽車工廠停產,進而直接導致歐洲LG、SKI工廠、美國松下、SDI、SKI工廠停產,這對於佔比超過全球鋰電材料70%的中國廠商而言,影響還將延續一段時間。

補貼滑坡疊加長達數月的新冠疫情影響,鋰電池全產業鏈企業均臨「大考」。如何研判產業發展趨勢將直接影響產業鏈企業的戰略決策。

小動力市場不可小覷

區別於新能源車的動力電池,小動力電池主要提供各細分產品的動力系統,主要特點是取代原有的動力系統,譬如鉛酸、鎳氫等電池,尚有龐大潛力未被挖掘。隨著國內鋰電池產業規模化和技術的提升,對於一些電池性能要求較為嚴苛的細分市場,國內鋰電企業已能與國際企業競爭。

2019年小動力電池共計出貨14.1GWh,產值規模超過100億,已經連續2年實現50%的增長速度。其中電動兩輪車用鋰電池出貨量5.5GWh,同比增長61.5%。星恆電源在市場份額中遙遙領先。天能作為最近二年才開始布局鋰電池的企業,依靠著優先的鉛酸市場資源優勢快速佔領自行車鋰電池市場。得益於《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的落實,鋰離子電池電動車市場已被激活。相較於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AGV、電動工具等小動力電池市場的競爭才剛開始。

「躊躇滿志」的燃料電池市場

GGII數據顯示,從燃料電池裝機情況來看,2019年全年中國氫燃料電池裝機量為128.06MW,同比增長140.49%。2019年,中國氫燃料電池系統裝機量前五主要為上海重塑、億華通、清能股份、國鴻重塑、新源動力。前五家企業裝機量佔2019年中國氫燃料電池裝機量的79%。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燃料電池系統供應商主打的領域也各不相同。以燃料電池汽車裝機總功率排名靠前者為例,廣東國鴻重塑、北京億華通的電池產品兼顧客車和專用車兩種車型,但相對較傾向於氫燃料電池客車;而新源動力與上海重塑的主營領域則較為單一,前者全部押注客車,後兩者則押注箱式運輸車。各公司充分發揮所長,力圖在氫燃料電池汽車開局之時拔得頭籌。

從全年汽車產業配套氫燃料電池情況來看,主要呈現電池功率上升、配套企業增加、頭部效應增大三大特點。然而我國燃料電池產業尚處於發展初期,各個地方燃料電池企業入局者不斷增多,不少「新勢力」躊躇滿志,市場格局變量依然很大。

佔領技術高地

當前動力電池領域,以特斯拉為代表的三元鋰電池(NCM,正極材料為鎳鈷錳三種材料)一騎絕塵。研究機構EVTank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國內三元鋰電池裝機量佔比升至72.87%,而磷酸鐵鋰電池(LFP)的裝機量進一步跌至22.93%,錳酸鋰電池(LMO)以及其他電池加起來佔的比例不足5%。這與前幾年的動力電池格局大相逕庭。

三元鋰電池快速崛起,讓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的比亞迪等企業壓力陡升。因此,比亞迪日前推出新一代磷酸鐵鋰電池——刀片電池,其能量密度比傳統鐵鋰電池提升了50%,成本下降30%。5月13日,比亞迪旗下首款搭載刀片電池的純電動車型漢EV在歐洲首發,並計劃6月底在中國上市。

另一邊,三元鋰電則向無鈷方向發展。目前已有許多企業布局鎳鈷錳鋁(NCMA)四元鋰電池,該技術路線是在鎳鈷錳三元電池的材料中摻入部分鋁元素,並逐漸實現低鈷或無鈷電池的目標,量產後成本降幅可超過30%。作為基於三元(正極)材料的不含鈷元素電池,無鈷電池將是下一代電池技術的發展方向。

新能源汽車要從燃油車口中奪食,勢必要加快降低電池成本,不過,也有車企逆道而行,偏偏選擇堪比金價的材料。近年來,越來越多企業加入石墨烯電池研發製造陣營。廣汽新能源方面近日稱,基於廣汽三維結構石墨烯(3DG)材料而研發的「超級快充電池」已經完成電芯、模組、電池包樣件的測試工作,並搭載整車進行了裝車大功率充電測試。據測試,「超級快充電池」僅需8分鐘就可以將電池充電至85%,充電時間與傳統燃油車的加油時間相當。

石墨烯材料因具備超輕、超高強度、超強導電性等特性,被認為是提高電池充電速度、推動動力電池技術進步的重要技術。不過,對於車企而言,要讓真正的石墨烯電池變成新能源汽車的「心臟」,亟需攻克技術和成本等多重難關。真正的石墨烯電池能否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仍然有待觀察。

磷酸鐵鋰、三元鋰電、石墨烯,隨著新技術和新材料的層出不窮,動力電池的格局將隨時可能發生改變。誰能夠在可靠性、能量密度、充電速度等方面取得優勢,誰就會在這場動力電池之爭中勝出。

人類的每一次進步都源於一場革命

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進步,都與科學技術的突破和創新密不可分。幾乎每一次科技革命,都起源於當時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課題。因此,構建一個更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是人類滿足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必然結果。

危機與變革,每一家企業肩負著各自的使命。

平凡與偉大,同一面鏡子倒映著的不同風景。

(文/弘毅)

排行「i系列標準」統一詳細說明

相關焦點

  • 動力電池打造新能源汽車「強心臟」
    截至2020年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492萬輛,連續5年位居世界首位,預計「十三五」規劃目標將超預期實現。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帶動下,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發展也取得顯著成績。   裝車規模持續領先。我國已形成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動力電池產業集聚區,行業總產能佔全球50%以上。
  • 2014年後新增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項目盤點
    隨著我國進入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階段,作為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鋰離子動力電池,也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於是,原有的動力電池廠商紛紛擴大產能,看好該領域的非動力電池廠商則通過收購、增資等方式涉足動力電池生產。以下電動汽車資源網盤點2014年後國內外新增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項目,以供參考。
  • 【電池知識】從電池入手分析新能源汽車【磷酸鐵鋰篇】
    美國人託馬斯˙達文波特於1834年製造出第一輛直流電機驅動的電動車;1838年蘇格蘭人羅伯特˙戴維森發明了電驅動的火車;時至今日依然使用的有軌電車是1840年在英國出現的專利。世界上第一輛電動汽車於1881年誕生,發明人為法國工程師古斯塔夫?特魯夫,這是一輛用鉛酸電池為動力的三輪車。之後就出現了以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等燃料電池作為電力。
  • 2019新能源汽車補貼待定!誰是動力電池的「守望者」?
    近日,在2019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正在抓緊研究制定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總的原則是在確保2021年補貼全部退出後,產業不發生大的波動。分階段的釋放退坡所帶來的壓力,防止一次退坡幅度過大,帶來大起之後的大落。」實際上圍繞著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業內已經猜測了多個版本,其中動力電池廠家最關心的就是對電池能量密度的要求。
  • 2020年動力電池回收高峰期來臨 這是個百億級市場
    細則對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做了進一步規定,要求回收拆解企業對報廢新能源汽車的廢舊動力蓄電池或其他類型儲能裝置進行拆卸、收集、貯存、運輸及回收利用,加強全過程安全管理。近年來,大量新能源汽車投入市場,動力蓄電池產銷量逐年攀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迫在眉睫。隨著動力電池2020年迎來回收高峰期,這一百億級市場備受關注。
  • 動力電池全球市場上演「三國殺」
    不過,對於新能源汽車用鋰離子電池單體,則是取消進口暫定稅率,恢復執行最惠國稅率。據了解,2018年,進口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單體和系統分別執行8%和10%的進口暫定稅率,而恢復最惠國稅率則意味著進口稅率調整為12%。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
    公司將發揮自身優勢,積極與相關汽車企業合作,切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儲能以及電池製造裝備領域。億緯動力回購10.11%少數股東權益19日晚,億緯鋰能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億緯動力擬以自有及自籌資金向荊門高新投收購其持有的億緯動力10.11%的股權及該等股權之上對應的股東權利和義務,並減少2812.50萬元的註冊資本。
  • 動力電池安全——新能源汽車的「生命線」
    同時,電池起火燃燒事故更是橫亙在電動汽車普及道路上的大號「絆腳石」。特別是在2019年,某些品牌的電動汽車接連發生了起火自燃事件,令電動汽車的普及蒙上了一層陰影。電動汽車真的很危險嗎?動力電池的燃燒風險真的如「魔鬼」一般難以驅散嗎?當然不是!以比亞迪為例,在過去15年間,這家企業生產了60多萬輛的新能源汽車,其間沒有發生過一起因動力電池故障引發的整車安全事故!
  • 磷酸鐵鋰電池是電動汽車電池的發展方向
    為什麼說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心臟?這要先從電動汽車的歷史說起。一說起電動新能源車,很容易將其歸納為一個全新的技術以及事物。其實,電動車的歷史遠比想像的早,甚至早於燃油汽車。美國人託馬斯·達文波特於1834年製造出第一輛直流電機驅動的電動車;1838年蘇格蘭人羅伯特·戴維森發明了電驅動的火車;時至今日依然使用的有軌電車是1840年在英國出現的專利。
  • 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知識
    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基本介紹1、動力電池即為工具提供動力來源的電源,多指為電動汽車、電動列車、電動自行車、高爾夫球車提供動力的蓄電池。2、其主要區別於用於汽車發動機起動的起動電池。應用方向電動汽車專用電池在全球重點發展電動車、儲能電池等新能源產業的今天,鋰電池做為公認的理想儲能元件,得到了更高的關注。我國也在動力電池領域投入了巨大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已經湧現了比亞迪、比克、力神、中航鋰電等全球電池行業引人注目的骨幹企業。
  • 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代表「蜂窩電池」究竟是什麼黑科技?
    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代表"蜂窩電池"究竟是什麼黑科技?鋰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三電部件,直接關乎整車續航、動力、安全等重要性能。首次發布的蜂窩電池技術,吸引了不少業內人士和新能源用戶的關注。"蜂窩電池"究竟是什麼黑科技?本文就和存能電氣小編一探究竟吧!
  • 比亞迪刀片電池橫空出世:動力電池技術路線之爭風雲再起
    " 刀片電池將改變行業對三元電池的依賴,將動力電池的技術路線回歸正道,並重新定義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標準。"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動力電池技術路線之爭再起動力電池被稱為電動汽車的 " 心臟 ",作為電動汽車最核心的關鍵部件,動力電池決定著一款車的續航、價格、安全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剛剛起步的時候,關於動力電池的技術路線一直是業內討論的焦點。
  • 汽車動力電池技術分叉路口:比亞迪向左,寧德時代向右
    新能源汽車行業近年來的快速發展,也讓作為核心配套的動力電池行業越來越受到關注,近日,多起新能源汽車不明原因起火,以及兩大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針對針刺試驗的口水戰升級,讓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安全問題再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 2020前4批目錄看動力電池配套變化:能量密度160wh/kg以上電池企業...
    而在電池環節,電池企業通過材料改進和物理結構優化等方式,使電池但提比能量和系統能量密度進一步提升,從160wh/kg提升至170-180wh/kg。但越往上走,能夠配套的動力電池企業數量就越少,這也在加快配套電池企業的優勝劣汰。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3期:蔚來100kWh電池方案發布 寧德...
    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強調電池技術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其中一條要點表示要實施電池技術突破行動,開展正負極材料、  國內  達志科技落子動力電池行業在日前舉行的相關論壇上,達志科技旗下動力電池板塊領湃新能源亮相,領湃新能源CEO曹文明做了
  • 方形鋰離子電池與圓柱形鋰離子電池成本分析
    《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系統安全分析與設計》——火遍業內朋友圈的首部動力電池系統安全專著持續熱銷中!
  • 磷酸鐵鋰電池是電動汽車電池發展方向
    世界上第一輛電動汽車於1881年誕生,發明人 為法國工程師古斯塔夫·特魯夫,這是一輛用鉛酸電池為動力的三輪車。之後就出現了以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等燃料電池作為電力。可以看到,雖然電動汽車早於燃油車發展,並在早期取得了一定的規模,但在近代,由於燃油汽車的大力發展,使電動汽車在競爭中受挫。
  • 【億鑫豐·設備】中國動力電池「出海記」
    一直以來,全球汽車產業的命脈都被歐洲一眾汽車企業緊緊握住,對比來看,中國市場整個汽車產業鏈上企業的生存狀況都略顯尷尬,始終沒有能與之抗衡的選手出現。然而,故事的發展不會就這樣中規中矩,沒能在傳統汽車領域一展風採的中國企業由動力電池企業實現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彎道超車。
  • 新能源電池市場暗潮洶湧
    近日,福布斯中國就公布了一份名為2020年中國汽車富豪榜的名單,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以往常年「壟斷」榜首的吉利汽車老闆李書福在今年卻只能屈居第二。不過,取代榜首的並不是哪位異軍突起的造車大牛,而是一個「賣電池的」,他正是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這背後,新能源汽車在動力電池領域,車企、配套商之間的隔空「暗戰」不斷。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30期:寧德時代打響國內鋰電專利戰「第...
    政策推動效應強化 前2月磷酸鐵鋰電池產量反超三元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動力電池分會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月,我國磷酸鐵鋰電池產量達到438.9 MWh,佔動力電池總產量的48.7%;1-2月,磷酸鐵鋰電池累計產量894.3MWh,佔總產量的51.6%,不僅反超三元電池,還超過了除磷酸鐵鋰電池之外所有電池類型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