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的推文裡,我們提到了一隻金鑲玉的酒杯。
很多網友看後不樂意了,不就是金鑲玉嗎?能叫國寶?
在很多商場裡,只要你消費滿XX元,憑小票就可以參與抽獎,然後你就很「幸運」的抽中一等獎——用一折的價格購買櫃檯內標價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的金鑲玉。
一折即可購買的金鑲玉
聽到這種說法,小編很傷心,不知何時起,金鑲玉竟便得如此不堪。
99塊即可帶回家的金鑲玉
歷史上,金鑲玉的首次露面跟「和氏璧」有關。
春秋時期,卞和發現一塊璞玉,楚文王命玉工剖開璞玉,發現裡面是一塊稀世之寶玉,為了彰顯卞和之名,楚文王遂將此玉命名為「和氏璧」。和氏璧冬暖夏涼,百步之內蚊蠅不近,乃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
秦統一中國後,「和氏璧」被秦始皇所得。他令人將其雕成玉璽,鐫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再雕飾五龍圖案,玲瓏剔透、巧奪天工,始皇是愛不釋手,視為神物。
漢滅秦後,「和氏璧」落入劉邦手中,劉幫將其作為傳國玉璽世代相傳,一直傳了十二代。
影視劇中的和氏璧
至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欲脅迫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璽。太后不從,一怒之下取出玉璽摔在地上,將之摔掉一角。
王莽見玉璽受損,連聲嘆息,忙招來能工巧匠修補,那匠人倒也聰明,想出用黃金鑲上缺角的奇招,修補後竟也愈加光彩耀目,遂美其名曰「金鑲玉璽」,這便是「金鑲玉」的由來。
可惜,這個稀世國寶「金鑲玉璽」後來幾經轉手,到三國時代就不知去向了。但金鑲玉的製作工藝卻被傳承下來,並由宮廷走向民間,達官貴人中出現各種金鑲玉飾物甚至金鑲玉筷子等。自古民間還有「有眼不識金鑲玉」之說,比喻見識短淺、孤陋寡聞。
金玉組合中「金」象徵著男性的剛強,「玉」象徵著女性的柔美,所以金玉的組合也代表了男人與女人的結合。
「金」與「玉」的結合中,還有以下幾種吉祥說法:
「金枝玉葉」原形容花木枝葉美好,後多指皇族子孫,現在也比喻出身高貴或嬌嫩柔弱的人;
而典型的才子佳人則稱為「金玉良緣」;
金鑲玉也有「金玉滿堂」的寓意,象徵著財富和才學。
別看如今「金鑲玉」的工藝品隨處可見,但即便就是幾十年前,能做出金鑲玉的匠人仍然不多。
由於黃金鑲嵌各種寶石的工藝極為精細複雜,漢代以來傳世作品並不多見,能製作金鑲玉精品的工匠也是如鳳毛麟角。
到清代乾隆年間,當時由外國進貢的「痕都斯坦」玉器讓乾隆帝愛不釋手,當即下令:金鑲玉只為宮中所有,不予外傳,並命內務府造辦處仿製。
宮中的玉師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結合乾隆工的宮廷技藝,終於創造出了象徵皇家的金鑲玉玉器。金鑲玉迎來了在中國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
痕都斯坦玉
清代末期,皇族沒落,大批的宮廷技藝就在這個時期失傳了,乾隆工金鑲玉便是其中之一。
20世紀40年代,玉器界「四怪」之一的潘秉衡大師曾經恢復了金鑲玉的製作方法,但是,潘秉衡不願把手藝外傳,1978年前後,金鑲玉的製作再次失傳。
不過經過後輩琢玉大師們的不懈磨礪,這種工藝還是重現世上。到2008年奧運會,因為奧運金牌金鑲玉的亮相,一度被大眾追捧和喜愛。
北京2008年奧運會獎牌背面
北京2008年帕運會獎牌正面
北京奧運會獎牌在傳統的金屬牌上第一次創造性地將玉鑲嵌其中。
玉代表美好、尊敬、相愛、相助的內涵,象徵著中華文明,也詮釋著團結友誼的奧林匹克精神。含玉金牌既體現了對獲勝者的尊重,又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是中西方文化結合的產物。
背面鑲玉設計靈感來自我國古代佩玉
從金牌的做工中我們可以發現,金鑲玉的核心工藝在於鑲嵌,而不是粘貼,這與市場中貼金箔的「金鑲玉」是有顯著區別的。
雖然如今市場上金鑲玉的口碑兩極分化,但可喜的是,傳統的金鑲玉工藝仍然延續著,在很多大的展會中也能見到金鑲玉藝術。
希望真正的傳統金鑲玉工藝能被更多的人認知,讓這份老手藝繼續傳下去。
- 推薦閱讀 -
點擊下面連結,查看往期美文
9歲女孩墓上刻著「開者即死」,考古人員壯膽打開,發現……
令無數商業大佬膜拜的「無為而治」用人哲學,確實是一種大智慧!
帝王的背後不止佳麗三千,還有十八個男人
底價1.8億的慈禧翡翠朝珠竟然無人敢拍?真是因為詛咒嗎?
沒了楊貴妃,唐玄宗的晚年有多慘
中國十大名畫之首《富春山居圖》:掉包、火燒、被指假畫、打入冷宮、斷成兩半、戰亂丟失.
在這裡,遇見更好的自己
長按識別二維碼 即可關注觀觀雅集
雅物 | 美文 | 生活 | 品味
東方的。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