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請多關照!
蘋果64GB的生意經
蘋果iPhone系列手機可以稱得上是全球最好的智慧型手機,最起碼在商業上是成功的。目前為止,國內日活躍的移動智能終端數量約為7.7億,其中蘋果的產品佔比27%。今年最值得期待的蘋果iPhone 12或將在10月14日上市!
關於蘋果iPhone 12的消息不斷,上市的日期也是一拖再拖,是否發行4G版也頗有爭議;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將要上市發行的iPhone 12有4款:iPhone 12 mini、iPhone 12、iPhone 12 Pro、iPhone 12 Pro Max;而且手機容量最低64GB。
不得不說,蘋果庫克很有生意頭腦,對於均價在5000元的旗艦手機而言,64GB起跳的手機容量是很少見的。為什麼會蘋果公司會這樣做呢?這可能跟當前最大的技術背景「雲技術」有關;蘋果手機的定位也因此發生了改變,那麼華為將如何應對呢?
雲技術為大背景的科技潮流
全球第一臺智慧型手機公認是IBM Simon(1994年),也有人認為是摩託羅拉的天拓A6188(2000年),甚至有人認為是HTC和T-Mobil聯合推出的Dream,因為它是全球首款Android手機。只有安卓系統才能完美地兼容多款APP,而不像諾基亞的塞班,需要按機型下載。
手機的潮流究竟是什麼?是上述的系統嗎?又或者是時下最火的屏下技術,如屏下攝像頭嗎?都不是!智慧型手機有一個根本的問題,就是硬體性能不足,不管臺積電的製程多先進、蘋果A14有80億個電晶體、華為麒麟9000有120億電晶體,都只能低頻率運行!
智慧型手機晶片是不可能像電腦晶片一樣超頻運行,因為續航跟不上,發熱會變成「暖手寶」,所以真正的潮流是雲服務。現在的技術背景是雲技術,硬體性能變成一種商品,可以藉助網絡進行販賣,用戶可以按需購買!不用考慮硬體設備的折舊、維運、場地等費用!
蘋果很高明,清楚雲技術是大背景,用戶需要的性價比、是「便宜大碗」;至於手機容量,可以通過雲服務,按需購買。保留低價格的64G容量的蘋果iPhone 12,將各個消費層次的用戶「一網打盡」、將大眾化進行到底。
華為手機如何應對?
iPhone系列的手機一直是蘋果公司最低廉的電子產品,隨著iPhone SE的推出,3500元左右的價格,加上蘋果的智慧型手機本身就是時尚的代表,現在是時尚又大眾,手機配色也是花裡胡哨;相反,這幾年的華為手機,雖然銷量節節攀升,但是走上了高端的路線。
今年蘋果iPhone 12手機容量64GB起跳,華為Mate 40卻是128GB,蘋果的售價絕對低於華為,佔盡天時地利,華為手機如何應對?不僅如此,現在華為手機缺貨,還「火」了,價格飆升,很多用戶知難而退!
除去遙不可及的鴻蒙系統,華為僅剩下的,就是「人和」,只有那麼一群忠實的「花粉」,才會支持華為的產品,畢竟支持華為還是一個「站隊」問題!
感謝閱讀
智慧型手機,隨著蘋果、谷歌等上遊系統軟體開發商的日漸成熟、ARM架構晶片的廣泛應用,臺積電等硬體製造商地位的牢固,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工業生態鏈,本身已經變成了一種消耗性的商品,使用一兩年就需要更換!
現在的技術背景是雲技術,科技潮流是雲服務,大眾化、「便宜大碗」才是硬道理,蘋果公司64GB的生意經很高明。對於華為手機,你有什麼看法?要如何應對?歡迎下方留言?
我是仙童,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