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道之人,必有後福

2021-02-08 十點讀書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在電視劇《琅琊榜》中,三位皇子的品行差異很大。


靖王蕭景琰剛正不阿,既不會拉攏人心,也不會阿諛奉承。


他在朝堂中毫無勢力,甚至不受父皇待見,到31歲了還沒封親王,不能隨便出入宮門。


而他的兩個哥哥,太子背景深厚,深受皇上寵愛。譽王則文武雙全,人脈廣泛。


在外人看來,太子和譽王,都比靖王有資格當皇帝。


可是,太子為了一己之利陷害他人,草菅人命;譽王在大旱時期私吞賑災銀兩,致使百姓叫苦連連,餓死街頭。


這兩個人縱然能力過人,但德不配位,最終太子的東宮被封,譽王被貶為雙珠親王,兩人都失去了爭奪皇位的機會。


只有靖王,在險象叢生的政治環境中,依舊保持著赤子之心。


在地位蒸蒸日上之時,靖王執意要查赤焰之案,為亡者洗冤。


梅長蘇勸道:「殿下可知,皇上一旦知道你在查赤焰舊案,定會招來無窮禍事?」


他淡淡地回覆:「我知道。」


哪怕面臨牢獄之災,只要他認定這件事是對的,便在所不辭。最終,在他的努力下,冤案得以昭雪。


就這樣,靖王通過自己厚道的為人,一步步被大臣認可,也獲得了皇上的信任,終成一代仁君。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正如義大利詩人但丁所說:「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但是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用知識去彌補。」


擇才以德為先,一個人的人品,遠比能力重要。


人生漫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時候,決定勝負的,往往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日積月累的善意。


你平時的言行舉止,會在不經意間折射出你的品行,而恰恰是你的品行,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精明不如厚道,算計不如實誠


金庸筆下的郭靖,性格木訥,資質愚鈍,厚道到有些「憨傻」,卻也因此得到很多貴人的幫助。


郭靖和黃蓉第一次見面時,黃蓉扮作一個可憐的小叫花,衣衫襤褸,臉上手上全是黑煤,早已瞧不出原本俏麗的面貌。


黃蓉想偷包子吃,被店小二喝止。


郭靖看到後,不僅替她付了帳,還送她銀子和衣服,叫她「黃賢弟」。


臨別之際,朔風乍起,郭靖看到小叫花衣衫單薄,便把自己的寶駒貂氅送給她。


郭靖的實誠,俘獲了黃蓉的芳心,她對郭靖說:「我做小叫花時,你對我好,那才是真好。」


從此,黃蓉心甘情願為「靖哥哥」出謀劃策,兩人一起定傾扶危,死守襄陽30餘年,成為俠之大者。


郭靖的好運,看似偶然,實則是人品的積聚。


而天資聰穎的楊康,長於王府,生活優渥,卻為人狡詐。


他為了得到歐陽鋒單傳的「無敵蛤蟆功」,不惜殺了好兄弟歐陽克,還嫁禍給黃蓉。


後來,又夥同歐陽鋒大亂桃花島,殺害了郭靖的五位師傅。


當奸計被黃蓉識破後,楊康不知悔改,反而用暗器謀殺黃蓉,最終自食其果,中毒身亡。



老子曾說:「大智若愚,大辯若訥。」


精明的人,只知道一味算計,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卻忘記了初心;


而厚道的人,待人真誠不刻薄,做事正直不欺詐,終究會受到上天的眷顧。


為人厚道者,放下了世俗的斤斤計較,看似吃了虧,實際上是為以後「攢人品」,用此刻的善念換來一生的福報。


《道德經》曰:「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 。」


精明不如厚道,算計不如實誠。唯有厚道,才能在時間長河中經久不衰,收穫更好的未來。


厚道,是最頂級的情商


樓下有兩家蔬菜店,兩家店賣的蔬菜種類都差不多。


可奇怪的是,臨街的那家店明明位置更好,裡面卻很冷清;而街角的另一家店,從早到晚紅紅火火。


後來,我自己去兩家店體驗了幾次,心裡便有了答案。


臨街那家店,老闆總是板著臉,顧客挑選的時間略長一些,便開始不耐煩地催促。


店員幫顧客挑菜時,甚至會偷偷往袋裡放幾棵發蔫的菜。過秤時,也常常缺斤少兩。


而街角的另一家店,店長一看到顧客走進去,便樂呵呵地迎過來,熱情地詢問要買什麼,並幫你拿最新鮮的菜品。


結帳時,店長常把零頭抹去,還不忘多塞一把蔥或蒜苗。


附近小區的人,哪怕多走幾步路,也更喜歡去街角那家店。


久而久之,兩家的生意差很多。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天平。老闆為人怎麼樣,菜的質量好不好,大家都心知肚明,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


俞敏洪曾說:「做人要地道、憨厚,才能把事業做成功。」


過於精明的人,表面看佔了小便宜,但長期來看,這些耍心眼的行為一旦被識破,失去的是人心,反倒會栽跟頭。


厚道的人,看似吃了虧,實際上是真聰明。


正因為他們從不弄虛作假,也因此收穫了好人緣,攢下了好口碑,更容易把生意做大。



算計不如讓利,那些昧著良心賺錢的人,多賺了眼下,卻輸掉了未來,而踏踏實實做生意的人,運氣一定不會差。


《易經》有云:「君子以厚德載物。」


愛佔便宜,是世界上最賠本的買賣。只有以厚道之心對待每一個顧客,事業方能做得持久。


人生的好福氣,都藏在你的厚道裡


紐西蘭演員馬頓曾說:「惟有品德,可以開成功之門,收成功之果。」


寬厚待人,是我們生命的底色,是行走於世間的最大資本。


世間變幻莫測,唯厚道可立一生。


為人厚道,可以加速我們成功的步伐。反之,則舉步維艱。


一個人能力再強,若做事不厚道,將是一場災難;而一個厚道的人,即使能力略遜一籌,也值得信賴。


《增廣賢文》中寫道:「人善天不欺,終有得運時。」


生命,是一場良性循環,你的厚道,終將成為滋生好運的沃土。


願你我在餘生,都能做一個厚道的人,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相關焦點

  •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弟子規》有句話講:「予宜多,取宜少」。意思是,不要總想著向別人索取,而是要學會多給予。老人家常說:「吃虧是福」,也是這個道理。老一輩的人,在婚禮喜慶的時候,會專門記錄親戚朋友包的禮,比如說家中女兒要出嫁,親朋好友包了紅包,都把它記下來,等到哪天人家有喜事,再封厚一點禮給他們。收下小禮,是不拂人面子;還上厚禮,是珍重情誼。
  • 厚道得福!
    所以厚道之人,無論何時何地,都保持謙遜,放低姿態,勤勉做事,低調做人。自詡與自傲是自輕自賤的表現,只有低調做人才是厚道之人的座右銘。厚道之人,掩己褒人 清代金蘭生《傳世言》中說:「自家有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涵育以養深;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天。」
  • 不厚道的人,再聰明也沒用!
    厚德載物,厚道是福,一個人再聰明再厲害,為人不厚道,聰明就成了刁鑽圓滑,才能就成了不擇手段,得不到別人的重用,也換不來他人的信任。做事,先做人,只有先把人做好,才能把事做好。要想把人做好,厚道不可缺,人品不能毀,只有厚道本分,人品端正,才能獲得他人肯定,結交貴人和摯友,做起事來更容易。倘若人品不好,也不厚道,再聰明也沒用。
  •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想知道一個人是否厚道,關鍵看這4點
    1、厚道之人,懂得心存善念:為人善良寬容不刻薄,為厚道。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曾寫道,「大凡做個人,原要厚道些。」厚道的人善良感恩,和他們相處,不會被算計,不會被中傷,讓人放心。厚道不是懦弱和讓步,而是謙遜和仁慈。傷害厚道的人大多數時候不會被他們報復;幫助他們的人一定會被厚道的人記住。
  • 做人厚道,天不欺!
    從小父母的言行對我的影響很深,我一直在堅守自己的善良之道,不佔人利,才能利己,人生得失各一半,仔細回想,每一件事情都是,沒有白走的路,真的是每一步都算數,以後的日子裡,依然堅信自己的路,好好走下去,定會有出路。做人厚道,天不欺!
  • 「厚道」的人,守得住福報
    有了豐富的人生經驗後,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將會獲得相應的友誼;與一個品行兼優的人做朋友,能夠督促自我的成長,也能享受友情的樂趣。在擇友的過程中,不要被表面迷惑了。凡事,有其因必有其果。有人將人際,比喻成一面鏡子,你用什麼樣的方式處世,也會贏得相應的回報。選擇了厚道待人,勢必能夠贏得好人緣,而一個信譽良好、受人尊敬的人,也會因為自己的善良與真誠,從而成為命運青睞的人。
  •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獻給所有人)
    劫後餘生,才知生命之珍貴;大難不死,方懂人生之敬畏。一個人,只有看過一些生離死別,經歷過一些苦難之後,才會懂得珍惜和知足,才會對人生有更深刻的感悟。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每個人活在世上,都伴著無數的風霜雨雪。
  • 厚道,是一種品格!
    誠實厚道的人不會甜言蜜語,不會拍拍吹吹,不會自我標榜、自我炫耀。誠實厚道之人,就是實實在在, 從不虛偽摻假;就是做人平和,從不玩弄手段;就是做人有節,從不貪心苛求;就是做人坦蕩,從不徇私舞弊。厚道,就是寬容大度。厚道的人一貫忍讓,吃得起虧,經得起舍。當別人給予三分時,他會回報十分,有好東西喜歡分享。他懂得: 為人多做厚道事,難時自有搭橋人。
  • 你是福旺之相還是福薄之人?
    見到別人的過失,暗中規勸,給人留面子,這種人厚道,可以身家相託。知足與自滿不同,一則矜而受災,一則謙而獲福;大才與庸才自別,一則誕而多敗,一則實而有成。知足的人,安分守己,謙虛卑下,終能獲福。自滿的人,自命清高,驕傲自是,會有災禍。庸才喜歡誇誇其談,沒有實際能力,只會敗事。大才之人不講空話,重視實行,會有成就。
  • 金庸逝世:一個人有多偉大,就有多厚道
    很多人感慨,一個時代結束了!金庸是中國近現代作品發行量最大的作家,創造了無數家喻戶曉的經典形象。凡有華人處,無不讀金庸。高曉松說:「如果沒有金庸,我們的少年時代該會是多麼倉皇!」金庸先生走了,他的書還在。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筆下的大俠,大都有厚道誠懇的品格,為國為民的胸懷。
  • 有福之人,必有天相,福者常行好事,福者常說善言
    人人都羨慕有福之人,也想成為有福之人。有福氣的人看起來好像也沒怎麼努力,卻好像有什麼在保佑,這好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
  • 善良做人,必有後福!(深度好文)
    因為內心善良的人,經常做好人好事,付出善行,得到收穫,付出善意,得到福報,才能總有眾人維護你。這樣的人,必有後福。做人,要多行善事,見人有難,就要幫助於人,和人共事,就要多多讓步,,就會有眾人羨慕的好福氣!
  •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Wednesday, September 23,2020周三專聊:《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 聽聽|你身邊有聰明,卻不厚道的人嗎?
    今天的聽聽,我們來聊一聊:你身邊有聰明,卻不厚道的人嗎?精明過了頭,就是傻子。遠離那些聰明,卻不厚道的人君子以厚德載物。有句話說:「海寬不如心寬,地厚不如德厚。」德才兼備,以德為首,人無完人,誰都不能保證自己毫無缺點,但無論如何,人品上的缺憾都是無法得到原諒的。《了凡四訓》記載了這樣一個厚道之事——明朝楊榮,他的祖父跟曾祖父是以擺渡為生。
  • 人厚道,天不欺(深度好文)
    人生,是一場修行,有福無福,從來都不是天定,而得靠自己的德行去修。修煉好德行,做一個有德之人,所有的好運和福氣自然會接踵而來。人,若有德行,則必有福氣。肆意消費別人的好心,在滿足了自己的口腹之慾後,又反咬一口,這樣的人,不僅不懂感恩,而且喪失了作為一個人,該有的良心和人品。正所謂:「易漲易落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看似是安慰,實則隱含客觀因果
    相信誰都聽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句話,生活中誰出現了災禍時,就有人用這句話來安慰他。說者或許無心,聽者也未必有意,很多人單純只是把這句話,當成一句安慰別人的話,隨口一說,並不是真的認同這句話。因為很多人都認為,大難不死這是偶然的事情,必有後福這是必然。
  • 命裡福薄之人,身上往往有這3個特徵,十有九準!
    來源:國學生活(ID:gxsh789)「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人生的命運始終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自己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一切福氣都是自己修來的,一切禍事也是自找的。身上有這三個特徵的人,往往命裡福薄,有這三點就要小心了!
  • 《道德經》:不厚道的人,再聰明也沒用
    世人皆追求利益,卻忽略了厚道的重要性,正所謂君子以厚德載物,品德如大地般厚實才能承載萬物。世間最聰明的人,不是智商有多高,不是有多精明,而是有多厚道。做人,若是不厚道,即使再聰明也沒有用。做事厚道,才能得人心;說話厚道,才能暖人心,厚道,是一切的根本。土地厚才能承載世間萬物,做人厚道才能承載鴻德之福。人稱「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曾撞見幾人一塊吃自己的馬,換作他人早已大發雷霆。秦穆公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還請他們一同喝酒。
  • 厚道!(值得一讀)
    精明不如厚道,計較不如坦誠,強勢不如和善,厚道為人,才有厚福。厚道,不是怯弱,不是退讓,不是妥協,而是謙讓和仁慈,不欺騙自己,不欺騙別人,坦坦蕩蕩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厚道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信賴和尊敬的人,他們內心純良,心懷感恩,這樣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人歡迎。
  • 周潤發:自殺不成必有後福
    但當年最為受挫的時期,周潤發也是有過自殺的經歷的。幸好,他沒有成功!幸好,自殺不成必有後福!但是,以父母微薄的工資,根本不足以支撐這五口之家正常的生活。所以,生活的壓力以及重擔都轉移給母親一個人了。工作之餘,周潤發常常跑到那裡和他玩。雖然兩人都很窮,但是卻是止不住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