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 「起源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將追尋月球起源

2021-01-09 IT之家

IT之家2月22日消息 北京時間今天上午9:45,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搭載著以色列首個月球著陸器「起源」號從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如果任務成功,以色列將成為美國、前蘇聯和中國之後第四個實現受控著陸月球表面的國家。

據了解,以色列「起源號」月球探測器最重要的任務是了解月球磁場,從而幫助人類了解月球起源。科學家們認為,月球初期時其核心非常熱,這種能量導致表面上的一些巖石被磁化。然而,月球核心產生的較弱磁力造成一些巖石或區域出現波動性的磁場。如果能夠測量這些巖石的磁性,就可了解這種磁性是如何以及何時產生的。

據悉,「起源」號在著陸之前、期間和之後都將執行月球磁場探測任務。當它圍繞月球運行時,將試圖辨別月球表面區域的磁場;在持續大約15分鐘的降落過程中,將測量接近地面時磁性的變化頻率;著陸後,將對月球巖石進行密切分析。

「起源」號探測器上安裝了用於測量古代火山巖磁場的設備,以檢查月球巖石的磁場強度是否與設想的測量強度相等,揭示這個領域何時活躍以及何時不再活躍。此外,探測器的測量任務還包括分析月球隕石坑的磁場,從而了解隕石坑的磁力是否與撞擊月球的小行星帶有磁性物質有關。

相關焦點

  • 起源號將把太陽物質帶回地球
    [國家航天局網訊]  根據美國宇航局發布的新聞公報,起源號探測器已於4月1日順利完成採集太陽風粒子的任務,正按計劃返回地球。它俘獲的珍稀「戰利品」已被封存在返回艙內,預計將在5個月後到達科學家們手中。由於這是人類首次從比月球更遠的地方搜集樣品標本並將其帶回地面進行研究,故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一文解決你心中所有的問號
    這是我國首次執行月球表面採樣返回任務,也是迄今為止最為複雜的航天任務。騰訊太空 文/喬輝據央視新聞報導,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時間:2020-11-24 12: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智東西11月24日消息,剛剛,北京時間凌晨4時30分21秒806,我國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月球挖土有啥用,這是一盤很大的棋
    2020年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並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我們已經進入了全新的太空探索時代。目前已經發射的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探測器,都屬於無人月球探測階段,這一階段分為繞落回三步走。
  • 再向月球進發!以色列著手建「創世紀2」著陸器
    以色列著手建「創世紀2」著陸器 原標題:   科技日報北京4月15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在北京時間12日以色列歷史性的登月嘗試以失敗告終後,「創世紀」(Beresheet)月球著陸器背後的團隊計劃再接再厲,研製「創世紀2」,再次朝月球進發。
  • 月球背面的來信!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廳內,隨著現場工作人員一聲令下,嫦娥四號探測器從距離月面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探測器的速度逐步從相對月球1.7公裡每秒降為零。在6到8公裡處,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不斷接近月球;在距月面100米處開始懸停,對障礙物和坡度進行識別,並自主避障;選定相對平坦的區域後,開始緩速垂直下降。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 「挖土機」開工大吉!
    圖說: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選址有講究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歷經一周的旅行,嫦娥「五妹」來到了「姐姐」們曾經或正在奮鬥的地方——月球。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表面,欣賞歐洲人的高度評價
    據11月24日的報導,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於4時30分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據悉,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經過了半小時的飛行之後,嫦娥五號探測器就安全順利地進入了地月轉移軌道。一直以來,世界各國都在進行著探月活動,其中以美中俄為核心。
  • 我們為什麼要去月球上挖土?
    ▲ 2014年10月24日,四川西昌,我國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不要覺得這些物理性質太過於普通,經由這些數據,科學家就可以得到月球的熱環境特徵、月震傳播速度、熱導率和電磁輻射穿透深度等性質,讓我們更加了解月球。化學性質主要是通過對樣品的多元體系同位素分析,將對月球起源、形成和演化假說給出重要的科學結論。
  • 美國登月,月球上沒有火箭發射基地,人是怎麼回來的?
    發射火箭用特別簡單的裝備平地而起,或者採用便捷的可移動發射平臺,這些都是人類航天探測之夢。如果可以實現簡單的發射,那麼將節約大量的經費。大約兩個星期前9月15日,我國就在黃海海域發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一次性將9顆衛星送上了預定軌道。
  • 嫦娥四號:人類第一顆軟著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
    嫦娥四號是中國探月工程的第二階段的太空飛行器任務,它於2019年1月3日實現了月球遠端的第一次軟著陸。通信中繼衛星鵲橋於2018年5月21日發射,6月14日至地月拉格朗日L2點軌道。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於2018年12月8日發射升空,並於2018年12月12日進入月球軌道,然後降落在月球的遠端。
  • 中國航天再起航:「長五」送「嫦五」奔月 將攜月球樣本返回[組圖]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中國網文昌11月24日訊(記者 楊佳) 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發動機發出巨大的轟鳴聲,尾焰照亮夜空,很快穿越雲層,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重返月球,今天我們講一個前傳故事
    1958年10月11日,美國先鋒1號(Pioneer 1)月球探測發射,由此開啟了人類對月球的探索旅程。不過這個探測器沒能進入軌道。1959年1月2日,蘇聯的月球1號(Luna 1)順利升空,隨即離開地球軌道,成為人類發射成功的第一個擺脫地球引力場的太空飛行器。
  • 五星紅旗在月球升起,嫦娥五號將把「無價之寶」帶回中國
    這是中國國旗首次在月球表面「獨立展示」,意義不亞於當年阿姆斯特朗將美國國旗插上月球。 在這裡需要簡單說明一下,嫦娥五號此行前往月球的任務就是帶回前文所述的「樣品」,即月壤,說白了就是月球表面的土壤巖石等,用於科研研究。嫦娥五號上升器則負責將該樣品送回中國,這其中的難點在於,該上升器需要在月表點火起飛。
  • 都說月球南極永久陰暗區最可能有水,為何至今無探測器落在哪裡?
    不能找到月球水資源,那麼先期開發只能搞一搞月球軌道站一類,月面上的開發恐怕需要下一個一百年的事情了。但是各種探測結論,卻一直說月球南極的永久黑暗區,潛在水資源的概率很高。那麼從上世紀60年代末到今天,落在月球表面的各種探測器,沒有40個也肯定有30個以上了。為何沒有一個是真正軟著陸傳說中存在水資源概率最高的月球南極呢?
  • 新冠疫情擋不住人類向科技進軍 聚焦火星月球小行星和疫苗開發
    中國小康網12月31日訊 老馬 火星年,火星和地球距離最短、最適宜發射火星探測器的一個時間窗口開啟,7月,阿聯、中國和美國相繼發射了火星探測器,預計2021年2月抵達目的地。歐盟和俄羅斯原計劃在這個窗口期發射火星探測器,但因為各種原因錯過了時機。
  • 嫦娥四號發射成功,踏上月球之旅!或將摘下「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的金牌
    掃描上圖二維碼購票,參與全球新興科技峰會12 月 8 日凌晨 2 時 23 分,中國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四號探測器送上太空,按照計劃,「嫦娥四號」經過 26 天的飛行,將軟著陸至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從而完成「人類探測器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壯舉,中國航天也將因此摘下一枚含金量極高的「金牌」。
  • 嫦娥五號 月球之旅
    策劃統籌:張志超 南方日報記者 王詩堃 徐勉 通訊員 段遜 宋星光 出 發 嫦娥系列最複雜的構型 北京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
  • 嫦娥五號:您的「快遞」到了,來自月球,驚心動魄23天回顧
    」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這是「嫦娥五號」首次從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的第一步。此前,川普已將這一登月計劃列為優先發展事項。根據計劃,第一次飛行——「阿爾忒彌斯1」任務將於2021年11月開展,這是一次無人飛行,目前正處於測試階段的新型巨型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LS)將首次同「獵戶座」飛船一起升空。隨後,2023年,「阿爾忒彌斯2」將攜帶太空人繞月飛行,但不會在月球上著陸。
  • 去月球,貝佐斯藍色起源 Blue Moon 月球著陸車首次亮相
    是時候重返月球了,這一次,要留在那。」重返月球兩年前,貝佐斯便提供了藍色起源登月計劃的少數細節,在一個名為 Blue Moon(藍色月亮)的項目中,藍色起源將會把數噸貨物運送到月球表面,開始建設月球基地的基礎設施,藍色起源將在 2020 年執行第一個月球著陸項目。「我給你們看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