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再起航:「長五」送「嫦五」奔月 將攜月球樣本返回[組圖]

2020-12-23 圖片中國

 

    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中國網 楊佳 攝影



    中國網文昌11月24日訊(記者 楊佳) 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發動機發出巨大的轟鳴聲,尾焰照亮夜空,很快穿越雲層,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長徵五號遙五火箭進入發射倒計時。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肩負「重」任的長五

    據了解,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重達8.2噸,是我國目前發射的重量最重的探測器。嫦娥五號探測器需要進入近地點200公裡、遠地點41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對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長徵五號火箭第一總指揮、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李明華介紹說,「在長徵火箭家族中,只有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可以將這麼重的載荷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這是對運載火箭能力的集中檢驗,也是對中國航天能力的最佳註解。」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是捆綁四個助推器的兩級半構型火箭,其芯級直徑為5米,採用液氫液氧發動機;助推器直徑3.35米,採用液氧煤油發動機。火箭全長為57米,起飛重量為854.5噸,起飛推力為1062噸,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為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軌道最大運載能力為14噸。「長五」是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完全採用無毒無汙染推進劑,是我國目前研製規模和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運輸系統工程。除探月三期工程外,還將用於發射空間站、下一代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等任務。

    此次發射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六次發射,也是「長五」今年第三次執行發射任務。此前,在今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成功首飛;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升空後穿越雲層。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嫦五將實現中國航天的四個首次

    此次由長徵五號遙五火箭成功發射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任務是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這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據中國探月工程的副總設計師於登雲介紹,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將有望實現中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首次自動在月球地表進行月球土壤的採集;首次在月球表面起飛;首次在距離地球38萬公裡的月球軌道上完成對接與採集物品轉移;首次帶著月球土壤用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本月初,國際科學期刊《自然》(Nature)雜誌曾刊文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文章指出,如果任務成功,這將是繼60、70年代美蘇執行同類任務以來,再有月球物質返回地球。文中,德國明斯特大學的行星地質學家Carolyn van der Bogert評論說:從月球上返回樣本是一項重要的技術能力,將(月球探測)提升一個水平。

    嫦娥五號為中國探月工程第三期項目之一。三期工程「回」,目標是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並開展月球樣品地面分析研究。由嫦娥五號、六號任務組成;二期工程「落」,目標是實現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等,由嫦娥二號、三號、四號任務組成;一期工程「繞」,目標是實現繞月探測,由嫦娥一號任務組成。

    據國家航天局網站近期公告顯示,嫦娥七號任務已經開展載荷競爭工作。公告稱,根據探月工程四期總體安排,嫦娥七號任務擬於2024年前後實現在月球南極著陸,開展極區環境與資源勘查。這也意味著中國探月第四期工程的腳步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長徵五號遙五火箭起飛瞬間。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中國探月工程歷次發射任務回顧:

嫦娥一號於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用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

嫦娥二號於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用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發射

嫦娥三號於2013年12月2日在西昌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

嫦娥四號於2018年12月8日在西昌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

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嫦娥五號驗證飛行試驗)於2014年10月24日在西昌用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發射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www.cnmediae.com)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

相關焦點

  • 青年航天專家邀你探討: 「胖五」如何送「嫦五」奔月?
    11月24日凌晨4點,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這是文昌發射場首次執行探月任務。 它將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作",創造國內航天探測多個第一次,也被稱為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
    一位體重800多噸的客人——被我們親切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悄然到訪。這回,「胖五」將帶著嫦娥「五妹」奔向月球。而僅在四個月前,「胖五」陪伴「天問一號」探測器踏上我國首次火星探索之旅。11月17日上午,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 「嫦五」:媽,我不冷!中國航天:不,你冷!
    @中國新聞網 「嫦五」返程「萌點」多!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李淑姮 攝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供圖 貼暖寶寶 換迷彩服 被地面搜索隊找到後,隊員們為「嫦五」返回艙全身上下貼滿了暖寶寶,使它多出了兩個萌萌的「耳朵」。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長五」送「嫦五」,出徵!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長五」送「嫦五」,出徵!>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
  • 「嫦五」像串糖葫蘆?去月球「挖土」有多難?這場直播信息量真是...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為什麼說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嫦五」抵達月面後如何再次啟動返回地球?採回的月壤又對中國的太空探索有何種意義?央視新聞23日晚開始的「陪你追嫦娥」直播特別節目全都講明白了!
  • 最好玩的登月直播對話:「私奔到月球的」 其實不只有嫦五和胖五?
    而在11月24日,我國「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嫦娥五號探測器也成為中國首個實施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將取回約2000克的月壤,這是我國探月工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 月球樣品中究竟有哪些神奇之處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地去挖掘?回望歷史人類在登月這件事上取得過哪些成就?我們離人工登上月球還有多遠?
  • 嫦娥「五妹」即將奔月!帶回月球「伴手禮」還要體驗太空「打水漂」
    對於中國航天而言,月球更是邁向深空的「前哨站」。早在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計劃,在國務院正式批准繞月探測工程立項後,工程的領導小組便將其命名為「嫦娥工程」,而第一顆繞月衛星命名為「嫦娥一號」。大家最常聽到的關於月亮的神話,應該就是「嫦娥奔月」了吧——因為吃了長生不死之藥,嫦娥飛到天上,居住在月宮。
  • 【原創海報】「嫦五」回家 航天圓夢
    【原創海報】「嫦五」回家 航天圓夢 2020-12-18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嫦五」奔月:從星月神話到國之重器
    如果嫦娥五號的樣本證實這段時間月球仍在活動,「我們將改寫月球的歷史。」參與選擇著陸點的中國地質大學行星地質學家肖龍說。嫦娥五號將在38萬公裡遠的月球軌道上,進行月壤樣品轉移,之後通過返回器送回地球。傳輸月壤的過程將創造4個「中國首次」:一是月面自動採樣。
  • 我國航天史上難度最高的任務即將實施,看嫦五如何將月壤送回地球
    自從嫦娥探月計劃實施以來至今,我國就成了全球探月領域最重要的國家,並且已經取得了月球背面登陸和巡行等史無前例的成就,就在本月下旬,我國的嫦娥五號將出徵奔月,完成我國探月計劃初期階段的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它的主要任務就是將月球的表面物質帶回到地球,供科學家們研究。
  • 「嫦五」回家 續寫月宮新傳奇
    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攝  「嫦五」回家了!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為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
  • 嫦娥五號順利打包月球「土特產」,回家之路還有五關要闖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發射圖 (圖片來源於國家航天局)探月工程自2004年1月立項並正式啟動以來,已連續成功實施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和嫦娥四號等五次任務。
  • 「長五」送「嫦五」 中國探月第三步拉開序幕
    大洋網訊 11月下旬,「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在海南文昌發射場升空,開啟探月旅程。此次發射任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將實現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意義重大,舉世矚目。11月21日上午,「嫦娥五號」月球探測任務進行了發射前的最後一次系統間全區合練。
  • 專訪:嫦娥五號攜月球樣本返回地球是「巨大科學成就」——訪埃及...
    新華社開羅12月21日電 專訪:嫦娥五號攜月球樣本返回地球是「巨大科學成就」——訪埃及航天局執行主席穆罕默德·庫西新華社記者李碧念 吳丹妮 馬哈茂德·富利埃及航天局執行主席穆罕默德·庫西日前在開羅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 嫦五飛天探月 有望實現我國航天史5個首次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軌工作效果圖 供圖/航天八院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六次發射,也是2020年第三次執行發射任務。
  • 曾獨佔月球核資源,如今被「嫦五」打破,美國急忙制定一項新計劃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通過打水漂的方式順利返回地球,在內蒙古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嫦五」的這次出差成功帶回了月球表面土壤,為我方乃至世界研究月球貢獻了功不可沒的作用。而作為曾經的「登月先驅」美國,最近卻在登月方面沒有什麼動靜,眼看「嫦五」成功帶回月壤,美國著急了,急忙制定了一項新計劃:將在2027年建立月球核電站!
  • 每月一聞|嫦娥奔月,繼往開來!|地球|月球|嫦娥五號|嫦娥四號
    隨著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的指揮室發出數聲號令:3、2、1、點火!中國長徵5號遙五重型運載火箭,馱運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巨大的火焰推動下,一舉向月球奔去,此次嫦娥五號的發射,將跨越38萬公裡,前往月球執行火星勘探任務。
  • 「嫦五」奔月與「姐姐們」有何不同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專家說,此前我國已實現月球正面和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對於著陸月面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但嫦娥五號的奔月之路,相比「姐姐們」卻有許多新變化。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專家說,要想精準操控好這「一串」飛行器目標,在任務準備實施過程中,需生成會籤大量控制計劃及注入數據。  首次使用3000牛發動機進行近月捕獲控制  嫦娥五號最下端是軌道器,使用的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為其量身打造的新型3000牛發動機。
  • 「嫦五」帶回的「土特產」去哪了?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
    @中國新聞網「嫦五」回家大揭秘!這些問題,肯定有你好奇的。17日凌晨,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完成月球自動採樣後返回地球,成功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從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到12月1日在月球開展採樣工作,再到12月17日重返地球,20多天時間裡,嫦娥五號實現了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如何使用?它會與公眾見面嗎?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17日,國新辦召開發布會,就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
  • 四子王旗迎「嫦五」 11次神舟飛船返回艙均在此著陸
    內蒙古四子王旗因太空飛行器返回「母港」身份聞名於世,11次神舟飛船返回艙均在此著陸  「嫦五」著陸 四子王旗首迎外星來客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  這樣的場面,四子王旗已經非常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