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航天專家邀你探討: 「胖五」如何送「嫦五」奔月?

2021-01-18 騰訊網

11月24日凌晨4點,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這是文昌發射場首次執行探月任務。

它將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作",創造國內航天探測多個第一次,也被稱為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那麼,月球樣品中究竟有哪些神奇之處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地去挖掘?回望歷史人類在登月這件事上取得過哪些成就?我們離登上月球還有多遠?

騰訊新聞「空天計劃」聯合探探星空特此邀請到了三位青年航天領域專家,將為您解讀發射背後的兩大主角——嫦娥五號探測器(也簡稱「嫦五」)、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簡稱「胖五」),以及關於登月的那些奧秘。

直播時間:11月24日(周二)10:00--11:00

直播嘉賓:

楊浩亮(對話嘉賓,北京中科宇航技術有限公司創新中心副總經理,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博士)

毛新願博士(對話嘉賓,青年航天學者,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航天工程專業博士)

張宇識博士(直播主持人,脫口秀演員、北京大學理學博士、青年科學家)

研討問題:

1、這次嫦五去月球有哪些任務?

2、嫦五目前只購買了「單程車票」,怎麼能登上新的客船回家,把月球上的採樣標本帶回來呢?

3、嫦五回家會遇到哪些阻礙?

4、嫦五從月球上打包帶回的外賣裡面到底有什麼?

5、嫦五以後想經常往返地球和月球做生意,可行嗎?

6、胖五到底有多胖?他為什麼要這麼胖?

7、這是胖五首次執行火箭執行月球任務,為什麼一定要胖五去?

8、在世界火箭排行榜中,胖五的運載能力能排第幾?

9、胖五肚子裡裝的是什麼燃料,才能使他成為大力士?

10、月球地球離的這麼近,為什麼胖五「送嫦娥奔月」也要掐指算日子?

直播預約:

請您通過最好玩的登月直播解說來了! 「胖五」如何送「嫦五」奔月?,登陸騰訊新聞客戶端,點擊最好玩的登月直播解說來了! 「胖五」如何送「嫦五」奔月?,直播開始時將提醒您屆時觀看,與專家學者們一起交流探討。

相關焦點

  • 「嫦五」:媽,我不冷!中國航天:不,你冷!
    工作人員在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現場作業。李淑姮 攝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供圖 貼暖寶寶 換迷彩服 被地面搜索隊找到後,隊員們為「嫦五」返回艙全身上下貼滿了暖寶寶,使它多出了兩個萌萌的「耳朵」。 最後,地面回收人員還給「嫦五」穿上了兩層厚厚的棉衣,再罩上「迷彩外套」,嚴嚴實實地包成「大粽子」後,它被送上車,帶回了家。 對於這一操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微博打趣說道「給我家的『崽崽』做好保溫工作」。這其中不難看出航天工作人員對「嫦五」的萬般疼愛,這種心情也引發了網友的共鳴,有人評論這就好比一位細心的母親,每次外出都會給孩子穿得暖暖和和、照顧得無微不至。
  • 中國航天再起航:「長五」送「嫦五」奔月 將攜月球樣本返回[組圖]
    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中國網 楊佳 攝影    中國網文昌11月24日訊(記者 楊佳) 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發動機發出巨大的轟鳴聲,尾焰照亮夜空,很快穿越雲層,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長五」送「嫦五」,出徵!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長五」送「嫦五」,出徵!>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
  • 發射「嫦五」的「胖五」來自這個神秘的火箭家族
    日前,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胖五」送「嫦五」出徵,真正進入倒計時!身材壯實的「長徵五號」將用最穩固的陪伴,助「嫦五」開啟「九天攬月」之旅,書寫「浪漫故事」。
  • 【原創海報】「嫦五」回家 航天圓夢
    【原創海報】「嫦五」回家 航天圓夢 2020-12-18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好玩的登月直播對話:「私奔到月球的」 其實不只有嫦五和胖五?
    11月24日上午,騰訊新聞「空天計劃」聯合探探星空特此邀請到了北京中科宇航技術有限公司創新中心副總經理,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博士楊浩亮,青年航天學者,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航天工程專業博士毛新願,科研工作者、北京大學理學博士、脫口秀演員張宇識三位青年航天領域專家,解讀了發射背後的兩大主角——嫦娥五號探測器(也簡稱「嫦五」)、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簡稱「胖五」),以及關於登月的那些奧秘。
  •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即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任務難度大完成「2+2+2+1」探月飛行:兩次發射、兩次著陸、兩次封裝、一次交會對接實現四個我國「首次」:首次在月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千米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
  • 「嫦五」像串糖葫蘆?去月球「挖土」有多難?這場直播信息量真是...
    為什麼說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嫦五」抵達月面後如何再次啟動返回地球?採回的月壤又對中國的太空探索有何種意義?央視新聞23日晚開始的「陪你追嫦娥」直播特別節目全都講明白了!「嫦五」對於中國航天意義重大
  • 我國航天史上難度最高的任務即將實施,看嫦五如何將月壤送回地球
    自從嫦娥探月計劃實施以來至今,我國就成了全球探月領域最重要的國家,並且已經取得了月球背面登陸和巡行等史無前例的成就,就在本月下旬,我國的嫦娥五號將出徵奔月,完成我國探月計劃初期階段的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它的主要任務就是將月球的表面物質帶回到地球,供科學家們研究。
  • 嫦五回家第5天,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順利發射,專家:全新突破
    嫦五回家第5天!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順利發射,5顆衛星送入軌道嫦娥五號返回器順利回家已經過去了第5天,經過科學人員的稱重,返回器攜帶了1731克珍貴月壤,這標誌著我國航天技術已經來到了強國行列,在未來的嫦娥工程中就準備圓夢載人登月了。
  • 「嫦五」奔月與「姐姐們」有何不同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專家說,此前我國已實現月球正面和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對於著陸月面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但嫦娥五號的奔月之路,相比「姐姐們」卻有許多新變化。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專家介紹,飛行器數量增多和頻繁的姿態變化,導致軌道器、返回器、上升器、著陸器之間的遙測和數據傳輸模式明顯增加。同時,探測器的飛行模式存在四器組合體、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等形態,任務全程要經歷多種飛行姿態和數十次姿態調整,都需要精心設計飛控指令計劃、測控網工作計劃等。
  • 「嫦五」回家 續寫月宮新傳奇
    圖為工作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慶祝。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攝  「嫦五」回家了!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為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
  • 「嫦五」奔月:從星月神話到國之重器
    嫦娥五號將在38萬公裡遠的月球軌道上,進行月壤樣品轉移,之後通過返回器送回地球。傳輸月壤的過程將創造4個「中國首次」:一是月面自動採樣。「只有一次機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介紹:「我們將可能遇到設備故障、突發情況等諸多風險,對月壤狀況也不知情。
  • 「長五」送「嫦五」 中國探月第三步拉開序幕
    昨天,承擔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團隊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有關情況。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李東介紹,為了確保準時發射,團隊採用了變射向、變滑行時間的多軌道奔月發射方案,應用「窄窗口多軌道」技術,針對五十分鐘的發射窗口分別設計了五條發射軌道,在發射窗口期內,可根據發射時間通過軟體自動選擇發射軌道,從而確保實現「零窗口」發射。
  • 第一個找到「嫦五」的小動物是啥?專家:像是狐狸
    此次嫦娥五號著陸還出現了神奇一幕——在地面搜索隊抵達返回器著陸點前,一隻小動物從嫦五返回器前跑過,成為「最靚的仔」。紅外影像顯示,這隻從嫦五跟前跑過的小動物成為第一個「捕獲」嫦娥五號返回器的大佬,比搜救隊伍到得還早。有網友笑稱,這是「玉兔」跟著嫦娥下凡了嗎?
  • 「嫦娥五號」啟程奔月挖土,任務背後的「嫦娥女神」有誰?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以「嫦娥」命名的探月工程背後,有著許多女性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獻的身影。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從30多年前開始啟動論證,到20多年前開始預研,10多年前開始立項研製……「胖五」的成長已走過30多年時光。它創造性地使用「液氧煤油」「液氫液氧」低溫組合作為火箭發動機推進劑,起飛時發動機燃燒瞬間產生2000多攝氏度的高溫以及1000多噸的推力,相當於十幾分鐘翻越220多座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不斷突破來自「冰與火」的考驗。可以說「胖五」是中國航天名副其實的「夢想號」。
  • 嫦娥「五妹」即將奔月!帶回月球「伴手禮」還要體驗太空「打水漂」
    圖說: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新華社這幾天,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熱鬧非凡。一位體重800多噸的客人——被我們親切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悄然到訪。這回,「胖五」將帶著嫦娥「五妹」奔向月球。而僅在四個月前,「胖五」陪伴「天問一號」探測器踏上我國首次火星探索之旅。
  • 三戰三捷,「胖五」成就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第一功臣」
    事實上,重溫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胖五」一掃2017年發射失利的陰影,三次出徵,都承接著我國重大航天發射任務,並且三次均告捷,是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名副其實的「第一功臣」,下面我們再來重溫這段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