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航天史上難度最高的任務即將實施,看嫦五如何將月壤送回地球

2020-11-19 騰訊網

自從嫦娥探月計劃實施以來至今,我國就成了全球探月領域最重要的國家,並且已經取得了月球背面登陸和巡行等史無前例的成就,就在本月下旬,我國的嫦娥五號將出徵奔月,完成我國探月計劃初期階段的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它的主要任務就是將月球的表面物質帶回到地球,供科學家們研究。

11月17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消息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已經安全轉運至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號發射工位,接下來在完成火箭功能檢查和聯合測試等工作,預估將於本月下旬攜帶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出徵登月。

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繼成功發射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之後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而嫦娥五號的奔月是我國探月工程第六次發射任務,在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這一主要任務之外,它還將深入探索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相關科學研究。雖然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自然天體,每個人都很熟悉它,但是關於它的成因,科學家們至今還未有定論,嫦娥五號將試圖幫助科學家們找到一些關於月球成因的證據。

有專家稱嫦娥五號是迄今為止我國航天史上最為複雜、難度最大的航天任務,需要諸多項目的人工和自主太空飛行器操控工作。嫦娥五號整體全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它首先需要長徵五號這種大推力火箭,把它推到環月軌道上,狀態穩定後,釋放著陸器降落到月球表面,挖掘月球表面物質放入上升器的容器中,上升器返回到繞月運行的軌道器並與之對接,並將裝有月球表面物質的容器放入軌道器上的返回器中,然後返回器脫離軌道器開始返回地球,來到地球附近時,返回器擇機進入大氣層,並將容器釋放出來,科學家只需撿到剩有月球表面物質的容器就可以了。

這一操作過程相當複雜,在世界航天史上可謂史無前例,需要諸多先進技術的配合才能完成,該任務的成功實施,將是我國航天技術領域中的重大突破。

參考資料:

《中國新聞網》11月17日文章《嫦娥五號擬11月下旬發射,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完成垂直轉運》

相關焦點

  • 青年航天專家邀你探討: 「胖五」如何送「嫦五」奔月?
    11月24日凌晨4點,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這是文昌發射場首次執行探月任務。 它將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作",創造國內航天探測多個第一次,也被稱為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 「嫦五」像串糖葫蘆?去月球「挖土」有多難?這場直播信息量真是...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為什麼說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嫦五」抵達月面後如何再次啟動返回地球?採回的月壤又對中國的太空探索有何種意義?央視新聞23日晚開始的「陪你追嫦娥」直播特別節目全都講明白了!
  • 1731克,嫦五取回近三斤半月壤,但其實它還執行了個秘密任務
    嫦娥五號已經順利返回地球,並取回了1731克的月壤。我國探月工程總指揮張克儉於12月19日上午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月球和深空探測中心實驗室對外公布了嫦娥五號的月壤取樣分量,約三斤半或1.73公斤,雖未到兩公斤的目標值,但也相差無幾,有如此成果已經很值得驚喜和欣慰。
  • 嫦五飛天探月 有望實現我國航天史5個首次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軌工作效果圖 供圖/航天八院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六次發射,也是2020年第三次執行發射任務。
  • 【原創海報】「嫦五」回家 航天圓夢
    【原創海報】「嫦五」回家 航天圓夢 2020-12-18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嫦五」回家 續寫月宮新傳奇
    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攝  「嫦五」回家了!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為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
  • 中國航天再起航:「長五」送「嫦五」奔月 將攜月球樣本返回[組圖]
    火箭全長為57米,起飛重量為854.5噸,起飛推力為1062噸,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為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軌道最大運載能力為14噸。「長五」是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完全採用無毒無汙染推進劑,是我國目前研製規模和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運輸系統工程。除探月三期工程外,還將用於發射空間站、下一代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等任務。
  • 嫦娥五號順利打包月球「土特產」,回家之路還有五關要闖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此次發射任務是中國第六個月球探測任務,任務圓滿成功之後,它不僅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將完成「繞、落、回」 三步走發展戰略,也將成為人類時隔44年來第一個月球採樣返回任務,中國航天成為全球各大媒體關注焦點。
  • 「胖五」發射「嫦五」,這次「廣寒宮」探索之旅,將創造五個首次
    帶著「特產」回來11月24日凌晨,身強體壯的「胖五」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再一次從文昌航天發射場刺入蒼穹,帶著「五姑娘」嫦娥五號探測器飛向遠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這一次的「廣寒宮」探索之旅和以往有哪些不同?這位嫦娥「五姑娘」從「月宮」瀟灑走一回後,還能捎點「特產」——月壤,再次回到地球母親的懷抱。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實現我國航天史上多個重大突破
    12月12日至16日,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在完成2次月地轉移入射、2次軌道修正後,返回器於12月17日與軌道器分離並重返地球。  國家航天局專家表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我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長五」送「嫦五」,出徵!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長五」送「嫦五」,出徵!>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 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已完美收官 取回的月壤將如何處理?
    央廣網北京12月1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已完美收官,取回的月壤將如何處理?未來月球探測還有哪些看點?17日下午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探月工程多位負責人一一解答。經過16載不懈努力,中國探月工程取得了「六戰六捷」的優異成績。
  • 最好玩的登月直播對話:「私奔到月球的」 其實不只有嫦五和胖五?
    嫦娥五號探測器也成為中國首個實施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將取回約2000克的月壤,這是我國探月工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 月球樣品中究竟有哪些神奇之處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地去挖掘?回望歷史人類在登月這件事上取得過哪些成就?我們離人工登上月球還有多遠?
  • 迎接嫦五回家還有驚喜!BJ40 P系列「刀鋒英雄版」正式入列
    12月17日1點59分,「挖土」成功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中國第一捧月壤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這標誌著中國航天任務取得重大突破,中國也由此成為第三個帶回月壤的國家,穩步躋身航天科技大國前列。作為中國航天探月工程用車、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官方保障用車,由12臺BJ40系列產品組成的BJ40軍團,與中國探月工作人員一道迎接探測器返回地球並護送月壤。在迎接「探月英雄」的任務中,BJ40 P系列新品 BJ40刀鋒英雄版迎來正式亮相。
  •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回」,嫦娥五號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飛到月球挖取月壤,再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最複雜的航天工程之一。「這次任務相對於我們已經實施的繞月探測、落月探測來說,是一次新的、更大的技術跨越。」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說。
  • 中國可以給美國分享月壤,但能不能分出去,還需要看美國自己
    眾所周知,我國嫦娥五號已順利將兩千克的月壤帶回了地球,這份成就對於全人類的探月事業而言,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嫦娥五號任務取得成功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舉行了發布會。據中國網報導,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對探月工程進行了匯報,其中有一個記者提問,中國是否會將月球樣品分享給美國?
  • 「嫦五」:媽,我不冷!中國航天:不,你冷!
    @中國新聞網 「嫦五」返程「萌點」多!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工作人員在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現場作業。最後,地面回收人員還給「嫦五」穿上了兩層厚厚的棉衣,再罩上「迷彩外套」,嚴嚴實實地包成「大粽子」後,它被送上車,帶回了家。 對於這一操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微博打趣說道「給我家的『崽崽』做好保溫工作」。這其中不難看出航天工作人員對「嫦五」的萬般疼愛,這種心情也引發了網友的共鳴,有人評論這就好比一位細心的母親,每次外出都會給孩子穿得暖暖和和、照顧得無微不至。
  • 【中國新聞網】嫦五帶回的月壤放在哪?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這些...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如何使用?它會與公眾見面嗎?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17日,國新辦召開發布會,就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  為何嫦娥五號的任務著陸點選擇在風暴洋?  嫦五帶回的月壤將入藏國博與公眾見面!  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土壤將用於哪些用途?
  •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
    一位體重800多噸的客人——被我們親切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悄然到訪。這回,「胖五」將帶著嫦娥「五妹」奔向月球。而僅在四個月前,「胖五」陪伴「天問一號」探測器踏上我國首次火星探索之旅。11月17日上午,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 「嫦五」帶回的「土特產」去哪了?我能看一眼嗎?
    「嫦五」回家大揭秘!這些問題,肯定有你好奇的。17日凌晨,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完成月球自動採樣後返回地球,成功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從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到12月1日在月球開展採樣工作,再到12月17日重返地球,20多天時間裡,嫦娥五號實現了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如何使用?它會與公眾見面嗎?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