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獨佔月球核資源,如今被「嫦五」打破,美國急忙制定一項新計劃

2020-12-24 騰訊網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通過打水漂的方式順利返回地球,在內蒙古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嫦五」的這次出差成功帶回了月球表面土壤,為我方乃至世界研究月球貢獻了功不可沒的作用。而作為曾經的「登月先驅」美國,最近卻在登月方面沒有什麼動靜,眼看「嫦五」成功帶回月壤,美國著急了,急忙制定了一項新計劃:將在2027年建立月球核電站!

這項計劃被稱為「太空政策指令6號」,由川普籤署,白宮新聞處在16日發布了這項指令的具體目標,除在2027年在月球表面建立核電站以外,還包括使用核能技術探測火星等計劃。該計劃要求美政府組織研發,從國家戰略角度出發要求美國有能力在太空使用核能,看來美方這是盯上了月球核資源。

氦-3作為未來可選的核聚變燃料之一,月球上的資源遠遠超過地球,因為沒有磁場保護,太陽中的物質直接以太陽風形式注入到月壤中。其中包括氦-3,而月壤可供核聚變使用,試想一下,如果真的能夠在那建立核電站,那就不用擔心核燃料的問題,能夠實現隨用隨取。在多年以前,美蘇是世界上唯二能夠帶回月壤的國家,在蘇聯解體以後,美國就成為唯一的國家。

在此前,月球上的核資源可以說是被美方一家獨佔,直到現在被「嫦五」打破,所以美國著急是必然的。雖然現在人類還未能成功利用月球的氦-3,但在未來這將成為各國搶奪的資源,而這必須要有強硬的航天實力與超前的目光做基礎。川普籤署的這項新指令計劃在2027年之前實現,足以見得美方對獨佔月球資源的急不可耐。

但在月球上建立核電站豈是短時間內就能實現的事,就地球來說,仍有許多國家未能成功建立核電站,更別說核電站的安全與穩定性。福島核電站洩漏也僅僅是9年以前!另外,其環境與地球差異也比較大,還沒建立月球基地就想著在上面建立核電站,美國是真不怕步子邁得太大扯著自己。

最近英媒發表了這樣一篇文章,稱中方研發正在超越美國,近年來美方科研投入一路下降,已經48年沒有再進行過月球探索。在「嫦五」著陸的同一天,美射電望遠鏡轟然坍塌,而我方的FAST射電望遠鏡正在成為世界天眼。曾經獨佔的月球資源如今也已經被「嫦五」打破,眼看優勢就要被超越,美國不著急才怪。

編輯:席樂

相關焦點

  • 「嫦五」回家 續寫月宮新傳奇
    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攝  「嫦五」回家了!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為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
  • 「嫦五」像串糖葫蘆?去月球「挖土」有多難?這場直播信息量真是...
    「嫦五」工作計劃表大公開!1、「嫦五」發射升空後,大約4天後即可抵達月球;2、減速入軌,繞行探測月球;3、待選定地點後,「嫦五」上部與下部分離;4、著陸器、上升器將進行月面軟著陸,自動進行月面採樣、樣品封裝等操作
  • 中國航天再起航:「長五」送「嫦五」奔月 將攜月球樣本返回[組圖]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肩負「重」任的長五    據了解,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重達8.2噸,是我國目前發射的重量最重的探測器。嫦娥五號探測器需要進入近地點200公裡、遠地點41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對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青年航天專家邀你探討: 「胖五」如何送「嫦五」奔月?
    那麼,月球樣品中究竟有哪些神奇之處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地去挖掘?回望歷史人類在登月這件事上取得過哪些成就?我們離登上月球還有多遠? 騰訊新聞「空天計劃」聯合探探星空特此邀請到了三位青年航天領域專家,將為您解讀發射背後的兩大主角——嫦娥五號探測器(也簡稱「嫦五」)、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簡稱「胖五」),以及關於登月的那些奧秘。
  • 最好玩的登月直播對話:「私奔到月球的」 其實不只有嫦五和胖五?
    上世紀60-70年代,美國發起了「阿波羅計劃」成功登月,並贈送我國1克的月壤作為研究。而在11月24日,我國「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 中國可以給美國分享月壤,但能不能分出去,還需要看美國自己
    據中國網報導,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對探月工程進行了匯報,其中有一個記者提問,中國是否會將月球樣品分享給美國?對此,吳豔華表示,中國可以給美國分享月壤,但能不能分出去,還需要看美國自己的政策。 吳豔華表示,首先根據《外空條約》內容,外太空資源是全人類共同擁有的,所以應該應該和別國進行分享,中國政府也會按照該協定內容履行義務。
  • 1731克,嫦五取回近三斤半月壤,但其實它還執行了個秘密任務
    大家都知道我國這次嫦娥五號載人登月技術十分複雜,被認為是我國航天史上迄今為止最為複雜,操控難度最大的航天任務,我們再看看嫦娥五號月球取樣的過程,長徵五號將嫦娥五號送往地月轉移軌道後,嫦五飛向月球,並環繞月球運行,降低軌道後釋放著陸器到月球表面,著陸器中的挖取月壤的裝置將月壤放入上升器的容器中,裝滿後上升器攜帶容器上升,返回到月球軌道,與軌道上的返回器對接,將放有容器的返回艙放置入位後。
  • 美國計劃重返月球,項目主管壓力太大辭職,外界質疑1969年登月
    洛韋羅的辭職,與美國2024年登月計劃存在直接聯繫,受中國嫦娥4號登月計劃的刺激,美國航天內部掀起了「重返月球」的風潮。按理來說,已經實現登月的美國,其完全有實力重返月球,但美國宇航局載人航天主管洛韋羅,其卻因為需要承擔太大風險,而選擇辭職,不少人因此對美國載人登月事件表示懷疑,並認為1969年登月事假。
  •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長五」送「嫦五」,出徵!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長五」送「嫦五」,出徵!>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 「嫦五」帶回的「土特產」去哪了?我能看一眼嗎?
    「嫦五」回家大揭秘!這些問題,肯定有你好奇的。17日凌晨,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完成月球自動採樣後返回地球,成功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嫦五帶回的月壤將入藏國博與公眾見面!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土壤將用於哪些用途?
  • 「嫦五」帶回的「土特產」去哪了?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
    @中國新聞網「嫦五」回家大揭秘!這些問題,肯定有你好奇的。17日凌晨,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完成月球自動採樣後返回地球,成功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嫦五帶回的月壤將入藏國博與公眾見面!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土壤將用於哪些用途?
  • 【原創海報】「嫦五」回家 航天圓夢
    【原創海報】「嫦五」回家 航天圓夢 2020-12-18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嫦五成功返回 表示月壤不能種菜 網友的心態崩了
    「嫦五」返回器成功著陸,帶著「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對此,廣大中國網友最關心的問題卻是......能種菜嗎???網友們表示,不種菜吃啥?種菜是種族天賦,早就刻印在骨子裡了,必須得安排。「對月球太失望了,以後都不想過中秋節了。」不過,科學家也給出了一點安慰。由於長期的太陽風給月壤注入了大量氦-3,這是一種未來可能進行熱核聚變發電的清潔能源,也將是大有作為的!
  • 「嫦五」:媽,我不冷!中國航天:不,你冷!
    @中國新聞網 「嫦五」返程「萌點」多!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最後,地面回收人員還給「嫦五」穿上了兩層厚厚的棉衣,再罩上「迷彩外套」,嚴嚴實實地包成「大粽子」後,它被送上車,帶回了家。 對於這一操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微博打趣說道「給我家的『崽崽』做好保溫工作」。這其中不難看出航天工作人員對「嫦五」的萬般疼愛,這種心情也引發了網友的共鳴,有人評論這就好比一位細心的母親,每次外出都會給孩子穿得暖暖和和、照顧得無微不至。
  • 美國聯合七國想重返月球,中美俄都要建前哨基地,如何劃分地盤?
    為什麼美國要在已有月球開發標準的基礎上,重新制定新規則呢?自從1969年美國通過阿波羅計劃成功實現載人登月後,時隔半個世紀各國再次掀起了探索開發月球的熱潮。先是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總設計師耶夫根尼宣稱,俄將在2030年實施載人登月任務,2035年將搭建可供居住的月球基地。後面又是歐洲空間局與火箭製造商阿麗亞娜集團牽手,雙方決定在2025年完成月球採礦任務,並開始著手建立月球基地。
  • 第一個找到「嫦五」的小動物是啥?專家:像是狐狸
    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
  • 美國入侵廣寒宮搶資源,月球發出sos信號,獨霸月球意圖明顯
    而月球,無疑就成為了各個大國之間相互爭奪的最新目標。在外太空領域的探索之路上,美國是走在最前面的國家。早在1969年,美國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就在月球上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然而這也成為美國「佔領」月球的第一步。在阿姆斯特朗登月50周年當天,美國NASA就公開宣布了美國重返月球計劃——「阿爾特彌斯」計劃。
  • 嫦娥五號順利打包月球「土特產」,回家之路還有五關要闖
    嫦娥五號採集的月球樣本帶回地球後,科研人員將進行深入分析研究,這將能提供大量珍貴的新信息,對於增加人類對月球歷史的了解具有「革命性」的意義。月壤對地球來說,蘊藏著巨大的科學價值,迄今全球只有美國阿波羅計劃和蘇聯探測器實施過。追溯歷史,人類的無人月球採樣是在50年前,蘇聯於1970年9月12日,發射了世界第一個無人月球採樣返回探測器——「月球16號」,並將101克月壤樣本帶回地球。
  • 「嫦五」回家 那個搶鏡的小動物是誰?眾說紛紜_中國網
    「嫦五」回家 那個搶鏡的小動物是誰?來源:中國青年網  |  作者: | 字號:A+ | A- 【嫦五回家
  • 為何前蘇聯曾要炸掉月球?如果沒有月球人類會怎樣?
    另外他們可能不知道,如果想要炸掉月球,至少需要六千億顆沙皇炸彈,每顆的TNT當量都至少要達到五千五百萬度。那麼如果沒有月球,我們會怎麼樣呢?首先地球會失去最近的一道太空屏障,小行星的侵襲會指數級的增加,地球上的生命幸運的話,依然會更迭的出現。但是進化成智慧文明的概率,就幾乎不存在了。月球是地球天然的陀螺儀,它的引力讓地球穩定地保持在二十三點五度的傾斜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