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聞|嫦娥奔月,繼往開來!|地球|月球|嫦娥五號|嫦娥四號

2020-12-22 騰訊網

隨著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的指揮室發出數聲號令:3、2、1、點火!

中國長徵5號遙五重型運載火箭,馱運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巨大的火焰推動下,一舉向月球奔去,此次嫦娥五號的發射,將跨越38萬公裡,前往月球執行火星勘探任務。

點擊播放 GIF 2.4M

01

嫦娥奔月,繼往開來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發射成功,在軌有效探測16個月,首次實現我國自主研製的衛星進入月球軌道並獲得全月圖。實現我國探月工程第一步戰略目標,開啟了中國深空探測新領域。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作為二期工程先導任務發射成功,為嫦娥三號詳勘了落月區域,驗證了部分關鍵技術,獲得了世界上首幅7米解析度全月圖;拓展任務實現飛赴日地L2點開展探測,與圖塔蒂斯小行星近距離交會。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踏上奔月之旅。12月14日成功軟著陸在月球表面,隨後,著陸器與「玉兔號」月球車完成互拍並將圖像傳回地面,實現我國探月工程第二步戰略目標。

2014年10月24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從地球出發,成功繞月後,11月1日,返回器以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地球大氣層,安全精確著陸,為嫦娥五號任務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號中繼通信衛星「鵲橋」發射成功。「鵲橋」穩定運行在地月引力平衡點軌道,解決了月球背面與地球的通訊問題。

同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從地球啟程,於2019年1月3日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的預選著陸區,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就位探測與巡視探測。

嫦娥四號月球車,圖片來源中國探月工程

點擊播放 GIF 0.0M

時隔近兩年,中國太空飛行器重返月球。那麼,嫦娥五號的任務有什麼不一樣呢?

點擊播放 GIF 0.0M

嫦娥五號的任務——在月球正面未曾探索過的區域收集塵埃和碎片並將其送回地球,以便於分析月球形成演化歷史。

《自然》雜誌提到,嫦娥五號樣本可以填補科學家對月球火山活動理解上的一個重要空白。這些來自月球的物質還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精準地確定地球、火星和水星等行星表面的年代。根據計算隕石坑的方法,月球也是為其他行星測年的重要參考。

02

嫦娥奔月,四大難關

嫦娥五號探測器擔負著秘密的使命,它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四個關鍵任務決定了這次探測計劃的成敗,全球各國都在緊張注視著太空,他們都十分關注我國航天領域的這次任務。

1)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提到整體的採樣封裝過去沒幹過,這是一個。

嫦娥五號採樣

2)首次從月球表面起飛

總設計師彭兢還提到起飛的主要難點就在於,在月球上首先我們落下去的時候,我們的著陸器落會變成什麼樣子,事前我們是不知道的。

3)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進行無人交會對接

此前我國執行的交會對接都是在環地軌道上進行的,在環月軌道上進行交會對接,距離更遠,也更有挑戰性。

4)首次將2千克月球土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帶回地球

以接近11.2公裡/秒的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雖然不是我國航天工程的新課題但此次返回器中攜帶著珍貴的月壤,對於返回器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3

嫦娥奔月,充滿亮點

與以往探月任務不同,這次嫦娥五號沒有使用中型火箭長徵三號系列,而採用長徵五號大火箭發射,主要原因是嫦娥五號的探測器重達8200公斤,遠超之前的嫦娥系列飛行器,只有長徵五號才能把它送入太空。

除了重,嫦娥五號還極具複雜性,堪稱國內迄今最複雜的太空飛行器之一。嫦娥五號探測器由上升器、著陸器、返回器、軌道器4部分組成。在飛行過程中,它們會根據不同的任務階段組成不同組合。

在這些環節中,有些是採用已有的成熟方案,有些則是新技術。儘管在近地軌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已由神舟飛船和天宮飛行器進行過多次,但在月球軌道上還是第一次。就最新最關鍵的技術環節而言,月面採樣、月面上升、交會對接、高速再入返回地球都屬於此類。

點擊播放 GIF 4.0M

點擊播放 GIF 3.7M

「太空牽手」

04

嫦娥奔月,「挖土」開箱

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的一篇報導說,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航天項目抵達了一個新的裡程碑,成為時隔40多年來首個完成落月採樣並返回地球的國家。

飛天攬月是中華民族延續千年的夢想。中華兒女傳承千年自強不息的精神在探月工程上一次次體現。我為生活在這樣一個科技高度發展,人民幸福快樂,社會生活安康,綜合國力強大的國家感到幸福滿滿。

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2004年中國開啟探月工程,十餘年來,億萬雙手,託舉「嫦娥」;億萬顆心,牽掛「嫦娥」。未來,中國人探索宇宙的腳步還將走得更遠。

-END-

本期小編 | 王楚希

審核 | 蔡思瑜

圖源 | 網絡

出品 | 寧大科院管理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再圓「嫦娥奔月」夢
    據新華社報導,2020年11月24日,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自古以來,人們就對月球有種種幻想和猜測。屈原的《天問》表達了詩人對日月星辰的探索精神,西漢時期的「嫦娥奔月」畫像石,更是寄託了人們的「登月夢」。
  • 嫦娥五號 月球之旅
    這些環節中,哪些曾在嫦娥三號、四號等「前輩」任務中實現,此次又有什麼不同?哪些環節是新的挑戰? 相比於「前輩」,目標為「採樣返回」的嫦娥五號構型更為複雜。不同於嫦娥三號、嫦娥四號的著陸器+巡視器的組合,嫦娥五號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串聯」。
  • 嫦娥五號奔月,揭探月工程背後的那些秘密
    沒想到的是,歷史竟然驚人地相似,原定通過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落月探測器完成,其中四號是三號的備份,後來由於嫦娥三號表現出色,嫦娥四號該幹什麼還曾一度引起專家們的激烈討論。
  • 嫦娥奔月簡史:漢代以前,嫦娥叫姮娥
    漢代以前,嫦娥叫姮娥 嫦娥奔月簡史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並「挖土」帶回地球。標誌著中國人距離九天攬月的夢想更近一步。我們的先輩很早就對神秘宇宙充滿探知欲,羽人飛天,嫦娥奔月,一直是中國人的夢想。今天就來講一講嫦娥奔月史。
  • 「胖五」就位嫦娥「五妹」將奔月:出發,去月球「挖土」
    垂直轉運標誌著長徵五號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了前期總裝、測試等一系列工作,這對器件組合體正靜靜等待著倒計時的號令聲。遙遠的月球背面,「四姐」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迎來第24月晝。而作為新的使者,嫦娥五號將開展月表採樣返回任務,替我們帶回月球的第一抔土。「五妹」的這次月球之旅,也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 嫦娥五號背後的國家大計
    據悉,2020年12月13日9時51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在距月面約230公裡處成功實施四臺150牛發動機點火,約22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 嫦娥五號奔月「挖土」,我們在電影中擁抱月球
    文|華誼兄弟研究院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並傳回著陸影像圖。12月2日,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我國的月球探索之路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也是圍繞地球運轉的、唯一的天然衛星,自古以來承載著人類的種種夢想,並伴隨而生了許多神話。嫦娥奔月、月亮女神塞勒涅,無不包含了人類對月球的幻想。科學和人類的決心讓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但在這之前,電影就想像出了人類登月的場景,在電影中,我們得以近距離擁抱這個熟悉而陌生的天體。
  • 嫦娥「五妹」即將奔月!帶回月球「伴手禮」還要體驗太空「打水漂」
    11月17日上午,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垂直轉運標誌著長徵五號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了前期總裝、測試等一系列工作,這對器件組合體正靜靜等待著倒計時的號令聲。遙遠的月球背面,「四姐」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迎來第24月晝。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 嫦娥5號在太空飛行多久、共幾天
    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按照預定方案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這是人類探月歷史60年來由中國人書寫的又一壯舉,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戰取得圓滿勝利。
  • 「嫦娥四號」為何要落月球背面
    經過20多天的太空飛行,「嫦娥四號」很快將著陸於月球背面預選著陸區——月球南極-艾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成為世界第一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嫦娥四號」落月探測器是2018年12月8日升空的,2018年12月12日進入月球軌道。那麼,「嫦娥四號」為什麼要落到月球背面?落到月球背面有哪些困難?
  • 嫦娥五號:您的「快遞」到了,來自月球,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後續,工作人員將會把嫦娥五號返回器空運至北京開艙,月壤的存儲、分析等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嫦娥五號從出發奔月到回歸地球共經歷了23天,其中8天完成從月球到地球的旅程,在月工作2天,再用13天返回地球,這樣算來,嫦娥五號的「通勤」時間要比正式「挖土」的工作時間長得多。
  • 嫦娥五號月球之旅大事記
    >11月25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11月28日20時58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實施「剎車」制動,順利進入環月軌道飛行;11月29日20時23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再次實施制動,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飛行;11月30日4時4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成功分離;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降落在哪裡?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繼嫦娥一號任務實現繞月探測、嫦娥三號任務實現落月探測之後,嫦娥五號任務將實現月球表面無人採樣返回,標誌著我國將圓滿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規劃。
  • 嫦娥一號到五號的歷史成果
    ●對嫦娥三號預選著陸區進行高解析度成像試驗 嫦娥二號月球探測衛星將於國慶期間展開「奔月」行程。 嫦娥三號巡視器名為「玉兔」號月球車,其以每小時200米的速度和每一「步」7米左右的節奏巡視月面,並與留在落月點的著陸器一起,開展月表形貌和地質構造、月面物質成分和可利用資源、地球等離子體層等科學探測,任務時間為3個月。
  • 嫦娥五號凱旋歸來 中國有了往返月球「雙程票」
    李淑姮 攝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供圖這是中國航天的一次特殊「太空快遞」——嫦娥五號自海南文昌啟程、到月球風暴洋取件2千克左右當地「土特產」、返回內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籤收。至此,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作為中國迄今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南航專家解讀「嫦娥五號」:探測器「怎樣返回」比「怎麼挖」更有難度
    24日凌晨,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順利發射,這一次,「嫦娥」不僅將實現「奔月」的目標,還將歷史性地帶著月球的「禮物」——約2千克左右的月球土壤樣品返回地球。「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任務,已圓滿完成前兩步,「嫦娥五號」將實現探月工程第三步戰略目標。這意味著,「嫦娥五號」探測器還將肩負著「返回」的重要使命,將月球表面的土壤帶回地球。在此之前,實現了在月球「挖土」目標的,只有俄羅斯和美國兩個國家。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俄羅斯採用探測器無人採樣,一共獲得了300多克樣品。
  • 嫦娥五號軌道器或變軌探索金星,「嫦娥」與「維納斯」的約會
    嫦娥五號返回艙已返回地球,並攜帶1731克月球土壤。 嫦娥五號的月球採樣計劃取得了圓滿成功,但是當嫦娥五號升空時,它的重量為8.2噸。最後,只有返回艙返回地面。 它僅重幾百公斤。剩下的7噸負載去哪兒了?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成為寶庫!」
    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資料圖)趙厚麟指出,從月球採樣返回地球,這是中國的第一次,也是全世界近半個世紀以來的第一次,意義非凡。「在過去的23天裡,嫦娥五號在太空展示了超群的技藝和中國智慧,令人嘆為觀止。」
  • 「4K」韓紅一曲《月亮》陪你追「嫦娥」,「嫦娥五號」返航地球了
    能把月球作為登上更遙遠行星的一個落腳點嗎?最近有件「大事」,那就是我國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這是中國探索宇宙空間,實現人類登月夢想的「一小步」。「一小步」,這個詞起源於1969年7月21日。當時的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載著3位太空人成功登上月球。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成為踏上月球表面的第一人。這一歷史時刻,曾說出了一句被後人奉為經典的話。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國務院新聞辦昨天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