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軌道器或變軌探索金星,「嫦娥」與「維納斯」的約會

2020-12-24 蕾磊看世界

嫦娥五號返回艙已返回地球,並攜帶1731克月球土壤。 嫦娥五號的月球採樣計劃取得了圓滿成功,但是當嫦娥五號升空時,它的重量為8.2噸。最後,只有返回艙返回地面。 它僅重幾百公斤。剩下的7噸負載去哪兒了?

我們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由四部分組成:軌道器,著陸器,返回器和上升器。返回器是唯一帶有月球土壤樣本返回地球的人。那麼剩下的三個部分又去了哪裡呢?

讓我們談談著陸器。用上升器降落在月球上後,它停留在月球上。今天它仍然在那裡,並且基本上永遠在那裡。

在對月球土壤進行採樣之後,上升者與月球土壤樣品容器一起返回月球軌道,並與軌道器對接,然後將樣品容器送入返回器。此後,上升器接受了科學家的指示,並以受控著陸狀態著陸。月亮輕柔地降落在指定區域,基本上將永遠停留在那裡。

返回器不用說,它已經返回地球軌道,並精確地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太空飛行器的著陸點上。

那軌道器呢?實際上,它仍然停留在環繞月球運行的月球軌道上。但是,12月20日有消息稱嫦娥五號的軌道器開始改變軌道,這表明它正在執行一項新的擴展任務,有人分析說,很可能被送往金星。

許多朋友可能想知道,尚未宣布嫦娥五號有這樣的任務!這是因為我國的嫦娥五號探月和取樣任務已完美完成,而先前制定的35項預備故障和事故保護程序均未執行。因此,剩餘了大量燃料,可以執行其他任務。嫦娥五號軌道器上共有39臺發動機,分布在機艙的各個位置。目的是控制軌道器的姿態或整個嫦娥五號的姿態。在嫦娥五號的整個飛行階段中,軌道器經歷了19次飛行階段,共有三個飛行階段,八個飛行姿態和五種不同的配置(在不同階段與著陸器,返回器或上升器組合),整個過程。

這是因為嫦娥五號的發射飛行和改軌道操作非常完美,並且無需啟動糾正其軌道的準備計劃,因此在軌道器中還有數百公斤的推進劑,加上Chang娥五號-5船上有許多專用的高清攝像機,其太陽能電池板可以提供長期電力,因此可以執行另一個擴展計劃。那麼,為什麼要推測它將進入金星呢?您不能停留在月球軌道上還是去火星和小行星?這是因為嫦娥五號已經在月球上飛行了近一個月。即使它想捕獲月球表面數據,任務也差不多完成了,更不用說我國發射了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和四號。他們都進行了詳細的月球探測和拍攝,並且基本上不需要在該區域做更多的工作,因此,如果停留在月球軌道上,最好去其他天體進行探索。

目前,我國還有另一個「天文一號」號即將前往火星,並將在軌道,著陸和巡邏三個方面對火星進行詳細的調查。如果嫦娥五號只是去拍些照片,那沒有什麼意義。

在小行星探索方面,我國還有一項有針對性的探索計劃已提上日程,嫦娥五號不需要進行這項工作。因此,當測量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時,只有金星才最適合嫦娥五號滿足。金星是地球的鄰居。距離我們最近的時間只有3800萬公裡,比距離火星最近的距離多了1600萬公裡。 嫦娥五號改變軌道並衝向金星後,燃料推進劑應該足夠了,但是如果我們去木星和土星,則由於距離太遠並且需要克服太陽的引力,它可能無法成功完成。

金星的體積和質量與地球相似,通常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但是,我國迄今尚未對金星進行任何近距離探索,而美國和俄羅斯則在幾十年前進行了探索。已經探索了很多次。因此,如果我國的嫦娥五號改變其訪問金星的軌道,這將是我國的首次金星探索活動,也將使我國成為第一個發現金星的亞洲國家。但是,必須指出的是,還沒有正式的公告。這只是猜測。嫦五軌道器接下來會做什麼?仍受官方消息。

讓我再談一談金星。它是一顆明亮的大星星,經常在傍晚在西方天空中看到。古人稱其為長庚之星。有時它也出現在黎明的東方天空中。金星,所有者不知道他們是一顆星星,所以給它取了兩個名字。同時,它也被認為是中國神話傳說中太白金星的化身。 嫦娥是月亮仙子。如果 嫦娥五號去了金星執行探測任務的話,可以說「 嫦娥」已經造訪了「太白金星」。

金星在西方被稱為「維納斯」。它是希臘和羅馬神話中美麗與愛情的象徵,而嫦娥也是中國神話中美麗與愛情的象徵。如果嫦娥五號去訪問「維納斯」,那無疑可以說是東西方兩個美女的星際聚會,這兩個女神已經出現在東方和西方歷史上。西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兩個「女神」的會面也可以說是「一次三千多年」。

參考資料:《新華網》12月19日文章《「35項故障預案一項都沒用到」——專家解密嫦娥五號軌道器背後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軌道器:「太空郵差」搭建天地往返通道
    作為探月三期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將刷新人類無人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新紀錄。「在整個任務過程中,軌道器在軌共有5次分離,6種組合體狀態,承擔地月往返運輸、器間分離、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等關鍵任務,是目前最複雜的空間飛行器之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查學雷介紹說。針對整個任務飛行狀態多、器間接口多、工作模式多、技術攻關難、地面驗證難以及運載與發射場新「三多、兩難、一新」特點,研製團隊突破了4項關鍵技術。
  • 嫦娥一號到五號的歷史成果
    2007年10月26日,嫦娥一號進行第二次變軌,進入到24小時運行軌道 。 2007年10月29日,嫦娥一號進行第三次變軌 。 2007年10月31日,嫦娥一號進行第四次變軌,由繞地飛行軌道進入地月轉移軌道 。
  • 專家詳解嫦娥五號的...
    嫦娥五號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期任務的收官之戰,將實現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嫦娥五號由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返回器組成。 (小標題)目前最複雜的空間飛行器之一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嫦娥 五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查學雷介紹,軌道器的工作貫穿整個嫦娥五 號探測任務。發射升空後,這位「太空快遞小哥」第一項任務是運輸。
  • 嫦娥五號月球之旅大事記
    >11月25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11月28日20時58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實施「剎車」制動,順利進入環月軌道飛行;11月29日20時23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再次實施制動,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飛行;11月30日4時4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成功分離;
  • 嫦娥五號完成月球採樣!——送她登月的「動力心臟」來自閔行!
    總設計師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就在一天前的12月1日23時許,中華兒女再次見證了一場奇妙的太空約會。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跨越38萬公裡後,實現了嫦娥妹妹與月亮姐姐的第三次相見。遙遠的廣寒宮裡,嫦娥四號探測器「玉兔二號」也迎來了新夥伴。熟悉的身姿,不一樣的身段,這次嫦娥與月亮的相見,比前兩次更親切更自然。月球上第三次留下了中國太空飛行器的足跡。
  • 「嫦娥五號」開啟月球採樣之旅 西安硬科技貢獻「最強大腦」
    嫦娥五號探測器主要由著陸器、上升器、軌道器、返回器四器組成,六院為其中的軌道器、上升器和著陸器研製了三套推進分系統,該推進系統也是目前空間飛行器最複雜的推進系統。
  • 嫦娥五號「繞、落、回」背後的科技力量
    回顧此次嫦娥五號月球挖「土」,自11月24日,嫦娥五號發射入軌,經歷了地月轉移、近月制動、在軌分離、平穩落月、鑽表取樣、月面起飛、交接對接及樣品轉移、環月等待、月地轉移、再入回收等階段。各環節順利進行,離不開航天科研人員的科技保障。日前,記者前往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一探該院多種保障嫦娥五號順利「繞、落、回」背後的科技力量。
  • 嫦娥五號回來了!不僅去月球挖了「土」,還帶回了「玉兔」
    那麼,這23天裡,嫦娥五號到底經歷了什麼?嫦娥五號:史上最重的無人探測器聊嫦娥五號這趟「月球之旅」前,先來看看嫦娥五號無人探測器本身,以及運載它升空的長徵五號火箭。這期間,返回器都會與軌道器一起在太空「漫步」,等待帶著月壤樣本的上升器回來,與之對接;對接完成後,上升器會將月壤轉交給返回器,然後再次分開。分開後的上升器獨自留在外太空,直到嫦娥五號地面控制中心執行命令,上升器才會落到月球,與著陸器相伴成為「月球居民」。
  • 完美的「擁抱」——揭秘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的故事
    新華社北京12月6日電題:完美的「擁抱」——揭秘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的故事新華社記者 胡喆12月6日凌晨,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因此,我們在嫦娥五號上採用了抱爪式對接機構,通過增加連杆棘爪式轉移機構,實現了對接與自動轉移功能的一體化,這些設計理念都是世界首創。」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張玉花說。「所謂的抱爪,形象地說,就像我們手握棍子的動作,兩個方向一用力,就可以把棍子牢牢地握在手中。」
  • 揭秘嫦娥五號探月十三大步驟
    7aOednc嫦娥五號探月之旅全程11月24日,「出發」——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並進入地月轉移軌道。7aOednc12月1日,「到達目的地」——嫦娥五號在月球正面預選區域著陸並開展採樣工作。
  • 嫦娥五號回程牽動幾個兵種?探月歸來發揮巨大作用,全軍矚目
    要說2020年下半年最振奮咱們國家士氣的事情,嫦娥五號上天探月一定榜上有名。在過去的半個月中,嫦娥五號的各種消息充斥在各大新聞客戶端的頭版頭條,經過漫長的等待,萬眾矚目的嫦娥五號終於回家了!網友等待嫦娥五號回家所做的海報根據官方消息,嫦娥五號已於17號凌晨返回地球。
  • 專家解讀:嫦娥五號,怎樣實現航天史上的「首次」?
    專家解讀:嫦娥五號,怎樣實現航天史上的「首次」? 12月3日晚,嫦娥五號成功完成「地外天體起飛」,踏上回家的旅途。「挖土」「打包」「起飛」……「帶貨」回歸的「嫦娥姐姐」還要經歷怎樣的旅程?
  • 嫦娥五號,安全到家
    習近平強調,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永無止境。希望你們大力弘揚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一步一個腳印開啟星際探測新徵程,為建設航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再立新功,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的開拓性貢獻。
  • 嫦娥五號攜土特產回家
    歷經約23天、11個飛行階段後,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圖為12月17日凌晨,工作人員在搬運嫦娥五號返回器。新華社記者 彭源 攝圖為12月17日凌晨拍攝的嫦娥五號返回器。
  • 38萬公裡之外的完美「擁抱」——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的故事
    38萬公裡之外的完美「擁抱」——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的故事新華社  作者:  2020-12-07 「抱爪」是什麼?「千裡眼」「順風耳」哪來的?嫦娥五號交會對接背後有故事。
  • 嫦娥五號一記全壘打: 捎來月亮的「土味」情話
    隨著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 「心至蒼穹外,目盡星河遠。」對於中國航天人來說,為了探索和接觸遙掛天空的月亮,經過16年努力,中國探月工程取得了「六戰六捷」的優異成績。
  • 九天攬月星河闊:揭秘嫦娥五號的3個關鍵數字
    記者摘取二、五、六3個關鍵數字,揭秘嫦娥五號任務。採集約2千克月壤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中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4個器組成,包含15個分系統。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探測器將經過20餘天的在軌飛行,採集約2千克的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一記全壘打,捎來月亮「土味」情話
    隨著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心至蒼穹外,目盡星河遠。」對於中國航天人來說,為了探索和接觸遙掛天空的月亮,經過16年努力,中國探月工程取得了「六戰六捷」的優異成績。從嫦娥三號、玉兔號到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再到嫦娥五號,精彩演繹了探月之旅。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實現我國航天史上多個重大突破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凌晨1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
  • 畫面卡頓,直播中斷,嫦娥五號與阿波羅的差距在哪裡?
    如果你留心看央視的新聞,每次畫面中出現指揮中心大屏幕時,它左邊那些參數數據都是打了碼的,看起來,咱們的長徵火箭發射以及嫦娥五號運行過程中的許多參數確實是保密的。從此前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的經驗看,著陸全過程的高清視頻畫面都會完整地公布出來,你在網上就能搜到。老周推測更先進的嫦娥五號之後也會公布月球軟著陸的視頻。是因為信號傳輸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