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法制社記者 湯瑜 報導
近年來,利用製造交通事故進行「碰瓷」的違法犯罪現象時有發生,1月5日,記者從公安部獲悉,2020年12月8日,北京市公安局刑偵、交管、網安、公交等多部門、多警種聯動,按照「2020平安行動」整體部署,就前期工作發現的多條案件線索開展集中收網,刑事拘留相關犯罪嫌疑人33人。
自2020年以來,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強化科技信息技術在警務實戰中的應用,圍繞交通事故「碰瓷」案件的規律特徵,創新建立研判預警系統,從人、車、事故等多維度、多角度進行綜合分析,全面監測交通事故「碰瓷」可疑情況,全面查找利用駕駛機動車、非機動車、步行等方式進行「碰瓷」嫌疑人員,並對幕後的犯罪團夥進行深挖串並。
去年12月8日,北京警方調集200餘名警力,先後在全市14個區進行收網,33名犯罪嫌疑人分別以涉嫌敲詐勒索罪、詐騙罪被西城、朝陽、海澱、通州、昌平、密雲等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偵辦等工作正在進行中。
據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二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抓獲的嫌疑人作案手段主要分三種類型:一是駕駛機動車利用事主存在隨意變更車道、違規轉向等違反道路通行規定的行為,故意製造對方全責、己方無責的剮蹭交通事故,然後以「私了」的方式向事主索要高額賠償;二是專門選擇公交、客運車輛為目標,故意製造交通事故,抓住上述司機人員顧及影響「年終無事故責任」的心理,對運營載客的車輛進行「碰瓷」,索要高額賠償;三是駕駛非機動車或步行,在路口、非機動車道內、人行橫道、停車場以及道路較窄路段,利用機動車駕駛員觀察盲區或應急措施不當,故意製造交通事故,並以受傷倒地、物品受損為由,向事主索要賠償。
記者了解到,此次打掉的犯罪團夥中,活動在密雲區以楊某音、翟某剛、石某生等人為首的犯罪團夥涉案人員有10餘人,團夥成員年齡大多在24至40歲之間,多人曾因「碰瓷」被打擊處理。辦案部門經對該團夥相關的事故車輛進行串並,發現多達50餘輛,車型以寶馬、奔馳等為主,初步統計涉案金額達300餘萬元。
除了團夥作案外,還有駕駛計程車單獨作案的情況。有部分犯罪嫌疑人以計程車司機身份為掩護,利用其熟悉交通規則的「便利」,駕駛計程車故意製造交通事故。以其車輛屬於營運車輛、需向計程車公司繳納「份錢」、耽誤營運收入為由,要求對方當事人賠償損失,事後對車輛「小修小補」掩蓋痕跡,伺機再次「碰瓷」作案。如王某駕駛計程車多次製造交通事故涉嫌實施「碰瓷」活動,初步核實涉案金額16萬餘元。
據了解,在駕駛非機動車或者步行「碰瓷」的案件中,王某寧騎乘自行車製造交通事故較為典型,其謊稱手機掉落受損實施「碰瓷」,經調查,其多次作案,涉案金額1.8萬餘元;某公司「外賣小哥」張某海多次駕駛兩輪電動車製造交通事故實施「碰瓷」,涉案金額1.5萬餘元;賀某以步行的方式在停車場製造交通事故實施「碰瓷」,涉案金額1.5萬餘元。
北京警方提示廣大市民,在駕車行駛過程中,首先要遵守交通法規,儘量在車內安裝前後行車記錄儀,遇交通事故,可根據影像判斷事故責任,並為警方提供「碰瓷」違法犯罪的證據。當遇到交通事故,對事故原因存疑時,切勿圖省事選擇「私了」,應主動撥打「122」事故報警電話,等待民警處理。發生交通事故後,如對方強烈要求「私了」並存在威脅恐嚇行為的,要提高警惕,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時報警。
下一步,北京警方將持續嚴厲打擊利用交通事故「碰瓷」的違法犯罪行為,維護社會治安穩定和群眾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