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公社》(2016)
上海電影節期間看了伍迪·艾倫的新片《咖啡公社》,裡面又見史蒂夫·卡瑞爾,他扮演傑西·艾森伯格的舅舅——一個電影公司的大老闆。打從這位「四十歲老處男」不演喜劇之後,他的表演都讓我另眼相看,接連出演了《狐狸獵手》、《被拒人生》、《大空頭》及《咖啡公社》等影片,奉獻了水準之上的嚴肅表演。我認為在最近這些年中,有三個演員是徹底脫胎換骨的,和過去說「Byebye"的,一個馬修·麥康納,一個查理茲·塞隆,另一個就是史蒂夫·卡瑞爾。
《冒牌天神》(2003),
和上圖對比一下,是不是氣質都不一樣了?
頭回看他的電影是2003年的《冒牌天神》,他演金·凱瑞的新聞播音部死對頭,印象最深的是他在現場直播中被金·凱瑞惡搞,滿嘴放炮,這一角色在續集榮升成主角。之後看的是他主演的《四十歲的老處男》,他演一個很cute的宅男,讓我看到了這個喜劇片中小人物的傷感地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十歲老處男》(2005)
卡瑞爾原本是想做律師的,可當他在法律學校填申請表時,被「你為什麼想成為一名律師?」的問題疑惑了,他完全想不出答案。因此,他的律師夢破滅了。他後來在芝加哥的即興喜劇訓練班學習表演。
在2007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傑克·布萊克、威爾·法瑞爾和約翰·萊利組成喜劇團隊,痛批為何學院獎總是表彰劇情片演員,每次頒獎典禮進入尾聲之際,總讓喜劇演員空手而歸。這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問題,喜劇演員似乎總是不被獎項待見。那晚,史蒂夫·卡瑞爾也坐在柯達劇院的觀禮席上,對於上述三人的演出,他抱以最熱烈的掌聲。不過僅僅相隔一個月,他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西岸電影商展」(ShoWest)獲得了「年度喜劇巨星」獎項,至於劇情片演員唐·錢德爾只是在電影院從業者的閒談間被封為「年度最佳演員」。是什麼讓卡瑞爾能夠獲得這個獎項呢?「他在銀幕上的表演毫不費力,」西岸電影商展的聯合董事長米切·內哈瑟爾(Mitch Neuhauser)在宣布這一榮譽時說,「他能以熱情地滑稽來搞笑,驚奇的是,也能如此低調地演繹幽默,甚至還能帶有一絲悲愴,在《陽光小美女》中盡顯無疑。」
《陽光小美女》(2006)
同時,卡瑞爾在電視方面的表現也很成功,翻拍英劇的美劇版《辦公室》(2005—2013)讓他連續三年提名金球獎電視類音樂/喜劇最佳男主角。之後,他宣布離開《辦公室》,專注於電影事業。
《辦公室》(2005-2013)
「我只是想要接演有趣而且具有挑戰性的角色」,他說過,「坦白講,只要找我演的是喜劇,我都會點頭。」如果說有哪部電影想要讓他成為喜劇演員,那就是梅爾·布魯克斯執導的《新科學怪人》了,而卡瑞爾曾主演過的《糊塗偵探》,原版也是由梅爾·布魯克斯製作的。「小時候,我就看過《新科學怪人》,」他說,「我相信他對我的影響一直持續到現在,等適當的時機一到,我就會跟孩子們介紹這部影片,我知道他們也會覺得它很有趣。」
在談到是否擔心被喜劇角色定型的問題時,他說自己已經做了不少大商業片和小獨立片,演過小丑和學者,很幸運能夠扮演不同的人物。對此,他一點兒都不擔心。他還用慣常的風格來看待自己始終居於二線的地位,用笑話來說明:「我希望自己能從喜劇開始,然後往上爬到劇情片,最後開始演A片。坦白說,如果現在有人願意找我上工,我會很高興。」
卡瑞爾的《四十歲老處男》算是沾了一點情慾片的邊,他回憶說:「當我還是個孩子時,哥哥曾帶我去看這輩子的第一部限制級電影,那部片是大衛·裡恩執導的《瑞恩的女兒》。我在片中第一次看到裸女的胸部,人生也因而徹底改變。」
如果卡瑞爾沒有認真看待自己的演出,他也不會在《四十歲老處男》裡領銜演出,也不會再接下來的《陽光小美女》裡飾演同志,更不會在《狐狸獵手》中扮演如此陰氣沉沉的角色。
《狐狸獵手》(2014)
當我看《狐狸獵手》時,我認為那是卡瑞爾迄當時為止人生中最出色的一次演出,但這句話很快又被《大空頭》打破,我始終認為他應該代表克裡斯蒂安·貝爾去提名奧斯卡男配。很少有喜劇演員,演正劇能這麼不跳戲的,我深深為他的表演吸引和折服。
《大空頭》(2015)
史蒂夫·卡瑞爾也許演喜劇達不到金·凱瑞的高度,但他在正劇和悲劇的嘗試中,相信可以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