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海報。(中共梧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影片劇照。(中共梧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廣西新聞網梧州6月23日訊 由著名導演夏鋼執導的電影《十九歲,一切會更好》近日正式官宣,將於6月26日國際禁毒日在愛奇藝獨家上線。作為國內首部聚焦青少年戒毒題材的影片,講述了一個18歲的吸毒少年在社會和家庭的幫助下重返正途的故事。
2020年6月26日是第33個國際禁毒日。近日,鍾南山、李蘭娟、張文宏三位權威醫學專家聯袂出鏡,集體拍攝禁毒宣傳片,從科學角度揭露毒品危害,向全社會尤其是青少年大力倡導「健康人生,綠色無毒」的理念。這讓《十九歲,一切會更好》的製片人徐蔥再次深深感到,自己在用影像宣揚禁毒理念的道路上走得並不孤單。
作為一名資深製片人,徐蔥主導的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電影節獲獎,但《十九歲,一切會更好》籌備三年,起初卻無人相信這個題材適合拍成電影——無論在大銀幕還是小螢屏,它都顯得有些沉重,不夠「商業」。但徐蔥始終堅信,社會需要這部電影,而且只要拍得好,它將感染和啟迪無數人。
《十九歲,一切會更好》講述的是18歲少年邵新的故事。年幼時,父親老邵好賭,一次夫妻爭吵最終導致邵新的母親在車禍中去世。數年後老邵再婚,新妻子生下女兒小曼,始終不肯原諒父親的邵新選擇離家生活。但小曼總愛纏著他這個哥哥,他也獨獨做不到對依賴和信賴他的妹妹徹底冷漠。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的邵新因為身邊新夥伴的「鼓勵」和對未來的迷茫,開始沾染毒品。但有一次小曼因誤食含毒棒棒糖而緊急入院,再加上親眼看見好友阿明因毒品而死,邵新終於下定決心,自己走進了戒毒所……
據悉,《十九歲,一切會更好》的劇本前後寫過四個版本,著重點略有不同,但相同的是,每一版的編劇都在戒毒所進行過漫長而徹底的採訪。「我們發現,很多青少年吸毒者失足的一大原因在於家庭問題。一方面,他們更容易通過毒品逃避缺少家庭溫暖的現實;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和關懷的缺失也讓他們比同齡人更缺乏抵禦誘惑的能力。」徐蔥透露,這樣的認識,讓幾版編劇都不約而同地將故事的重心放在情感上,尤其是主人公與家庭成員的關係上。在故事的最終,曾經心有隔閡的父子倆終於彼此走近,更難得的是,兩人的和解拍得克制而不流俗。
對禁毒警察和戒毒所警察的大量採訪,讓《十九歲,一切會更好》的最終版劇本擁有了更多感動人的力量。著名實力派演員常戎為片中的戒毒所雷警官一角注入溫暖與理性的底色,這個角色代表的是始終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體制力量。徐蔥希望,影片在6月26日國際禁毒日上線,能喚起全社會對禁毒特別是青少年禁毒工作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喚起每一個家庭甚至每一個人的責任。(中共梧州市委宣傳部供稿)
【來源:廣西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