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悅自己,是一生的修行

2020-12-23 如風輕似雲淡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體驗,在人際交往中,為了維持一段親密關係,總是想方設法取悅他人,而不再顧及自己的感受。

可事實上,如果對方也同樣認可你,在意你,並不需要你刻意放低姿態,而是相處不累,說什麼彼此都很感興趣。

往後餘生,那些讓人感到很累的關係就別再維繫了,取悅自己,才是最要緊的事,也是一生不可簡間斷的修行。

讓自己開心了,才能讓身邊的人開心。

如果你總是臉帶笑意,迎面碰上你的人,也就會還你一個笑臉。你若總是一副苦瓜臉,就算別人想要給你一個笑臉,也會害怕衝撞了你的「壞心情」,只好藉故趕緊走開。

一個人,只有讓自己開心了,才能讓身邊的人開心。不管是家裡人也好,還是同事、客戶,甚至陌生人。一個笑臉,一聲輕鬆愉悅的「嗨」,以及由內而外渾然天成的那股子開心勁,自有一股莫名的力量,能夠傳遞快樂,帶來溫暖。

我的朋友曉清是縣電視臺的一個欄目編導,成天想著如何寫出引人入勝的文案,很多時候,處於冥思苦想的狀態。尤其是從去年以來,她升職為欄目部主任後,明顯感覺到她壓力大了許多,就連周末和閨蜜們一起吃個飯,都常常不能來。就算匆匆忙忙來了,也是沒說上兩句話,就走了,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曉清的生活都被工作綁架了。一次,我在買菜的時候,碰到曉清媽媽,她拉著我的手,幾乎是帶著哭腔,要我找曉清談一談,因為她總是不開心,全家人都開心不起來。曉清回到家中,不是看這個不順眼,就是看那個不順眼,一開口便是爭吵。

我和曉清是從小玩到大,無話不說。連續約了她兩三次之後,她終於抽空出來,向我吐槽。原來,曉清一直想要調離電視臺,但沒有背景,沒有靠山,只有靠自己,做出一番成績,才能以此為跳板。

可整個欄目部,幾乎是她一個人包打包唱,每完成一個專題片,幾乎都要掏空了她所有的神思。

天長日久,不管是腦力上還是體力上,都無法勝任,而調動的事情也就更加陷入了停頓狀態。這些,都讓她無法開心。而不懂得找誰去排遣這種壓力,她自然就把鬱悶的情緒帶回了家中,讓身邊最親近的人,來分擔她的不快樂。

看著曉清消瘦的臉龐,我能體會她的心酸和不易。但只能勸慰她,工作是為了生活得更好,如果工作並不能帶來快樂,而是無盡的痛苦,那何妨學會看淡這份工作呢?給自己鬆綁,一切也會輕鬆起來。

曉清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一段時間後,她主動打電話約我們幾個好友,帶著孩子一起出去玩,那種久違了的輕鬆愉悅,隔著聽筒也能感受得到,我的心也不禁快樂起來。

是呀,我和曉清,也不再是從前那個無憂無慮的小姑娘了。我們都已經上有老,下有小,肩上是生活的重擔。沒有哪個人,有輕鬆可言。可生活不就是,需要自己去找開心嗎?如果每天是一種囚徒心態,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壓垮自己敏感的神經。

取悅自己,是接受並熱愛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際交往中,我們常常在看他人不順眼的時候,用這樣的話來提醒自己,不能對他人要求過於嚴苛。

那些我們十分討厭的人,或者說,一提起就很反感的人,其實就像光的反射,經由他人照見自己。那些讓自己不能接受的,其實是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譬如,在面臨一個重大選擇的時候,有人總是斬釘截鐵,有人總是優柔寡斷,我們總是很佩服那些果決的人,而厭棄那些出爾反爾,一天一個主意的人。但很多時候,當我們自己面臨同樣的問題,才會發現,自己就是那個遲遲拿不定主意的人。

原本以為的所作所為,只是我們對於自己的幻想。一旦遇到了這種大是大非,也許,自己的表現,就是一直嗤之以鼻的「逃兵」或是「小人」。

然而,這就是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說來說去,人其實最難以面對的是自己。我們之所以常常懊悔不已,是因為事情發生之後,再回頭總結,會發現,當時的自己是那樣愚蠢,那樣小氣,那樣不知所措。

人們常說:「有多大的腳,穿多大的鞋」,意思就是做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不要追求過高,到頭來,徒然讓自己感到失望。但往往心中的貪慾,又助長了我們的好高騖遠,幾番折騰下來,還是不能如願以償,就會更添幾分對於自己的厭惡。

當自己都不再愛自己,不再看好自己的時候,人生也就迷失了方向。

做什麼事情,不再問自己的心,到底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結局,而是聽從他人的建議,可一旦建議的人太多了,也會無所適從,最後竟然讓一件板上釘釘的事情,悄無聲息地不了了之。

就像逛街的時候買衣服,同伴說這個好看,那個好看,其實你都不喜歡,可為了迎合同伴,就稀裡糊塗地買下,最後,錢花掉了,但新衣服卻從來都不會再穿一次。因為自己的心中,想著的是另一件,沒有買回來的衣服。

取悅自己,是真正直面內心的感受,想要什麼,不要再加以掩飾,要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愛就愛,恨就是恨,沒有必要遮遮掩掩,人家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都與自己無關。

取悅自己,是一個人逐漸走向成熟的標誌。明白了人生一場,並不是為了某個人,或幾個人而活,除了好好愛他們,其實更應該好好愛自己。

取悅自己,是維繫人際關係的良好開端,那些不愛自己的人,才會任由他人對自己指手畫腳,那個珍視自己的人,才敢於在人群中發聲,活得自由自在。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取悅別人,不如強大自己
    被嫌棄是取悅別人的宿命,一個人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想要在這種不對等的愛裡獲得救贖,無疑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松子的一生看起來是糟糕透頂的,她小時候由於妹妹生病的關係而得不到父親的寵愛,後來學會扮鬼臉博父親一笑。這種性格種植在心裡生根發芽,她的感情也跌宕起伏,最後在恢復希望的時候因為一群小孩而死去。
  • 半生已過,學會「取悅自己」
    人生一世,逐漸明白,很多事情,記住與否,其實都是自己內心選擇的,而半生已過,逐漸明白,學會去取悅自己,才是這一生最好的樣子。因為人這一輩子,逐漸明白,很多事情,其實並不是自己想要去記憶的,許多的時候,其實很多事情,最主要的是取悅自己。
  • 取悅自己,不是自私,而是一種智慧
    人這一生,說短也短,說長也長。有時候覺得日子很難熬,可匆匆忙忙間,回首往事,幾十載也就那麼過去了。女人,前半輩子為了別人而活,為了家庭而努力,後半輩子,則就應該學會去取悅自己了。為自己生活,為自己而努力,為自己的開心而開心,為自己的憂愁而憂愁。這樣的取悅,也是一種生活上的大智慧。當然,說起「取悅」這件事情,總有人覺得,取悅自己,就是一種極其自私的行為。將家庭,事業拋之腦後,對家庭不重視重任,對事業不盡心盡力,皆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 她曾提倡女人不要「除毛」而取悅他人,堅持做自己,才會風採一生
    ,堅持做自己,才會風採一生卡梅隆·迪亞茨的自信更像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模特訓練,在16歲時竟然和模特公司籤約,但經過一年的努力,卡梅隆開始登上一些雜誌封面。2002年4月23日,卡梅隆在洛杉磯購物時被拍,卡梅隆當時發現記者跟拍自己,她毫無顧忌地對著鏡頭豎起了中指。
  • 餘生,請學會取悅自己
    但值得慶幸的是,她雖然被別人不斷的打壓,並沒有變的自卑起來,而是選擇了持續學習,讓自己持續成長,選擇用努力取悅了自己。很喜歡一句話,「與其費力去討好別人,不如討好自己,才是你終身浪漫的開始。」02人這一生
  • 《人生處處是修行》:修行的本質,是降伏自己的心魔
    以上這些問題,這本《人生處處是修行》也許可以給出答案。這是一部讓我們內心滋生力量的能量之書,作者用自己真實的經歷講述了一系列在生活中修行的方法,他認為每一處都是修行的道場,關鍵是做自己的觀察者,放下對煩惱、痛苦的執念。
  • 生存的智慧:人生下半場,取悅自己比取悅別人更重要
    從學校畢業之後,參加工作,接觸柴米油鹽、人情世故,很多事情脫離父母之後開始親力親為,才懂得生活的艱辛,這樣在艱辛下努力活著,這才是屬於自己的生活,懂得百忙之間抽出空閒時間去享受快樂,取悅自己才會讓自己活得開心。
  • 姑娘,你取悅自己的樣子真美!
    人這一生總要飛蛾撲火一次才算完整,燒不死,就算涅槃重生了,經歷過劉愷威的楊冪,無論在演技還是在生活中都更加成熟。愛情裡沒有贏家,但是拼命取悅對方的那個人一定是輸的最慘的,我和格格的愛情都以分手告終離開阿飛後,我找了個小城市全情投入工作,發現自己離開男人的溫暖不僅能活,還過得不錯,親身印證了活成自己的太陽,無需憑藉誰的光這一真理。格格說她離婚時楠總哭的像個孩子,可她卻再也沒有了心疼的感覺。她說離婚後才又找回自己,不會再因為誰不喜歡就放棄吃最愛的榴槤,也不會因為誰喜歡而到處收集菜譜,更不會為了誰再委屈自己。
  • 致女人:學會取悅自己,是餘生最好的活法
    人活著,不是為了取悅這個世界,而是為了用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取悅自己。靠著取悅別人而活,並不是聰明人的選擇,學會取悅自己,才是餘生最好的活法。曇花需要等很久才能開花一次,而且花期很短。有人說一霎那的綻放,只是為了讓別人看到它的風採,但其實不是,它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讓自己得到快樂。
  • 宋慶齡:取悅自己,才是真正的幸福
    ▼提升自己才是幸福人要學會取悅自己,取悅不是掩耳盜鈴,不是一葉障目,更不是夏蟲語冰井底之蛙。取悅自己是提升自己的內核,提升自己是取悅自己的步驟。宋慶齡一生酷愛學習,不論在什麼情況下她都從未放棄提升自己。在美國讀書期間,年僅15歲的宋慶齡時刻關注國內情況,在課上踴躍發言,沉靜思考給老師留下了深刻印象。著名作家丁玲曾寫信給她,稱讚她''幾十年來,您都在風雨中亭亭玉立''。
  • 早安心語:與其努力取悅別人,不如花心思取悅自己
    與其努力取悅別人,不如花心思取悅自己。與其活在別人的看法裡,不如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早安!不傷害,不與自己和他人為敵。早安!無奈的是,語言這東西,在表達愛意的時候如此無力;在表達傷害的時候,卻又如此鋒利。早安!別讓你的善良成了為人處事的缺陷,好好生活的前提是,首先別委屈了自己。早安!
  • 日子,說到底是為了取悅自己而活
    時間久了,覺得自己都要變得麻木了,已經想不起來上一次肆無忌憚的開懷大笑是什麼時候了。我們都走得太匆忙,匆忙到忘記了當初出發是為了什麼。日子,說到底是為了取悅自己而活。周末和許久未見的閨蜜吃飯,她的變化讓我心生感慨。閨蜜是那種典型的小家碧玉,家境殷實,從小被呵護長大,先生是同專業的師兄,兩家父母是故交,可謂門當戶對。
  • 這一生修行的歸宿,就是往生極樂世界
    在實際修行中,很多道友都存在疑惑:「我修的是大圓滿,即生成就,沒有必要再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吧……」「我最主要修的是本尊心咒,對極樂世界比較無所謂哎……」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的想法,所以對今年開始的阿彌陀佛念修不太重視,覺得和自己關係不大,念誦的意樂不強。
  • 靜坐冥想:念好自己的經,在自己的世界修行
    念好自己的經,在自己的世界修行。各人有本難念的經,但還是要用心去念,還是要自己去詮釋和註解。因為,日子是你的,生活是你的。人生活在世上,就離開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所需、避免不了各種的財色名利牽絆。比如,一個出身在皇室、富貴之家的孩子,其出身就擁有的一切,可能是一個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一生都難以企及的。看看現實生活中,那些國度的王子公主與平民百姓的子子孫孫;再想想《佛陀》中,國王之子悉達多太子與車夫之子車匿,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了。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兩性關係中的取悅型人格,最難找回自我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講述了川尻松子(中谷美紀 飾)渴求愛,又不斷失去愛的跌宕起伏的一生松子決定自己掏錢把錢還上,說是從學生那拿回來的。店家想讓偷錢的學生自己來道歉,她怕事情敗露,情急之下說是自己偷的,還跪倒在地,希望店家拿錢之後息事寧人。事情被學校知道,松子又跑去給龍洋一下跪,讓他承認自己偷了錢。龍洋一卻跟別人說自己沒偷錢,還誣陷松子。
  • 修行,從愛自己開始
    意思是,智者應該能使別人了解自己,仁者應該能使別人愛護自己。孔子點點頭說,「可謂士矣。」子貢說:「智者知人,仁者愛人。」意思是,智者應該懂得了解別人,仁者應該懂得愛護別人。孔子點點頭說,「可謂士君子矣。」顏回則回答:「智者自知,仁者自愛。」也就是,智者應該自己了解自己,仁者應該自己愛惜自己。
  • 泰國詩妮娜貴妃被特赦的背後:女人想取悅男人最核心學會取悅自己
    詩妮娜在軍中服役期間表現優異,學會了駕駛飛機、跳傘等特種兵才能完成的高難度任務,最核心詩妮娜非常懂得取悅瑪哈。 詩妮娜在某個時候對瑪哈是不抱希望的,她對瑪哈一直是取悅和絕對服從
  • 從清明開始,為自己積福修行!
    從清明開始,為自己積福修行!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清明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與墓祭的好時節。供燈福報多清明供燈,福厚一生!
  • 讀懂四大名著,是人一生的修行
    沒有一技之長傍身就算了,唐僧還特別固執,上當無數,仍然心不設防。在荒無人煙的深山裡,詭計多端的白骨精、吊在樹上的紅孩兒、五花大綁的老鼠精,一聲聲「救命」傳來,唐僧總是於心不忍,三番五次置自己於危險的境地,耽誤了整個團隊完成KPI的進度。年少時,看西遊,總氣憤唐僧心軟;可年歲漸長時,再看西遊,才明白,徒弟們的八十一種磨難,何嘗不是唐僧的八十一道善劫。
  • 經典佛歌:《一生修行》太好聽了!
    經典佛歌:《一生修行》太好聽了! 老實本分的做人, 坦坦蕩蕩的做事, 心有善念,人有信用, 才能贏得眾人的尊重, 才能活好短暫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