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從愛自己開始

2020-12-23 京博國學智慧

《孔子家語》和《荀子》這兩本書裡記載了同一個故事:

有一天,孔子叫來子路、子貢和顏回,問了他們三人一個共同的問題,什麼叫智者?什麼叫仁者?

子路說:「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意思是,智者應該能使別人了解自己,仁者應該能使別人愛護自己。孔子點點頭說,「可謂士矣。」

子貢說:「智者知人,仁者愛人。」意思是,智者應該懂得了解別人,仁者應該懂得愛護別人。孔子點點頭說,「可謂士君子矣。」

顏回則回答:「智者自知,仁者自愛。」也就是,智者應該自己了解自己,仁者應該自己愛惜自己。

聽後,孔子讚許地說,顏回「可謂明君子矣。」

孔子是想告訴我們,人生的修行,要從自愛開始,然後才能擁有愛人,以及過好生活的能力。

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又怎麼會有餘量來愛別人?

1

好好愛身體

前不久,我鄰居的兒子因為紋身,被所在的高中勒令休學。

老師說等紋身洗了明年可再讀,但因為紋身的面積太大,洗了幾次都洗不掉,只好放棄。

很多時候,因為好奇,因為耍酷,一次衝動的選擇會讓人悔恨一生。

《孝經》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弟子規》上也說,「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不珍惜健康,不愛護好父母賜予的軀體,是最大的不孝。

夏天吹空調,冬天去汗蒸,吃垃圾食品,和手機「天荒地老」,歌舞昇平,縱情享樂,聲色犬馬……

身體是個軀殼,修行之人所謂的「臭皮囊」。這個皮囊很堅韌也很脆弱。然而再偉大睿智的靈魂,離開了這個皮囊也無法獨立存在。

呂凱特說: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於度過。

生而為人是一件幸運的事。無論什麼理由,都不應該透支生命。

2

好好愛品格

愛默生曾說:「品格是一種內在的力量,它的存在能直接發揮作用,而無需藉助任何手段。」

人生在世,能力很重要,但如果沒有品格指路,人就會偏離正途,哪怕有再好的能力,也是白費。

現如今,文盲少了,高學歷的多了,可文明程度反而似乎下降了。

在網上,那些低俗的視頻大行其道,下流的文章與標題攫取了海量的眼球;在現實中,很多衣著光鮮亮麗的帥哥美女一張口就是汙言穢語,倒是契合了劉伯溫的那句話——「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還有一位失業的汽車修理工,從美國到中國當外教。他說只需要在酒吧裡花16塊錢買一杯啤酒,坐在那裡慢慢喝,很快就會有女孩子上來搭訕,甚至主動提出跟他去開房。

《弟子規》說,「奸巧語,穢汙詞,市井氣,切戒之。」

縱然你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即使你花容月貌美若天仙,若是不愛護自己的品格,你的人生註定是悲劇。

3

好好愛名聲

俗話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就像臧克家的詩——「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人生短短幾十年,能讓人記住名字的本就不多,能夠流芳百世名垂千古的更是鳳毛麟角。

以前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現在是一輩子大起大落,從天堂到地獄的比比皆是。

一個窮孩子努力學習改變了命運,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卻抵擋不住金錢和美色的誘惑,最終腐化墮落,身敗名裂,從家族的驕傲變成了家族的恥辱。

《詩經》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強調:「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正直誠信,友善待人,雖然不能成為國之棟梁,至少做到潔身自好,不會辱沒了名聲。

4

自愛,而後愛人。

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少年之時,應該戒美色等讓人放縱的東西,青壯年應該戒爭強好勝,老年人則要戒貪得無厭。

孔子這段話,說到底還是提醒人們自愛。

我們每天都在和欲望搏鬥,雖然明知不可為,卻常常做了欲望的奴隸。

當今時代,孩童早熟,中年出軌,為老不尊,很多人異常浮躁。君子這三戒似乎不應該再分年齡段劃分。色、鬥、得,成為每個人一生隨時警惕的東西。

楊雄在《法言》中講:「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

懂得自愛的人才能愛他人,也才有條件和能力去愛他人,也才有可能獲得別人的敬愛。

每個人都是帶著使命來的,自愛,則是完成使命的前提。

如亦舒所說:「自愛,沉穩,而後愛人。」

相關焦點

  • 從清明開始,為自己積福修行!
    從清明開始,為自己積福修行!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清明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與墓祭的好時節。從供燈開始修行千年暗室,一燈即明!供燈是點亮內心的那盞燈,為逝者消除業障,為前路點燃希望!供燈是修行的開始,與苦難和解,與幸福相生。萬家供佛燈,一燈如萬燈!欲成勝悉地,應供百盞燈。
  • 仁雅:修行,從恭敬開始
    因為自己對恭敬心的訓練不夠,所以一直無法深刻體會其中內涵。開始學習下士道後,至誠修習皈依成了我每天的重要修學內容。因為皈依不僅是學佛的開始,也貫穿著整個修行,所以我很重視自己的定課。但在修習過程中,自己會昏沉散亂,妄念紛飛。我對此很苦惱:究竟哪裡出了問題?學到皈依後的學處,對我啟發很大。尤其是奉行學處,法義講到「敬佛、敬法、敬僧」,也舉了好幾個例子。
  • 卓別林《當我開始愛自己》 寶華誦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我才懂得,把自己的願望強加於人是多麼的無禮就算我知道,時機並不成熟那人也還沒有做好準備就算那個人就是我自己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我不再犧牲自己的自由時間不再去勾畫什麼宏偉的明天今天我只做有趣和快樂的事做自己熱愛,讓心歡喜的事用我的方式
  • 魔寵之星新篇章開始,踏上修行之路,天選之子的修行作文被撕掉了
    導語:本次文章主要講述的故事內容是,世界上還有另外一個魔法世界,在這個魔法世界裡,每個人都有魔力,都需要通過修行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以星志奇為首的幾個小夥伴組成了魔寵之星,正式踏上了修行之路。就從這一章開始,星志奇以及自己的小夥伴們踏上看去修行的路途。
  • 《人生處處是修行》:修行的本質,是降伏自己的心魔
    以上這些問題,這本《人生處處是修行》也許可以給出答案。這是一部讓我們內心滋生力量的能量之書,作者用自己真實的經歷講述了一系列在生活中修行的方法,他認為每一處都是修行的道場,關鍵是做自己的觀察者,放下對煩惱、痛苦的執念。
  • 真正的愛,是一種靈魂寂寞的修行
    作者:胡楊映月在這個世界上,真正的愛,真正的愛上一個人,往往是一種與寂寞和煎熬在歲月時光裡的攜手同行。不是我們喜歡寂寞,更不是因為我們愛上了煎熬,而是因為真正的愛情往往都是一種「愛而不得」的結局,往往是一種不得不放手自己所愛的人二守著寂寞和孤獨過得一種日子。
  • 四郎愛上嬛嬛,是從她離宮修行那一刻開始的
    甄嬛對四郎的感情,我們都知道,是從愛轉恨。而四郎對甄嬛的感情卻沒有那麼明顯的變化。最開始,他只是把甄嬛當作是純元的替身,而到最後,他卻說甄嬛是他生命裡最重要的女人,在他心裡的地位,僅次於純元。那麼甄嬛是從哪一刻起,開始在他心裡變得重要的呢?或者說,四郎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愛上甄嬛的呢?
  • 愛自己從心開始
    愛自己,不是向外界抓取,不是去控制別人,讓自己顯得多麼得VIP,那些都是你的假我。真正的愛自己,是允許自己提升到更高的層面,允許自己更開心、更健康、更和平、更喜悅地活在每一刻當下。這樣你就會留意到有非常多的門向你敞開。每一個當下都是最好的開始!我不想讓你們離開身體後才意識到這一點,我想讓你們在身體裡時就意識到,就去享受生活的一切。
  • 修行就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上,滿滿的愛,收穫的也是滿滿的愛!
    :      真正的覺醒,是愛,慈悲,給與,奉獻,修行路上,沒有什麼捷徑,就是一顆真心,直心。    不論你傷害誰,最終都會傷害到自己;無論你利益誰,最終都會利益到自己;你讓他人經歷了什麼,終有一天自己也將經歷這些。願我們珍重自己的福報,一路走來,我們做了多少好事,說了多少好話,幫助了多少人,一路走去,一切都會回到自己的身上。
  • ​我們該如何修行,提升自己,完成自己的使命?
    所以大家應當抓住這個天賜良機,找到明師,辛苦幾年,認真修行,實修實練,普度眾生,得到正果,才是明智的選擇。在《龍華經》裡早就給我們點明了這個問題,經中說道:「老祖親傳十步修行,普度兒女早回家中。」無大使命者,擅自洩露天機,必遭天譴。在這裡,粗淺的講述十步修行,機緣成熟,再共同學習《龍華YD》秘法。
  • 成功人生為什麼要修行,修行三部曲
    其實成功的人生離不開自我的修行。由史而來但凡成就偉業的成功人士都是有著一定程度的修行境界,他們的事業成就都是他們的修行之道的衍生品;絕不是靠損害身心、勞心勞肺的術所能成就的。所謂大成成於道,小成成於術,包括養生也是如此。修行其實沒你想的那麼深奧難懂,所謂大道至簡,世間最深奧的往往就是最簡易的。
  • 一個人所有的修行,不過是找回自己的心
    人生是一場獨自的修行,謀生亦謀愛。人生的旅途中,大家都在忙著認識各種人,以為這是在豐富生命。可最有價值的遇見,是在某一瞬間,重遇了自己,那一刻你才會明白:走遍世界,也不過是為了「找到一條走回內心的路」。
  • 輕斷食——開始一場身心修行
    「修行圈」修行人的第一訂閱號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與多元文化、學術、修行、生活給予修行路上更多的啟示與幫助 |格物|致知
  • 人生如夢,愛是永遠的修行
    而愛,是永遠的修行。該劇是安慶市黃梅戲藝術劇院原創的第二部小劇場戲曲,餘青峰總策劃、總監製。編劇——青年劇作家屈曌潔,她曾憑藉《大清名相》一劇獲得過曹禺劇本獎;黃新德擔任藝術總監;導演:汪靜;作曲:陳華慶;造型總監:藍玲;舞美設計倪放、燈光設計陳曉東、服裝設計張穎、化妝設計董燕主演:鄭玉蘭,夏圓圓,虞文兵、崔克勇。
  • 靜坐冥想:念好自己的經,在自己的世界修行
    念好自己的經,在自己的世界修行。各人有本難念的經,但還是要用心去念,還是要自己去詮釋和註解。因為,日子是你的,生活是你的。人生活在世上,就離開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所需、避免不了各種的財色名利牽絆。但這並不是說,後者就不需要努力,而是要懂得量力而行、適可而止,做好自己的本分。在《佛陀》中,為我們呈現,這樣一個人,一出生就擁有世人都難以企及的衣食住行、財色名利、身份地位,卻捨棄了,而世人卻在追逐,為什麼?
  • 文字是另一種修行的開始——重讀林青霞散文
    如今看她的散文,也有著同樣的氣質,但那文筆處處流露出大氣與慈悲,有很多名人給她的書寫序,也有長的,大多溢美之詞溢於言表,但我卻獨獨喜歡蔣勳為她寫的這篇短小的序言,題目是《青霞平安》,他寫道:在從金邊到暹粒的飛機上,青霞坐我旁邊,她說:「一生都在演藝,總覺得沒有好好修行
  • 男人從三十歲開始的自我修行
    一、家庭篇剛進入社會的男孩們,無論有無上進心,都是充滿著幻想與奮鬥精神的,要做一番事業,要引領時代潮流,無論選擇工作,還是選擇自己做生意,都是拼盡全力,都能做到感動自己,隨著時間的流逝,男孩變成了男人,20歲變成了30歲,一個人變成了一個家庭,無論事業成功與否,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事業成功的
  • 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做到這三點,才真正懂得好好愛自己
    討自己喜歡,好好愛自己,是我們一輩子的功課與修行。都說,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到底怎麼樣才算愛自己?第一點:愛惜自己的身體。愛自己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能量,它是需要通過後天學習鍛鍊而來的。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不會愛自己,這些人的首要特徵就是:不善待自己的身體。愛自己,從愛惜自己身體開始。第二點:接納真實的自己你是不是有這樣的體驗?
  • 取悅自己,是一生的修行
    往後餘生,那些讓人感到很累的關係就別再維繫了,取悅自己,才是最要緊的事,也是一生不可簡間斷的修行。讓自己開心了,才能讓身邊的人開心。如果你總是臉帶笑意,迎面碰上你的人,也就會還你一個笑臉。但很多時候,當我們自己面臨同樣的問題,才會發現,自己就是那個遲遲拿不定主意的人。原本以為的所作所為,只是我們對於自己的幻想。一旦遇到了這種大是大非,也許,自己的表現,就是一直嗤之以鼻的「逃兵」或是「小人」。然而,這就是那個最真實的自己。說來說去,人其實最難以面對的是自己。
  • 黑色四葉草第155話:修行正式開始!真主角「夜見」也踏上旅途!
    主要內容1:修行安排!本話剛開始,紅心王國的修行安排已經徹底出來了!主要內容2:五大精靈守和紅心女王的修行方法!既然完整的修行安排已經出來了,那麼自然就是正式修行了!這裡解釋一下,紅心王國的獨有魔法是「魔言」,而阿斯塔等人此番前來主要就是學習這個特殊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