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100億!臺積電前12高管持股排名曝光

2021-01-17 芯通社


臺積在張忠謀退休之後,陸續傳出高階主管人事異動的消息。分析新面孔,可以看到不少海外華人,打破臺灣人多數的布局。臺積用人有何考量?又如何影響未來營運?


今年很多人都發現,臺積新來了兩個副總經理,頻頻高調亮相,而且,「好像都不是臺灣人,」一位供應商說。


首先,是新上任的業務開發副總張曉強,在5月的臺積技術論壇首度現身,接在總裁魏哲家之後上臺演講。


10月底,他也出現在臺灣半導體協會(TSIA)的年會參加論壇,引起注意,「劉德音都把他帶在身邊,」一位供應商注意到。


張曉強畢業自北京清華大學,擁有杜克大學電機博士。他出身英特爾,曾任技術與製造事業群副總。


其實,張曉強加入臺積已有3年,一開始是設計與技術平臺副總,報告給另一位副總侯永清。去年,業務副總金平中退休,便由技術出身的張曉強,接下業務大將。



另一位研發副總黃漢森去年10月上任,接下前技術長孫元成的位子。他則在今年10月的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首度在臺亮相,慷慨激昂地向各國半導體業人士發表演說,告訴大家,摩爾定律還活得好好的,未來可走到1納米以下。


他流利且發音純正的英語,震懾全場的論述能力,受到不少好評。


黃漢森畢業自香港大學、美國理海大學博士。他之前是史丹福大學電機系講座教授,在2013年,因帶領學生制出全世界第一臺用納米碳管組裝的電腦,登上《自然》雜誌,而聲名大噪。



人事大搬風,高管非臺灣人


自從臺積創辦人張忠謀在去年宣布退休之後,外界便預期隨著老臣逐步退下,臺積高層將有一波大換血。但劉德音與魏哲家以外,最常在公開場合代表臺積的兩位高階主管,竟然由陸籍、港籍華人出任,雖然令人一開始不大習慣,但某個程度,也代表臺積「國際化」的努力。


其實,臺積的研發核心團隊,長年有一位陸籍主管。也就是上海復旦大學畢業、擁有斯坦福電機博士的曹敏。他早在2002年就加入臺積,在去年晉升Pathfinding(路徑探索)副總。


曹敏與另一位研發副總吳顯揚,在半導體圈內名聲響亮,被戲稱是臺積「交互蹲跳」的左腿與右腿。


因為兩人分別交叉負責臺積一個技術世代的開發。吳顯揚負責28、16與7納米,以及現在的3納米。


曹敏負責40、20、10納米。但原來應該由他負責的5納米,2016年,臺積公告改由新來的葉主輝(Geoffrey Yeap)負責。他本來是高通副總經理。從姓氏發音推估,可能是新加坡或馬來西亞華人。


一位臺積客戶主管指出,曹敏是為10納米開發成效不佳負責。「10納米可能是臺積這麼多個技術世代最差的一個,」一位外資分析師表示,因為10納米製程功耗降不下來,其他手機廠望之卻步,最後只有蘋果一個客戶,但也校調多次,才勉強達到需求。


沒有意外的話,臺積近期內,還會再晉升一位陸籍副總。也就是剛退休的品質暨可靠性部門副總蔡能賢的接班人,來自英特爾的資深處長何軍。今年才滿50歲的他,可能成為臺積最年輕的副總。


一位臺積客戶主管表示,3年前空降的何軍,是劉德音與魏哲家刻意找來,協助蔡能賢整頓品質部門。這段時間,已有多名處長、部門經理離職。


「有些人見苗頭不對,馬上走,」這位客戶主管說,「這麼大規模,一定是銜命而為,找個沒有包袱的外人,才能動這個刀。」


他並認為,現在看來,今年年初的光阻劑出包事件,只是加速這個改革的過程。


反映留學生減少、海歸的趨勢


為什麼新一批空降的臺積主管,愈來愈多旅美華人,而不是過去清一色的旅美臺灣人?


一位前臺積主管表示,他認為,這現象與1990年代起臺灣理工科學生出國留學大減有關係。


今年接近50歲的他,是臺大電機系畢業、並取得美國西岸名校碩士。他那一屆,還有大約七成同學出國留學。


但5年後的學弟,比例就反過來,有七成國防役結束後,直接進入臺積電、聯發科等竹科公司工作。


而且,50歲這世代,也有不少人在矽谷工作幾年,便不敵竹科的吸引力,回國當海歸。「一路在美國升到高層、再被臺積挖回來、是臺灣人的機會,也相對更少了,」他說。


這個趨勢的另一面,就是臺積新一批晉升的副總,這些中生代的菁英,不少都沒有放洋經驗。


尤其是營運部門,近幾年晉升的3個副總:王英郎、張宗生、廖永豪,最高學歷分別是交大電工博士、清大電機博士,以及清大化工碩士。


其中,長期掌管南科廠的王英郎成名最早,2015年便升為副總,當時年僅49歲,創下臺積史上最年輕紀錄。


他之後轉調研發部門,沉潛了幾年,最近又回到南科,督軍將量產5納米、3納米製程、總投資達1.15兆元的18廠。


老臣接連退,迎來新時代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張忠謀最倚重的幕僚,企業規劃組織副總經理孫中平,已於今年9月退休。


她是已故抗日名將孫立人的長女,過去極少曝光的她,今年出現在臺積運動會,穿著一身運動服與企業訊息處資深處長孫又文坐在一起聊天,原來兩人是北一女同學。孫又文也將在今年底退休。


孫中平的接班人,也是一個資深臺積人——曾在美國摩託羅拉半導體部門工作的資深處長劉達智。


不久前,撼動全球半導體業的臺積大幅加碼資本支出案,劉達智便是最後決策小組一員。

免責聲明

本平臺所刊載的所有資料及圖表僅供參考使用。刊載這些文檔並不構成對任何股份的收購、購買、認購、拋售或持有的邀約或意圖。投資者依據本網站提供的信息、資料及圖表進行金融、證券等投資項目所造成的盈虧與本網站無關。除原創作品外,本平臺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


芯通社

- SemiWebs -


專注半導體-手機通信-人工智慧

投稿·加群·媒體商務合作

請長按加微信

zhuyu_999

錯過也許就是一輩子
還不快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市值創高,經營團隊 15 人身價上億
    晶圓代工廠臺積電今天股價表現強勁,收在新臺幣 383 元,市值攀高至 9.93 兆元,同創歷史新高,經營團隊身價隨著水漲船高,有多達 15 人持股價值超過 1 億元新臺幣。因應 5G 與高效能運算對先進位程強勁需求,臺積電調高今年資本支出到 160 億至 170 億美元,較原先規劃增加 10 億美元,法人看好,臺積電明年營運依然成長可期,每股純益應可挑戰新臺幣 20 元,並給予 400 元目標價。
  • 張忠謀持股身價241億新臺幣
    臺積電總市值突破5兆元,股東、員工及政府「三贏」,而股東除了持股近80%的外資是最大受益者,董事長張忠謀持股資產也快速攀升至241億元,行政院國發基金更是水漲船高增至3,191億元,羨煞許多抱錯股、資產未增反減的「苦」民。
  •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身價破10億美元 iPhone功不可沒
    據外電報導,受益於市場對蘋果新一代iPhone需求強勁的推動,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個人身價突破了10億美元。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製造商。在過去的一年間,臺積電股價累計上漲了25%。彭博億萬富豪指數提供的數據顯示,張忠謀的個人身價已突破10億美元。
  • Facebook高管或將失業、日本邀臺積電建廠、TikTok牽手谷歌
    【反壟斷調查持續進行,Facebook高管或被免職】2.【上百名移民露宿貝索斯豪宅外,呼籲向億萬富翁徵稅】3.【英國宣布禁用華為後,轉投日本尋求合作發展5G】4.【日本政府計劃邀請臺積電赴日建廠】5.【TikTok與Google達成超8億美元的雲服務合同】6.【軟銀再賣出22億美元對阿里巴巴的持股】7.【日本明治在中國成立新公司並建立工廠】8.【美的:「美的空調遙控器」應用軟體並非官方應用,已成立打假小組】9.
  • 德國轉會網站更新球員身價前100:姆巴佩1.8億歐元排名第1
    德國轉會市場網站更新了球員的身價排行榜,巴黎聖日耳曼的姆巴佩以1.8億歐元高居榜首,內馬爾1.28億歐元排名第二,在他們之後的是身價都為1.2億歐元的薩內、薩拉赫、哈裡-凱恩以及德布勞內。
  • 臺積電:張忠謀正式開始交棒了!
    再者,臺積電董事會中宣布股利政策,今年計劃普通股配發現金股利7元,將呈送股東會承認;並且核准2016年營業報告書及財務報表,全年合併營收為新臺幣9,479.40億元,稅後淨利約為新臺幣3,342.5億元,每股盈餘為新臺幣12.89元。
  • 臺積電如何持續領先?
    目前為止,只有臺積電、英特爾(Intel)及Nvidia市值超過一○○○億美元,與安華高(AVGO)合併後的博通(Broadcom),市值一度突破一○○○億美元,如今是九八一億美元,是第四大權值公司,臺積電在半導體產業激烈競爭中登上半導體產業龍頭,單是這頂桂冠就不得了。
  • 全球大公司24小時:寧德時代再籤大合作、騰訊老乾媽和好、臺積電...
    製藥企業Celltrion的徐廷珍達到114億美元,排名第2位。遊戲公司Nexon的金正宇排名第三,財富達到96億美元。即時通信服務商Kakao的金範秀財富增長最多,為93%,至52億美元。在披露6月份的營收時,臺積電也一併披露了上半年的營收。1-6月份營收6212.96億新臺幣,去年同期為4597.03億新臺幣,同比增長35.2%。  @blackcat馬甲快樂:希望中芯能行!
  • 半導體風雲錄》臺積電與三星之爭!張忠謀:三星是厲害對手,臺積電還...
    (Source:shutterstock)事實上,從 2005 年到 2009 年,三星晶圓代工業務年營收不足 4 億美元,相較於臺積電在 2008 年就突破 100 億美元的營收,其比例天差地遠。2010 年整體晶圓代工收入暴增至 12 億美元,其中蘋果 A 系列處理器產品代工收入達 8 億美元。之後,隨著蘋果手機等移動終端產品的出貨熱絡,導致三星的晶圓代工業務營收水漲船高,到 2013 年已經達到 39.5 億美元,而當年為蘋果代工的收入佔總代工業務營收的 86%,因此,可說 2010 年至 2013 年三星晶圓代工業務營收完全是靠蘋果在支撐。
  • 臺積電供應商6名高管「帶槍投靠」被抓,大陸「金主」曝光!
    例如前不久,一向低調的世界晶片巨頭恩智浦就起訴了由前員工創立的上海勵馳、南京芯馳兩家公司。「熊孩子」爆料雖然臺灣和大陸媒體的報導都相當隱晦,但是港媒一直都是媒體界的「熊孩子」,他們可就直白多了,直接爆出這次的涉事企業和巴斯夫臺灣分部員工名稱。
  • 失去了華為,臺積電會怎樣?
    從這個角度來看,臺積電依然要領先三星和英特爾:臺積電2018年量產的7nm技術每平方毫米的電晶體數量就已經達到了0.912億,早於三星和英特爾於2019年分別達到的9508萬、1.008億。對於臺積電來說,這都不是問題。2019年,公司的營銷費用率僅有0.6%,而且近年來始終維持在1%以下。我們直接來看出貨量吧。熟悉半導體行業的都知道,目前的晶圓主要有8英寸和12英寸兩種尺寸。一般把8英寸晶圓按照面積換算成12英寸,然後用晶圓片數來表示出貨量,也稱為12英寸晶圓約當量。
  • 臺積電是披著臺資外衣的美資企業嗎?扒一扒臺積電的股權結構
    臺積電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目前,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佔據著全球大部分市場。2020年一季度臺積電的晶片代工市場份額達到54%,一半以上的市場被臺積電佔有,三星電子市場份額只有16%,排名第二,可見臺積電在全球晶片代工領域不可撼動的霸主地位。
  • 員工持股浮虧近2億,金科股份4500億新目標後市值管理痕跡
    而金科9-11月完成的銷售額分別為254億、251億、234億,即使在金九銀十期間月銷售額也沒有超過260億,且月銷售額還呈現逐漸下降態勢,其12月銷售額突然上升實屬有些意外。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2月8日,澎湃新聞報導,總部位於重慶的金科股份華東區域要求員工認購公司項目,並根據不同部門不同職級給出了不同的套數指標。
  •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表示:三星是厲害對手,臺積電還沒贏
    雙方從製程演進、客戶數量、市佔排名、資本支出,一直到市值多少都讓大家拿出來比較。目前,雖然臺積電在其市場佔有率上有過半的競爭優勢。不過,三星也非省油的燈,2019 年也宣布將投資約1,150億美元的金額,希望能在2030年超車臺積電,成為非存儲器的系統半導體製造龍頭。        面對三星如此來勢洶洶,連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都表示,三星電子是很厲害的對手,臺積電還沒有贏。
  • 臺積電發債1200億新臺幣
    華夏經緯網5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工商時報》報導,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12日召開季度例行性董事會,決議再度在臺灣市場募集600億元(新臺幣,下同)無擔保普通公司債。臺積電上次董事會已決議發行600億元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實際已籌得450億元資金,若計入上次未發行額度加上此次新增加額度,今年在臺籌資規模高達1,200億元資金,規模已創下業界新高紀錄。  臺積電董事會12日亦核准配發今年第一季盈餘配發的每股現金股利2.5元,其普通股配息基準日訂定為9月23日,除息交易日則為9月17日,並於10月15日發放。
  • 臺灣13家企業入圍全球百大科技廠 臺積電排名第七
    臺灣13家企業入圍全球百大科技廠 臺積電排名第七 2018年01月18日 15:2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18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英國財經媒體路透的母公司湯森路透
  • 臺積電分紅 員工平均每人拿近24萬人民幣!
    ,員工現金獎金與現金酬勞共計新臺幣448億3668萬元,平均1位員工將可拿到新臺幣106.75萬元分紅(近24萬元人民幣)。      據報導,臺積電去年營運表現亮麗,營收及獲利同創歷史新高紀錄,每股純益新臺幣12.89元。     臺積電董事會除決議,去年度盈餘每股配發新臺幣7元現金股息,創21年來新高外,同時核准員工現金獎金與現金酬勞共新臺幣448億3668萬元,以臺積電臺灣員工4.2萬人計,平均1位員工將可拿到新臺幣106.75萬元.
  • 臺積電市值4670億...
    臺積電市值4670億美元攀峰 美國制裁助聯電成前7大企業 文/editor2020-12-08 08:38:47來源:FX168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臺灣11月單月出口值達319.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2%,連續5個月維持正增長。
  • 張忠謀:用30年把臺積電打造成為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商
    作為蘋果iPhone處理器的主要晶片代工製造商,臺積電希望對先進的製造工廠投入200多億美元,來駕馭下一波增長浪潮。這也是為繼續保持對英特爾、三星電子的技術領先優勢所應付出的代價。劉德音和魏哲家聯合執掌帥印的臺積電,目前的規模是臺灣競爭對手聯華電子的大約30倍,控制著產值達500億美元的全球晶片代工市場59%的份額。
  • 苗圃身價曝光,持股市值超7億元,嫁大21歲老公生龍鳳胎很幸福
    苗圃躋身富豪榜,持股市值名列前茅比趙薇高,老公曾送飛機當禮物。10月28日,某集團的上市定價曝光,很多明星富豪身價也隨之暴漲。其中有兩位演員的名字比較醒目,一位是趙薇,她的持股市值達5億元。而另一位演員苗圃的「戰績」則更顯赫,數值超過7億。近年來有不少女演員開始投身商界,大賺一筆,比如趙薇、張庭等。看來苗圃也是娛樂圈中隱形富豪,估計很多人都沒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