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解讀基因奧秘,打開看未來的眼睛:華大基因探秘生命密碼,讓...

2021-01-12 騰訊網

編輯:曉夢

攝影:小鹿老師

劉慈欣寫過一篇短篇小說,《天使時代》。

在小說裡,作者大膽設想了未來的基因編輯技術,可以通過改變基因的方式,幫助貧困地區的兒童告別飢餓。

我們以糧食、蔬菜、肉類為食,而他們能夠以樹葉為食;

我們直立行走,藉助交通工具到達世界各地,他們卻能長出翅膀代替需要支付金錢的車馬飛機……

但這項技術的應用,卻攪動了世界的格局。

一些國家的代表開始爭論,這項技術誕生的兒童,還能算是人類嗎?

人類對於基因奧秘的探索永無止境。

近一個世紀以來,複製人、變種人這類概念也頻繁出現在流行文化中。

孩子們對基因的好奇心遠遠超出了我們成人的預期。

我們這代家長,都是和孩子共同看著超級英雄的故事長大的。

看看活躍在漫畫書和銀幕上超級英雄,多少好漢都是得益於基因突變的?

蜘蛛俠、綠魔、浩克、神奇四俠、一眾X戰警......他們的超能力成為了不少人心目中的超級英雄。

可是我們真的能夠通過改造基因的方式隨意改造自己麼?

對個人而言,如果人能通過基因工程改造自己,意味著人能夠在更高的層面趨利避害,能更有力地握住命運的咽喉。

但我們也知道,人類有愛管別人的毛病,當上一代能夠像打遊戲前捏臉一般定製下一代的時候,基因編輯就談不上個人對超我的追求了,而是意味著更具權力者對其他個體的控制。

當人們可以定製下一代的基因時,繁衍和生育就更具氪金意味了。

同一階層的孩子極有可能呈現相同的趨勢,不同族群和階層間的流動性則將不可避免地陷入停滯。

毫無疑問,每個家庭都會對自己的孩子傾其所有。

只不過當今的不同在於奶粉、補習班和學區房,而未來的區別則更加明碼標價:能免疫多少種疾病、長多高多帥、能活多久。

長此以往,不同家庭背景下出來的孩子將擁有越來越驚人的區別,人類離新型的種姓制度和蜂群社會還遠嗎?

為了帶孩子更深刻了解基因知識而不是僅僅停留於書本和表象,我們特別策劃了【基因探秘——一場夢寐以求的科普體驗】華大基因庫一日遊的活動。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國家基因庫一直都非常神秘。

它到底是什麼樣子,能做什麼,做了什麼,外界一直了解不多。

作為中國版的「諾亞方舟」,華大基因庫是打開孩子面向未來的一扇窗戶。

上午,我們參觀華大基因學院的核心展館,由國家認證的基因導師帶著孩子們獲取一把打開未來的鑰匙,為孩子開啟地球基因密碼的大門。

然後參加基因理論講座,了解人類基因組計劃,認識生命密碼。

當然,僅僅停留於眼觀耳聞的知識是不夠的,關鍵還要有動手的實踐。

高難度的基因實驗在導師的指導下並不是問題,孩子們實際體驗了一把提取水果DNA的過程。

科普作家張雨晨不無擔憂地說,擺脫了自然選擇與基因演化的桎梏後,基於知識與信息的全新演化模式,將爆發出人類自身都無法完全適應的力量。

《阿基拉》的核心臺詞說得更直白:「如果阿米巴原蟲擁有了人類的力量,它不會像人類那樣建築,只會把附近的食物全部吃光。」

孩子們未來該如何駕馭科技的力量?

我們這代人無從給出一個標準答案。

又怎麼可能會有明確的答案呢?

人類實在是太年輕了。

要知道寒武紀物種大爆發可是持續了超過2000萬年,地球上才有了大多數現代生物所屬的「門」,而現代人僅僅有20萬年左右的登場歷史。

這麼說來,人類只經歷了宇宙的一瞬,連「少年」都算不上。

的確,這麼多年來,天上既沒有掉下黑色的方尖碑,也沒有使徒來襲,更沒有火花帶閃電之後出現的短髮猛男。

但技術發展給人帶來的不安,在這幾年出現得越來越頻繁,我們似乎患上了某種程度的「奇點焦慮」。

比如兩年前的阿法狗和人工智慧,就著實讓不少人對人類命運不寒而慄了一陣。

儘管理智告訴我們,像《銀翼殺手》或者《阿基拉》這樣便捷製造強力人造人(簡直比我們寫字還容易)的時代,在可預見的未來都難以出現。

而這「奇點」就像早尖峰時段的地鐵,貌似該到了卻遲遲未到,只有一個接一個的風口吹來吹去。

我們能做的,無非就是讓孩子早點了解未來可能發生的故事,讓他們能夠站在未來看現在。

了解更多「基因探秘」活動

幫孩子開啟看未來的眼睛

相關焦點

  • ...看未來的眼睛:華大基因探秘生命密碼,讓孩子化身親手提取DNA的...
    為了帶孩子更深刻了解基因知識而不是僅僅停留於書本和表象,我們特別策劃了【基因探秘—— 作為中國版的「諾亞方舟」,華大基因庫是打開孩子面向未來的一扇窗戶。 上午,我們參觀華大基因學院的核心展館,由國家認證的基因導師帶著孩子們獲取一把打開未來的鑰匙,為孩子開啟地球基因密碼的大門。
  • 華大基因汪建:生命解碼
    平時無論在華大還是朋友聚會,他也常是一件圓領純棉T恤配運動褲或工裝褲,這身打扮在華大基因這個員工平均年齡為27歲的企業裡顯得十分和諧,而宣稱「管理是我最討厭的一個詞」的汪建,不喜歡人家說他是華大基因的精神導師或者領導者,卻自我描述為「一個能和年輕人玩在一起的老頭」。
  • 基因技術:承載生命的密碼,未來醫學的鑰匙
    2003年曆時13年耗資30億美元、由多國參與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繪製出人類首張基因組圖,人類基因奧秘更加清晰。2016年美國生物學家文特爾(Craig Venter)以化學方式合成了含473個基因、能夠正常存活和運轉的最小細胞生命Syn3.0。自基因被發現的一百多年來,基因技術作為生命運行原理的解釋和操控手段,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關注。
  • 破解生命密碼三十餘載 ——訪基因組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煥明
    人物名片楊煥明,1952年出生於樂清,著名基因組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華大基因理事長暨華大基因學院院長。「我研究生物三四十年了,但生命對我而言仍然是奧秘。」10月18日,楊煥明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峰會上發言說:沒有科學,人類就沒有力量,沒有明天。如楊煥明常說的,他從家鄉兒時砍柴割草、捕魚捉蝦開始,到解讀和編寫「生命密碼」,一直對科學充滿好奇,對自然心懷敬畏。多年來,楊煥明和他的團隊及合作者的科研成果已使全球同行矚目。
  • 華大與貝瑞基因的NGS版圖來了!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日新月異 ,更多大眾願意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各種疾病的發病機制,一些病患逐漸意識到抱怨「上天不公平「是徒勞的消耗,他們更加期待現代醫學技術帶他們逃離「疾病牢籠「和提前預測生命風險。測序技術的出現,人類開始解讀生命天書,每個由4個字母組成的基因組攜帶了人類生命一代代傳承的遺傳信息。
  • 奇雲諾德CEO羅奇斌:解讀測序密碼與基因大數據
    解讀測序密碼是開啟大健康領域的鑰匙,高通量基因測序為快速邁入精準醫療時代提供了希望,但測序只是第一步,僅僅是得到了基因數據而已,還需要精準解讀隱藏在基因大數據中的密碼,才能真正揭示發病根源。
  • 德國凱傑宣布與華大基因達成合作協議
    深圳和美國加州紅木城2015年5月5日電 /美通社/ -- 德國凱傑公司(以下簡稱「凱傑」)今日宣布與全球較大的基因組研究機構華大基因就進一步加深合作達成協議。華大基因將向其所有測序客戶提供整合了凱傑 Ingenuity® Variant Analysis™ 軟體的生物信息學解決方案。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8期: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歐盟...
    華大基因全國核酸檢測21萬人份開通復工復產新冠檢測服務據華大基因最新透露,截至2月24日12時,武漢華大醫學檢驗所團隊及其運營的「火眼」實驗室已累計接收包括武漢在內的湖北地區檢測樣本數超5.7萬人份,並累計完成5.6萬人份;在全國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已完成21.5萬人份,全國每日通量可達5萬人份,根據需要整體可提升到8萬人份/日。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4期:華大基因回應「試劑盒缺陷」,求臻...
    顯微注射程序旨在避免玻璃體切除術,從而避免對眼睛結構的損害。這種方法還消除了為進入視網膜下空間而進行視網膜切開術的需要。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破譯油菜基因組密碼,構建油菜基因轉錄資料庫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料所油料作物基因組學與抗病性改良創新團隊成功破譯了油菜基因組的全轉錄信息密碼,構建了油菜10萬餘個基因的轉錄全景圖,使得油菜基因功能研究第一次有了相對標準的可參考的基因轉錄資料庫,有力支撐油菜功能基因的相關研究。
  • 視頻|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闢謠:已報案!沒有「基因庫...
    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某某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對此,華大基因(300676)12月8日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 華大基因上市,董事長汪建:別關注股價,我們是要造福全人類的
    針對毛利率增長趨勢的問題,劉娜表示,生育健康產品比重隨著市場需求提升得到持續增長,這對綜合毛利率有更高貢獻,近三年綜合毛利率穩步增長,未來繼續保持這樣的水平,在四大領域(生育健康、藥物研發、複雜疾病、基礎科研)都會有體現。在發布會上,汪建對華大基因的目標和理念進行了強調,他希望媒體和投資人能把關注點放在造福全人類的基因事業,而不是股價。
  • 華大等機構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研究成果登《Nature》封面
    2020年11月12日,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多樣性團隊、昆明動物研究所等單位聯合在《自然》(Nature)上同期以封面形式發表了兩篇文章報導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第二階段(科級別)最新研究結果。研究團隊發表了363種鳥類基因組數據,同時通過這一數據建立了無參考序列下多基因組比對和分析的新方法,並基於這一新方法闡明高密度物種取樣對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重要性,為深入了解基因組多樣性演化奧秘提供了契機。
  • 基因篩查有了新去處!華大優康升級為綜合門診部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12月7日,鹽田區大百匯生命健康產業園迎來一家新診所,深圳華大優康門診正式開業。據悉,優康門診由大梅沙舊址搬遷至這一新址後,正式從普通專科門診升級為綜合性門診部。華大基因CEO尹燁表示,希望優康門診成為大眾享受精準醫療的良好助力。
  • 飛流直下三千尺,華大基因還有誰?
    我作為濟南天文愛好者協會的創始人之一,和山大文學院友好合作,然後帶了兒子去聽。所以,公司頭幾年爆出著名的新聞就可以理解了:濟寧原市長辭職跳槽到華大基因。對於華大基因來說,政府的人脈以及打交道的行規是很重要的。不過,計生委的選擇就不會那麼廣泛,頂多會選取一些非常必要、性價比合適的基因檢查進行採購。從公司的營收構成看(以2017年年報為例):
  • 子公司擬上科創板 華大基因來「造勢」?
    華大隻參與了該項目中胚胎幹細胞的核酸測序,以及技術的效率和安全性的評估。僅從聲明來看,華大基因完全將此事撇得一乾二淨,稱自己沒做任何違法的事;但從胚胎幹細胞、核酸測序、技術效率,以及安全性評估等字眼來看,有財經人士認為,華大基因好像又在「炫技」。要知道,在生命科學領域,基因編輯是一項顛覆性技術,這對於逆轉癌細胞,開創癌症治療新途徑有很大作用。
  • 「科技相對論」帶你解讀人體基因密碼
    而且最近,國內跟基因技術有關的概念股也是一路飄紅,可見人類上九天攬過月,下五洋捉過鱉,今天終於到了對自己感興趣的時候。 咱們一般人理解的基因公司,也就是做做基因檢測,比如跟女朋友才認識四個月就有了自己的孩子,感覺很幸福,這時候你可能要測一測。其實基因技術還有更高級的應用,最重要的,就是治病保命。
  • 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遺傳|人類基因組計劃|解碼生命|基因組|...
    20 年過去了,在完成人類染色體DNA 測序的基礎上,功能基因組、表觀基因組、蛋白質組等研究進展迅速,與疾病相關的基因及其致病機制不斷被發現,眾多基因靶向藥物以及臨床基因檢測和治療方案研發成功,基因編輯、定量計算、冷凍電鏡等生物學技術日臻完善,新方法、新知識、新技術、新思想層出不窮,人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從各個維度,特別是從分子水平揭示生命的奧秘。
  • 華大基因: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說明書(三次修訂稿)
    指 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華大控股 指 深圳市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後改名為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系發行人控股股東 本次發行、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 指 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
  • 基因檢測費用,天賦基因檢測
    同時她也在微博中呼籲大家進行癌症基因測試,並改善生活方式,建立更長遠、更健康的人生。越來越多明星給孩子做天賦基因檢測人類基因組包含30億個鹼基、約25000多個基因,蘊含人體全部的遺傳密碼。基因檢測,可以破譯許多你百思不得其解的生命問題。比如,您會經常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同樣是眼睛、鼻子、嘴巴、臉,我們每個人長的會不一樣?
  • 基因測序概念股大漲 華大基因等多股午後漲停
    據最新消息顯示,基因測序概念股大漲,華大基因(300676)、昌紅科技(300151)等多股漲停,凱普生物(300639)、西隴科學(002584)等個股也有非常亮眼的表現。那麼,基因測序概念股都有哪些呢?下面就給投資者們簡單的介紹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