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闢謠:已報案!沒有「基因庫...

2020-12-27 新華報業網

  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某某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對此,華大基因(300676)12月8日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基因編輯」被推上風口浪尖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份「闢謠聲明」開篇語是「沒有瓜,各位群眾散了吧。」在聲明的末尾,附上了微博傳言的截圖,並打上了「謠言」的醒目圖標。

  華大基因表示,據了解,"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這個機構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科幻片中的情節,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其實這是一篇在2017年發表於Nature的學術論文,該項目由美國俄裔研究員米塔利波夫團隊主導,完全遵守"人類胚胎14天"原則,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沒有回植!沒有妊娠!!更沒有嬰兒出生!華大隻參與了該項目中胚胎幹細胞的核酸測序,以及技術的效率和安全性的評估。具體可查閱Nature的報導∶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23305

  華大基因稱,雖然該微博已經自行刪除了相關造謠內容,但鑑於該內容利用網友的好奇心和認知盲點,以截屏方式在微信等平臺傳播,造謠內容極其惡劣,用心極其險惡,公共影響隱患重大,給公眾製造了恐慌,已涉及公共安全問題。我方已收集相關證據材料,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據悉,按照目前的人類胚胎14天原則指的是,利用體外受精、體細胞核移植、單性複製技術或遺傳修飾獲得的囊胚,其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該原則來源於《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

  事實上,早在基因編輯誕生之初就一直存在倫理爭議,倫理學家和科學家在上世紀70年代末達成了「14天規則」,要求人體胚胎研究必須在受精後的14天內結束——14天是神經系統逐步成形的第一天,也是胚胎分裂的最後一天。

  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一直備受關注。據新華社2020年9月22日消息,2017年,當世界首批消除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基因編輯「豬1.0」誕生時,領銜該研究的美國eGenesis公司聯合創始人楊璐菡說,希望將來「在中國建立中國人自主研發的機構,致力於為中國病人研發異種器官移植的治療手段」。時隔三年,楊璐菡歸國後組建的杭州啟函生物公司領銜團隊在英國《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上宣布做出有望用於臨床的異種器官移植雛形——「豬3.0」,成功解決了去除豬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和增強異種器官免疫相容性兩大異種移植安全性難題,這讓她和團隊距離實現「人人用得上」的異種器官移植夢想更近一步。

  公司股價年內漲幅高達92%

  企查查顯示,華大成立於1999年,註冊資本4億元,是全球領先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使命,懷抱「健康美麗,做生命時代的引領者」的願景,華大以「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引領基因組學的創新發展,通過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分支機構與產業鏈各方建立廣泛的合作,將前沿的多組學科研成果應用於醫學健康、農業育種、資源保存、司法服務等領域,切實推動基因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基因科技造福人類。

  2017年公司上市之後,發行價為16.24元每股,因其「基因檢測」等概念,股價一度較發行價格上漲超過15倍。2018年開始,公司股價持續回調至60元左右。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再度大漲,12月8日收盤報131.83元,年內漲幅高達92%。截至12月9日上午10點15分,股價報130.11元,跌1.30%。

  今年以來,華大基因股價接近翻倍,12月7日,華大基因兄弟公司華大智造向科創板提交了上市申請。若華大智造順利登陸科創板,華大基因實際控制人汪建將再添一家上市平臺。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兢

相關焦點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8期: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 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某某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
  •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嬰兒傳聞;蘋果AirPods Max不配充電頭丨鈦午報
    ,美聯航成首家重新接收波音737 Max的航空公司……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嬰兒傳聞 :「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不存在,已報案鈦媒體12月8日消息,針對網傳「華大基因編輯58個嬰兒」一事,華大基因官微發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其系2017年發表於Nature的學術論文,項目由美國俄裔研究員米塔利波夫團隊主導
  • 子公司擬上科創板 華大基因來「造勢」?
    來源:金融投資報近日,一則「華大基因編輯58個嬰兒」的消息突然在社交平臺上瘋傳。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12月7日晚間,針對該消息,華大基因(300676)緊急聲明稱不存在「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
  • 蘋果推出4399元AirPods Max;華為發布首款商用臺式機;華大基因回應...
    當時的老羅在某脫口秀節目上說道——始於 2018 年年底的 6 個億債務,到今天我們已經還了快 4 個億了。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未來一年應該也就差不多還完了。(來源: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華大基因回應「基因編輯58個嬰兒」事件:造謠!已報案12月8日晚間,華大基因官微發布聲明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事件。
  • 「基因編輯嬰兒」背後的生意經
    據人民網消息,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基因編輯概念股有哪些?基因編輯概念股一覽
    就在一個月前,英國方面才剛宣布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治好了一名1歲大的白血病患兒。該名患兒被確診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常規的化療以及骨髓移植治療方式對其已無法奏效。在其父母的支持下,醫院採用德國生物技術公司Cellectis開創的細胞方法治療這名患兒。科學家們利用了名為TALENs(類轉錄激活因子效應物核酸酶)的基因編輯工具對來自美國的捐贈者的血液進行了3次編輯。
  • 賀建奎現身,親口承認「基因編輯嬰兒」已出生
    ,「基因編輯嬰兒」項目牽頭人、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發表演講。在此之前,因為「基因編輯嬰兒」露露和娜娜已在中國出生的消息,賀建奎備受關注。他在會上透露,試驗本有8對夫婦參與,後有1對退出;除已經誕生的露露和娜娜外,還有一位參與者可能已經懷孕。
  • 基因編輯嬰兒有沒有可能成為「超人」或「怪胎」?
    得到上的生物醫學科普人王立銘教授緊急發文: 為什麼基因編輯嬰兒在今天不可原諒?今天是一個註定要載入人類歷史的日子,這是對人類科學尊嚴和科學精神的踐踏。 好了,講到這裡,你應該明白了新聞中提到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原理了,這兩個英文縮寫拼在一起還沒有個正式中文叫法,用我的話說,就是,用9號手術刀編輯特定基因序列。而那個需要被編輯的基因,有可能是直接剪掉,也有可能是替換成其他基因,這個基因序列就被稱為標靶,那新聞中說的脫靶脫靶,就是沒有剪到標靶基因。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8期: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歐盟...
    華大基因全國核酸檢測21萬人份開通復工復產新冠檢測服務據華大基因最新透露,截至2月24日12時,武漢華大醫學檢驗所團隊及其運營的「火眼」實驗室已累計接收包括武漢在內的湖北地區檢測樣本數超5.7萬人份,並累計完成5.6萬人份;在全國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已完成21.5萬人份,全國每日通量可達5萬人份,根據需要整體可提升到8萬人份/日。
  • 華大基因汪建:生命解碼
    女員工們有穿旗袍上班的,有穿衛衣上班的,感覺就像一個大學校園。這裡沒人有自己的單獨辦公室,汪建和普通員工一樣坐在格子間裡,還美其名曰「我的辦公室是世界上最大的辦公室」。有個細節可以體現出汪建的管理特色:大堂電梯口有體重秤和身高表,食堂的飯菜會有卡路裡標識,汪建說,華大基因裡沒有不健康的胖子,凡是體檢時健康不達標的都會被扣獎金。所以員工們都很自律。
  • 帶孩子解讀基因奧秘,打開看未來的眼睛:華大基因探秘生命密碼,讓...
    編輯:曉夢 攝影:小鹿老師 劉慈欣寫過一篇短篇小說,《天使時代》。 在小說裡,作者大膽設想了未來的基因編輯技術,可以通過改變基因的方式,幫助貧困地區的兒童告別飢餓。
  • 基因編輯嬰兒締造者賀建奎和他背後的莆田系
    122位科學家共同聯名譴責、涉事醫院深圳和美婦幼兒科醫院的否認、南方科技大學的緊急聲明、深圳衛計委介入調查、國家衛健委的高度重視,都讓賀建奎和他的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成為輿論風暴的中心。11月27日,據e公司報導,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總經理程珍表示,醫院懷疑賀建奎報告作假,已經向警方報案。她還表示,已經詢問過相關人員,字跡很像,但都表示沒籤過這樣一份文件。
  • 華大等機構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研究成果登《Nature》封面
    例如,363隻鳥類基因組構建的全基因組比對序列總長為981Mb,比之前以雞和斑胸草雀為參考基因組構建的48隻鳥類全基因組比對序列在長度上提升了149%。深圳國家基因庫張國捷教授和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Benedict Paten共同為文章的通訊作者。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4期:華大基因回應「試劑盒缺陷」,求臻...
    該產品是一種基於下一代測序(NGS)的定性體外診斷(IVD)測試,利用晚期癌症患者的外周全血中分離的循環遊離DNA(cfDNA)分析324個基因,可報告311個基因的短變異,包括BRCA1/2的重排和拷貝數丟失。
  • 基因測序概念股大漲 華大基因等多股午後漲停
    據最新消息顯示,基因測序概念股大漲,華大基因(300676)、昌紅科技(300151)等多股漲停,凱普生物(300639)、西隴科學(002584)等個股也有非常亮眼的表現。那麼,基因測序概念股都有哪些呢?下面就給投資者們簡單的介紹一下吧。
  • 全球最大基因庫疑似曝光
    這項技術可以說是最近才進入大眾視野,早在2011年10月,我國唯一一個獲批籌建的國家基因庫,深圳國家基因庫就已經由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四部委批覆,並由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組建及運營。
  • 德國凱傑宣布與華大基因達成合作協議
    深圳和美國加州紅木城2015年5月5日電 /美通社/ -- 德國凱傑公司(以下簡稱「凱傑」)今日宣布與全球較大的基因組研究機構華大基因就進一步加深合作達成協議。華大基因將向其所有測序客戶提供整合了凱傑 Ingenuity® Variant Analysis™ 軟體的生物信息學解決方案。
  • 日本批覆基因編輯番茄上市,什麼是基因編輯和氨基丁酸?
    12月11日,日本厚生勞動省通過其國內首個基因編輯食品的銷售申請。這是一種基因編輯的西紅柿,含有更多營養成分γ-氨基丁酸,預計最早將於2022年上市銷售。那麼,什麼是基因編輯和γ-氨基丁酸?基因編輯和轉基因是什麼關係?
  • 飛流直下三千尺,華大基因還有誰?
    它叫華大基因。嗯,我就這麼皮,話鋒一轉。每當我看到華大基因叫囂衝擊千億市值,就感覺這是一個神奇的時代。拼夕夕的老闆曾就職於不作惡的谷歌,更是名牌大學的高材生,接受中國乃至全球最優秀的精英教育,卻醜陋的把手伸向了中國收入最低的階層。華大基因也曾是人類基因組計劃的中方成員,為全人類的健康福祉做出了跨時代的貢獻。
  • 華大基因: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說明書(三次修訂稿)
    (六)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未能實現預期效益風險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將用於青島華大基因檢測試劑生產及基因檢測服務項目、醫學檢驗解決方案平臺建設項目、雲數據處理系統升級項目及生物樣本庫建設項目。指 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華大控股 指 深圳市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後改名為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系發行人控股股東 本次發行、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 指 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