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強 阮曉 張煒
28日中午,在香港舉行的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上,「基因編輯嬰兒」項目牽頭人、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發表演講。
在此之前,因為「基因編輯嬰兒」露露和娜娜已在中國出生的消息,賀建奎備受關注。
他在會上透露,試驗本有8對夫婦參與,後有1對退出;除已經誕生的露露和娜娜外,還有一位參與者可能已經懷孕。
現場有人提問,若此事發生在你自己的孩子身上你會如何,賀建奎稱,「如果我小孩有同樣(可能患愛滋病)的情形,我也會第一個讓他去試驗。」
賀建奎還在演講中表示道歉,稱試驗結果因為保密性不強數據被洩露,故藉此場合與大眾分享相關數據。他亦對南科大表示感謝,並稱「我的大學完全不知道我的這個實驗」。
賀建奎還稱,研究已經遞交,倫理委員會將進行監管。
會議現場
事件回顧
11月26日,一篇名為《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報導,掀起軒然大波。
報導稱,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會議現場
時間軸回顧基因編輯嬰兒爭議
11月26日上午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曝出
《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報導引發軒然大波。
11月26日中午
事件持續發酵
賀建奎被曝為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中國臨床試驗申請中心資料顯示,該項目已獲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11月26日下午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
這一基因編輯嬰兒項目並不在該醫院進行,嬰兒也不在此出生。
11月26日下午
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務部前主任
特地去找有籤名的前同事了解情況,他們表示並沒有籤過這張申請書,也沒有印象召開過有關這個項目的會議,籤名可能是偽造。
11月26日傍晚
122位中國科學家聯合聲明
這項所謂研究的生物醫學倫理審查形同虛設。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用瘋狂形容。對於在現階段不經嚴格倫理和安全性審查,貿然嘗試做可遺傳的人體胚胎基因編輯的任何嘗試,表示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11月26日傍晚
南方科技大學
這一基因編輯嬰兒研究為賀建奎副教授(已於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職,離職期為2018年2月—2021年1月)在校外開展,未向學校和所在生物系報告,學校和生物系對此不知情。學校將聘請權威專家成立獨立委員會進行深入調查。
11月26日傍晚
深圳市衛計委
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啟動對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倫理問題的調查,對媒體報導的該研究項目的倫理審查書真實性進行核實;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未按要求備案。
11月26日晚
愛滋病公益組織「白樺林」
據媒體報導,2017年3月,賀建奎主動聯繫並在「白樺林」發布研究項目臨床志願者招募信息,該組織始終認為項目是南科大的一項科學研究。
11月26日晚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幹細胞分會
堅決反對該項研究。賀建奎課題組的研究屬於個人行為,該研究既違反中國目前的科研管理規則和倫理規範,同時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11月26日晚
國家衛健委
對此事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11月26日晚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
該研究的臨床註冊信息上登載「經費或物資來源為深圳市科技創新自由探索項目」不屬實。從未立項資助賀建奎基因編輯項目,亦未資助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覃金洲及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在該領域的科技計劃項目。
11月27日凌晨
賀建奎團隊
賀建奎將於本周三在香港的學術會議上公開「基因編輯嬰兒」項目數據。
11月27日早
賀建奎母校、美國萊斯大學
對賀建奎導師Michael Deem參與相關研究不知情,已對其啟動全面調查。據校方了解,與「基因編輯嬰兒」有關的臨床研究也並未在美國進行。
11月27日中午
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
依照安排,賀建奎將於28日上午參與峰會相關發言。峰會組委會主席、諾貝爾獎獲得者戴維•巴爾的回應稱,賀建奎副教授基因編輯技術用於人體胚胎一事,他認為沒有看到任何研究結果,事件不符合倫理,他表示此事很不幸。
11月27日中午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
該院從未參與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中的任何實驗環節,網傳《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上的籤名有偽造嫌疑,且未召開醫院倫理委員會會議。
11月27日下午
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
此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則違反了2003年頒布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
11月27日傍晚
南科大賀建奎研究室官網
有媒體在其上發現了參與試驗志願者的知情同意書,上面顯示,項目經費來自南方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將對嬰兒進行至少18年的健康隨訪。此外,項目組承擔每對夫婦的試驗費用28萬元。
11月27日晚
中科院學部 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
高度關注此事,堅決反對任何個人、任何單位在理論不確定、技術不完善、風險不可控、倫理法規明確禁止的情況下開展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臨床應用。
11月27日晚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
堅守科研倫理道德底線,堅決反對違規開展基因編輯嬰兒,全面調查涉事機構並予以處罰。
11月28日中午
賀建奎
試驗本有8對夫婦參與,後有1對退出;除已經誕生的露露和娜娜外,還有一位參與者可能已經懷孕。試驗結果因為保密性不強數據被洩露。
編輯:王嶸
責編:趙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