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建奎現身,親口承認「基因編輯嬰兒」已出生

2021-02-07 中國新聞網

作者:付強 阮曉 張煒

28日中午,在香港舉行的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上,「基因編輯嬰兒」項目牽頭人、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發表演講。

在此之前,因為「基因編輯嬰兒」露露和娜娜已在中國出生的消息,賀建奎備受關注。

他在會上透露,試驗本有8對夫婦參與,後有1對退出;除已經誕生的露露和娜娜外,還有一位參與者可能已經懷孕。

現場有人提問,若此事發生在你自己的孩子身上你會如何,賀建奎稱,「如果我小孩有同樣(可能患愛滋病)的情形,我也會第一個讓他去試驗。」

賀建奎還在演講中表示道歉,稱試驗結果因為保密性不強數據被洩露,故藉此場合與大眾分享相關數據。他亦對南科大表示感謝,並稱「我的大學完全不知道我的這個實驗」。

賀建奎還稱,研究已經遞交,倫理委員會將進行監管。

會議現場

事件回顧

11月26日,一篇名為《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報導,掀起軒然大波。

報導稱,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會議現場

時間軸回顧基因編輯嬰兒爭議

11月26日上午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曝出

 《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報導引發軒然大波。

11月26日中午 

事件持續發酵

賀建奎被曝為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中國臨床試驗申請中心資料顯示,該項目已獲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11月26日下午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

這一基因編輯嬰兒項目並不在該醫院進行,嬰兒也不在此出生。

11月26日下午 

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務部前主任

特地去找有籤名的前同事了解情況,他們表示並沒有籤過這張申請書,也沒有印象召開過有關這個項目的會議,籤名可能是偽造。

11月26日傍晚 

122位中國科學家聯合聲明

這項所謂研究的生物醫學倫理審查形同虛設。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用瘋狂形容。對於在現階段不經嚴格倫理和安全性審查,貿然嘗試做可遺傳的人體胚胎基因編輯的任何嘗試,表示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11月26日傍晚 

南方科技大學

這一基因編輯嬰兒研究為賀建奎副教授(已於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職,離職期為2018年2月—2021年1月)在校外開展,未向學校和所在生物系報告,學校和生物系對此不知情。學校將聘請權威專家成立獨立委員會進行深入調查。

11月26日傍晚 

深圳市衛計委

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啟動對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倫理問題的調查,對媒體報導的該研究項目的倫理審查書真實性進行核實;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未按要求備案。

11月26日晚 

愛滋病公益組織「白樺林」

據媒體報導,2017年3月,賀建奎主動聯繫並在「白樺林」發布研究項目臨床志願者招募信息,該組織始終認為項目是南科大的一項科學研究。

11月26日晚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幹細胞分會

堅決反對該項研究。賀建奎課題組的研究屬於個人行為,該研究既違反中國目前的科研管理規則和倫理規範,同時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11月26日晚 

國家衛健委

對此事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11月26日晚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

該研究的臨床註冊信息上登載「經費或物資來源為深圳市科技創新自由探索項目」不屬實。從未立項資助賀建奎基因編輯項目,亦未資助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覃金洲及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在該領域的科技計劃項目。

11月27日凌晨

賀建奎團隊

賀建奎將於本周三在香港的學術會議上公開「基因編輯嬰兒」項目數據。

11月27日早 

賀建奎母校、美國萊斯大學

對賀建奎導師Michael Deem參與相關研究不知情,已對其啟動全面調查。據校方了解,與「基因編輯嬰兒」有關的臨床研究也並未在美國進行。

11月27日中午 

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 

依照安排,賀建奎將於28日上午參與峰會相關發言。峰會組委會主席、諾貝爾獎獲得者戴維•巴爾的回應稱,賀建奎副教授基因編輯技術用於人體胚胎一事,他認為沒有看到任何研究結果,事件不符合倫理,他表示此事很不幸。

11月27日中午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

該院從未參與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中的任何實驗環節,網傳《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上的籤名有偽造嫌疑,且未召開醫院倫理委員會會議。

11月27日下午 

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

此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則違反了2003年頒布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

11月27日傍晚 

南科大賀建奎研究室官網

有媒體在其上發現了參與試驗志願者的知情同意書,上面顯示,項目經費來自南方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將對嬰兒進行至少18年的健康隨訪。此外,項目組承擔每對夫婦的試驗費用28萬元。

11月27日晚

中科院學部 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

高度關注此事,堅決反對任何個人、任何單位在理論不確定、技術不完善、風險不可控、倫理法規明確禁止的情況下開展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臨床應用。

11月27日晚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

堅守科研倫理道德底線,堅決反對違規開展基因編輯嬰兒,全面調查涉事機構並予以處罰。

11月28日中午 

賀建奎

試驗本有8對夫婦參與,後有1對退出;除已經誕生的露露和娜娜外,還有一位參與者可能已經懷孕。試驗結果因為保密性不強數據被洩露。

編輯:王嶸

責編:趙曉倩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嬰兒締造者賀建奎和他背後的莆田系
    史蒂芬·霍金曾預言,未來將出現被改動基因的「超級人類」,這一天似乎加速了。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稱,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一所謂研究成果引發各界廣泛質疑,「基因編輯嬰兒」持續發酵。
  • 「基因編輯嬰兒」背後的生意經
    據人民網消息,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賀建奎首次現身:我並不想控制嬰兒的人生 | 熱點聚焦
    基因編輯風波48小時之後,深陷輿論中心的南科大副教授賀建奎於11月28日中將近1點,出現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現場,並以英文演講。這是11月26日「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引發全球關注沸騰後,賀建奎的首次公開露面。雖然賀建奎的演講從原定的11點30分推遲到12點50分,但幾乎沒有人離開會場,所有過道都擠滿了人。
  • 基因編輯嬰兒有沒有可能成為「超人」或「怪胎」?
    回顧 簡單來說就是有一位叫賀建奎的中國生物學家修飾了一個受精卵的基因,也就是刪除了某個基因序列,為什麼要刪除呢?因為此前的研究發現地球上有些人天生就缺少這個基因序列,而這些人能夠對愛滋病免疫。這個受精卵最後發育成了一對雙胞胎,已經順利出生了。
  • 基因編輯嬰兒有多可怕,電影《千鈞一髮》把每一項恐怖都演透了
    會議開幕前一天,賀建奎公布了這樣一個消息: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雙胞胎女孩在胚胎階段接受了基因編輯,近日出生。關於這次的「基因編輯嬰兒」到底存在哪些爭議,依舊需要專業的醫學人士進行科普。我並非專業的醫學從業人員,因此沒有資格從學術方面談論此事。關於「基因編輯嬰兒」的電影,倒是可以向大家推薦一部。
  • 基因編輯獲諾獎,幕後金主竟是李嘉誠
    畢竟,基因編輯大規模推行下去,以後恐怕滿街都是蜘蛛俠超人,當然,也可能全是力大無窮沒有痛覺的喪屍。「基因編輯」這四個字,上一次廣泛傳播是在2018年,前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在沒有經過嚴格倫理審查和技術風險評估的情況下,給一對雙胞胎進行基因編輯,使其對愛滋病免疫。賀建奎因此被科學界口誅筆伐,其本人也被處以3年有期徒刑,教職被撤銷。
  • 視頻|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闢謠:已報案!沒有「基因庫...
    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某某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對此,華大基因(300676)12月8日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 轉基因嬰兒露露娜娜:如果出生就是錯誤,走下去該有多艱難
    授轉自|王雅媛港股圈(ID:Victoria-hk-stocks)基因編輯嬰兒這件事引起了全球關注,大部分都在譴責,該實驗是犯罪行為,賀建奎其人,已經成了眾矢之的。是的,這件事件的主角,遠不止賀建奎一人。事實上,這項實驗的真正主角,是兩個嬰兒露露和娜娜。為了名利、肆意妄為的賀建奎,所面臨的最壞結果,也可能是在監獄裡度過幾年罷了。但是對於這兩個孩子,生而無辜,等待著她們的,卻是常人難以想像的、註定多舛的一生。
  • 「基因編輯」,人類的福音還是「潘多拉魔盒」的再現?
    提起基因編輯,關注諾獎的肯定會想到2020年10月,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的兩位女得主;不關注的則可能想到了賀建奎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 既能改變性別出生比例,又能快速檢測新冠,基因編輯有多厲害?
    4月,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科學家們的努力下,一隻名叫Cosmo的小黑牛出生了。 科學家將一個名為SRY的基因敲入了牛皮膚細胞中,僅靠它的單獨作用,就可以使雌性變成雄性——這樣的雄性牛將有著更強壯的肌肉,以及陰莖和睪丸(儘管不能製造精子)。
  • 首度兩位女學者獲獎,基因編輯...
    這項技術有著「上帝的手術刀」之稱,使科學家有辦法精準對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進行編輯。儘管8年過去CRISPR仍在臨床階段,其廣泛的應用潛力依舊獲得各界重視。 對於獲得這份學界的最高榮譽,杜德納表示,「我真的非常開心,實在太令人震驚了。」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已是少數,在她們以前僅有5位女性獲得化學獎,兩位女性獲得同一份獎項,更是諾貝爾化學獎史上首例。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8期: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 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某某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
  • 基因編輯與人類改進,劉慈欣給法學家的啟示
    只要安全,就可以進行基因編輯嗎?以「基因編輯嬰兒」為例,陳頎首先指出了學界譴責的核心:將尚未成熟的基因編輯技術投入臨床是對參與者不負責任。那麼,如果能夠保證技術的安全性,我們禁止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的倫理和法律正當性是什麼?
  • 想要完美的「設計嬰兒」?研究稱選擇智商最高有可能身高最矮
    儘管離基於外貌和智力的「設計嬰兒」可能還很遠,但蘇格蘭阿伯泰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基因編輯的風險現在很低,足以證明可以將其用於人類胚胎治療常見疾病。一位權威專家日前表示,通過基因改造來降低患病風險的「設計嬰兒」是「非常可取的」,應該在兩年內開始實施。
  • 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網友都坐不住了,那HIV孕媽咪如何降低母子...
    人民網今天的新聞稱,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這個新聞在網絡掀幾千層浪,人們紛紛表示祝賀,但也有人提出質疑。因這一宣稱還沒有得到其他方的獨立證實,是研究者本人向外界透露的。果然,網友們都坐不住了!
  • 從救命神藥到「基因編輯嬰兒」,CRISPR為何成為爭議的漩渦丨直擊諾獎
    上一次這個名字進入大眾視野,還是2018年11月的「基因編輯嬰兒」。基因編輯技術是什麼?是誰發明了這個相當於金礦的技術,又是誰讓它熠熠生光?為什麼中間出現了利益之爭?卡彭蒂耶、杜德納和華人科學家張峰,有過怎樣的較量?這些問題,將在本文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