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網友都坐不住了,那HIV孕媽咪如何降低母子...

2021-01-18 騰訊網

人民網今天的新聞稱,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

這個新聞在網絡掀幾千層浪,人們紛紛表示祝賀,但也有人提出質疑。因這一宣稱還沒有得到其他方的獨立證實,是研究者本人向外界透露的。

果然,網友們都坐不住了!

部分網友觀點

踩踏了人類倫理的底線

嚴謹的科學問題,太過隨便

正常家庭不會當志願者,這是一件嚴重的倫理事件

基因不應肆意修改

憑什麼成為犧牲品,責任追責到底歸誰

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尚未得到證實。

但是可以清楚的是,這起「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並非技術突破,重點在於如何避免傷害,而且可能從醫學問題發展成為倫理道德問題。

據新京報報導,深圳市衛生計生委倫理專家委員會並未收到項目的倫理審查報告。網上能夠查到一份來自「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的倫理委員會審批。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目前該醫院發聲否認與這個實驗有關。

深圳衛生部門已介入核實「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這件事因相關部門介入調查,得到了更廣泛的關注。人類與HIV的對抗從未消失,但是孕媽咪不用擔心,HIV孕媽咪可以通過治療,降低母子感染率。

臨床發現,若HIV孕媽咪從未接受治療,寶寶出生後感染HIV的概率達25%~30%,若孕期至產後都積極接受治療,母子垂直感染概率可降至2%~3%

通過規律服藥,持續接受追蹤與治療,HIV孕媽咪也能安然度過孕期,並使母子垂直感染的概率有效降低。(*文中內容部分來源於網絡,本文中涉及HIV孕媽咪護理知識由好孕媽媽採訪諮詢/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高危險妊娠暨產科主治醫師黃本湘,由好孕媽媽原創,版權歸好孕媽媽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

案例

//

小珍去年因為心臟手術接受輸血,痊癒後不久,便發現自己已懷孕,然而,懷孕的喜悅沒有持續多久。在產檢時,醫師告知小珍感染了HIV,夫妻倆雙雙陷入了傷心與絕望,同時也非常擔心胎兒未來的健康與安危……

HIV帶原須積極維護免疫系統

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的中文名稱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又稱愛滋病毒(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簡稱AIDS),此病毒進入人體後,會攻擊人體免疫系統,讓維護人體健康、防禦病毒與細菌侵擾的淋巴球CD4數量減少,一旦CD4數量減少,人體免疫力便會持續下降,使人體容易遭受其他病原體入侵,進而導致感染,或是因免疫力缺乏而產生的腫瘤,最終導致死亡。因此,維護免疫系統,是預防HIV帶原者病發的積極措施,具體方法有切實配合服用藥物、妥善照顧身體、避免壓力。

HIV主要為通過血液與體液(通常是精液、陰道分泌物與前列腺液)傳播。唾液、汗水、尿液與眼淚則不會導致傳染,且HIV只要離開人體就不易存活,即便是被相同的蚊蟲叮咬,也不具傳染性。

常見的造成傳染的方式

‧ 沒有防護措施的性行為:與HIV感染者進行性行為(口交、肛交與陰道性交)。

‧ 共享針頭與針筒:血液直接輸入,讓病毒可直接侵入。

‧ 母子垂直感染:非關遺傳,但若未接受治療,在懷孕、分娩和哺乳的過程中,容易直接將病毒感染胎兒。

孕期發現HIV 仍有機會生下健康寶寶

在妊娠第8~12周時,醫院會為孕媽咪進行血液常規檢查,若媽咪感染了HIV,在此時通常會被發現。這時,產科醫師會與感染科的醫師一起協助媽咪進行治療與防護。

臨床上,如果孕媽咪能夠確實配合用藥,便能有效降低胎兒的感染概率。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高危妊娠暨產科主治醫師黃本湘表示,孕媽咪若是HIV帶原人群,除了懷孕期間比較容易罹患妊娠糖尿病之外,寶寶的出生體重也會較輕,而且身高也會較矮小。治療HIV的藥物,雖會增加早產風險或使新生兒體重過輕,但如果能在孕期妥善防護,生下健康寶寶的概率仍然很高。

母子垂直感染率 可通過治療有效控制

懷孕期間,HIV孕媽咪除了進行常規的產檢之外,還需在感染科醫師的照顧下,追蹤並控制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的病毒量(viral load)與T淋巴球(CD4+T lymphocyst)數目,並在第12周左右開始服用Zidovudine(ZDV)。ZDV的作用有三個,一是分娩前儘可能減少媽媽體內的病毒數量,二是抑制HIV在胎盤的複製,三是通過臍帶給胎兒提供保護。同時,若懷孕前已持續服用雞尾酒療法的藥物,則懷孕後須視具體情況評估是否需要調整藥物。

臨床發現,若HIV孕媽咪從未接受治療,寶寶出生後感染HIV的概率達25%~30%,若孕期至產後都積極接受治療,母子垂直感染概率可降至2%~3%。

出生後持續接受追蹤

黃本湘醫師指出,HIV孕媽咪的生產方式,醫生通會採取剖宮生產,以完成標準化流程與防護措施。剖宮產可確保醫師在短時間內將胎兒抱出子宮,減少因接觸媽媽血液或分泌物所導致的感染風險。如果在生產前1個月,測到媽媽血液中病毒量小於1000copies/毫升,則可在醫師與產婦討論之後,選擇自然分娩,當然生產過程中需要持續使用抗病毒藥物。

寶寶出生後,除了需要接受檢測以確認是否感染外,也必須立即服用藥物至少6周,並持續接受追蹤,直到確認已排除HIV感染為止。

HIV媽咪生下寶寶後,須餵食配方奶粉,禁止哺餵母乳,避免HIV出現在乳汁中直接傳染孩子。如果寶寶感染了HIV,家長在護理上難免會比較辛苦,且兒童感染HIV的治療方式與成人不同,不僅CD4淋巴球會隨著年齡變化,藥物分布與代謝也會隨孩子的營養狀況與年紀變化而有所改變,家長必須謹遵醫囑,以利後續照顧。

點擊播放 GIF 0.0M

‍雞尾酒療法

高效能抗愛滋病毒治療,即為俗稱的雞尾酒療法,通過搭配3種以上的抗HIV藥物,可抑制病毒、提高CD4淋巴球數,並避免患者產生抗藥性。若患者規律用藥,可降低伺機性感染與腫瘤發生的概率,雖無法治癒,卻能讓愛滋病發作的概率得到控制。

點擊播放 GIF 0.0M

從生活中加強健康防護

黃本湘醫師表示,HIV孕媽咪妊娠期間若持續用藥使病毒數得到控制,則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原則與健康的孕媽咪無異。但需在飲食與作息上,遵守健康的身體保養原則,以支持身體免疫系統的運作所需,提供建議如下。

• 三餐飲食均衡,若發現HIV媽咪患有妊娠糖尿病,則須遵循營養師給予的飲食建議。

• 為降低伺機性感染的概率,出入公共場合應多洗手、戴口罩。

• 避免生食或食用不潔的食物,飲用水應煮沸。

• 適當運動。

• 清理小孩或寵物的排洩物時應戴手套。

•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壓力過大。

• 與醫師討論後,注射合適的相關疫苗。

與家人共處時的注意事項

• 避免共用牙刷、刮鬍刀、指甲刀等較容易造成傷口的器具。

• 產後若使用生理期用品,須嚴實包裹後再丟棄。

• 若衣物與生活器具沾染了HIV患者的血液,要用酒精、雙氧水、漂白水、肥皂水、強酸或強鹼等物質消毒,或是煮沸以達到消毒目的。

不會導致感染的狀況

HIV感染的途徑為通過新鮮的血液與體液交換(如進行性行為未使用安全套、血液直接輸入體內或身上的傷口直接接觸)。以下這些狀況則不會導致感染。

• 共享餐具、衛浴設備。

• 擁抱與牽手(接吻雖不致造成感染,但若口腔內有傷口、牙周病或出血,就會有感染的風險)。

• 蚊蟲叮咬。

• 捐血。

尋求協助‧避免恐慌

目前HIV感染的治療已比從前有很大的進步,持續接受追蹤與治療,通常能讓病情得到控制。若對HIV感染或對愛滋病相關信息有疑問,建議可尋求愛滋病指定醫院或紅絲帶基金會等單位的協助。

願寶寶能健康成長,人間沒有疾病。

對於這起「基因編輯嬰兒」,你怎麼看,

如果真的發生,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

可以在留言區分享哦~

愛我你就星標我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相關焦點

  • 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網友都坐不住了,那HIV孕媽咪如何降低母子感染率
    人民網今天的新聞稱,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果然,網友們都坐不住了!踩踏了人類倫理的底線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尚未得到證實。人類與愛滋病的對抗從未消失,但是孕媽咪不用擔心,HIV孕媽咪可以通過治療,降低母子感染率。臨床發現,若HIV孕媽咪從未接受治療,寶寶出生後感染HIV的概率達25%~30%,若孕期至產後都積極接受治療,母子垂直感染概率可降至2%~3%。
  • 賀建奎現身,親口承認「基因編輯嬰兒」已出生
    ,「基因編輯嬰兒」項目牽頭人、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發表演講。在此之前,因為「基因編輯嬰兒」露露和娜娜已在中國出生的消息,賀建奎備受關注。他在會上透露,試驗本有8對夫婦參與,後有1對退出;除已經誕生的露露和娜娜外,還有一位參與者可能已經懷孕。
  • 「基因編輯嬰兒」背後的生意經
    據人民網消息,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基因編輯嬰兒有沒有可能成為「超人」或「怪胎」?
    說實話,如果我是第一時間只看到人民網的新聞標題「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我的第一反應也是官方高調宣傳我國的高科技成就,並不會有更多的想法。因為我和大家一樣,也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科學愛好者,並不是生物學領域的專業人士,並不能立即想到一些更深遠的東西。可是,這條新聞馬上就以核彈級的當量在整個社交圈炸開了。
  • 基因編輯嬰兒締造者賀建奎和他背後的莆田系
    史蒂芬·霍金曾預言,未來將出現被改動基因的「超級人類」,這一天似乎加速了。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稱,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一所謂研究成果引發各界廣泛質疑,「基因編輯嬰兒」持續發酵。
  • 【布達佩斯兒童博覽會】嬰兒與孕媽咪用品展
    同一時間,嬰兒與孕媽咪用品展也在此舉行。專為孕媽咪與寶寶量身打造的優質婦幼展,搜羅最多、最新、新趨勢,孕媽咪及嬰兒用品採購,現場同時舉辦多種指南活動。
  • 蚌埠首例試管嬰兒在蚌醫一附院誕生
    近日蚌醫一附院傳出喜訊,一對健康、可愛的雙胞胎寶寶誕生了,這是蚌醫一附院首例試管嬰兒,也是蚌埠首例。兩個寶寶都很健康,心裡非常高興和幸福。」幸運的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療等環節,都很順利。蚌醫一附院生殖醫學中心負責人杜丹麗:「第一例試管嬰兒的出生,對於我們醫院來說
  • 2020臺北國際嬰兒與孕媽咪用品展圓滿落幕
    近日,2020臺北國際嬰兒與孕媽咪用品展在臺北世貿一館順利舉行。作為一個專為孕媽咪、新生兒量身打造的展會平臺,除了邀請到源自日本,自1961年起專注兒童營養保健品牌小兒利撒爾這樣的展會「老顧客」,今年現場還增加了很多新面孔。
  • 視頻|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闢謠:已報案!沒有「基因庫...
    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某某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對此,華大基因(300676)12月8日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 徐州首例第三代試管嬰兒順利降生!
    在全國疫情數據呈現向好趨勢之時,徐州市婦幼保健院也在2020年2月26日迎來讓全院激動的喜訊:由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團隊成功助孕的徐州市第一例三代試管嬰兒順利誕生了! 作為他們的主治醫生,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黃曉潔主任為他們送上祝福!
  • 「展孕媽風採,秀孕媽魅力」最美孕媽咪風採大賽
    2、關注後在本平臺回復「投票」二字會彈出最美孕媽咪風採大賽的頁面,點擊進入【我要報名】,進入後填寫孕媽咪3、孕媽咪在活動頁面上傳個人孕期美照及參賽宣言提交審核,審核通過後孕媽咪發動親朋好友投票,投票時間:4月2日--5月13日20:00(投票期間孕媽咪仍可繼續報名) 投票期間,前600名為準媽媽投票(需提供投票成功截圖)並關注我院官方微信的用戶均可來院領取自拍神器一個(贈完為止),並可享受原價598元健康查體僅需58元活動;(體檢僅限男女生殖系統查體使用
  • 【團購中】看雜誌還送禮物 《媽咪寶貝》《孕媽咪》雜誌訂購團
    淘口令:《媽咪寶貝》雜誌12期98元並贈保溫杯:¥AAAtmNoY¥ 《媽咪寶貝》雜誌6期59元並贈餐具套裝
  • 基因編輯嬰兒有多可怕,電影《千鈞一髮》把每一項恐怖都演透了
    會議開幕前一天,賀建奎公布了這樣一個消息: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雙胞胎女孩在胚胎階段接受了基因編輯,近日出生。關於這次的「基因編輯嬰兒」到底存在哪些爭議,依舊需要專業的醫學人士進行科普。我並非專業的醫學從業人員,因此沒有資格從學術方面談論此事。關於「基因編輯嬰兒」的電影,倒是可以向大家推薦一部。
  • 國際首例大菱鮃鰻弧菌基因工程活疫苗誕生—新聞—科學網
    國際首例大菱鮃鰻弧菌基因工程活疫苗誕生或將推動國產海水養殖動物疫苗從單聯走向多聯時代
  • 醫學史上的1月16日:我國首例人工授精嬰兒在長沙誕生
    歷史上的今天即1983年1月16日,我國首例冷凍精液人工體內授精嬰兒在長沙誕生,此項工作由中國遺傳學與生殖醫學專家、中南大學生殖與幹細胞工程研究所所長、中國生殖工程的創始人之一、同樣有「試管嬰兒之母」之稱的盧光琇教授指導完成。
  • 【孕媽咪】太可笑,地鐵哺乳=公共場合裸露?
    這個事情在網上引起很大的爭論,絕大多數網友都在譴責偷拍女孩,但是很多網友(包括一些哺乳期的寶媽)與此同時也建議認為,在公共場所哺乳,應該適當遮蔽。但是,也有不少外國的法律明令規定:任何人不允許在公共場合阻擋驅趕哺乳的媽媽。在臺灣,也立法予以保護。
  • 奧克蘭新手媽咪及孕媽咪產前準備及產後護理知識免費講座開講啦!
    孕媽咪以及新手媽咪看過來啦。免費的新手媽咪及孕媽咪講座就在本周五!
  • 全球首例!基因編輯讓豬能抗三種重大疫病|呼吸症候群|疫病|基因|...
    據科技日報消息,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基因工程與種質創新團隊聯合華中農業大學、加拿大圭爾夫大學等,近日通過基因編輯技術獲得全球首例抗三種重大疫病豬育種材料。這種豬能夠抵禦豬繁殖與呼吸症候群病毒、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和豬德爾塔冠狀病毒感染,同時保持正常生產性能。該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生物學國際期刊《eLife》。
  • 第23屆國際嬰兒展來襲,媽咪們的「彈藥」都備足了嗎?
    很多大牌都降價了,趕緊下手了喂!新玩意推介為寶寶提供一個健康環境,媽咪們做到了嗎?日期:2015年8月9日(星期日)時間:下午2時-4時內容:全港最靚孕媽媽選舉已到第13屆,本屆收到超過100位孕媽媽報名參加。初賽中表現最出色的15位將於8月9日於「第13屆全港最靚孕媽媽選舉」決賽中分享懷胎十月的喜悅及展示懷孕最美的一面。
  • 舒緩孕媽咪妊娠期3種疼痛症狀
    孕媽咪在妊娠期出現疼痛的比例很高,這些疼痛甚至會延續到生產過後,進而影響到生活作息。究竟造成孕媽咪身體疼痛的成因為何?透過何種方式得以舒緩,經由婦產科醫師說明,及早做好準備,就能幫助孕媽咪度過這段辛苦的妊娠期。懷孕過程中,不但子宮變大、體重也逐漸增加,再加上體內荷爾蒙影響,使得孕媽咪骨骼肌肉系統產生變化,以適應胎兒生長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