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基因庫疑似曝光

2021-02-08 皮皮魯總動員

學校不告訴你的,我這都有。教給孩子防範100種危險的方法,全方位無死角為孩子撐起安全保護傘,快來加入皮皮魯安全特工隊吧!

五一小長假出行在即,

今天和大家聊聊旅行中常見的

意外驚喜

「基因炸彈」

傳聞1896年8月,有著「晚清第一外交官」之稱的李鴻章出訪歐美,在美國華盛頓國立圖書館,李鴻章「啪」地一口痰吐在圖書館大門前。兩個值班的工作人員健壯將他攔住,責令他去擦,最後以罰款了結。

 

在高爾基的長篇小說《克裡薩木金的一生》中,也描寫了李鴻章到俄國後,在彼得堡參觀博覽會時的一個小鏡頭:在大庭廣眾間,在前呼後擁中,李鴻章居然呸的一聲,隨地吐出了一口痰。

時過境遷,隨地吐痰的行為雖然依舊十分常見,但我國部分地區已經開始立法整治。

比如從今年5月1日起,《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實施,規定了隨地吐痰是違法行為,將受到5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處罰。

同樣的還有太原。

隨地吐痰相當於打開潘多拉盒子,將病菌放出去禍害人類。隨地吐痰是非常不文明的行為,不僅汙染了環境,同時也汙染了自己,把自己的心靈變得骯髒。

——《皮皮魯送你100條命》

近年流行的「基因檢測」,就是被檢測者通過在家用特定工具採集唾液,再郵寄給檢測中心,機構使用特定設備對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檢測。

人們通過這種檢測來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明確病因或預知身體患某種疾病的風險。

 

這項技術可以說是最近才進入大眾視野,早在2011年10月,我國唯一一個獲批籌建的國家基因庫,深圳國家基因庫就已經由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四部委批覆,並由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組建及運營。

 

2016年9月22日,中國國家基因庫正式運營,這也是繼美國、日本及歐盟後的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也是目前為止,全球最大的基因庫。

 

2016年,著名的「白銀殺人案」案犯高承勇的落網就是由於他的遠房堂叔因行賄被監視居住,警方在採集他的血樣並進行 Y-DNA 檢驗分析後,將他的遺傳數據輸入到違法犯罪人員 Y-DNA 資料庫中,對比發現與「白銀殺人案」嫌犯的 Y-DNA 信息相符合,並最終將嫌疑人鎖定為高承勇。

 

白銀殺人案

指從1988年至2002年的14年間,在中國甘肅省白銀市有11名女性慘遭入室殺害的案件,部分受害人曾遭受性侵害。兇手專挑年輕女性下手,作案手段殘忍,極具隱蔽性,造成巨大的社會恐慌。

至此,被稱為建國後十大懸案之一的白銀連環殺人案終於告破。

在此之前,「1957年至1975年出生的所有確定範圍內男性幾乎『排』了一遍。」白銀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楊麗說,所有民警都有排查任務,「小年輕」都被查了若干次。

公安機關甚至針對幾起案發地都有公廁的特點,專案組分析,犯罪嫌疑人可能在作案前以公廁為藏身地「踩點」,對六案現場平房區的公廁分布繪製成圖,派警力全天候蹲守。

28年間,公安機關圍繞案件僅採集指紋就達23萬枚,投入的警力和物力無法統計。

在2017年一份公安期刊裡,時任中國首席物證鑑定警官劉爍寫道,DNA資料庫已經成為「偵察破案的精確制導武器」。

據說,警方的目標是到 2020 年將目前的 DNA 資料庫擴大近一倍,至1億條記錄。在目前的一些數據中顯示,中國DNA資料庫已擁有5400萬份DNA人員檔案,覆蓋數億人。

 

如果能通過採集地上的痰來獲取基因信息,那麼這毫無疑問會是全球最大的基因庫。要是這些基因還能隨取隨用於人身上,就真應了那句「大地是我們的母親」。

在鄭淵潔的童話《基因項鍊》中,就有過這樣的大膽設想。

羅克在妻子的啟發下突然發現了商機:「咱們製造一批名人基因飾物,準暢銷。」他準備將自己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商業利潤。

羅克思如泉湧:「我的絕活兒是能從人的頭髮裡提取基因並加以無限增殖,我可以將愛因斯坦的基因複製到一條項鍊裡,這條項鍊就成為愛因斯坦項鍊。我還可以做馬拉度納耳環、泰森戒指、喬丹手鐲……」

說做就做,名人基因飾物隆重上市,立即被球迷、歌迷、影迷、文學愛好者等等不同領域的人搶購一空。

據說,戴牛頓項鍊參加高考的應試者沒有落榜的。


羅克成為億萬富翁。

一天,羅克接到一個訂貨電話。

「我想要一萬條名人基因項鍊。先付款。」對方說。

一萬條!還先付款!羅克為這宗大生意欣喜若狂。

「請問您需要哪位名人的基因?」羅克問客戶。


「阿道夫·希特勒。」

羅克究竟有沒有向這位神秘客戶售賣名人基因呢?欲閱讀完整故事可以掃碼購買《皮皮魯壓縮人生7天》,其中還包括《壓縮人生7天》、《世紀末危機》等更多精彩故事哦。

關注兒童安全教育,皮皮魯總動員每天送你一條命。今天是第68條命:潘多拉盒子。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完整版《皮皮魯送你100條命》。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大軍火庫曝光,僅搬空子彈就需6年
    那麼全球最大的軍火庫位於哪個國家呢?可能很多人第一感覺都是在俄羅斯,因為他們繼承了大量蘇聯的遺產,同時他們還擁有全球最大的核武器庫,所以最大的軍火庫就是在他們國家。其實不是的,全球最大的軍火庫在曝光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因為這個軍火庫就位於美國,也就是美國的一座軍火庫,其中光是子彈就有50多億發,曾經有人預測過,僅僅是將這個軍火庫中的子彈搬空就需要6年的時間。
  • 末日種子庫——全球植物的「諾亞方舟」
    世界最大的農作物種子庫來源:en.wikipedia.org斯瓦爾巴德全球種子庫(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被稱為「植物界的諾亞方舟」,位於北極南部1300公裡的斯瓦爾巴群島的一個山洞內
  • 視頻|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闢謠:已報案!沒有「基因庫...
    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某某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對此,華大基因(300676)12月8日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 銅著色色彩基因庫COPPERCOLORS |正式發布
    同時由蠻蠻鳥工作室發起的公益項目銅著色色彩基因庫COPPERCOLORS(深圳市創想公益基金會獨家支持)也啟動了首次正式發布。(創作信息請關注後續推送)關於 銅著色色彩基因庫COPPERCOLORS2015年-2018年,蠻蠻鳥工作室專注於銅材料的著色工藝研究與設計應用,創新出一系列成果。
  • 中國最罕見血型出現在江蘇,已收錄國際基因庫,全球只此一例
    但是在中國江蘇這個地方出現了一種最罕見的血型,全球有這種血型的人只此一例,已經被國際基因庫收錄,那麼這種血型究竟是什麼呢?為了能夠在生產的時候有足夠的備血,需要精確測出這位準媽媽的血型,於是就把她的血液標本送往了江蘇省血液中心研究室,經過一系列非常嚴謹的基因檢測後,發現這位準媽媽的ABO基因發生了突變,存在混合視野的現象。
  • 全球僅此1例!世界罕見的血型在我國出現,已被國際基因庫收錄
    全球僅此1例!世界罕見的血型在我國出現,已被國際基因庫收錄 大家都知道,我們人體內的血液也被分為了不同的類型,往往進行輸血的時候,必須要尋找相同類型的血液才行,而比較常見的血型就是ABO血型系統,而這樣的分類,主要也是根據血液當中的紅細胞膜上面的同種異型抗原關係進行的分類組合,而也正是紅細胞上面的抗原決定簇決定了同種異型免疫應答,當然,也會引起異種免疫應答。
  • 國家級「農林作物種子基因庫」將落戶湖南
    中國農科院打造區域性科企融合發展聯合體 國家級「農林作物種子基因庫」將落戶湖南 華聲在線12月2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通訊員 廖勇鳳 記者 胡宇芬) 今天,中國農科院與中國林業集團在北京召開戰略研討會,雙方發起成立區域性科企融合發展聯合體
  • 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揭牌 辣椒種質資源庫為全球最大
    湖南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庫揭牌 已保存種質資源3萬多份,辣椒種質資源庫為全球最大華聲在線5月8日訊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宇芬 通訊員 劉維帥 張登)農作物的基因秘密,藏在種子中。據悉,該庫可保存種質資源15萬份,目前已經收集保存全球59個國家(地區)和我國各類農作物種質資源3萬多份,已經建成全世界最大的辣椒種質資源庫。據介紹,該庫總建築面積近700平方米,其中低溫控制區佔一半,集長期、中期、短期配套,戰略儲備和分發利用、收集保護與共享服務於一體。
  • 聞庫入選「全球IPv6網際網路名人堂」
    2020年12月22日,全球IPv6論壇主席拉提夫·拉蒂德在「GNTC 2020全球網絡技術大會」上宣布,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正式入選「全球IPv6網際網路名人堂」。全球首批IPv6網際網路名人堂入選者、中國工程院鄔賀銓院士現場為聞庫頒獎。
  • 科幻電影裡的「末日種子庫」真的存在嗎?
    種子庫、基因庫是科幻電影裡的「常客」了,然而這並不是科幻電影裡的虛擬事物,種子庫在地球上確實存在。種子的「諾亞方舟」為了預防人類因為戰爭或者其他突發性災害導致農業癱瘓,以及保護作物基因多樣性,全球多地均有設置種子庫,用於保存作物種子等種質資源。
  • 全球最大 3D 模型庫+VR, 真把建模師高興壞了!
    Sketchfab 擁有全球最大的在線收藏 3D 模型,它的網站聚集了非常多優秀的 3D 模型,你可以在這裡上傳自己的 3D
  • 疑似來自外星的病毒——潘多拉病毒
    世界上的基因庫千變萬化,病毒也因此存在眾多的種類,但是他們其中都遵循這正常的病毒基因庫,但是唯有一個病毒破例於病毒中列。這種病毒和正常的病毒差距懸殊,研究人員發現,潘多拉病毒的遺傳密碼的大小是此前已知的最大病毒「梅格病毒」的兩倍,「梅格病毒」(Megavirus)大小為440納米。目前還不清楚為何這種細胞形態會變成病毒,研究人員猜測它可能是為生存而進行了進化。還有一種可能是,該病毒從寄主那裡獲取遺傳信息,從而使它們不尋常的基因組得以生長。
  • 中國人基因庫首次發表:日本人與北方漢族人完全重疊
    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首次發表。4月30日,瑞金醫院內分泌科領銜的ChinaMAP(中國代謝解析計劃)聯盟攜全國29家研究機構和醫院,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Cell Research》雜誌首次報導了對覆蓋全國27個省份和直轄市,8個民族,超過1萬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60期:新冠病毒發生基因缺失突變,可能是...
    國家基因庫成GISAID中國首個授權機構,助病毒數據共享近日,深圳國家基因庫與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達成戰略性合作,國家基因庫生命大數據平臺(CNGBdb)阿里雲向全球免費開放病毒檢測,最快60秒完成基因比對工作3月13日,阿里雲對外宣布,將向全球醫療科研機構、疾控中心等一線病毒研究機構免費開放雲上病毒比對服務,可大幅提升病毒基因檢測效率,最快只需60秒即可完成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任意病毒基因對比工作,對進一步了解病毒變異提供有效依據。
  • 德國如何建立自己的種子庫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說起歐洲的種子庫,許多人會想到挪威北極永久凍土深處的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這座冰封地窖存放著100多萬份生物種子「備份」樣本。不過,歐洲種子庫最多、種子產業化做得最好的國家,則要屬德國。
  • 因為自身生理缺陷,基因庫不予收藏
    因為自身生理缺陷,基因庫不予收藏。在很多外國影視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紅髮美女,她們並不是染的頭髮,而是自己自出生以來,就是紅髮,這是極其罕見的一個現象,在世界範圍內是非常少見的。原來,這些紅髮人種,是體內特有的基因,通常來說比較少數人會有這種基因,而現在越來越多的紅髮人種與當地其他的人民通婚,因此生下來的孩子中,帶有這種紅髮的基因也就越來越少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就很難能夠看到這樣的人了。而這些即將消失的人,為什麼科學家們不把她們這些特有的基因儲存在人體基因庫中呢?
  • 梅山文化的顯性基因庫
    梅山百師、百匠和百工是梅山文化的顯性基因庫,是梅山數千年來的結晶。他們有嚴格的師承關係,每一行業都有自己的祖師和固定神靈崇拜。「莫圖今生家富貴,只圖萬古永傳名。」這是梅山百匠在蓋筶或拋牌時,向徒弟交代的最後一句話,既是匠人的座右銘,也是梅山匠人畢生行事的總結。 (《梅山百匠》 李翔 著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
  • 在世界上最稀有的種族,精子庫為什麼拒絕收錄他們的基因
    基因組學家發現,這群紅髮白種人是幾千年前歐洲人的基因突變產生的。他們不僅紅頭髮,而且藍眼睛。在中國人眼裡,似乎沒什麼,他們都是外國人。但在外國人眼中,他們無疑大不相同。因為紅色是血的顏色,在基督教裡是地獄的顏色,非常不吉利。因此,在政教合一的歐洲中世紀,紅髮白種人受到嚴重的歧視和迫害。特別是15世紀,歐洲的獵巫運動達到高潮。
  • 「末日種子庫」:世界末日最後防線!
    那麼問題來了,造完都7年了,到底有沒有用上它的時候啊?其實,敘利亞的阿勒頗有一個基因庫,但由於敘利亞持續內戰,阿勒頗的基因庫被搬到了黎巴嫩首都貝魯特,而此前在阿勒頗種子庫儲存的部分種子在戰亂中被毀。還好,被毀的種子在「末日種子庫」還有備份。所以呢,中東地區的研究人員就要求「末日種子庫」先取出此前存入這裡的325盒中的130盒,總共11.6萬份農作物種子「備份」,以解燃眉之急。
  • 寧夏建成世界最大枸杞屬種質資源庫 掌握種質資源就是話語權
    中新網銀川1月14日電 (李佩珊 石羽佳)記者14日從寧夏種業科技創新座談會上獲悉,寧夏目前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枸杞屬種質資源庫——國家枸杞種質資源庫。種質資源庫是利用儀器設備控制貯藏環境,使種質在幾十年、甚至數百年之後仍具有原有的遺傳特性和很高的發芽力,並長期貯存作物種質的倉庫,又稱基因庫。其對於農作物品種改良、培育新品種、生物學理論研究提供豐富的種質和研究材料具有重要意義。「掌握種質資源就是掌握了話語權,枸杞作為寧夏的特色產業,種質資源庫的建立對良種培育及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