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18禁,你懂的...
這個爸爸外遇是男人的現實世界,用男孩宋呈西的視角來表現,如此大膽的角度在華語電影世界裡,那是相當冒險又刺激!
所以導演用卡通方式表現,讓這部陽光透明的現實題材電影平添了幾分充滿童真的惡趣味。
成人世界的確有點少兒不宜。
所以,媽媽劉三蓮會在阿傑講髒話時刻捂上宋呈西的耳朵,以免兒子受到汙染。
但宋呈西好像是在「報復」媽媽一樣,故意賭氣似的住進了阿傑的家裡。
在「繼父」or「繼母」身份的阿傑回憶中與父親宋正遠親吻時,少年的視線先是飄移,導演也再適時地給畫面打上
「黑線馬賽克」……
劉三蓮以掩耳盜鈴的方式,捂住相當早熟的兒子宋呈西的耳朵
宋呈西的視線還是躲開了「繼父」阿傑與父親宋正遠的親吻鏡頭...
其實身為父母的你們,早就不懂孩子的世界啦!
這一切都是徒勞無功、掩耳盜鈴——
少年宋呈西其實什麼都懂,早就洞悉了成人世界的種種,哪怕是媽媽眼中最敏感的同志問題。不然,他也不會對心理醫生袒露「討厭媽媽」的內心世界。
而心理醫生對他講:
「討厭和無能為力是不一樣的!」
後來,本以為成人世界只有黑與白、好與壞的宋呈西跟阿傑朝夕相處的時間長了,開始漸漸明白,「原來這種感覺,叫做無能為力。」
這個成人世界的大難題讓孩子直面成人世界的紛擾,是不是太殘忍了?
那你真是太小看現在的孩子了。其實,他們早熟得讓成人都無法想像。
導演可沒把宋呈西當做孩子。
面對片中如此成人化的超現實又相當敏感的問題,他早就坦蕩蕩地面對一切,用成人的方式解決自己的難題——
雖然他身在其中,又仿佛置身事外,既冷眼又暖心面對著「嘮叨鬼媽媽」與「同性戀爸爸」之間的複雜關係,還要面對爸爸男友阿傑時,在「他是不是壞人」這個問題上搖擺不定……
被刪減的劉三蓮×阿傑×宋正遠三人同框鏡頭,可能是少年宋呈西心中最美好的畫面吧。
早熟的宋呈西不管成人世界為了金錢、利益和感情再如何紛擾,他都希望所有他愛著的「好人」都能有個happy ending。
幸好,好心的導演最後還是給了少年宋呈西與一開篇就去世的爸爸一個朦朧溫馨的同框畫面——
小時候,爸爸給了他一記暖心的摸頭殺。
到底有沒有愛?哪怕只有一丁點
就像阿傑年邁的媽媽誤會劉三蓮是阿傑女朋友一樣可愛又可親,再怎麼恨阿傑的三蓮都無法把複雜的實情告訴阿傑媽媽來傷害她。
但轉瞬,三蓮就大崩潰地跟心理醫生大吐苦水:「一切都是假的嗎?他一點都不愛我嗎?哪怕一點點,都沒有嗎?」
劉三蓮到底是恨阿傑搶走了老公,還是恨宋正遠騙了她半輩子卻沒給過她一丁點的愛?
不得不說,謝盈萱得到這個金馬影后,真是實至名歸——
她把這個開始很討人嫌、後來有點可憐、最後變得特可愛的「同妻」演得相當到位。她不用怎麼歇斯底裡,只要絮絮叨叨就好,偶爾一兩回大崩潰就爆發得恰恰好。
當她聽到阿傑鈴聲裡老公叫著「老公接電話」時那輕微顫抖的背影,隔著柵欄門砸門的瘋勁兒,廟裡對著神佛撂下「我壞給你看」的狠勁兒,以及對阿傑媽媽說出真相後發懵似的走路姿勢……
謝盈萱演的同妻雖然失去了老公,
卻意外獲得了無數憐惜和眼淚。
而阿傑的手機鈴聲是老公宋正遠的一句「老公接電話」,這是壓垮劉三蓮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這不是一部想像中的發糖式同志片、也絕非預告片中爆發力十足的喜劇片——
它用極大篇幅展現了同妻與同志兩個婚戀兩頭的殘酷又現實的極端對立面,讓你看到的、面對的都是超現實、很敏感的社會問題。
「同妻」劉三蓮已經很不容易,
可是「小王」阿傑更不容易。
作為同性戀,阿傑也不是印象中那種內心品位超群、外表光鮮亮麗、家居一絲不苟的高富帥同志帥哥,雖然他顏值依然相當美少年。
但如果你了解他的境遇,就知道痛失所愛還背了一身債的阿傑,其實早就失去了對精緻生活的追求。
越深入了解阿傑的內心世界,越發覺得這個痞氣「壞男人」越發可愛。
失去一生所愛宋正遠之後,阿傑從沒有哭過,但在少年宋呈西面前,卻無意中露出了稍微脆弱的一面——
「你知道一萬年是多久嗎?一萬年就是,當有一個人跟你說,他相當正常人,然後離開了你,從那一天開始之後的每一天,就是一萬年。」
阿傑講這句「一萬年」的悲情梗時,看得到他眼中一閃而過的淚光。
宋正遠到底渣不渣?
此片一出,對於「宋正遠到底是不是渣男」的爭議問題隨即上了熱搜。
但我並不覺得他是個渣男——
感覺得到導演其實隱含地處理了宋正遠選擇回歸「正常婚姻」的種種社會、家庭與自我認同的各種問題,但依然能從細枝末節中感到他的立場。
閃回中,宋正遠對阿傑到底要不要對媽媽說出真相的問題,做出了以下的正向回答:
「讓他們不難過、不擔心,就是我們的責任。」
這句話說明,宋正遠的難題比誰的都大
同志面臨的生離死別、同志身份的社會壓力、同妻被騙婚……
被沉重的現實問題壓得透不過氣…
雖然篇幅少得可憐,導演還是用驚鴻一瞥的閃回方式頻頻發糖——「宋老師,我可以親你嗎?」
在阿傑與宋正遠之間,相遇時發的糖有多甜、笑得有多璀璨、相愛得多浪漫,後來,兩人在相依為命時強忍吞下的黃蓮就有多苦澀。
所以,阿傑帶著病重的宋遠橋遠遠地看著兒子宋呈西放學的背影,幽幽地說:
「恨,比較容易康復。」
就算宋正遠是被迫選擇回歸正常婚姻結婚生子,就算他對劉三蓮可能沒有絲毫愛,但在劉三蓮的印象中,她與宋正遠之間也有著甜蜜蜜的相遇與相處時光。
那份美好,她會相信是宋正遠給她的「哪怕是一丁點的愛」。
宋正遠與劉三蓮這波糖發得相當甜,完全不輸他發的阿傑糖。我們也寧願相信,
他們之間有過一點點的愛。
劉三蓮與宋正遠的相遇,也是你儂我儂的甜蜜既視感,哪怕劉三蓮可能會錯意
當一切難題都放下,一切怨念釋放了之後,記憶中的那個人也變得陽光無限、純真透明,存留在腦海中的畫面,還是當初相遇時那般恬靜圓滿歲月靜好。
劉三蓮眼中的宋正遠原來也是這般美好
導演最終也讓宋正遠這個「亦正亦邪」身份的男人,在去日苦多的日子裡,給兒子宋呈西留下了一封遺書,作為與孩子、與男友、與老婆之間,一個完美的和解。
雖然這封遺書並未出現在正片中,但導演還是在影片上映之後,從官方網站上發出來,讓一直不被大眾理解的同志身份與整個社會有了一份溫柔的和解。
「我愛男人,以真心。
我一直以為,恨才能讓我們找到堅強的勇氣,但有個人告訴我,愛才能讓我們活得坦坦蕩蕩。
原諒是從理解開始的。謝謝你願意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