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揭秘:如果世界是假的,我們自己是真的嗎?

2020-12-21 思想者王建平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四部》(135)

《如果感知不是真的,那什麼是真的?》

我們感知到的不一定是真的,這話看似有理,其實這話的實際意義是,真的存在在我們的感知以外,我們或者可以感知到它,但它的存在與我們的感知無關。這就是唯物主義的核心觀念,也是我們慣用的常識。我們一直以為感知並不是事物呈現的唯一方式,我們以為事物有多種方式呈現,我們通過儀器、計算、推測以及多種科學方法證明事物的存在,但任何方式方法證明的存在事實都是感知的結果。這無疑說明,任何證明事物存在的方法都是感知方式的延伸,任何方法都是在感知,無論真與假都是感知的結果。

這讓人難以理解,事物存在不存在與我們感知不感知有什麼關係?事物存在著,我們感知著,兩不相干,這是人類最普遍最深入人心的世界觀。龐大的科學體系就建立在這種觀念的基礎上,直到量子力學才將存在與觀測聯繫在一起。但這幾十年前的發現並未顛覆人們的世界觀,因為我們並不把量子測不準現象與我們的常識聯繫到一起,我們甚至不敢做這種聯繫,因為一旦聯繫起來,我們面前的客觀世界立刻崩潰,我們將無地自容。沒有客觀立場,我們站在哪裡?

什麼是真?按我們的認知,真就是不變的存在。而我們的感知是可變的,因人而異,所以我們的感知不值得信賴。而真正的存在不受感知因素的幹擾,排除了我們主觀的感知因素,存在的真相就是絕對的存在。為了排除一切人為的主觀因素,我們在算式中,在儀器下求得事物客觀存在的證明。當事物成為某些數值、曲線、頻譜、波段……等等指標以後,我們認為這才是真的,而我們眼見的光、看見的形狀、聽到的聲音、嗅到的氣味、嘗到的味道、觸摸到的物體……都不是真的。科學結論是:世界是被我們的感官扭曲的假象。我們對這樣的結論深信不疑。任何人從此都心生幻想,我們何時才得以居住到真的世界之中,過上絕對真實的生活?

我們懷疑我們的感知沒有反映出真實的世界,如果按科學的描述,真實的世界應該是什麼形態?應該是粒子的組合和能量的流動,是熵的有序狀態,是力的運動……這些是存在的真相嗎?對於科學論證,你駁不倒它們的真實性,但對於我們,這些真實的存在立即轉換成為看到的、聽到的、吃到的、嗅到的、摸到的……即我們感知到的事物。是我們感知到的事物是真實的還是那些粒子組合是真實的?真實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讓我們從儀器下、算式中去認知,還是為了讓我們實實在在地通過體驗來感知?認知到存在真相的目的是什麼?難道不是為了把握它們、改造它們、利用它們?它們的存在不是用以體驗和感知,那用於什麼?真實的意義不是供我們使用,那真實有什麼意義?

存在是以儀器下、算式中的狀態存在著,還是以我們感知到的狀態存在著?這兩種狀態有矛盾嗎?誰才是最終的真實?事物的粒子態是事物運動的過程還是事物存在的終極?事物的終極形態是什麼?事物有終極形態嗎?如果事物一直在運動和變化之中,那什麼時候的形態為真實形態?對於我們人類,真實有什麼意義?也就是說,我們用真實的世界來做什麼,這比什麼都重要。真實服務於我們的目的,我們對粒子形態的證明是為了達到我們的目的,那這其間一切過程的變化都是真實的。

無論事物的變化過程多麼複雜難辨,但最終的結果還是我們感知的事實,我們感知到的事實能夠被重複證明,不是虛假的感知信息,能夠被我們廣泛、重複使用,並幫助我們有效達到目的的感知事實就是最終的真實。也就是說,我們的感知就是檢驗事物的標準,絕無別的可執行標準。說我們的感官扭曲了世界,說我們的感知獲得了一個虛假的世界,其真實世界的標準是什麼?我們只能獲得感知的真實,不能獲得感知以外的所謂真實,也不可能證明出感知以外還有任何真實的存在。我們的感知事實就是對存在的終極判斷,除此,任何意義的真實都是毫無意義的。

粒子態的存在與我們感知到的世界都是真實的,粒子態的存在體現為我們感知的世界,我們認識和把握粒子態的目的不還是服務於我們感知的事實嗎?我們的感知就是最終的存在,要認識和證明這個道理,我們還要花費很大的功夫。(接下)

註:本文節選自:京東、淘寶電子書:《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感知新人類》

相關焦點

  • 【量子物理】顛覆思維,讓你十分鐘搞懂量子力學
    難道同一個世界,不應該有同一個理論嗎?      愛因斯坦開始提出質疑。量子力學過於玄幻,提出的概念實在令人費解。愛因斯坦是量子物理的奠基人之一,但此時,他站出來對量子力學本身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完備性提出深刻的否定。      量子物理學家們卻並不認同他。新興的量子力學成績斐然,不容置疑。
  • 揭秘 | 量子力學治痛經?起底微博投放假流量事件背後的騙子公司!
    簡單來說,這類帶貨媒體,賣的是自己的口碑。不說有絕對的性價比,至少不能坑人,不然口碑砸了之後,斷掉了佣金這條收入基本等於餓死。說白了,甲方的東西要夠硬。那麼作者公司的產品夠硬嗎?說實話,這事把人看笑了。
  • 都說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量子力學到底是個啥?
    為了避免大眾上當,知名主持人甚至在節目中直接建議,「凡是用錢能夠買到的量子產品全是假的」。然而,很多人免不了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量子到底是什麼?量子力學、量子通訊領域研究成果這麼多,目前真的還沒有開發出實用的量子產品嗎?我們今天就把大家的疑惑一一解答。
  • 快速入門量子力學,看這個就夠了
    陌生是因為,儘管自己有所耳聞,但要說清楚「量子力學是什麼」,估計是個掉頭髮的難題。量子力學無處不在,連電視劇都有它的身影。劇中,謝耳朵曾對倫納德說:「量子力學讓我滿心歡喜。」(Quantum physics makes me happy.)如果不懂量子力學,恐怕連美劇都看不懂。01.
  • 量子力學描述的「隨機」是宇宙中唯一真正的「隨機」嗎?
    2020-12-31 16:19:41 來源: 科技小麋鹿 舉報   首先,量子力學真的是隨機的嗎
  • 量子力學裡的「波函數坍塌」是由於人的意識導致的嗎?
    這是一個神神叨叨的話題,說這種話的人連量子物理一根毛都不知道,卻硬要不懂裝懂大言不慚憑空臆斷,把自己那一套神鬼玄說往裡套,因此純屬扯淡。「意識」導致波函數坍塌這是誰說的?量子力學大師們波爾、狄拉克、海森堡、泡利說過嗎?沒有。曾經與上述幾位大師為代表的哥本哈根派對著幹的愛因斯坦、薛丁格說過嗎?也沒有。那麼是誰說過呢?
  • 感知論與量子力學合龍,首度揭開震撼世界的人間真相!
    首先,我們必須擯棄物質獨立存在的客觀觀念。物質,比如粒子,它們開始呈散漫的游離狀,其實就是無狀態,它們突然間集合或是變得有序,是一種力或者能量讓它們集聚或做有序運動的。這種「力」就是一種規則,是在某個範圍以內運動的作用於介質的方式,是能夠改變介質,比如粒子和夸克運動形態的理由和原因。這種「力」並不能看成是物理的,它是一種抽象的規則到作用力的過渡形態,這個最原始的規則的力的來處就是非感知領域。
  • 論量子波動速讀法是否與量子力學有關
    結論:雖然這種學習法名字起的相當不錯,但翻書速度讀可跟量子波動和量子力學沒有任何關係呢。而我們這次主要帶筒子們簡單理解量子學,不是講哦,嘿嘿。菌菌覺得理解量子力學,當然可以去讀一些書,理解某幾個基本實驗(雙縫幹涉,糾纏態),但是也可以直接從基本假設出發來理解,因為這也並不比理解牛頓定律更困難,反正大多數時候大媽也不懂牛頓定律。
  • 量子力學為您揭秘:你的頭髮正在與空氣中的水「交換」氫
    《量子力學為您揭秘:你的頭髮正在與空氣中的水「交換」氫》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組成我們身體的大部分原子都是通過食物和飲水或者是通過呼吸進入我們的體內,並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的。在通常的理解下,它們都是通過化學反應,被我們的身體加以利用。
  • 量子力學究竟「可怕」在哪?科學家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無數和量子力學有關的問題出現在我們的身邊。雖然這些問題有的已經提出了百年,但是至今科學界並沒有達成統一的共識。蘭薩在研究中發現,當然人類的肉體因死亡停止活動時,意識信息其實仍在活動,這些量子信息或許就是所謂的「靈魂」。當肉體走向終結時,意識將會在另一個世界重新開始。 在量子力學的中,科學家通過大量反覆的實驗證明,如果將同一量子體系分成幾個部分,那麼當你檢測到其中一種狀態時,其他部分將會立即調整到你所看到的部分的狀態,仿佛它根本就是一個擁有智慧的生命體,是不是細思極恐?
  • 《新民周刊》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
    神奇的量子世界在遨遊神奇的量子世界之前,我們先要從日常生活的世界,也即經典世界說起。在20 世紀以前,我們對經典世界的認知主要來自牛頓,他在自己最著名的學術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建立起了經典的牛頓力學體系,其核心就是牛頓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
  • 量子論幣: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相互矛盾這件事其實是還沒有定論,或者說,如果從純粹理論的角度上看,目前它們是有一部分融合了,有一部分科學家還在試圖用各種辦法把它們融合到一起,因此,現在就下定論說,兩者是相互矛盾的說法是不太合適的。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我們要先從兩個理論描述了什麼來進行入手。
  • 沒有人真正理解量子力學,包括你
    鳩佔鵲巢在鳥類世界是真實的嗎?......這是如何理解量子力學的方法。如果缺少信息,則可以進行量子測量的結果。為了了解這個問題,假設你有一個粒子和兩個探測器,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如果將粒子向左發送,則左檢測器會發出滴答聲。如果將粒子向右發送,則右檢測器會發出咔噠聲。但在量子力學中,你可以做的不止這些:你可以讓一個粒子同時處於兩種狀態。
  • 量子力學誕生後的120年,沒有人真正懂他
    在1958年出版的《物理學與哲學 : 現代科學中的革命》一書中,維爾納·海森堡講述了他與尼爾斯·玻爾進行的那些徹夜長談後,他是如何不斷地對自己說:「自然真的有可能如此荒謬嗎?」之後的故事相信很多人也都聽過了,當其他研究人員的工作將量子物理學帶入了一個更加「奇幻」的領域時,連愛因斯坦自己也開始對量子理論表示懷疑。玻爾是首個用量子力學來描述原子的人。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構成的。電荷相反的粒子會相互吸引。所以,根據電磁理論,電子會很快就陷入原子核中。然而,我們看到原子是穩定的。
  • 量子力學創始人普朗克,一開始不相信自己發現的理論
    導讀:本章摘自獨立學者靈遁者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此文旨在幫助大家認識我們身處的世界。世界是確定的,但世界的確定性不是我們能把我的。不管你信不信,量子力學創始人普朗克一開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理論!這值得我們深思。
  • 看美劇學知識:科幻美劇中的量子力學
    ,之所以備受青睞,源於量子力學自身與宏觀世界的「矛盾」以及其內核中散發出來的哲學意味,用我們常說的話來講,量子力學對於普通人來說更像是「玄學」。當我們所觀察的物質小到一定範圍之內的時候,它的物理性質就會與宏觀世界出現截然不同的變化,量子力學就為了研究這一現象而出現的。比如說我們所知的電子、光子,都屬於量子的範疇。
  • 在未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有可能統一嗎?科學家是這樣看的
    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不可調和我們要想真正理解黑洞、時間的起源和空間的本質,需要在某種程度上結合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理論,但是,這兩個理論在本質上似乎是不可調和的。科學家們始終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一定會交融到一起。目前,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分別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是它們看起來卻不可調和。
  • 為什麼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無法統一?愛因斯坦自己也無法做到
    相反,我們進入了量子的領域:在那裡,基本的非決定論統治著我們,我們需要一個關於自然如何運作的全新的描述。但即使是量子力學本身也有失敗之處。他們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愛因斯坦最偉大的夢想——對現實的完整、確定性的描述。這是為什麼。圖解:如果讓一個網球落在一個像桌子一樣硬的表面,你能夠確定它將會彈回去。
  • 【量子大咖直播預告】平行世界真的存在嗎?量子科技將怎樣改變人類...
    平行世界真的存在嗎? 量子科技將怎樣改變人類未來? 我們正在經歷第二次量子革命,從被動觀測到主動量子調控,量子科技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
  • 量子領域和皮姆粒子真的存在嗎?
    這些概念在現實中存在嗎?它們真的有可能實現嗎?國外的ComicBook網站採訪了一位真正的量子力學方面的專家,而他的答案是肯定的。Sumanta Tewari博士是克萊姆森大學一名物理和天文學副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關注的是量子計算和凝聚態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