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颱風席捲香港

2021-02-23 南風窗

數月來的動蕩正在給香港經濟蒙上一層陰影。這層陰影之下有新風暴,也有舊問題。

 

基礎數據的變化表明,這個城市的經濟早已不如過去強勁。而它牽動的,遠不止城市人口700萬的香港那麼簡單。

 

2019年8月5日,香港的最高氣溫超過30度,預先確定的「罷工、罷市、罷課」如期上演。

 

當天上午,特區政府緊急召開記者會,特首及各部門主政官員悉數到場。其中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的發言有些語重心長。

 

「這段時間本地鋪頭、酒樓、零售等生意受影響,甚至被迫停業,民生經濟受影響。過去這幾年比較安穩的生活是獅子山下香港人努力的成果,若將700萬人的安穩生活作為籌碼,很容易將香港推向不歸路。」

 

陳茂波所謂的「不歸路」最明顯的標誌是,大量遊客熄滅了前往香港的熱情。

 

8月是眾所周知的旅遊旺季,但整體訪港旅客量同比跌幅近50%。由於遊客減少,香港酒店的入住率同比跌幅超過了50%,零售數字下跌也約50%。

 

50%、50%和50%,不同的行業收入都出現了相同的腰斬。旅遊業作為香港經濟四大支柱產業之一,首當其衝。

 

禍不單行。除了旅遊業,香港經濟四大支柱產業中的其他三大產業,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工商業等也遭到打擊。

 

以貿易及物流產業為例。由於機場一度陷入癱瘓,8月1日至21日,香港國際機場貨運量較去年同比下降約14%。

 

同時,香港統計局在8月2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香港出口下跌5.7%,至3386億港幣,進口額下跌8.7%,至3780億港幣。貨物吞吐量的下跌,對港口城市型的香港要維護國際航運中心的發展定位絕非好兆頭。

蝴蝶振翅,對香港的擔憂漸漸集中到了失業上。

 

香港從事零售、住宿、膳食服務及運輸業的約90多萬人,零售企業超過63000家,但大多數為中小企業,抵禦風險能力較弱。如果情況持續惡化,香港零售協會直言,不少小微企業將會裁員甚至結束營業。

 

吃苦的不止小微企業,位於尖沙咀的香港洲際酒店,其入住率和餐飲收入因動蕩也遭遇下跌。為了避免進一步出現赤字,這家酒店發電子郵件,要求員工在8月、9月放年假和放「無薪假」。

 

8月份之前,經季節性調整的香港失業率由2019年4月至6月的2.8%上升至2019年5月至7月的2.9%。雖然表面上看,失業率僅微升0.1%,但8月之後的情況讓人不能放鬆。

14項「撐企業、保就業、紓民困」措施,在8月15日推出了,香港政府預計開支191億港元,幫助企業和市民減輕負擔,其中包括減稅和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但這些措施沒有能抑制市場的悲觀情緒蔓延。由於局勢不穩,繼高盛、花旗、渣打等多家機構下調了香港經濟增長的預期,摩根史坦利也加入唱衰的行列。

 

摩根史坦利警告說,如果全球經濟衰退,恒生指數的衰退也迫在眉睫,將低至17600點。截至8月底,恒生指數超過25000點。

 

無論這一次摩根史坦利的預測是否精準,從某種程度上看,投資情緒受到了波動,資本流出的風險依然存在,可能會進一步損害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及商業中心的聲譽。

 

香港失落了?這是最近一段時間主流的論調。 

 

從近期經濟波動的數值來看,香港的確有些失落。但它不代表失敗。

 

因為香港經濟的特殊性,它的支柱產業金融和地產,並沒有大傷元氣。真正失落的是,香港經濟如今就像一家企業,有著從誕生、成長、成熟到衰退的生命周期,不可避免的被後來者居上了。

 

香港的黃金時期,可以說是香港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後算起的。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以新加坡為代表,四小龍完成了「從第三世界跨入第一世界」的飛躍。危機爆發後,四小龍則開啟了一段各自不同的轉型之路。

 

香港經濟雖可圈可點,但土地的高成本以及受大陸改革開放驅動,香港製造業選擇了北上,香港留下的主要是地產、金融、貿易。

 

相比之下,新加坡、韓國和中國臺灣沒有放棄製造業,並且通過科技創新推進產業升級。它們的研發費用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佔比,超過了美國和西歐,其中韓國最高,為4.3%,新加坡、臺灣地區也均超過3%。然而香港卻大大落後,僅0.7%。

 

不過,產業「偏科」的香港並非完全沒有傳統產業,貿易貨運也是香港的支柱產業之一。

 

另外,香港的貿易主要是「三角貿易」,即香港接單,第三方生產。這種貿易形式的問題在於,企業或少數企業家賺錢了,勞動力卻面臨薪資少甚至停滯等問題。

 

當然,薪資高的工作也有,主要集中在香港的金融產業。但是這個產業能提供的就業崗位非常少,只佔全港就業總人數的5.5%。

 

四小龍崛起之後,香港與其他三小龍的對比,經濟增長日漸疲弱。現在,更多人留意到的是香港與內地城市的對照,尤其與產業日益蓬勃的深圳相比。

 

有一組數據多次被媒體援引。2019年第一季度,香港的GDP增長率為0.5%,這一季度,深圳增長率為7.6%,廣州增長率為7.5%,北京增長率為6.4%,上海增長率為5.7%。 

 

這組數據雖不能說明內地一些城市的經濟發展已經超過了香港,但是反過來,它標明了香港的轉型出了問題,產業外移造成了產業空洞化,帶來了大量工業人口的「結構性失業」。它也標明了後勁不足的香港的關鍵問題之一在於,與內地融合出現了不適。

 

對香港來說,轉型必然陣痛,但卻是可以克服的。

儘管香港產業偏科,但香港的經濟基礎還是比較紮實。比如,排名世界前列的競爭力、人均GDP的高速增長、數所排名靠前的高等院校等都足以表明香港優勢沒有喪失,競爭力和經濟實力沒有降低。

 

然而,貧富懸殊在香港是顯而易見的。2016年彭博億萬富豪指數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GDP估值顯示,香港十大富豪的總家產相當於香港GDP的35%,遠超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

 

在這些香港富豪中,《福布斯》2018年香港富豪榜的排名指出,前50大富豪裡,有一半的人在做地產。那麼,為什麼是地產而不是其他產業?

 

一百多年前,英國佔領香港後,將香港視為國際商埠,並採取英國的典章制度,高舉重商主義旗幟,塑造了兩個關鍵的形象——無關稅貿易和儲存資本的地方。

 

這個兩個形象分別意味著:

 

第一,當其他國家和地區開始徵收貿易關稅的時候,或者分配貿易配額的時候,無關稅貿易的香港就能從這些限制中獲利。

 

第二,香港作為儲存資本的地方後,四方八面的移民、大量資金湧入這個彈丸之地。尤其明顯的是,隨著金融服務業的發展,其他地方的富豪有政治變動等因素的擔憂,於是設法把資金放在類似香港這樣的自由港。

 

這樣的兩個形象在香港地區和新加坡上都能找到,它們由殖民時代發展而來,並在後殖民時代繼續存在。所以,香港地區與新加坡的發家主要是因為它們的銀行服務業比鄰國好,生意能主動地找上門來。

 

銀行服務業的發展,也促進了香港的高檔住房市場,地產就此發展。靠著地產及相關行業的發展,富豪從中攫取了巨額財富。更重要的是,積累的財富讓富豪們再往港口碼頭、電信服務、公用事業、賭博娛樂和物業等產業發展。

 

而這些產業被《亞洲教父》的作者喬·史塔威爾發現了共同特點:有特許經營或只有少數競爭者,容易形成「卡特爾」,即壟斷組織形式之一。

 

這就造成了香港社會的資本越來越集中,勞動力要素越來越被邊緣化,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收窄,個人創業的機會受壓。

 

「外圍環境變壞,加上香港社會暴力衝突持續,一場直吹香港的『經濟颱風』正逐漸形成。」8月25日,陳茂波在其官方網頁上留下一聲嘆息。

 

曾經被傳頌的各大富豪「白手起家」的勵志故事在港人心中的變化,已折射出香港經濟的黃金時代褪下了光環。富豪之間形成的卡特爾現象,如今成了越演越烈的仇富表現。

 

比如,國外有媒體報導稱,許多抗議的年輕者的挫敗感正是來自「已經對香港繁榮的未來失去了希望,買得起一個像樣的房子,似乎是不可思議的。」

 

但遺憾的是,如果今日香港動蕩的訴求,源於艱難的社會生活、有限的晉升空間,那麼,這場「颱風」透露出的是,社會形勢的緊張反而使香港所遭受的真實經濟損失不斷加劇。

現階段,香港的經濟增速放緩、貧富差距增大,單憑「無形的手」或自由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模式,並不能令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論述持續下去。它真正的問題來自資本和經濟的集中。

有什麼辦法嗎?

問題要一個一個解決。目前,先要止暴制亂,回歸法治,唯有如此,經濟重整才有希望。

 

作者 | 南風窗高級記者 何子維

排版 | GINNY

南風窗新媒體出品

相關焦點

  • 中國日報記者直擊颱風「山竹」襲擊香港
    9月16日下午,香港荃灣。
  • 香港 拉麵颱風 香港性價比No.1沾面
    拉麵颱風,開在香港荃灣,在颱風的官網上有一段日本話,翻譯過來是「香港日式拉麵充斥著假貨,颱風有真貨」,真是這樣嗎?在香港,日式拉麵熱潮興起已經有五年,不斷有拉麵店開業,也不斷有短時間內敗走的。而像拉麵颱風這樣一間拉麵店能夠屹立三年不倒,至今仍然有人排隊,才是實力的見證。
  • 中國史上最強颱風是哪一次
    威馬遜兩度出現臨岸急劇增強的情況,分別在穿越菲律賓中部及中國海南島前出現,造成海南、廣東、廣西的59個縣市區、742.3萬人、468.5千公頃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約為265.5億元,並導致南寧發生海變,城市內部被淹,損毀嚴重。由於威馬遜給中國華南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根據颱風命名法中退役規則,威馬遜被除名,替代名博羅依(Bualoi),其意為泰式鮮奶。
  • 【颱風科普】關於颱風的命名
    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原則,制定出一個命名表。  命名的演變:140個名字輪換重複使用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
  • 珠三角大颱風妮妲即將登陸廣東 正面襲擊大都市(圖)
    就是登陸時要強颱風,全珠三角狂風暴雨呼嘯,香港天文臺發布8-10號風球……  這樣的颱風,60-70年代常有:  1962年9月1號,颱風溫黛先後以強颱風、颱風強度登陸香港和中山,全珠三角風、雨、潮迸發,香港天文臺最低氣壓953.2百帕,上百人傷亡,幾萬人無家可歸。
  • 【趣聞】香港的「李氏力場」:李嘉誠有神秘力量可以影響颱風?
    在地鐵上看新聞,才知道艾瑪颱風要來了,好像還挺厲害的樣子!下了地鐵準備去超市買點水果和麵包,一進超市,小編又沒懵比了。這怎麼回事?都被搶光了?這香港人要三天三夜不出門嗎?店員阿姨說:「今晚刮颱風啊,明天就不開門了,你現在不買,明天更買不到了!」好吧,只能買兩包薯片回家充飢了。
  • 颱風「巴蓬」席捲菲律賓中部 致死人數升至28人(視頻))
    12月25日,菲律賓長灘島島民將颱風「巴蓬」登島畫面上傳至社交媒體。當地時間12月24日晚些時候,颱風「巴蓬」登陸菲律賓中部,持續風速高達每小時120公裡,陣風風速高達每小時150公裡,給周邊島嶼帶來持續大量降雨,並在8個地區引發洪水。
  • 颱風天飛機能平安飛行嗎?
    颱風過去15小時後的香港天氣8月23號,颱風「天鴿」正席捲香港,遠在9500公裡外的法蘭克福,CX288航班正點推出,對於颱風國泰航空機長根據資料做出預判,準時起飛。天鴿席捲珠海,機場人員全力搶修,及時恢復航班保障能力 因此,颱風天降落也並非俄航的獨家專利,在傳播最廣的15年上海颱風俄航落地故事裡其實沒有提到,當天除了俄航外其實還有國航、東航、長龍航空等多家國內外航空航班降落。
  • 今年香港第一個8號風球來了!注意颱風放假有新規定!
    (圖片來源:香港天文臺)這場颱風威力雖不及山竹,但也是給香港帶來了狂風大雨。從今年起,香港的颱風假有了新規定,大家要注意了!去年的颱風山竹想必大家還印象深刻,一場10號風球讓全港交通癱瘓。(圖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今年6月3日,政府公布新修訂的《颱風及暴雨警告下工作守則》:如果有超強颱風導致「極端情況」,員工在8號或以上颱風警告
  • 颱風吹走了你的滿勤獎還是吹來了颱風假
    對此,還有不少網友建議,我省有關部門應該借鑑香港、臺灣的颱風假,出臺相關政策,規定刮幾級以上颱風就不用上班,有法可依的話,上班族也跟著受益。  ②  2005年10月,颱風「龍王」在晉江登入,據統計,全省超過402萬人不同程度受災,直接經濟損失超過75億元。③  2006年8月,颱風「桑美」在福鼎登入,造成483人遇難,14458間房屋倒塌,868畝農田被衝毀,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過64億元。
  • 颱風
    TF家族正式成立2014-2015戀愛禁止團:黃宇航,丁程鑫,敖子逸,徐皓揚,陳俊西,陳思霖(黃其淋, 陳泗旭,代昊林)2015-2016. 11颱風四子:黃宇航,丁程鑫,黃其淋,敖子逸2015. 12-2016. 11月颱風十二子:黃宇航,丁程鑫,黃其淋,敖子逸,張真源,賀峻霖,嚴浩翔,陳泗旭,代昊林。
  • 颱風夜,為什麼他們都出現在室外? 香港集團的小夥伴防抗颱風堅守崗位
    「妮妲」被稱為近年來正面登陸珠三角的最強颱風,8月2日凌晨登陸深圳市大鵬半島,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為此,香港和廣東大部分企業都選擇讓員工「火速退場」,就連華為公司都通知放假了!不過,香港集團還有很多「戰鬥種族」,依然在颱風天堅守崗位,保障生產經營的有序開展,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 颱風炒麵、颱風臭豆也要來了?
    近日,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52次屆會議在中國香港召開,在這次會議上,颱風委員會成員國中國、日本和菲律賓三國對5個颱風提出除名申請——其中中國對2019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提出除名申請;而日本則對15號颱風法茜、19號颱風海貝思提出除名申請;菲律賓對北冕、巴蓬提出除名申請
  • 本月颱風顆粒無收,風雲衛星帶你回顧那些年的7月颱風
    根據1949年至2019年颱風數據統計,7月份生成的颱風個數在全年佔比15.2%。從常年來看,7月是屬於颱風活躍期的,甚至有不少颱風登陸我國。但是今年,颱風卻不按常理出牌,不僅「遲到」,而且「出勤率」很低。不僅如此,從1949年以來,目前還未發生過7月「空臺」的情況。此前再「不濟」最少也有1個颱風生成,分別出現在1954年、1957年、1985年和1998年。
  • 首位退出颱風命名表的中國颱風名,超級颱風「龍王」
    在前邊的一篇文章中提到過颱風的命名,全世界現有的颱風名稱都是由十四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的,分別是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越南、寮國、日本、朝鮮以及密克羅尼西亞。
  • 颱風「天鴿」今夜襲港!明天會放颱風假嗎...
    同時,內地中央氣象臺預測,8月下旬,南海及西北太平洋還會有2至3個颱風生成。看來這段時間又將有颱風頻繁襲港啦! (圖片來源:香港天文臺)香港天文臺預測,今天開始本港的天氣會不穩定,將出現連續降雨7日。(圖片來源:網絡)但是,在每年夏天都會頻繁有颱風的香港,掛錯風球這樣的烏龍不是沒有發生過…除了之前由於太多投訴,讓天文臺專門發官方視頻做解釋的颱風洛克,香港曾真的出現過掛錯的風球
  • 颱風襲港之後,這些畫面應該被牢牢記住!
    可你們是否知道,就在我們刷段子打火鍋,調侃颱風時,香港有很多人在不分晝夜工作.(圖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幾天前,鯉魚門村名開始堆沙包木板防護,準備在颱風天死守店鋪。(圖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截至昨天下午,香港有近600宗被困報告,262宗樹木倒塌,37宗浸水報告....
  • 盤點歷史上十大超強颱風 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真的太渺小了
    1.颱風威馬遜2014年第9號超強颱風威馬遜三次強勢登陸我國,成為建國以來登陸中國最強颱風。造成海南、廣東、廣西的59個縣市區、742.3萬人、468.5千公頃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約為235.5億元,並導致南寧發生海變,城市內部被淹,損毀嚴重。
  • 盤點歷史上十大超強颱風 最強一次742.3萬人受災
    造成海南、廣東、廣西的59個縣市區、742.3萬人、468.5千公頃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約為235.5億元,並導致南寧發生海變,城市內部被淹,損毀嚴重。颱風洛克是日本本月來遭受的第二場颱風,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其規模相當於四級。截至9月22日,已造成11人死亡。3.颱風南希1961年9月12日,颱風南希形成於西北太平洋地區。據測量,當其風速達每小時343千米,威力相當於5級超強颱風。由於距離久遠,如今都認為那次測量過高。而已被證實的幾場颱風,風速達每小時306千米,可算作史上第二強。
  • 《超強颱風》:當颱風來臨時,我們面對的危險有多大?
    人類在自然的災害面前那麼渺小,無比的脆弱,儘管災難發生前會有所預兆,有所警告,可是那些逃離不及被災難席捲走的生命,又該找誰主持公道,又該用什麼方式去勸慰自己。2008年,有一部災難片《超強颱風》便是以自然災難的角度出發,講述了如何在災難面前保護人民,也講述了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我們有多麼渺小,我們面臨的危險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