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7:30,27歲的大偉從睡夢中醒來。他是自然清醒的,生物鐘已經讓他可以每天都在鬧鐘響起之前就醒來。大偉晃晃還不清醒的腦袋,起床洗漱好便急匆匆地出門了,路過路口饅頭店順手買了個饅頭。
大偉到公司後,發現大家都在聊榨菜的話題。原來這兩天朋友圈被一篇《住千萬豪宅,吃榨菜,喝二鍋頭,中產消費寒冬來了》的文章刷屏了,周圍颳起一股榨菜風。
聽鄰桌小麗說:前幾年是消費升級、茅臺、五糧液、進口商品,到今年就成消費降級了。生產二鍋頭的順鑫農業和生產榨菜的涪陵榨菜的股票漲幅遠遠超過茅臺、五糧液,兩者今年以來的平均漲幅竟然超過了100%。
這次榨菜算了C位出道啦。「每天都是延禧宮略、順嬪、爾晴的,好歹也讓平民美食露露臉呀。」大偉很是開心,即使在小麗眼中,榨菜只是中產階級的自嘲。
榨菜作為一種半乾態非發酵性鹹菜,以莖用芥菜為原料醃製而成,是中國名特產品之一,與法國酸黃瓜、德國甜酸甘藍並稱世界三大名醃菜。在1898年始見於中國四川涪陵(今重慶市涪陵區),因加工時需用壓榨法榨出菜中水分,故稱「榨菜」。 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榨菜憑藉其獨特的味道和方便快捷的食用特點,已成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佐餐調味品,也是大偉從小到大最喜歡的食物。
因為喜歡吃榨菜,他還專門做了一本關於榨菜食譜。想到這裡,他不由地嘴角上揚,因為他馬上就要吃的早餐就是榨菜配饅頭。
早餐:榨菜+饅頭
匆忙的早上,一個饅頭配上半包榨菜,饅頭的甜甜麥芽糖味,和著榨菜的鮮香脆口,味蕾瞬間得到極大的滿足。簡簡單單的搭配,卻吃出了本本真真樸樸實實的味道。
中午,小麗叫大偉下樓吃飯。由於最近大家都「消費降級」,公司附近的一家廉價食堂成了白領們的新寵。
今天大偉還是毫不猶豫地點了一個榨菜炒肉,小麗為了配合「潮流」,也點了一個榨菜炒肉。
中餐:榨菜炒肉
吃飯的時候,大偉問小麗:「你猜我為什麼這麼愛吃榨菜?」
「因為榨菜便宜?」小麗答。
「其實你們對榨菜都有偏見,它本是一種很有格調的食物,是世界三大名醃菜之一,和法國酸黃瓜、德國酸甜甘藍齊名。涪陵榨菜更是國人皆知的一道爽口小菜,從清朝到現在,榨菜傳承百年,唇齒留香。以榨菜入菜,熱鍋熱油能最大程度的激發出榨菜的鮮香,這種獨特的口味是很多名貴食材都做不到的。」
大偉接著說:「就比如這榨菜炒肉吧,豬肉鮮香,榨菜爽脆,加上胡蘿蔔還挺有營養,送飯下酒兩相宜。還有比這個更「草根」的下酒菜嗎?」
小麗聽得一愣一愣的,只得佩服大偉的樂觀,哪裡知道大偉是發自內心的喜歡。
終於熬到下班,大偉抄起電腦包準備回家。走出大樓,突然一股涼風襲來,竟有了一絲秋意。這時,大偉突然意識到現在是處暑,「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這麼舒適的天氣,當然少不得一碗清粥榨菜啦。冷月長空,秋夜無眠,一碗清粥榨菜的味道,亦是一處人間美好。大偉恨不得馬上到家,給自己煮一碗清粥榨菜。
大偉家離公司1個小時路程,但大偉有自己解悶的方法。偶然一次機會,他發現地鐵裡那些酸酸的汗臭味竟然有點像榨菜的味道,這個拍腦袋的樂趣竟陪著大偉度過了很多難熬的時間,屢試不爽。
到家後,大偉順手把包扔在地上,打開一瓶快樂肥宅水(可樂),開始做清粥榨菜。
晚餐:清粥榨菜
清粥榨菜的魅力就在於簡單,一碗白粥,除了米的清香,就沒有閒雜氣息了,配上榨菜進食,榨菜的味道特別但又不搶戲。一碗清淡的粥,榨菜做伴兒,就在傍晚的飯桌上,竟成了最好的消暑晚餐。
吃完飯,大衛躺在床上,回想自己來北京也有3年了,生活不容易。好在還有榨菜陪著自己,對它除了感恩,還能怎麼樣呢。想罷,大偉對榨菜的愛又多了幾分···又想到中秋節快到了,何不再做一個榨菜月餅呢!
夜宵:榨菜月餅
杭州的中秋,肯定是要吃榨菜月餅的。榨菜最大的美德就配角當得妙,融於湯水中,它能把主要食物的鮮美勾了出來;放入月餅中,它也能拔得頭籌。酥脆外皮搭配鮮肉和榨菜的內陷,吃榨菜月餅時,定要用一隻手在下面接住往下掉的細碎酥皮,幸福感滿溢。
想著想著,大偉竟越來越精神,恨不得馬上起床做幾個榨菜月餅來吃。只是夜已深,明天還要上班呢。只得一遍一遍感嘆:榨菜真是一個好東西呢,怎麼就是吃不膩呢… …
免責聲明:本報告中的信息由華泰期貨整理分析,均來源於已公開的資料,報告中的信息分析或所表達的意見並不構成對投資的建議,投資者因報告意見所做的判斷,以及有可能產生的損失自行承擔。期貨交易有風險,投資者申請開立期貨帳戶須滿足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要求,具備匹配的風險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