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裡奇蹟》電影賞析: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暖心之作

2021-01-08 網秀生活

《綠地奇蹟》算是史蒂芬金關於監獄題材的驚悚片子,只不過與以往不同,走了溫情路線,他上一部關於監獄的片子還是經典的一塌糊塗的《肖申克的救贖》。通常看史蒂芬金的電影,大家都有種時而糾結,時而更糾結,最後糾結死的感覺,有種心情被史蒂芬金玩弄於股掌之間的感覺,也難怪,他老人家實在太擅長抓取人的神經,刺激人的心智了,他可是被稱為「恐怖小說之王」啊。

一般來說,我們看完他的電影,都很沮喪,想想《閃靈》、《1408幻影兇間》、《人皮客棧》、《迷霧》等等,大家忘不了《迷霧》片尾託馬斯簡一槍一槍殺掉兒子和朋友之後,猛然發現迷霧退去危機解除的天打雷劈一幕吧!他老人家在片子裡都把希望碾的稀碎,總把常人脆弱的心緒都逼上了絕路。但在《綠裡奇蹟》裡例外,這片子裡有希望,給了人不少的欣慰,片子好人多,壞人少,壞人死光光,好人前途亮。說實話,在他諸多作品中,這麼肆無忌憚的賺取觀眾淚水的,真不多。

說導演,沒什麼好說的,弗蘭克·德拉邦特就指著史蒂芬金過日子了,從拍史蒂芬金一塊錢劇本——《肖申克救贖》開始,接著是《綠色奇蹟》和《迷霧》。導演節奏把握的很好,片子雖然長達三個多小時,但沒讓人覺得枯燥,總是會在恰當的時候乍現各種精巧的情節抓取人的注意力,並牽引著人的注意力跟著導演的節奏走。再讚一個!

再說演員,總體上一搭眼就知道是眾星捧月的路子,湯姆漢克斯一人傲視群雄,估計60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他能拿走2000萬吧,全片他都不動聲色地拿捏著大佬神色,一副捨我其誰的主角風範,好在各種大配角都也都很給力的捧場。這種拿過兩次奧斯卡的家喻戶曉的銀物我一般不感興趣,我喜歡聊那些大家容易遺忘的陪角。

配角之麥克克拉克鄧肯,這位去年過世的大個子麥克克拉克鄧肯可謂醬油之王!從《綠色奇蹟》到《超膽俠》到《末日浩劫》到《罪惡之城》,從小醬油到大醬油,一舉打穿了好萊塢眾多大片的瓶子,最大的醬油當數超膽俠裡的大boss,把本阿弗萊克飾演的超膽俠好頓揍啊!最小的醬油當數《春麗傳》中的殺手,「嘿嘿哈哈」一閃而過。片子大小不說,入流不入流,他都要插一腿,看看最近他加盟的《食人魚3D》和《食人魚3DD》……我只能說,醬油英雄遲暮,但他的逝世還是醬油世界的一大損失!

約翰·考菲以耶穌為原型,他有神力,能治病救人,洞察人心與世事,卻救不了自己——或者說他乾脆主動尋死。他把別人的病惡吸入自身,從而拯救別人,但他說再也無法忍受世間的罪惡了。考菲既高大健碩又內斂溫柔,他的存在就是考察與承受世間的罪惡與痛苦,拯救部分被「選中」的人,卻與塵世格格不入,內心的秘密難以說出,受汙名而死,群眾還大聲叫好。考菲預知自己的死,起先恐懼,進而坦然,與《福音書》的記載一致,耶穌死前還安慰身邊兩個死囚。

獄長保羅以彼拉多為原型,部分也以聖保羅為原型。為了現行的秩序與「公正」,他不得已要執行考菲的死刑,但內心認識到考菲是神的特使。他為考菲保守了秘密,到了晚年又傳揚考菲的神力,他說上帝是不會把神力授予凡人的。  故事的主要場景設在監獄,暗喻塵世不過是一所牢籠,凡人被欲望和死亡所困,與死囚、病人沒有本質區別,緩期死亡而已,多數人即使安度晚年也要受刑——被病痛折磨。凡人就像那隻寵物鼠,被名利所誘惑和左右,麵包餅乾是利,會表演小把戲是名,可笑、可愛、可憐——用上帝視角來看,他們如此卑微,不必擊碎他們的夢想,畢竟他們展現著生命的意趣。寵物鼠的主人死囚犯德拉克即是這樣的人,獄吏們安慰說在他受刑後會把老鼠送去一個村子,那裡的人喜歡觀看老鼠的表演,寵物鼠會成為明星,這好比天堂之於凡人,雖然不是真實的,但真相又未免冷酷、令人絕望。  還有一類人追求「權」,獄吏佩西和變態殺人犯沃頓(他是殺死兩個小女孩的真兇,考菲施救卻被誤認為兇手而獲罪)是代表,他們都追求控制、戲弄、恐嚇、摧殘別人,毫無憐憫心,以別人的夢想和人性之美為敵,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與難堪之上,骨子裡卻是欺軟怕硬的主。佩西踩死了寵物鼠,告訴德拉克那個村子是假的,給德拉克上刑時故意不把海綿弄溼(這樣德拉克在受電刑時會死得非常慘烈),從而在精神與肉體上雙重蹂躪德拉克。佩西遇上沃頓,便相互威脅嘲弄對方,以致殺戮。佩西開槍打死了沃頓,自己也被送入夢寐以求的歸所——精神病院。  柏拉圖主義者與經典基督徒都是塵世即監獄的信奉者。《理想國》中有一個洞穴,凡人是洞穴中的囚徒,卻樂於觀賞洞裡的幻影,只有一個人敢於走出洞穴,迎向刺目的陽光。考菲身材魁梧並擁有神力,卻害怕黑暗,他是另類——先知或哲人,凡人眼中他卻意味著惡——察見淵魚者不祥。塵世擺脫不掉貧乏、罪惡與絕望,公正可能只是表面的,所以需要一點超自然的眼光。名與利終究是監牢裡的遊戲,愛與救贖才具有終極價值。

朋友曾經感嘆地說,沒有一家媒體喜歡那些老電影的稿子,可惜了那麼多那麼好的電影了。朋友也曾經說,如果哪一天辦起一個刊物的話,一定要開一個老電影的欄目,專供念舊的人們回憶,畢竟那麼多那麼美好的回憶不應該就那樣被遺忘的。  百年電影的歷史更多的是已經被遺忘了的電影,大部分人能記住的僅僅只是那些經典的已經經過時間沉澱之後人們依舊樂於稱頌的電影,相比起那些被遺忘的電影其實幾乎是寥寥無幾的。然而這已經足以給人們留下這樣的錯覺了,老電影比新電影更好也更經典。  媒體也許更多地著力於在新上映的電影中挖掘出應該被傳世的電影,那些電影以後也會變成老電影,也許也會被人們記往。而有歷史淵源的媒體也許早在那些老電影還只是新電影剛上映時或者上映前就已經詳細地報導過了。朋友也許也忘記了,現在最大的最自由的媒體就是網絡,blog和BBS足以承載我們所有的想要表達的欲望。  今天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突然想起了這些,似乎我被突然提醒了:在網絡的某個角落裡,總會有地方來堆積我們這些念舊而又有閒暇的人們,總會有人突然記起這些我們摯愛的老電影,然後述說,然後傾聽。親愛的鬼孩子,你看到了嗎;那邊,或者這邊,或者哪邊。總會有人記得,有人等待和守望。有些影像註定是不朽的,有些聲音也總會被人們所記住的。  最近一直在目不暇接地寫那些最新的電影,然而因為篇幅的限制而總會壓抑著我那嘮叨的語調。突然看到這部電影並且興致勃勃地寫起字來,原諒我突然如此放縱我的手指和鍵盤。  為所欲為的是我那散亂未知的思索。別阻止我。呵呵。  綠裡可有奇蹟。也許有,也許沒有。相信神跡的虔誠教徒們都會相信,這是上帝悲憫地憐愛著世人而所製造的一道靈光。  最後的旅程,暱稱裡叫綠色旅程的死囚牢房,因為那裡的地板都是綠色的。死囚人生的最生時光將在E區裡那些狹小的牢房裡度過。電影用倒敘的方式講敘了在死囚牢中悽迷時光裡那些不可思議的光景,E區主管保羅的回憶串聯起1935年經濟大蕭條時死囚們的生活。  總體來說,這部電影輕緩而華麗,犧牲了緊湊,用它自己獨有的節奏緩緩的語調地姍姍道來。我們跟著它的速度去認知和感受。這是一部非常自我的電影,比起現在這些更顧及觀眾感受的電影相對而言顯得非常主動。我在想,真正的藝術是不是應該就是這個樣子的,不應該是被動的惡俗趣味而更多葆有自己的特點和想法,能讓人們信服甚至讓人沉溺而不喪失自己的原則和信念。

倒序就像是九十年代的專利,承接著好萊塢電影史詩般的語氣,以及凝重中裹雜著的調侃。當我們發現《綠裡奇蹟》的敘事方法和《海上鋼琴師》、《鐵達尼號》如出一轍的時候,劇本的魅力也就隨著觀眾對某種習性的厭倦而逐漸消逝,餘下的就是那些被稱為「經典」的元素所支撐的經典。就像黑色電影時代留下來的影像一樣,那種令人對這部電影產生的收藏欲就是經典所在,像其他的好萊塢電影一樣,《綠裡奇蹟》將符號浮於映畫的表面,讓大家很容易並且很深刻地注視著老鼠、電椅、天使和惡魔,仿佛一切就是為了觀看者的記憶而生的,亦或者說是在故意創造。顯然是在故意創造。

不用過多的敘述,大家也都會知道,好萊塢有一套自我形成的電影造夢的機制,它就如同傳染病一樣延伸到八十年代後的每一部美式電影中,而造夢的核心,無非是「臺詞」和「語言」,也就是戲劇性與鏡頭感的雙重夢幻的製造。當我們用這種眼光去審視《綠裡奇蹟》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造夢機器正在啟動著,讓你不得不隨著情節和畫面進入整個影像中去。所以,當我們刻意地去談這部電影的鏡頭運用或者符號製造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它會偏離一切主題而形成某種無聊的拆解。但是倘若以散文的方式去進行所謂的評論時,就形成了再創作的困境,所以,對於此類電影,影評的價值等於零。評價情節漏洞,沒有意義;評價鏡頭感,由於沒有比好萊塢電影更普及的鏡頭了,所以更沒有意義,於是,這篇文章寫到這裡,就遇到了令人難堪的困境。

翻拍自小說的電影,永遠不會有文字帶給人的那麼多的含義,因為影像的時空探索是無窮無盡的,但是也最不可能讓所有人完全看明白,因為哪怕是場面調度者,回看他自己執導的影像,也會發現他在創作時根本就不會考慮到的額外的意義。於是,電影就是電影,電影的哲學只來源於電影本身,與外圍的一切無關。當我們不再關心《綠裡奇蹟》的鏡頭感和故事本身的時候,其他的符號就像形而上的東西一樣成為議論的焦點。「天使」、「傳達者」、「受惠者」、「魔鬼」,這四個元素組成了整部電影。保羅是天使神跡的受惠者,同樣也是眾人與天使之間的傳達者;獄警佩西、殺人犯威廉是魔鬼;大個子黑人約翰自然是「天使」,其他眾人,除了神跡的見證者,便是愚昧的生命。於是,整個情節配置就像少兒故事一樣簡單明了,只不過加入了諸多暴力與殘忍的橋段,當然,還有一個令人不齒的,但是必須要有的結局。

故事本身就像是一場神學普及課,它將魔鬼描繪得無恥而貪婪,沒有邏輯性和常人的感受;將愚昧的平民描繪得平庸而帶有怨氣,天使的受刑也就是通過這些愚昧的大多數的壓力而成為的現實,受眾對平民的憎恨和對殺人犯的憎恨是一樣的,因為天使的受刑椅瞬間扭轉了普通觀眾夢境的美好,而美好源於故事前期的描繪過程。就像《海上鋼琴師》裡的1900一樣,如果觀眾對於約翰在臨刑一刻產生懷念與遺憾,那麼整部電影的情節構造也就是成功的了,這也讓《綠裡奇蹟》在未來的至少50年內會成為經典電影角落中的一部。

相關焦點

  • 電影 《美麗心靈之永恆陽光》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這個名字出自英國18世紀大詩人亞歷山大·蒲柏的一首詩《艾洛伊斯致亞伯拉德
  • 電影|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可愛們~這裡是FM87.9長醫之聲NO.1點歌臺,我是本期主播金魚《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又名《暖暖內含光》),是一部直接把愛情拍成了燒腦懸疑片的作品,不過,它背後卻有著深刻的哲學探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由金·凱瑞和凱特·溫絲萊特主演的高分佳作吧。
  • 關於電影: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電影《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的故事是這樣的,2002年的某天,男主角喬爾在紐約蒙塔克海灘的一次聚會中,認識了女主角克萊。不久,兩人又在書店裡偶遇,因此開始了交往。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兩人的關係從甜蜜轉向惡化。2004年初的某一天,他們大吵了一架以後,克萊找到了一家叫Lacuna的公司,要求他們從自己的記憶裡將喬爾徹底抹去。
  •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最美不過初見
    假如我們的世界只能選出一部心碎電影,那一定非《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莫屬——沒有任何一部電影比這部心碎電影更睿智、更引人深思、製作更精良、演員表演更到位
  •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推薦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帶你感受愛情的真誠與美好。喬爾(金·凱瑞飾)的性格沒有問題,但他的生活卻出了大問題——相戀多年的女友克萊門蒂娜(凱特·溫斯萊特飾)突然變成了一個對自己沒有絲毫感覺的陌生人。沒有第三者的介入,只因為克萊門蒂娜在一次接受精神病專家霍華德博士(湯姆·維爾金森飾)的實驗中失憶了,而所失去的又偏偏是對兩人來說分外珍貴的感情經歷。這一切對喬爾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
  • 觀影札記 |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黑衣人》裡星際警察拿出一支筆,發出一道光,便會把眾人的記憶給抹去,還可以編造出一個劇情補充這段空白,這是科幻電影裡經常出現的梗;於是愛情電影裡,最常出現的設定就是,「如果愛上一個健忘的人,你會怎麼辦?
  •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忘記世界 被世界遺忘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實現每一個禱告拒絕每一個願望。—————《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有人說:相愛容易,相守難。熱戀時,對方就是一個完美的存在,毫無瑕疵,即便有,也無可厚非,或許正是因為這些瑕疵,才讓對方如此美麗,讓人憐愛。
  •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只要我們相愛,就不值得遺忘彼此
    電影《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就做了這樣的設定:克萊門汀(凱特·溫斯萊特飾)因為無法忍受男友喬爾(金·凱瑞飾)的無聊、自負和懦弱,衝動之下做手術刪除了自己的片段記憶。而喬爾出於「報復」也做了同樣的手術。但當喬爾重返過去,回味起克萊門汀曾帶給他的那些絢爛燃燒的日子,他不舍了。尼採說,「健忘的人總是幸福的,因為他們擺脫了自己過去的痛苦。」
  •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只要我們相愛,就不值得遺忘彼此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這部2004年上映的片子,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金·凱瑞和凱特·溫斯萊特憑該片分獲金球獎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男女主角提名。有超18萬人在豆瓣點評,至今評分8.5,被指好於93%的愛情片。
  •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刪除記憶一時爽,誰知明日又愛他
    要理解這部電影,首先要理解這部電影的片名。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出自18世紀詩人亞歷山大蒲柏的詩《埃洛伊斯致亞伯拉德》,內容大概說的是一個愛情悲劇。電影《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同樣也是一個愛情悲劇。不同於許多關於感情破裂的愛情肥皂劇,這部電影植入了科幻的元素,可以當成純粹的愛情片來看,也可以更深層次去挖掘哲學層面的東西。
  •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的影畫視覺與配樂
    暖暖內含光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2004)又名: 曖曖內含光 /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純潔心靈的永恆陽光 / 無瑕心靈的永恆陽光 / 無痛失戀(港) / 王牌冤家(臺)導演:米歇爾·貢德裡攝影:Ellen Kuras音樂:喬·布裡昂 Jon Brion簡要劇情:內向沉穩的約爾•巴瑞斯(金•凱瑞 飾)在一次聚會中認識了率真隨性的克萊門汀•克羅斯基(凱特•溫絲萊特 飾),二人成為情侶。
  •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如果我們重新愛過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最近有點沉溺在經典的舊電影裡。哪怕是之前看過的、甚至是寫過的,只要不能清楚複述出劇情主線,就會願意再看一遍。今天被翻出來再看一遍的《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曾在 05 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導演米歇爾·岡瑞的有趣腦洞風格也在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儘管主題其實是有些重量的——深刻而美好地相戀,痛苦而憤恨的分手。
  • 看懂100部經典電影:《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看懂《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影片《《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Eternal Sunshineof
  • 《王牌冤家》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談及這部電影,不得不說片商為了票房而做的無言行徑,就像這部片原本有一個非常詩意的片名,卻為了迎合觀眾、取個臺灣人熟悉的片名,於是就把這部片套上了一貫用在金凱瑞電影的王牌前綴詞,這種情況屢見不鮮,如阿諾的「魔鬼」或是一時泛濫到爆炸的神鬼電影。
  • 你曾經看過電影《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嗎?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奇幻愛情電影。《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情人節就要到了。大柱因為和女友翠花吵架。所以想提前送禮物賠罪。結果翠花好像根本不記得他了。還和一個年輕小夥搞在了一起。大柱無法接受這突如其來的打擊。追問下,好友拿出了一個信封。原來,翠花為了終結這段感情。
  • 這部金·凱瑞一改常態的電影感人至深-《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但這部電影,金·凱瑞一改常態,成了一個正正經的普通人。這部《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又被稱為:暖暖內含光)則是顛覆了自身塑造以來的形象,從一個幽默詼諧的搞笑風,化作一個懦弱又純情的普通人。兩人相遇的橋段便是絕大多數男性腦海裡最為完美的邂逅方式--一個充滿了特色,性格又開朗大方,美麗又動人的姑娘主動來向你搭訕。對於在座的各位,恐怕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喝多了。
  •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就算把記憶抹去,我還是會愛上你
    美麗的心靈永恆閃爍著陽光!每次祈禱都被接受,每個願望都可以被放棄。」——亞歷山大·蒲柏這是英國18世紀詩人蒲柏的詩,這首詩是發生在12世紀的一個真實愛情悲劇,本周電影的名字就是來自這首詩。《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講的是一個關於記憶刪除的故事,但是導演通過一種戲虐怪誕但卻極其迷人的手法描繪了一對戀人彼此丟棄的畫面,看著低沉的節奏,但導演用獨特的方式將他們組合。最後讓主角和觀眾共同尋找那一塊拼圖,最後連接起整個電影,擊中心靈。Joel裡坐著的人有的面容憔悴、有的神情悲傷,各自懷抱著有關記憶的物品。
  • 【IMDB銀幕流金】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高清在線觀看)
    )是一個關於電影演員、電影、電視節目、電視明星和電影製作的在線資料庫。對於電影的評分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IMDb評分。截至2012年2月24日,IMDb共收錄了2,132,383部作品資料以及4,530,159名人物資料。IMDb於2010年1月被中國大陸封禁,2013年3月6日解禁。電影海報
  • 當愛已成往事,喜劇之王金凱瑞悲情演繹《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取名於英國18世紀大詩人亞歷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的一首名為《艾洛伊斯致亞伯拉德》(Eloisa to Abelard)的詩,這首詩是根據法國12世紀時的一個愛情悲劇創作的。這部電影也是一個跟悲傷情感相關的片子。
  • 《綠裡奇蹟》,黑人版天使愛美麗
    《綠裡奇蹟》是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懸疑電影,由弗蘭克·達拉伯恩特執導,湯姆·漢克斯、大衛·摩斯、邁克·克拉克·鄧肯等主演。影片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小說《綠裡奇蹟》,講述了二十世紀,保羅在老人院回憶起在當獄長時,高個子黑人殺人犯約翰·考菲來到死牢後發生的超自然的事件。